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心灵

2009-04-13 04:02刘广迎
黄河 2009年2期
关键词:动力

编者按:

刘广迎先生的新作《经营自己》是一本励志和智性的书。作者以优美流畅的文笔,创新了一种理论文章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新散文体例。读其著作,不仅有理性上豁然开朗的通透,也会为他的文学之美、思辨之美所吸引和折服。

全书分引言、经营心灵、经营事业、经营家庭、后记五部分,共15万字。本刊节选其引言、经营心灵两部分,并配发书评三篇,以飨读者。

引言

于丹火了,火得异乎寻常。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宣讲《论语》竟让人名利双收,在此之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这让一些专家很是不平,进而用多种方式指出于丹教授在学术上的种种不足,甚至有的专家不愿同于丹一起出席同一个学术交流活动。或许这些专家的目的是崇高的,但总让人感觉他们就是要说明自己比于丹更“论语”。也许有的专家确实很“论语”,可他们的学术价值不被市场认可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实,在于丹教授身上就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于丹不仅关注《论语》是什么,而且关注当今大众需要什么,还关注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让大众的潜在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用企业的话说,就是于丹教授重视产品质量,也重视客户需求,懂得经营之道。

这个道理可以用一道公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天才+勤奋+机遇=成功”,这是大家熟知的一道形象化的公式,那么,如果在这个等式左边再添加一个“经营”,则既会使“勤奋”事半功倍,又会使“机遇”光顾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个“经营”应该是乘数,其大小取决于个人自我经营的能力,或者说取决于经营自己的能力。何谓“经营自己”呢?就是借鉴社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对自我发展做系统的谋划,对自身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开发,使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自身的肉体与灵魂交融和谐,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经营意识。吃得好一点,饭量大一点,穿得好一点,衣服多一点,并不必然导致家庭财政困难,但如果谋划不好,家庭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家庭是如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有人说,中国人不会工作,也不会生活。通俗地说,经营自己就是让自己工作好,生活好。

这本书特别强调的是:我,是自己的主人,也就是经营的主体。我要对自己行主人之事,尽主人之责,也就是经营之道,这便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亲爱的朋友,也许你会说:自己的脑袋在自个肩膀上扛着,怎么还会由别人当家做主了呢?除非他是个白痴。且慢!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看一看,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更愿意替他人当家做主,又有多少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由他人来替自己当家做主呢?不是吗!如果你是一个孩子,父母替你当家做主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你顺从,父母则高兴愉悦;你反抗,父母则伤心失望。有的时候,他们只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是对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呢”;有的时候他们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反而忘掉了自己的初衷(现在,所谓80后孩子的情况有所变化,不再如以前的孩子们那么听话了,但却又出现了有“意见”无“定见”,只要权益不要责任的问题,让家长们头痛不已)。同样的事情可不仅仅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如果你是一个雇员,老板替你当家做主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你是一个下级,上级替你当家做主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你不幸有了一点思考,那么结果只能是这样的:要么你失去灵魂,要么你的灵魂失去主人。更为不幸的是,替你做主的许多人都是满怀爱心的、替你负责的。“都是为你好,怎么不知好歹呢?”当你偶尔试图收回自己做主的权力时,他们这样说,很失望,也很委屈。而你自己也会有一些愧疚和不安从心中生出来。

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大多数人受到的是始终如一的“听话”教育。听家长的话,是好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学生;听领导的话,是好员工。我们太缺乏独立思考意识的培育,许许多多的人丧失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而不自知,任由他人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早已变得习以为常,似乎生活本应如此。“听话”本应是听取别人讲话之意。认真地广泛地听听别人的看法,这是好的习惯、好的修养。问题出在我们把听话的内涵延伸为顺从,把不假思索地接受长者、领导的意见,上升为判断人的道德标准。然而,事实是:谁也没有自己对自己最了解,谁也不可能比自己对自己更负责任。在我们被复制成为“顺民”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失去个性、失去发现、失去思想的代价。“听话”是让别人特别舒心的行为,却不是对自己、对事业完全负责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先生”是个好学生,却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他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建立了与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竞争的世界,我们太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人。我们要认识到,我就是我,过去不曾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我们要从灵魂深处发出呐喊:“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我不替他人做主,我也决不允许别人替我做主!”谁的意志也不能强加于我,谁的思考也不能替代我的思考。

