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余华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的命运主题

2009-04-14 03:15仲满义
电影文学 2009年22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余华

仲满义

[摘要]不同于其前期小说的冷酷,余华20世纪90年代的两部长篇小说体现了普通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活着》中的福贵面对自己亲友的逝去,仍然坚定地选择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以卖血的方式活着,以卖血实现了对家人和人性的责任,以卖血的方式升华了自己的人格。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意识

尽管余华在前期的小说中充分展示了现代人的焦虑感,但他并没有完全拒绝对人的温情一面的叙述。无论是怀有良好愿望的十八岁青年(《十八岁出门远行》)、为救人而死的孙光明(《在细雨中呼喊》),还是故意杀人的马哲(《河边的错误》)等,都体现了人的良善的一面。对死亡的关注其实只是余华的一种“虚伪的形式”,在这“形式”之下,掩盖不住的是他对于信仰和价值的渴望,和他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和热爱。

不同于前期小说对死亡的渲染和欣赏,余华后期作品在努力地对抗着死亡的危险。面对死亡,活着是一种最好的进攻,余华小说中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一时期,余华笔下的人物从非人性的几乎可以说是兽性的残酷变得有了喜怒哀乐等人生正常的生活状态,有了爱,有了自尊,有了温情。而其表现的东西也由人性恶、非理性等转向了展示人的生存苦难,展示人同命运的略有麻木的生存抗争,还有一些带有民间文化气息的乐观精神。

一、面对死亡勇敢地活着

对余华创作的关注者来讲,相对其前期作品,《活着》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这部小说虽同其前期作品一样也有苦难的叙述,但却是余华苦难世界中的第一抹乐观主义曙光。这部小说的关注点是一个人的命运,写出了“我所了解的一个中国人,也可以说所有的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不是‘活过来的。而是‘熬过来的。”这部小说中,我们虽然直面了与福贵有关的7个人的死亡,但透过小说,我们感觉到的已没有他前期小说中那种浓烈的死亡气息,而是作为事件叙述者福贵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他还以自己对活着的特别理解去影响别人,如在“文革”中对春生所讲的那番话,虽然春生由于个人的脆弱还是选择了死亡,但这也更让我们感觉到福贵对生命的珍视。

余华后期小说与前期小说在形式上有一点相似的是,同样有关于人物死亡的描述,如《活着》中福贵亲人们的死,《许三观卖血记》中龙根等人的死。但相对于余华前期小说中主人公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活着》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人在面对亲人死亡时痛苦的情感体验。老全死时,“我”眼前一黑;有庆惨死,“我”几乎要和医生拼命,为怕有病的妻子受不住打击偷偷地埋了孩子;凤霞难产而死,“我”“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听到二喜出了事,“我马上就哭了”……历经苦难,虽然每次面对亲人死亡时福贵都表现为极度哀伤,但“死者长已矣,生者长戚戚”,活着的人的路不能为死者所羁绊。于是,在《活着》的结尾我们看到了福贵超然的生活状态。他福贵自得其乐地想象出几头耕牛,并给它们取了自己亲人的名字,使自己在假想中和亲人们生活在一起,体味到亲情的快乐。同时,在和别人讲述这一切时,福贵语气中显得是那么的波澜不惊,如那风暴过后的港湾,让我们感觉到这份平静内蕴涵的巨大的生命力,这份平静中体现出的人生的至高境界。

福贵的活着,也许有些孤独,但他不是一种苟活,借助于耕牛的想象,他让自己生活于亲情之中,实际上这是福贵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的生命在他身上的延续。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对于“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只能够从情感角度来讲。一个人一旦没有爱心,实际上也就宣布了这个人的死亡。事实上,福贵就生于爱的包围之中,而他自己更有爱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被迫当兵时在枪林弹雨中所想的就可体会出来:

“我是一遍遍想着自己的家,想想风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想着想着心思像是被堵住了,都透不过气来,像被人捂住了嘴和鼻子一样。”

在亲情的感召下,我们只有好好地活着,正如和福贵一起当兵的老全所常讲的,“老子死也要活着。”

此外,在作品叙述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余华前期的大部分小说的叙述者仿佛是一个上帝。冥冥中他以冷漠的目光静观人世的变迁。而《活着》则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让我直接体验到生命的残酷性。余华这种叙述上的变化其实和他创作思想的逐渐变化是一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余华意识到了自己变化的必然性:“一成不变的作家只会快速奔向坟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作家的不稳定性取决于他的智慧与敏锐的程度,作家是否能够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发现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作家是需要不断跟上潮流的。20世纪80年代先锋作家所代表的彻底而尖锐的文化批判精神刚出现时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但一味批判则总让人感觉不舒服。再者,先锋性除了反叛性的特点之外,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创新性与流动性,这注定了它必须不断地自我突破,否则就会过时。而中国的先锋作家多注重形式体验的晦涩,这显然与我们传统的审美观点有较大的差距,先锋一旦经时间的沉淀必定会引起许多人的不屑(况且其才出现时就曾因让人“读不懂”而引起一些读者的抱怨与冷落)。在这种情况下,先锋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必然处于矛盾之中,而这个矛盾只能由能动性的主体——作家来解决。受福克纳等作家的启发,余华的创作注意写实性手法的运用,开始走向民间,而《活着》也给他矛盾的解决带来了契机。

