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艺
编者按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彭州、崇州遭受重创。在经历抗震救灾的紧张时刻和度过临时安置时期之后,灾区人民的生活怎么样?得到了怎样的安置?还存在哪些困难?他们现在急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打算?这是党和政府深切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深为关注的问题。
灾后重建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漫长过程,当全社会聚焦灾区的目光渐渐远去的时候,回访灾区有着重要的意义。2008年11月19~21日,成都市社科院《成都市地震受灾群众生活状况和灾后重建调查》项目组,再次回访了都江堰、彭州以及崇州等地。本文虽稍长,但对了解灾区真实生活状态及如何科学对待灾后重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8年11月19日天晴地点:都江堰
清早时分,从高速公路直奔都江堰。进入主城区,仍然可见楼房林立,主干道边的店铺多已开张;更多的是路边钢板搭建的集市,瓜果蔬菜、日常用品、零食饮料,应有尽有;路上的人们,穿着整洁艳丽的冬装,以地震前成都人固有的步态悠闲地走着;灾后的都江堰似乎给人一种平静的复苏景象。
下车后,我们首先来到了勤俭人家集中安置点。
勤俭人家受灾群众安置点是都江堰最大的灾区群众安置点之一,安置了近13000多人。来到小区内,经过主干道,拐进一条巷子里,我立马被眼前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吸引了。门前的鸟笼、金鱼缸还有葱绿的植物,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是安置房。一户人家的门前挂着个小相框,照片是板房主人在曾经居住过的危房前的纪念合影,主人还专门在像框上系了根红丝带,上面细心地写上了“中国加油”四个字。
访谈一:陈大妈,66岁。地点:都江堰勤俭人家受灾群众安置点。
来到陈大妈家访谈时,她和老伴才吃过午饭,桌上还摆着刚刚用完的餐具。陈大妈和老伴都是城市户口,以前居住在工业区家属院,家里十多口人,儿子在卖洁具。地震前,大妈经营一家副食店,地震使商品损失2万~3万元,震后索性把剩余的烟酒等货品都处理掉了。
屋子里,一排排挂起来的腌制品很为显眼。陈大妈乐呵呵地说,这些都是他们家准备的年货。老人细心的介绍,鸡肉、腊肉是自己买来腌制的,其他的香肠、鸭子、猪耳朵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准备的东西一点儿不比往年少,现在地震都已经过去了,还是要好好过日子。墙脚处,一个简易的储物柜特别惹人注意。陈大妈说,地震后,家里的东西基本都搬出来了,很多杂物没法收纳,于是就把板房里配置的小床竖起来弄成了一个简易的储物柜,挺结实的。
老两口是5月22日入住勤俭人家安置小区的,是第一批入住的人。刚搬进板房时候他们和另一对老夫妇同住这一间板房,回忆起合住的日子最大的感受就是换衣服、说话等都不方便,很多时候很尴尬。地震3个月后经过调整,那对老夫妇搬到幸福家园安置点了。老人说,地震中工业区家属院的90平米的房子成了危房,儿子150多平米的商品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的最大影响一是精神上,二是财产上,房屋倒塌了,现在很渴望有一个家,不知啥时才能搬进新家。
入住板房,没啥不满意的。老人感动的说,在遭受地震这种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后,国家无偿照顾,生活才能这么快恢复平静安定,觉得很知足了,很欣慰,感激党的领导,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原来工业区家属院的楼房不能住了,现在住在这一条巷子的12家都是以前楼上楼下的人,平常处得非常融洽。自己住的这个巷子,由于生活气息很浓厚,生机勃勃,都快成为“旅游景点”了,接待了很多中外贵宾:温总理来过2次,美国国务卿赖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等都来过。