每一个人终究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拥有“主权”,是经营自己的基础。

那么,该如何经营自己呢?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追求的东西,真是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也许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罢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人活着以什么为幸福?以什么为快乐?这是人生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最不容易解决好的问题。然而,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却常常被轻视或忽略。以至忙忙碌碌大半生,却越来越迷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流传一句话:“穷得什么都没有了,光剩下钱了!”就是对灵魂丢失的一个群体的生动形象的概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思考的结果。谁在某一阶段把这个问题解决得相对好,谁的才智和勤奋就能够同获得的幸福快乐成正比,谁的付出就能同人生价值成正比,谁就有可能在与同龄人的“人生长跑比赛”中取得阶段性领先。谁能做到身体的成长、心智的开发和心灵的提升协调互动,谁就有可能获得内心的充实,实现心灵的和谐,获得恒久的快乐。

其次,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多地创造和获取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在过程公平的前提下,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说明他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受到的尊重也应该更多。当然,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创造奉献给社会,则体现了一种更高尚的人生追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突显创造者的崇高。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都是如此的。但假若在来与去的过程中始终是赤条条的,岂不是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所以,一个人要研究如何开发运用自己的各种资源,更富有效率地去创造财富,并使得创造的成果合理地“惠及”自身,形成自激励、正反馈,从而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要探明一个人心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尚属于天方夜谭,即使这个人是一个傻瓜。我们有理由认为,人的心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努力,并且有一定的方法,“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再次,如何尽可能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人都希望长寿,但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单单为活着而活着,而是希望同时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生命延续到极致。这就有平衡、取舍和协调统一的艺术。健康地活着,是必须的;有滋有味地活着,活得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社会有所贡献,才是自己的幸福,亲人的幸福,社会的福音,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和充分的。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市场经济,有了物权制度,才有了经营自己的可能性。完善的市场经济意味着自由、平等、公平和公正。它不认权力,不查祖宗三代,只认你自身的价值。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使得人尽其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只要你有本事,得方法,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市场配置财富,使得“按劳取酬”,准确地说是劳动的价值有了实现的可能,只要你肯付出,有效率,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总之,真正的市场经济会使你的才能和勤奋与你的获得基本保持一致成为一种常态,而不再是某个组织或某个开明人士给你带来的意外惊喜和感激涕零。《物权法》确定了个人财产的合法性,这从制度上保证了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剥夺你合法财产的权力,意味着“穷有理”的逻辑在法理上不再成立,合法致富的人无需再遮遮掩掩地享受自己的财富。我们无需苛求人人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境界,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个利己利人的人。一部《物权法》看似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实则保护的是一个国家每一个公民劳动的动力和创造的热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们的幸运还体现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人不再单单是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工具,不再仅仅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下某一个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创意创造财富,个人的知识、智慧、技能、经验等所决定的创造力,在市场竞争中愈来愈显示出其决定性力量,形成了与传统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相抗衡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所有者一样共同拥有公司的权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也成为话语权和分配权的凭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一手老茧”的人正渴望拥有更多的知识,也好把自己演变成“臭老九”,“臭老九”日益成为人人想拥有的“香饽饽”;“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的时代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老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现在“兵”都已是秀才,秀才才是好“兵”,秀才在角斗场上也不再是弱者的代名词。

我们走进新时代,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朋友,仅有心情豪迈还是不够的呀!我们需要把激情转变成为踏实有效的创业行动,我们需要由心情的豪迈升华到心灵的超越。经营自己吧,给自己当好董事长,当好总经理,当好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一刻开始,给自己下一张任命书,并宣誓就职吧!

是时候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啦!

经营心灵

不论我们做什么,每个行为都是我们个人对人类生命的一个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必须顾及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并聚居在这个地球上。

——阿德勒

自我的人生结构

“认识你自己。”这是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石碑上镌刻着的古希腊时代探讨人生奥秘的箴言。苏格拉底常用这句话来警醒世人。然而,一个人千辛万苦来到人间,从认识自己的父母开始,需要认识的人和事物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往往忽略了去仔细地辨认一下自己。但要经营自己,大概还是需要从认识自己、认识人生开始。

看看猿猴的样子,想想这就是自己的祖先。可爱吗?好玩吗?难以接受吗?不过,如果你不喜欢猿猴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人究竟从哪里来,至今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人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说法,不过是达尔文的一家之言而已。什么是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是这样定义的:“指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能进行语言交际的高等动物。”这就是说,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首先是动物,有动物的一般属性;然后才是“高等动物”,这个“高等”是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其重点在于人的心智的复杂程度、精密程度非常高,其关键在于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识。

