沅水流域早期戏剧活动与常德汉剧高腔的起源

2009-04-14 08:46叶申学周星林
艺海 2009年3期
关键词:汉剧沅水高腔

彭 筠 叶申学 周星林

常德汉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古老而又美丽的艺术奇葩,她孕育于原常德府属武陵(常德)、桃源、汉寿等地,流布于洞庭湖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并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一带。常德汉剧俗称常德戏、沅河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称为常德湘剧;在湘西、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则称汉戏或湘剧。因其自身具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为了避免剧种称谓与湘剧及湖北的汉剧混淆,常德的文艺工作者和文化主管部门曾于1986年上报湖南省文化厅,经批准将常德戏定名为“武陵戏”。然而,常德地区的普通民众仍然习惯称常德戏为“汉戏”,为了区别其它地区的汉剧,也为了尊重历史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我们将诞生在沅水流域,广播于湘、鄂、渝、黔的常德戏称为“常德汉剧”。

常德“为全楚之咽喉,滇、黔门户”(明·史悙《痛余杂录》),地处“湖广熟,天下足”的洞庭湖鱼米之乡,沅水上游的木材、矿产、山珍,下游的鱼、盐、百货,都集散于此,早就成为商业名城。宋、元间还是全国造船业的重要基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率师下云南,“大兵自辰、沅出贵州……舍蜀事黔”(清·徐炯《使滇杂记》);“入滇路有三道:……其自湖广常德府入贵州镇远府以达云南曲靖府是为中路,则今日通行之道也”(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4)。可见沅江水陆驿道已成为中原与云贵以及中国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间的交通主干线,这也使得常德所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位愈见重要,同时它还是汉民族与湘鄂川黔边诸少数民族间交往的重镇。

常德汉剧基于上述有利的自然条件,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基础上,不断吸收元杂剧、明代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等戏曲艺术逐渐成长壮大的。

一、沅水流域最早的戏剧活动

常德在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为荆湖北道宣慰使司治所(领辰、沅、澧、靖、归、常德诸府州,直属湖广省);延祐六年(1319)改建文庙,“前筑露台,高四尺”;至正二十四年(1364),明权知常德府事马汝舟建府衙,“前为露台”(均见《嘉靖常德府志》),露台为官府、祠庙陈演乐舞戏曲之所。而在至大三年(1310)以前数十年,常德文庙还是“祀用俗乐”(元·史节翁《新置大成乐记》),这俗乐应为民间吹打乐或戏曲。元·夏庭芝《青楼集志》云:“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有元一代,胡祗遹、姚遂、刘因等元曲家及赵世炎等贵官多来常德,“遇公宴,众伎毕陈”,是当时风气;《青楼集》载帘前秀等杂剧艺人,多“驰名湖湘间”;湖南并有杂剧作家张鸣善等。元杂剧在常德当有较深影响。

兴建露台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祭祀和演出。可见,元朝时沅水流域就出现了戏剧活动,但常德戏曲剧种的形成则是明朝的事件。

二、常德汉剧形成于明朝

1、荣王府的戏曲活动

据《明史·诸王》载,宪宗庶十三子朱祐枢于正德三年(1508)之藩常德,而《嘉靖常德府志》载荣王朱祐枢是正德四年到常德的。这种误差,可以理解为《明史》记载的是下诏赴任日期,《常德府志》记载的则是荣王实际到达常德的时间。

史载朱祐枢“居国颇骄纵”。按明代通例,“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张小山小令后序》)。建文、永乐、宣德诸朝,对亲王之国不但赐与词曲,而且还赐与乐户(见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106页)。《明史·武宗本纪》载:“(正德)三年,秋七月壬子,命天下选乐工送京师”,事在荣王朱祐枢离京之前。由此可以推断,朱祐枢有可能从京城携艺人、词曲南下,常德艺人也传说荣王曾带来戏班,王府戏曲活动非常频繁。