目前,生活收入主要靠老伴每月固定的社保收入,生活还过得去,因为本来对生活要求就不高,以前也吃过苦,很容易满足。
对于永久性住房,老人希望能置换房,这样能得到70平米的房子。儿子150多平米的房子大概需要这样筹集资金——政府补贴一部分,再加上给予的无息贷款,剩下的钱再慢慢想法和儿子一起筹集。虽然困难不少,但老人想法很乐观:政府也在为老百姓想办法,总有一天会解决好的。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了青城后山。青城后山曾是避暑胜地,往日的泰安古镇更是热闹非凡。然而,我们在前往泰安古镇的路上看到有不少路段塌陷痕迹,古镇内人烟稀少,大部分门店早已关闭,只有零星几家农家乐开着。走在昔日繁华的古镇街头,我努力在脑子里想象着这里地震前的古朴雅洁,游客如织,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人备生伤感。副食店老板谭华,一个人孤独地呆在自家店铺内。
访谈二:谭华,男,25岁,都江堰市青城山泰安村五组人,副食品商店老板。地点:泰安古镇街上。
家里共五口人,奶奶、父母和妻子。全家老少一直生活在古镇上,自营一家卖粮油副食的小杂货店。地震使家里3层高的小楼变成了只有2层的危房(第3层被震塌了),必须加固,目前仍将就着底楼的铺子开张经营着。在地震中财产损失惨重,批发回来的白酒全部打碎,其他一些货品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3万~4万。
现在最无奈的是,历来繁华、富裕的镇上家家户户都搞旅游、餐饮,但目前镇上大部分人都没有了收入。古镇全是废墟危房、想修房屋又没有钱。自家情况还稍微好一些,是镇上不多的杂货店之一,每天多少有些微薄的进账;比起地震之前古镇红火朝天的旅游景象,店里每月至少都有八九千的收入,现在每月只有千把块左右了,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估计镇上的旅游要恢复,恐怕至少得2~3年时间啊,准备把房屋加固完、家里安顿好后也出去打工,自己有驾照专门去给人开车,毕竟一大家子的生活还需要有更多的生活来源。
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缺乏,只能靠银行贷款来解决了,找亲戚借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遭了灾,日子都紧巴巴的。因此,村民们寄于政府很大希望,希望政府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古镇上吃过午饭,下午我们驱车去都江堰的重灾区——向峨乡。向峨乡距汶川大地震震中仅20多公里,地震中95%的房屋垮塌,尤其是向峨中学一幢主教学楼垮塌,有300多名学生丧生灾难。
在一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内,我们看到很多房屋紧锁无人。经打听才知道,大部分人都回山上种庄稼了,还有些人出去打工了。
访谈三:男性,36岁。地点:都江堰向峨乡东林村十五组。
家里有三口人,自己震前在煤厂打工,厂子在地震中垮塌了,现待业在家。在这次地震中,唯一的女儿受了重伤,是解放军及时从废墟里把女儿挖出来的,双腿差点保不住要截肢,后来被送到广州精心治疗了三个月才保住了双腿,自己真得好好感谢医院、感谢党和政府啊,都不知道说啥好。
我问他这场灾难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他心痛的说,虽然女儿躲过了劫难,但地震却给她的心理造成了问题,每每听到大的声音和震动就往外面跑,平时根本不敢走进楼房,地震可怕的经历给她的幼小心灵造成了无法抹去的伤害。
地震给灾区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更何况是几岁的稚嫩孩子呢?灾后的几个月,人们都生活在近郊的帐篷或板房里,都江堰成为一个万物俱静的空城,人们无法面对那带来太多悲伤记忆的故居熟景“5·12”百日祭奠缭绕、弥漫在城市上空的哭声和纸烟,正是这种悲痛欲绝的写照。同时,在这样一个以个体经济和旅游行业为支柱的城市里,人们辛勤劳动后积累和赖以生存的饭店、旅馆等不动产,地震的瞬间,被人们一直认为最易保值的不动产顷刻化为乌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和个人,突然变成一贫如洗的无产者,这种精神打击,加上失去亲人、肢体残疾等痛苦,灾区的人们承受的心灵创伤不仅需要他们自身超强的毅力和坚强,更需要政府和社会长久的关怀和抚慰。