意识、意志之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挺抽象的。可这都是人类自己“抽象”出来的,怨不到别的什么生灵头上去。所以,我们还是要自己来“消化”,这就叫“自作自受”。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是人的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动物也有感觉,知道冷暖,懂得饥饱,但它没有向内的思维,不能意识到自己是谁,无法形成自我,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或不是个什么东西。人能够向外审观,也能够向内自省,可以在心中自我打量,给自己照镜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是意识的主体,也是意识的对象。

意志是为实现某种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而自觉地为之努力的心理状态。所谓自由意志,可以理解为:人有自我意识,所以会有自己的选择和自由的表现,可以自由地思考、选择和行动。这是不是就有了一点经济组织中所谓法人的“味道”呢?自己做主,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人是“自我”之主体,这就来麻烦了。什么麻烦呢?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了,不满足于活着了,还琢磨些为什么活着之类的事情,也就是人生的问题。什么是人生?顾名思义,就是人的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历程该怎样走?人的生活该怎样安排?傅佩荣先生认为:在思考人生的时候,既要考虑人生的结构,又要考虑人生的发展过程。结构是相对静态的,倾向于“空间化”;发展是动态的,倾向于“时间化”。完整的人生有“身、心、灵”三个层面和“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向度。“身”是指到现在为止人们在一个人身上所能看到的一切,因此代表“过去”。这里的“身”不是指单纯的身体,而是包含有“身心”的意思。是身体及其引申出来的一些内容。如健康、体能、技能、容貌、气质等。“心”则是指一个“有知、有情、有意”的主体,代表着“现在”。心的发展侧重于获取知识、发展情感和培养意志上。“灵”则能够指引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是人生价值提升的管道,也就是针对“未来”的。“灵”的层次属于纯粹的精神世界,十分抽象,不容易说清楚。“灵”是针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之类问题的运作,侧重于人的使命和信仰的发展。“灵”的作用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为身体的活动和心智的活动界定意义;二是为身体与心智的运动增加动力;三是让自我之灵魂在“超越界”获得恒久的快乐。一个完整的人生,不能忽视“身、心、灵”这三个组成部分,否则,人和一般的动物就没有了分别。运动的需要只是生存和延续。人不只与一般动物一样有“身”的基本需求,还有“心”的欲望和“灵”的追求。身体健康,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心智成长是必须的,否则人的一生就是愚昧的、有缺憾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不然的话,身心的发展就失去了方向,人难免会坠入空虚与痛苦。

前面说了,人生的静态结构有“身、心、灵”三个层面,这是从纵向来透视的。我们还可以把这三个层面作横向的剖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层面的构成情况。

第一个层面,或者说一楼是“身”。“身”的平面结构为“食、性、知”。这一层是人生的基础,没有“食”,生命无法存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是由“食”的需要发展出来的;没有“性”,生命不能延续,人类的情爱活动正是由“性”的需要发展出来的;不求“知”,则不会趋利避害,人类的知识创造最初大概主要是由安全感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身体的运作是难以和心截然分开的,在“知”的内涵上“身心”是统一体。

第二个层面,或者说二楼是“心”。“心”的平面结构为“知、情、意”。“知”为智力、智能的发展,是一个人学习、理解、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大体相当于智力智商(IQ)的范畴。“情”为情感培育、情绪管理,是一个人了解及主导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协调、沟通、互动的能力。大体相当于情感智商(EQ)的范畴。“意”为意志品质的发展,是一个人面对逆境、挫折、困难时的处理能力。大体相当于逆境智商(AQ)的范畴。