到了万历年间,沅水流域戏曲活动更加频繁,尤以常德荣王府为盛。荣定王朱翊珍一生酷爱戏曲,“音律刻漏,咸究厥妙”(《湖广总志》语),曾手订《中原音韵》一书,常与剧作家龙膺讨论戏剧,还能自制新曲。龙膺《东邸侍宴》诗:“幽兰度曲舞阳阿,乐府亲翻子夜歌。足捧雕竿盘弱黛,指陈琼桂奏轻娥”;《祭荣定王殿下文》称王府:“鱼龙角牴,百戏毕呈”。龙膺并有应制南北套曲多套等,荣王府歌舞戏曲之盛,可见一斑(均见龙膺《龙太常全集》)。

除了朱祐枢嫡系,还有福宁、惠安、永春、富城、贵溪诸王,府第均在常德城内,诸王也都不事生产,日溺笙歌。

2、湘西诸土司府戏曲活动

在中国历朝变更中,湖南湘西地区曾经存在一个特殊的“土人治土”的政权,那就是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的溪州土司王朝。在土司王朝1000多年历史中,尤以明朝彭氏土司王朝为盛,他们曾数十次响应朝廷征调,屡屡为国家和民族建立功勋,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第27任土司彭翼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明嘉靖年间,倭寇横行中国东南沿海,永顺宣慰使彭翼南、桑植安抚使向鹤峰率土家兵赴闽浙讨伐倭寇,卓著战功。明末史官严守升在《田氏世家·容美宣抚使田九霄世家》中记载:“会倭平班师,胡公(浙直总督胡宗宪)张筵饯送,时与宴者,永顺宣慰彭翼南、桑植安抚向鹤峰……酒酣,命席间讴唱为乐……及向歌[楚江秋]、彭歌[大江东]各一阕,胡公笑曰:‘我固谓彭宣慰面似梨花,果然矣。盖彭在家常演戏为乐”。

这段文字详细地记载了平定倭寇的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浙直总督胡宗宪曾经大摆筵席,为各路友军饯行。永顺宣慰使彭翼南、桑植安抚使向鹤峰也在座。当酒酣之时,胡宗宪命将士们唱歌助兴。轮到彭翼南和向鹤峰时,他们两人分别演唱了一曲《楚江秋》、《大江东》。胡宗宪笑道:“我一直认为彭翼南面似梨花,是个唱戏的料,今天大家可见识到了吧。我们这位宣慰使在家乡时就常常以演戏为乐。”

永顺宣慰使即溪州土司王,其治所在土司城,位于沅水上游酉水的支流灵溪河,该地属永顺县辖,与桑植、龙山、古丈、沅陵诸县交界,现已作为文化古迹保护并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史书上记载的这一年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足以证明永顺、桑植等土司王府这时已有戏班与戏曲活动,汉民族戏曲艺术传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年代久远。又据谈迁《北游录》载:“永顺、保靖二司士风……汉官至,例公宴,酒九行,优唱九出……土官延客,备南调……其礼大抵拟于王公”。这就说明,当时沅水流域的戏曲水平已经“大抵拟于王公”水准。

3、民间戏曲活动

旧时常德高腔亦称“二十四孝”。《三元记》见载于常德人陈洪谟所著《治世余闻》,谓“近时戏文,盛传商三元辂事”。这时期正值王阳明理学倡行之际,“二十四孝”一类题材剧目应运而兴。今存《葵花井》等戏唱词,长短句式者,多无一定曲牌规范;而七字句齐言体形式尤多。有明标“唱昆腔”者,既无牌名,且全为整齐七字句。

