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

2009-04-14 08:46李玉玲
对外传播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歌侗族稿件

战 艳 李玉玲

文化是什么?龙应台在一篇同名散文里这样回答:“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从事对外报道之初,笔者曾十分迷茫:“对外报道能做什么?”一位师长的话成了我的“开口奶”:“其实现在外界对中国仍缺乏了解,有很多可做的。”于是在后来的7年中笔者一直尝试着寻找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中国文化的题材。

一位资深的美国媒体人曾说:中国记者正坐在金子堆,随手一抓就是新闻。快速变化的中国每天都发生着值得记录的事。对外报道就是把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说给外国人听。

不同于硬新闻的短兵相接,文化报道在对外报道中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

报纸的头版通常承载着读者觉得必须看的内容,如果不看心里就会觉得不安。而文化类稿件通常在报纸二版以后,读者通常认为不一定要看,因此文化类稿件更需要有吸引读者眼球的力量。

题材上,对外报道的选题与对内报道有所不同。国内的热点话题未必是国外受众的兴趣点,如对内报道可以专访超女快男,但在海外受众的眼中,他们是陌生的,他们所关心的主要是海选这一文化现象。对外报道选择的关键是:独特性和共性。独特性即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如传统文化等;共性即具有人情味的稿件,不管中国人外国人都关注的话题如社会公平等。

题材选择的另外一个原则是:一滴水折射一个世界,让读者能看到小事件后的大画面。

在7年的对外报道实践中,笔者常从事的对外文化报道题材有考古发现、传统文化保护、当代艺术和文化人物、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新现象新风尚等。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是外国受众感兴趣的题材之一,它揭示人类的一个分支曾创造出怎样一种独特的文化。考古让埋藏在地下的远古秘密一点点揭开,让现代人知道人类曾怎样生活。中国的考古新闻是对外报道的热点之一,如史前时期的小南海洞穴遗址、下川遗址等,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夏文化问题非常重要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商周时期的偃师商城、安阳殷墟等,汉唐及其以后时期的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等等。

考古新闻的关键点之一是要还原场景。因为考古术语较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写成晦涩的稿子,必须筛选出重要并且有趣的信息。当读者阅读时,能还原出当时的画面。

实践中笔者曾写过一些稿件。就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玦,写出了《学者研究发现人类佩戴耳环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就汉长安城特殊的宫殿地下结构,写出了《考古专家:汉代宫城多地下通道与独特政治斗争有关》;稿件《中国原始农业三条起源线路逐渐清晰》,阐述了8000-9000年前似农非农状态时北方地区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和华南地区块茎类作物农业三条农业线路发展。《考古专家:吃螺蛳产生了中国最早的陶器》从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距今1200万多年的陶片说起,逐渐展现了一万多年前的岭南文化。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对研究者来说,他们学术上的任何突破都是最重要的,但媒体不是学术专刊,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感受。普通人最关心的还是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列举稿件中提到的耳环、政治斗争、农业、吃饭等。

写作要尊重受众的兴趣点,先呈现激发读者好奇心的信息,当受众愿意了解更多,接着再呈现厚重的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

传统文化保护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折射出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尊重。不管是云南纳西古乐、贵州的侗族大歌、蒙古长调,还是京剧、剪纸等艺术形式的传承,都受到海外的广泛关注。

实践中,笔者曾写作《侗族大歌:在工业化音乐时代传播天籁之音》,介绍侗族大歌和大歌文化。千年传袭的侗族大歌,在生活于黔、桂、湘交界处、在山岭中从事农耕劳作的侗族人中问世代传唱。他们相信“饭养身,歌养心”,他们用侗族语言唱道:“人不唱歌心老得快,就像老树要落叶……”通过深入采访,才能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的环境,进而了解他们表达生活的艺术形式。另一篇关于民族艺术的稿件《独特的荣耀》(只发了英文稿件Proud to Be Unique或Not the same old song and dance),因应“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而写。笔者在剧场后台采访了彝族歌手李怀秀、云南的藏族歌手组合“香格里拉”等,但感觉素材不够,又在第二天随他们去平谷演出,采访了德昂族编舞马丽娜、纳西族歌手何金华。一天多的采访让素材充足,能充分把握住这些民族艺术家的内心,从而写出一篇合格的稿件。

这些稿件采访后的体会是:采访必须深入扎实,必须打入一线人员中,才能倾听他们最生动、最真实的声音,也才能把握报道的基调。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笔者曾关注山西应县木塔的保护。《木塔见证950年岁月变迁》(稿件只有英文Pagoda stands witness to 950 yearsof history)。本文借助当地举办一个木塔950年庆典的契机,展示了应县木塔独特的风采:67米高、木质结构无一颗铁钉、战火中毫发无伤、“文革”中塔身无损。相比之下,同时代甚至更晚的木塔大部分消失殆尽。稿件采访了现场做讲解员的居士、山西应县木塔文物所原所长杜福、当地的居民、寺庙里的和尚。木塔是没有生命的,只有通过周围人的态度才能让它活起来,而周围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最有发言权,一定程度比专家研究更生动。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专家Andy专门提出问题:为什么“文革”中它没有受到破坏?通过补充对杜福的采访,我们得知:“文革”中人们损坏了一些佛像,但是对木塔本身没有任何破坏,当地人非常爱护甚至敬畏它。

这也提示笔者:写对外稿子时不能留下任何疑问,不要回避问题,要尽量多地回答,否则稿子显得假,没有说服力,虽然说的都是真话。

当代艺术与文化人物

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颇受关注,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用外国人能听懂的艺术语言与外界交流,其中绘画较为突出。

按国际标准,当代艺术是指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的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通常指1979年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来的油画、雕塑、版画领域里有所创新、颠覆既有规范的艺术,包括摄影、装置、观念、行为、录影、多媒体等形式。

实践中,笔者撰写的《中国当代

猜你喜欢
大歌侗族稿件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我的问题③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道明越俎代庖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