第三个层面,或者说三楼及以上是“灵”。“灵”的平面结构为“真、善、美”。 “真、善、美”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与普遍追求的。“真”代表一个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指向客观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真理。无论对自然、社会,还是他人、自我,都执着地追求真正、真实、真诚。一个人求“真”,就是不畏天、不畏上、不畏大人言,只唯真理是从,做真理的忠实追随者。做人追求真诚,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做事追求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善”代表利己又利人的行动,是指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互动,则善恶均无从谈起。一个人有良知、良心,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有羞耻心,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又有了既利己而且利人的实际行动,这样就构成了善行,善举。“美”在人心的直觉,是指向人的内在体验的。黎鸣先生认为:“心向往永恒,可得崇高之美;心向往自然,可得和谐之美;心向往超越,可得自由之美。”崇高的美感,在于一个人心中坚守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顽强地履行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有强有力的自律精神。和谐的美感在于一个人怀着感恩之心,去欣赏自然的杰作、人类的生活实践与艺术创造,并使自我融入其中,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由的美感,在于一个人超越了自我的限制,自立自信,豁达大度;思想自由驰骋,内心充满灵感,可以尽情享受思维与创造的乐趣!美,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它使每位读者都对持这封信的人油生欢喜心。荷马说得好:“美是神的赋予,不可轻易的抛掷。”

“真、善、美”是心的发展和提升的最高层次,也是“灵性”发展的基础。由此再往上走,就进入“超越界”,实现了自我超越,也就是一种忘我,无我,宇宙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没有人我之界限,没有生死之界限。进入“超越界”的人,由爱己升华为博爱,爱他人,爱自然,爱宇宙万物,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们在给予中感受生存之价值!在奉献中体验生命之意义!在灵魂的充盈中获得恒久之快乐!

“灵”在“超越界”的运作还可以表现为宗教信仰的修行活动。马丁·路德认为,所谓“灵”,是指在内心和外表上都为圣灵和来生而活的人。“灵魂没有任何东西都能行,但就是不能没有上帝的话。没有了上帝的话,它的需要就根本得不到供应。有了上帝的话,他便富足而什么也不缺了。”“把灵魂和上帝结合起来,好像妻子和丈夫的结合一样,凭着信仰的奇迹,基督和灵魂便同为一体。结果就是他们所有的一切,好的东西或坏的东西,都成为他们共同所有了。”“让信仰参与进来,那么,罪、死亡和地狱都归于基督,而天恩、生命和救助就归于灵魂了。”

假设可以把人生的结构比喻为一栋别墅,那么,一楼为“身”或叫“身心”,因为身体的运作是离不开心的,这好比这栋别墅的一楼二楼是一个复式结构;二楼为“心”,或叫“心智”;三楼为“灵”,或叫“灵魂”。一楼的层高是有限制的。因为身的能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还是常有的,许多方面的局限还是真实可见的。人人都能体验到“力不从心”的感觉。总体上看,一楼属于自我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二楼是自我心智运作发展的主要空间,是自我实现的层次。这个空间要比一楼大了若干倍。目前,心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单就大脑的利用程度看,还是处于相当低的程度。据俄罗斯科学家研究,普通人一生所用过的部分,大约只有总容量的1%。三楼是通往超越界的一个管道,具有无限的空间,是自我超越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只能看到灵魂升华的平台,一个由“真、善、美”构成的平台,向上的空间是整个宇宙,没有边际,没有止境。因为人的灵魂已经完全摆脱了身的束缚和心的羁绊,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了。

把抽象的人生比作一栋楼房,而且是一栋三层的不封顶的别墅,虽然不很贴切,却易于形象地说明问题。人一辈子的任务,就是把你自己的这栋别墅经营好。

自我需要动力

世界失去能源,人类将会怎样?

没有了能源支撑,对人类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如任何机械的运转离不开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动力一样,人生也离不开动力;正如人类重视动力资源和动力装置的开发一样,每一个人同样需要重视对自身动力资源的挖掘和使用。

人生的动力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来自身的动力,可称为“身动力”,侧重为身体的运动提供能源;二是来自心的动力,可称为“心动力”,侧重为心智的运作提供能源;三是来自灵的动力,可称为“灵动力”,侧重为灵魂的发展提供能源。

“身动力”,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来自身体的力量。“身动力”是一种物质力量,是人身体运动的基本动力和心理活动的起码条件。一个人要活动一下四肢、伸一个懒腰、打一个哈欠,或者突然闪现一个想法都离不开“身动力”的支撑。

“心动力”稍微抽象一些,它来自于人的欲望。人在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达到某个目的,这就是欲望。正是这些欲望提供了人类意义上的生命之原动力,我们姑且把这类动力称之为“心动力”。“心动力”如大自然中的水。有了水,才可能有生命与生机,可水要是发起怒来,又会把生命、生机毁于一旦。“心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前提是身体没有死亡。它的运作方向,可能向恶,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也可能向善,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需要善加“经营管理”,以便为心智的运作提供纯净的能源保障。