上世纪八十年代挖掘所得桃源县太平铺木偶班所演常德高腔十二本《香山传》,全本剧词基本为宝卷体,剧中人常作“话犹未了,那厢某某来也”之语,这类剧目显然是由说唱艺术搬上舞台。2005年秋,笔者和部分戏剧工作者再次来到桃源县太平铺乡,见到了当地木偶高腔的传人李鹏飞,实况录下了几段唱腔,成为常德高腔“申遗”的珍贵资料。可惜,常德高腔虽然在次年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榜上有名,但桃源木偶高腔的最后传人李鹏飞也在当年辞世,带走了几多遗憾。

又据戏剧工作者发现,在桃源县的梧溪河有支道教乐班,所唱腔调至今保存着常德高腔古老的风格,希望早日得到相关专家的考证。

三、沅水流域最古老的剧目

常德汉剧古剧有二:一为《傩头神戏》,一为《目连》,均为高腔。

《傩头神戏》用于还傩愿。傩为巫觋所事,楚人好巫,沅湘流域尤盛。汉朝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唐朝刘禹锡《竹枝词序》说屈原《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他任朗州(常德)司马时也学屈原,“作新词以教巫祝,期于变俗”(《嘉靖常德府志·名宦》)。尽管时代在变迁,而沅湘巫风不减。《嘉靖常德府志·风俗》载:“岁将尽数日,乡村多用巫师,朱裳鬼面,锣鼓喧舞竟夜,名曰还傩”。明末史悙《痛余杂录》载:“俗供神像,有头而无躯者,名猡(傩)神。一于思红面,号东山圣公;一珠珞窈窕,号南山圣母。两人兄妹为婚,不知其所自始,楚、黔皆崇祀之”。至近代,傩王神庙或巫师家设傩坛,仍随处可见。地方公集或私家敬傩神必还愿,常德有“还他一十二部傩愿”之俗谚。贫苦而不识字的农民,包一叠纸钱,画上十二个墨圈,在傩王庙前磕头烧化,也算十二部傩愿还了。有钱人家通常则是延请巫师或木偶班或常德戏班唱傩愿戏。

常德汉剧《傩头神戏》与木偶班所演全同。戏分两节,第一节由鼓师领唱迎神之[下马歌],词、白、唱腔(一唱众和)、锣鼓点(叫[老盐菜]),与巫师还愿所用全同。第二节才有傩王所差请玄妙道罗布(傩部)真君赵王三太子(花脸扮)率侍童上,唱北曲[驻马听],“下凡催讨良愿”;天、地方曹以椅褡当表章,报告“良愿催齐”;再由土地(戴面具)上场报告“地方良愿已了”,真君说声“回复玉旨”下场,戏便完结。沅水流域还兴“搭愿”,还愿者给戏班送个包封,便随时将《傩头神戏》插演于它剧中间,即算还愿。即便一本戏(一天)中搭愿十余起者,主家、看客也绝无非议,可见人们对傩神的敬重风气。

更为独特的是,常德戏班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封箱前,府城“四大名班”必回老郎庙演此剧“还公愿”。历代相沿,称为“老郎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

常德汉剧艺人视《目连》为“百戏之祖”。其后《观音》、《三国》、《岳传》各十二本继出,统称为“四十八本目连”。常德方志最早者有明永乐、成化诸志,今已散失。嘉靖以来方志累引旧志,载目连(出家前叫傅罗卜)为常德人。如《嘉庆常德府志·山川考·古迹》载:“崇孝港,府北六十里,旧志‘相传古孝子傅罗卜居此,故名。今街为崇孝街,街东二里许地名傅子岗,为孝子葬母处,石塔犹存。<武陵志稿>:‘孝子家巨富,好善喜舍,上自罗卜港,下至庆寿寺,袤延九十余里,皆有田庄。木瓜、脱尘、五灶、净居、崇福、庆寿、法洪诸寺,悉其所舍。黄花障会仙桥其所修花园基址,至今宛然”。(所引“旧志”不明,《武陵志》今佚)《嘉靖常德府志·艺文》尚存陈珂《武陵志前序》、文澍《武陵志后序》。陈序有“会予奉命董建荣藩”之语。陈珂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到常德监造荣王府第,可知《武陵志》成书在弘治十二年左右。如所引“旧志”为成化或永乐志,则常德明初便有目连之传说及诸迹存在。