对于命运而言,《活着》标志着余华的思考和探索已有了初步的成功,此时余华笔下的人物已有了人性灵光的一面。而到了《许三观卖血记》,余华更让我们体会到人和命运的对抗,为了活下去,许三观选择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式,以自己血肉之躯的泉源——鲜血来换取生的权利。这是一个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也是一个凡夫俗子所能把握命运的惟一方式。这种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悲剧性。也不得不承认其现实可能性。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活着即意味着直面死亡,活着即意味着承受苦难。福贵数次亲见亲人的故去,许三观几次走在死神的身前,但他们从未轻言放弃,反而表现出一种安之若素的超然心态。对于人来讲,只有活着才可以称之为“人”,福贵、许三观们以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诠释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深刻含义。

二、面对责任认真地活着

作为人来讲,仅仅满足于活着是远远不够的,人与动物的区别,不止在于直立行走、能劳动,更在于人的社会属性。我们讲一个人活得没有价值,常讲他活得“像狗一样”。显然,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活着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存在,更在于对生活的质量的注意,对生活的期望值只有不断提高,人才会有希望,才会有活着的支撑点。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

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生理需求”指“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了解了这几种需求的内容,下面再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来分析一下许三观的几次卖血行为。他的第一次卖血虽是出于无意和好奇,但让我们体会到了他活着的艰辛,因为卖一次血所得的钱和一个农民在地里做半年的活的收入一样多,而且第一次卖血还和他的婚姻联系在了一起,如果他没有卖血,那么或许他想不到婚姻问题,但婚姻又是一个正常人所必须面对的,通过卖血许三观解决了自己的诞生子嗣的愿望(这也是在维持后代的生存),从这一角度出发,他的第一次卖血应属满足“社会需求”。相较于第一次,许三观的第二次卖血行为进入了更高层次,因为这次他是为非亲子的一乐还债,摒弃了世俗观念,同时也和何小勇的卑下人格相互彰显,突出了许三观的人性朴实的一面。或许是饱暖思淫欲,在婚姻的阴影中,许三观走向了他曾动过心的林芬芳,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情感补偿,为了这份情感补偿他第三次去卖血。如果说,他与许玉兰的结合只是人的一种必然到来的自然欲求,那么他和林芬芳的结合则是为了一份真实的情感,满足了他内心真爱的需求。

许三观以后的历次卖血,或是为了解决孩子的饥饿,或是为了孩子们的生存,都体现了许三观的社会属性,即维护了他为人父的尊严,进而达到了人的“自我实现”。通过自己的一次次卖血行为,许三观不仅获得了孩子尊重,也得到了读者的尊重。尤让人感动的是,他为了筹治一乐的病的钱而一路卖血去上海,一个伟大而坚强的父亲向人生的极限挑战,让人感受到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无疑这是一个庸常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小说的结尾处。许三观的最后一次卖血虽没有成功,但也极大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一个为了家和后代耗尽血汗的父亲,成功后想的不是坐享其成、颐养天年,而是为以后的路而忧虑,更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执著的生存意识。

如果说在《活着》中死亡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到了《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已很少能直接见到主人公亲人的死亡了。在这里,生命顽强的主人公许三观成功地实现了对自己的子辈(三年困难时期为使三个儿子能活下去而去卖血,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许为治一乐的病而一路卖血去上海)和妻子(“文革”中造反派贴大字报迫害许玉兰时,他以自己的狡黠同样让孩子们贴大字报以遮盖,当许玉兰在街头罚站时还亲自去送饭,并在这里再次耍了个小聪明)的拯救。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许三观作为一个人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我们感受到了许三观头上隐隐地有一圈光环。

也许以上的描述使许三观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过于高大。其实小说中更有许多细节体现了许三观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私和见识短浅。例如因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他在一乐犯错以后拒绝为之掏钱,还因一碗面条使一乐离家出走。夏天在饭馆里他也习惯性地让伙计温酒等可笑的场面。但正是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许三观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性。作为普通人的许三观不仅认真地活着,而且还不断注意着生活的质量,虽然他的活着是以血作为代价的,但这也是一种最为正常、最为现实的人生。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诗经》爱情誓言及其生命意识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