“灵动力”则更加抽象,它来自于人的信仰。一个人有了信仰,做任何事情都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坚信自我有形的生活(身)和无形的生活(心)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这就是“灵动力”。

“身动力”和“心动力”都是依附于自我的躯体的,身体的细胞组织作“鸟兽散”了,这两类动力也就不复存在了。“灵动力”则不同,它是有可能离开自我的躯体,去作用于他人、作用于社会的。一个人虽然死了,但他的信仰与精神可能会继续推动社会、影响他人。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灵魂不死或永垂不朽。就以毛泽东来说吧。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泽东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心脏不再工作了,意味着“身心”意义的生命失去了动力,生命不复存在了,似乎“万寿无疆”的愿望落空了。但毛泽东思想依然影响着时代的前进方向和前进的步伐。大家说,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因为他的信仰和思想仍然为后人继承、发展、弘扬。这是否也可以视为灵魂不死或万寿无疆呢?我们再看看孔圣人。孔老夫子离开人间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其思想延续不断,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借助于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通俗话的阐释,及中央电视台的传播平台,掀起了一场《论语》热。尽管人们对儒家文化功过得失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人活着就有人议论,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人活着干的事情越大,议论的人也越多,所以有“盖棺定论”的说法。孔圣人无疑是早已“盖棺”了,如今仍然没有定论,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灵魂不死呢?

人的心脏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衰竭。那些组合成一个人躯干的离子们由于没有了生命的动力也会不知不觉地各奔东西,误打误撞地成为了一些不知是什么物质的组成部分。“身”自然也就不见了。所以,自我要发展,就不仅需要关注“身动力”和“心动力”的管理,更需要重视“灵动力”的开发,同时为身体、身心和灵魂这三台发动机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使自我之生命更加充满生机!使自我之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使自我之灵魂得到永生且安详快乐!

“身动力”的开发

只要是个活人,就离不开“身动力”。反过来说,没有“身动力”的,就肯定不是活人。

人的身体十分复杂,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存在能和人身体的能力相提并论。充足的“身动力”不仅是事业发展的前提,而且,开发身体潜能本身就是一项事业(如竞技、体育、武术、杂技、舞蹈等事业)。所以,人要对自我负起责任,先要对“身动力”的开发与管理负起责任,这就需要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一些“身动力”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健康的体魄是人生动力的基本来源。人的肢体运动、思维运动都需要身体力量的支持。人要保持身体的力量,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首先是科学合理的营养。人主要通过“吃”来获得“能源”支撑,因此,每一个人的确需要提高对“吃”的问题的认识,只亲自吃是很不够的,还要亲自研究吃什么、如何吃的重大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餐馆业的发展将由目前以色香味为主向以饮食结构的科学合理与色香味并重转变)。汽车要加油,锅炉要添煤,人要吃饭。油品不同,影响车的性能;煤质不同,影响锅炉的运行;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吃的东西不卫生,同样影响到人的生命力。“病从口入”,包含了吃的方式和吃的内容两个方面。这个道理不见得人人都懂或者懂了也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不是吗?你看,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一边大把吃药、一边尽情吃喝的群体也大大增加了。

反过来想,人是不是可以“吃出健美”呢?道理同样是显而易见的。锅炉用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煤种不对就会影响锅炉的寿命及效率。可以说,越是精密的机器对能源供应的标准要求越高。人的身体比锅炉精密多了,对“燃料”的要求则更高出许多。科学的饮食,有益于人的健康,有助于长寿,有利于保持青春。“吃”是最好的医生,也是最好的美容师。健壮的身体可以为人的生命提供物质力量,身体健美则还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怎样才能“吃”得科学合理?这是一门大学问。个人没有必要弄通弄懂,将来是会通过社会化服务来解决的。当下,个人可以作一些简单的了解。中国有着中医养生的传统,过去有《黄帝内经》等传世名作,如今关于饮食文化、茶文化的书在全国各大书店琳琅满目。作为非饮食行业的人士,从中选个一两本,走马观花地看一看,略知一二,在生活中有所遵循,还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其次是合理的运动。现在晨练群体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中年人有一小部分,青年人约等于零。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人往往犯这样的简单错误。生命在于运动。人的肌体和机械动力设备有着相似的特点,你长时间不动,就会锈蚀、老化、腐烂。发电机停止运行后,不能让转子静止,否则会导致发电机转子大轴弯曲。人要保持好“身动力”就一定要合理的运动。生活在城市中的“上班族”,往往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运动的条件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把运动的时间固定在每天早上,会更可行一些。年青人大部分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其实运动一个小时比多睡一个小时的意义要大了许多倍。至于运动项目的选择,可因条件、因兴趣而定。不管什么运动,贵在持之以恒。