2008年11月26 日 阴天 地点:彭州
在第一次调查时,我们曾去了位于龙门山中央主断裂带的白鹿镇、通济镇、小鱼洞镇等极重灾区。记得最令人惊奇的是白鹿镇小学,由于板块碰撞,将学校所在场地隆起了3.6米高,但是建筑竟然没有一丝裂缝!白鹿镇的老乡告诉我们,地震那一刻,白鹿镇小学瞬间隆起,整栋建筑上下跳舞,紧急时刻,老师指挥学生,顺着隆起的山坡滑到了平地,所有的同学,老师都没有受伤。白鹿小学和小鱼洞镇大桥都被保留作为地震遗址景点。
在曾经满目疮痍、如今百废待兴的土地上,许多农村永久性住房已陆续开工,呈现出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路边不时看到赫然写着“辛苦建设几个月,搬进新房过春节”、“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宣传小横幅。在感叹地震带来的伤害之后我们更多的是感到了重建家园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仅是来自全国人民的支持,更多的是来自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力量和决心。
到达彭州之后,我们去了新兴镇阳平社区安置点。和几个月前相比,现在的板房区内变得繁华多了,一些群众在板房区里摆起了小摊,卖凉拌卤菜,卖针线袜子,很多活动板房门前也挂起了新香肠。
访谈一:蒋大妈,59岁,彭州市新兴镇阳平村三大队十八组人。
见到蒋大妈时,她刚刚拎着一篮新鲜水灵的红萝卜回来,说是从山上老家挖的,准备拿到市场上卖点钱。大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全家仍住在山上,小儿子全家在隔壁的板房。大妈和老伴住一间板房,屋子里拾掇得很干净,最抢眼的是桌子旁边摆放了一个大冰柜,大妈告诉我们,那是小儿媳妇地震前在银厂沟风景区里卖烧烤用的,地震后银厂沟被填平了,没生意可做,现在和小儿子都在本大队的砖厂打工。
震后全家人搬进板房生活,总体还是满意。每天就帮着小儿子照顾孩子做饭,送他上学。过冬物资领到了一件崭新的羽绒服,一床厚棉被,大妈掀开床边的布帘,指着床上的花被子说,政府心里还是有我们的。
目前的收入主要靠着老伴每个月的社保,加之老伴有肺气肿和胃出血,得常常吃药,有点紧张,好在生活上两个儿子经常照顾着,大妈指了指陶瓷盆里的几大块新鲜猪肉说,这是大儿子送来的。
地震后,村上最初打算是统规自建的,那时候还凑了25户人准备搞。但由于有些事情村上没有协调好,所以自建没搞成。现在除了几家维修加固的,其余全是统建,现在山上的工地已经插上彩旗,有挖掘机进场动土了。
中午在镇政府的食堂吃午饭。在镇政府的空地上,我们看到又有一批捐赠的御寒物资运过来,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和一些武警战士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登记和整理,这批御寒物资上都印有“哈尔滨”的字样。
访谈二:中年男性,40岁。地点:彭州市通济镇桥楼村九组。
来到这位男子家中时候,他和邻居正围在自己的老房子门前聊天。地震中震坏的老房子已经用木板修葺一新。老房子客厅外有个崭新的大2P美的空调外机,显然是刚安装上没有多久。他的穿着和谈吐告诉我们,和一般灾民不一样。
他告诉我们:家里有四口人,妻子和两个儿子。在地震前就一直经营着一家石灰厂,专门给修路的提供石灰,生意还行。地震之后,受了些影响,与往年同期相比收入少了一半,具体多少他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看到一辆巨大的运输石灰的车停靠在路边上。
地震中房子全部垮塌,分配到一间板房,但觉得有些拥挤,所以自己就在原宅基地搭了一个层板房,花了9000多元钱。目前只有一个孩子住在板房里,其余三口人都住在自搭的层板房内。他的妻子告诉我们,前些天刚领回了崭新的毛衣、棉被,政府对老百姓很不错的。
全家住进板房后生活还是挺满意的。遇到这么大的灾难,想在板房里的生活有多好,完全依靠国家和政府也不现实,能克服的困难就自己克服,不能克服的就自己想办法。