印度佛教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尼尊者,被弄成中国常德人,出现许多古迹、传说,赫然载入志书。虽属无稽之谈,但却能说明目连故事在常德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其由来已久、并非目连故事的三国戏等也统称为“四十八本目连”,可见目连戏在沅水流域影响之深,其出现也应当很早。现在,全本《目连》失传,尚存若干单折。其中《思凡》与明朝胡文焕刊《群音类选·小尼姑》全同,而不同于郑之珍改编之《劝善记·尼姑下山》,常德戏《目连》与《劝善记》不同戏路,全本演12天,其帮腔除人声帮腔外,还用乐器芦管、唢呐。

此外,若干古南戏进入沅水流域也可能较早。如《琵琶记》、《白兔记》、《破窑记》等。常德汉剧《拜月亭记》则比一般剧种多保留《虎头寨》一节,艺人甚至以剧中人名而称此节为《陀满兴福》,实存不分场、折古制。另有一批吉祥例戏,除《百顺记·召登、荣归》、《牡丹亭·劝农》等显然来自昆剧外,唱高腔的如《槐荫记·送子、中魁》、《破窑记·蒙正观匾》、《投笔记·班超脱靴》等,唱低牌子的如《琵琶记·春宴杏园》(俗称《琼林宴》)、《金印记·封相》、《破窑记·夫妻荣谐》(俗称《金榜》)、《青袍记》第三十一出(俗称《五福团圆》)、《牧羊记·持觞祝寿》(俗名《八仙庆寿》)等,多出自古南戏或明代早期剧目,其高、低腔并用于一剧之中,实为古南戏一唱众和的徒歌与加笛管伴吹两种演唱形式并存的体制。

四、明末时期常德汉剧的概况

明末时期,常德汉剧在沅水流域已经广为流传。我们可以从官绅和文人的记载中寻找出很多史料。

龙膺(1560—约1622),武陵(今常德市)人。历任徽州府推官司、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甘肃参政、太常寺正卿等职。作有《金门记》、《蓝桥记》两部传奇。《金门记》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户部任中,系为次年祝其父七旬寿而作,万历二十八至三十二年间多次上演于常德。袁宏道《答君御诸作》诗中有记载:“打叠鬟与舞裙,九芝堂上气如云。无缘得见金门叟,齿落唇枯嬲细君”。原注:“时君御演出《金门记》”。诗作于万历三十二年秋。

万历年间,文士大夫自蓄家乐成风。如湖北公安人袁宏道,“若夫贮粉黛,教歌舞,以耗壮心而遣余年,往时犹有此习”(袁中道《珂雪斋近集·砚北楼记》)。万历三十二年宏道游常德、桃源,还带着歌童“度吴曲”(见《袁宏道集·由水溪至水心崖记》)。龙膺备家乐甚早且久。桃源人江盈科(字进之)也有家乐和剧作。文人士大夫家乐以吴侬为多,携游各地,对昆曲传播颇起作用。另有武陵人龚廷珪,“杂剧院本、篆隶画谱之类,靡不通晓”(《嘉庆常德府志·常德丛谈》据龚氏宗谱)。万历间武陵人之备有家乐者,从事剧作者,为数不少。万历二十七年,袁宏道尚以荆州听不到昆曲为“苦”事。万历二十八年龙膺借公差之便回常德为父祝七十寿,以家乐演其《金门记》。《金门记》为湖湘最早使用昆腔之剧。

龙膺《诗谑》云:“何物最娱庸俗耳,敲锣打鼓闹青阳”。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七年给沈伯函信中,还说到荆、沙“歌儿皆青阳过江”。青阳腔可能在万历初已进入湖湘,既为沅水流域戏剧舞台增加了上演剧目,也促进了湖湘高腔的发展。此时,荆、沙、常、澧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腔已经出现。

万历三十年袁宏道沙市《竹枝词》“楚妃不解调吴肉,硬字干音信口讹”,说明湖湘本地艺人唱的是“硬字干音”的高腔。袁小修《游居柿录》载,万历四十三年赴荆州王府诸王孙饯,“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余笑曰:此天所以限吴楚也”。袁小修明确地指出吴、楚腔调不同,楚人所唱,既不是弋阳腔、也不是青阳腔,因为腔调独特称为“楚调”,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常德高腔。万历四十一年袁小修二游桃源,其《再游花源记》载:“邑人士江伯通、张阿蒙诸公,携酒宫(桃川宫)中,携得村伶一部佐酒”,这就说明桃源等地已经存在高腔戏班。常德艺人相传这时还有瑞凝、天元等班社,天元班牌为状元朱之蕃(龙膺门生,万历二十三年状元)所写,这两个戏班原都唱高腔。

龙膺《诗谑》云:“弥空冰霰似筛糠,杂剧尊前笑满堂。梁泊旋风涂脸汉,沙陀腊雪咬脐郎。断机节烈情无赖,投笔英雄意可伤”。这时《白兔》、《三元》、《投笔》诸记及水浒戏仍在流传,可见当时戏曲盛况。

五、常德高腔是常德汉剧最早的声腔

高腔一词,最早见于万历三十七年汤显祖《赠郢上弟子》诗,“年展高腔发柱歌”。

魏良辅《南词引正》说:永乐间,云、贵二省皆行弋阳腔。常德为“滇、黔门户”,早行弋阳腔理所当然。常德汉剧的声腔成形于高腔,最早的高腔班出现在明朝永乐年间,因此常德汉剧起源于“万历年间说”(见《常德地区志·文化志》109页)就比历史事实滞后近200年了。

据常德汉剧的老艺人说,他们都曾在常德老郎庙看到所藏 “大明永乐二年华胜班”字样的太平缸(用于消防积水的大水缸,毁于1919年)。戏曲本来就是靠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继承至今,文字的记载往往落后于它的真实起源,“大明永乐二年”的太平缸虽然被毁,但许多历史老人的见证应当可信。因此,笔者认为,常德汉剧(高腔)最迟起源于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

华胜班是常德汉剧高腔名班,其后相继出现了华升、华清、华庆等高腔班。常德汉剧高腔自明初以来,独领风骚数百年,直到清末民初弹腔的兴起,高腔渐渐衰落,不能独立组班,艺人们或回家歇戏、或加盟弹腔各班。最后一次关于高腔班演戏的记载是,“民国七年(1918年)华胜班见载于《易公真人戏会簿》,之后,以高腔为主的班社便再无消息,唯桃源县高、弹混合的鸿胜班尚存活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见《常德地区·文化志》第112页)。历史悠久的“华胜”解体后,许长生、许万宝、刘宝红、曾春华等八位艺人投入弹腔戏班“天元班”演出,改唱弹腔或有时演出少数高腔剧目。“华升”、“华清”、“华庆”等各班艺人均分散在“同乐”、“文华”、“瑞凝”等弹腔戏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老艺人曾华春、肖福生受政府之邀出来传唱高腔剧目,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常德高腔的活化石了。

常德高腔是在本地原始祭祀音乐基础上,不断借鉴元杂剧、明代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艺术逐渐形成的。她之所以能成为风格独特的声腔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她广泛地吸收了本地的音乐元素,如傩戏、道教音乐、沅水放排号子等。2006年3月,常德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保护和传承常德汉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虽然现存的常德高腔资料已经残缺不全,但如果抢救得及时,并能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古老而宝贵的艺术财富,让它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本文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常德文化名城建设研究”(07JD16)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汉剧沅水高腔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展示之窗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