重修自己的房屋,估计要7万多,但看得出他很自信:自己家能凑足这钱。他谈到,村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可以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重建住房,但是因为目前村里的重建政策还没有落实,大家都在观望,不愿自己重建工作,以免无法享受到可能的补贴,或者担心重建后的房屋、选址等不符合村里的政策,有被拆除的危险。现在只能自己先用木板搭建临时的住房,等各项政策明确了再做打算。
下午我们又专门来到了小鱼洞大桥遗址,这座大桥在地震中被完全摧毁,整座桥断成三段,扭曲变形。现在援建单位在桥上竖起了巨大的“5·12”蓝色字样的标志,以纪念这场罕遇的地质灾害。陪同我们回访的彭州宣传部的同志指着大桥旁边圈起来的一块地告诉我们,这里以后将建龙门山地震遗址公园和“5·12”纪念碑,总占地面积达50亩,并将纪念碑作为地震遗址公园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景点之一。在桥上,很多前来参观的游人驻足留影,旅行社的导游也带着游人一路讲解介绍,也有附近的村民在桥上出售自己的农产品,鲜核桃仅卖到每斤8元。
我们在桥上照相留念,同时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地震标志。
2008年11月28日 天晴地点:崇州
对于崇州的回访,我们主要选择了文锦江镇和鸡冠山乡两个重灾区。文锦江镇和鸡冠山乡均地处鸡冠山风景区,汶川地震中,90%以上的房屋成为危房。
在安置点社区,我们感到搬进板房的受灾群众显得平静和较为知足,见到了笑脸。很多人在自己板房前晒太阳,打毛衣,绣鞋垫;安置点的平地上都设置了体育锻炼的设施,我看到一个3岁的小女孩正在无忧无虑的玩耍,她应该还不知道她的家乡和家人刚刚经过了怎样的一场浩劫。看得出来,她的妈妈也不太想让她知道这些事情。
访谈一:大妈,65岁。文锦江镇十大队一组人。访谈地点:崇州市文锦江集中安置点。
大妈和老伴、孙子同住在一间板房里。地震中,1983年修建的砖木结构的三间房,164平米,全部倒塌了,只拿了些衣服出来。
我们问她对板房有不满意的吗?大妈感动地说,没有啥不满意的,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们,吃、住都管,要好好的活着才对得起他们。前不久领到了毛毯、棉被、防寒服,过冬足够了。板房里虽然不能烤火,但想到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心里很暖和。
说到房子,大妈乐呵呵的说,自己家房子是统建,政府修新房子给自己住,不出一分钱。
现在主要有些担心孙子,孙子马上高中毕业,不可能一辈子打工。总得要有个稳定的生活来源呀。这时候旁边一位小伙也说到,虽然以后有房子住了,但是住进小区不能种菜,更不能喂猪、喂鸡,啥都得要花钱买,生活成本较高。
对当地干部评价很高,地震后村干部都在山上,很忙,也很辛苦,有救灾东西就马上发放给大家,也专门抽出时间给大伙宣传相关政策。
下午,我们匆匆赶到鸡冠山新区。
鸡冠山新区是由河北省邢台市援建,这个新区被誉为是全省“到达时间最早”、“建设速度最快”、“最先交付使用”的过渡安置板房,也是我们所见到为数不多的沐浴房屋顶上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集中安置区之一。
访谈二:男性,25岁,鸡冠山乡竹根村二组人。访谈地点:崇州市鸡冠山新区集中安置点。
家里四口人,父母和妹妹。妹妹已出嫁,和父母住一间板房。自己所在的竹根村与汶川一山之隔,距离震中心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地震时候山崩地塌,自己和邻居们种植的竹林全被垮下的山石覆盖,村上一户人家喂的60多只羊也都被泥石流淹没。村上的公路被山体崩塌的山石全部掩埋,至今没有修复,山上留存的一些竹子没法运出来,一点收入来源也没了。
地震之后,全家在亲戚家借住过一段时间,也住过帐篷,在震后一个月搬进板房的,当时住进板房后第一感觉就是比帐篷里强多了,板房区的卫生、治安都很好,过冬物资领到了4床棉被。唯一感到困难的是,很多年轻人在附近不太容易找到工作。
目前全家收入主要靠自己打工。地震之前就在羊马镇钢管厂上班,每月1800元,这几天因为生病了,才请假回来住几天。
对于灾后重建,我们问他,你最希望哪种方式合理呢?小伙子说,希望有关政策能不能让农民承担得尽量少些。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是自建,盖房费用至少得5万~6万,主要贵在运费和人工费。现在最希望政府多关注房子和老人的问题,希望早点把房子修好;另外,农村老人的低保问题,以后能否尽量全部都给办了呢?
访谈三:一位大姐,37岁,崇州市鸡冠山乡竹根村四组人。访谈地点:崇州市鸡冠山新区集中安置点。
全家四口人,母亲、丈夫和儿子。地震中房屋部分毁损了。后来搬进板房。地震后,家里还剩有6亩香杉和水杉,自己每天都坐着免费班车上山照顾这些树苗。板房区里大概有一半的人搬回山上去住了,但是山上现在仍然没有恢复学校,学生都安置在山下镇里的学校读书,所以留在板房里的大多是有小孩的,自己也有个儿子在念高中。
地震前家里主要是砍竹子卖,是“靠竹吃饭”,砍下的竹子0.4元/斤,每月至少都会有近4000多元收入。现在竹林地几乎被毁,她估计7~8年才能完全恢复。现在丈夫出去打工了,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自己不打算出去找工作,因为家里需要人照顾。
我们问她对灾后重建政策满意吗,还希望政府提供哪些帮助呢?大姐说,以后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努力。这时候,旁边晒太阳的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说,灾难大,受灾地方多,国家哪儿来那么多钱嘛?政府要解决那么多问题和困难,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让所有人满意呀。
随着灾区的跟踪回访的结束,发现灾区的重建难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灾后重建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必然会对政府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强化安置点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为特殊群体构建保障、救助体系。
对于地震造成的“三孤”人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生活保障的标准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包含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会服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提供及时、细致的社区救助服务,使社区照顾成为关怀特殊群体的重要承载系统。社区要为地震三孤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定向的、专业的、持久的关怀服务,反馈他们的信息。台湾地区“9·21”地震的经验值得借鉴。
其次,立足灾区重建与经济复兴,着力解决短期失业,努力推动持续就业。
为解决灾区失业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灾区就业率,稳定灾区群众生活。(1)以劳动力培训促进就业。开展免费培训,组织与引导就业,开展免费职介和劳务输出工作,量身培训和订单培训相结合,增强受灾群众异地就业的能力。(2)用优质就业岗位“授之以渔”。提供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是社会信誉好、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用工管理规范,提供的就业岗位有吸引力,较为稳定,工资待遇条件较好。(3)扶持创业。扶持创业有两个工作重点:一是打造全方位支持的创业环境。二是扶持“短平快”的创业方式,特别强调一家一户的草根经营的创业行为,开创更为开阔的自救空间。
另外要开展社区活动,发展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实现人际交流、社区融合的重要途径,它更能以其最生动、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方式满足广大受灾群众的精神需求。灾区要以安置点为阵地,以社区文化为龙头,利用各种载体引导受灾群众广泛参与,大力开展形式多样,老少皆宜的社区文化活动,以缓解因灾害对居民造成的心理创伤,打开受灾群众沟通的桥梁,增强社区认同意识和心理适应能力,不断增进受灾群众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修复灾区社群关系。
建立申诉受理机制,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
灾后重建的内容多,情况复杂,例如:救灾物质分配的不公平性、补偿发放被拖延、受灾家庭资产损失评估不准确等,免不了有抱怨。要在安置点社区建立和完善受灾群众申诉受理、矛盾调解机制,受理、调解和解决受灾群众提出的问题,将各种小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调解方式加以消除,避免冲突扩大和形成群体性问题。在安置点建立专门的人民调解办公室,由具有法律知识的专职人员担任调解员,其主要职能包括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宣讲政府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为受灾群众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房屋重建等重大问题释疑解惑、调解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及时收集和向上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诉求,为政府制定和修正决策提供信息。
让群众参与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的各种具体工作很多都将落到社区这个平台上,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灾后重建,是灾后各项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国际经验表明,受灾群众的参与程度越深,对于缓解当地的社会紧张越有效,灾后重建成果的可持续性就越好。居民的有效参与可以通过建立社区灾后重建委员会来实现,在这方面,美国、日本都有成熟的、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美国新奥尔良的灾后重建计划出台前后,都要通过公示、召开讨论会、发放数据和进行网络宣传等方式让居民能够广泛参与,在决策中多方听取居民的意见。无论受灾群众个人多么微不足道,都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意见,这也是重建受灾群众信心的一个重要过程。此外,参与式规划、参与式预算和参与式治理的实践经验也值得在灾后重建中借鉴和采用。
重构社区社会资本
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内部的个人和组织在互动中形成的信任、互惠、合作关系的总和。目前安置点的现状是居民的异质性很强,如何使这些差异很大的居民建立起关联度很高的关系,首要选择是使他们之间产生密切而持久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就是要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社区资本能组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犹如高能胶一样,将处于原子状态的个人粘合成相互间关系密切、守望相依的社区人。
就地震灾区而言,通过社区参与实践,不仅是尊重民生民主权利的需要,亦是能够推动灾区居民重建其对自然环境和新建设施的认同,让他们在亲手劳动中找到家园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投身于日常交往和社区公共活动的亲身互动实践过程中认识朋友、找到知己、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继而有效促进灾区社会关系网络重建,使安置点变成一个更加健康的有机社区。
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安置点的管理
在震后初期,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在抢险救灾、抚慰遇难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后重建依然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尤其需要专业社工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安置点的管理。目前,在都江堰的几个安置点活跃着上海社工、台湾社工、成都社工等社会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协助安置点开展灾后服务方面卓有成效。但他们在获得资金支持、招募更多志愿者参与等方面还面临自身的困难。对于这些外来的志愿者,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协调机制,重视、支持、鼓励与引导好大规模志愿者行动与民间组织(NGO、NPO和志愿者自发性团体)、民间资源的参与,发挥各类NGO与志愿机构的社区工作、社会服务与社会机制创新作用,并给予制度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