再次是身体潜能的开发。眼睛是用来观察事物的,可偏偏有人可以用来吹汽球;用脚走路很正常,可有人可以用脚来写字。在竞技体育领域,前人不断被超越,纪录不断被打破。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竞技体育运动飞速发展,再加上体育职业化的推波助澜,使对人体潜能的开发与使用成为一门科学。可以说,每一项辉煌体育成就的背后,无不有着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的支撑。如何让这些技术和手段惠及大众,是政府需要考虑的一项战略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如宇宙一般,蕴含着丰富的能量,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科学开采、有效利用。我们不可安于做一个体育看客,不可满足于健康这样一个基本条件的实现。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但我们完全应该学习借鉴他们的一些方法和手段,来开发和利用好自己的“身动力”。体育,决不仅仅是为了健康、健壮和健美,而是对身体潜能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一条重要管道。做一个真正的体育爱好者,其实就是爱护和开发好自我的“一次能源”。

再者是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你要生活就必然消耗你的“身动力”,所以生活方式也是你的“能源”利用方式与消费方式。这里说生活要有规律,一个方面是指工作上要适度。既不要使自己的身体长期“超负荷”也不要让自己的身体“空载运行”。正如开车一样,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经济运行。听朋友讲,某主流电视台对主持人的使用方式是“把男人当牲口使,把女人当男人使。”如果真的如此,这种对人的“身动力”的掠夺式开发利用是很值得商榷的。另一个方面是指生活上不要过度放纵自己。老百姓教训调皮的孩子时有句俗话:“狗欢无好天”。意思是嬉戏过了头会出意外。人的“身动力”不完全与锅炉一样,煤粉进入高温的炉膛,瞬间燃烧释放出能量。人类“身动力”的供应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对“身动力”的使用也要有个度的概念,即使是再好的享乐,也不可忘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你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本钱!子曰:“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必须注意,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德性……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岁月如流,逝者如斯。珍惜身体的能量吧,让她为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提供更充足的“身动力”!

“心动力”的开发(一)

“心动力”来源于人的欲望。人生而有欲,也就为“心动力”带来了基本的“能源供给”。人基本的欲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物质享受的欲望,即“物欲”;一类是性生活的欲望,即“性欲”;再就是学习和研究未知事物的欲望,即“知欲”。人类社会的运作基本上没有脱离对这三类“心动力”的开发和管理的范畴。世界上各个国家、各种形态的社会组织,无不重视对人的物质欲望所带来的生命动力的研究开发。所谓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学等等都是围绕对人物欲的心理、行为特点展开研究的,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市场经济之所以比计划经济更富有效率、更富有活力,其道理也在这里。人们常讲的所谓“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等等,都是着眼于增强“心动力”的。像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展的土地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责任制、股份制,以及分配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属于通过利用人的物欲提高“心动力”的成功案例。

以上主要是从社会及组织的角度来分析物欲开发的。那么,个人又如何管理开发自己心中的物欲呢?

当下,我们不时会听到一些老“愤青们”的感慨:“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其实,物欲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横流”。“横流”则意味着对生命“能源”的浪费,意味着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污染。这不仅是社会问题,也与自我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人怎样认识和管理内心深处的物欲呢?

首先需要有观念的改变。致富光荣,勤劳致富光荣,智力致富同样光荣。这样的思想观念要得到国人思想上的普遍认同,决不是一两天可以做到的。均田地、等富贵,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次“革命”必举的旗帜。以这样的理论指导的所谓“革命”,只有王朝的更替,而没有文明的跃进。另外,“侠客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富人似乎天然就是坏人,杀富济贫就是替天行道、伸张正义,全无法律、人权存在的空间。中国人对富裕始终存在着矛盾的心态,想富却仇富,想富又怕富。孔圣人早就说过,发大财,做大官,是人人都可能有的想法。改革开放以后,共产党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又有人犯嘀咕了,说什么两极分化啦,基尼系数高啦等等,又把问题扯到贫与富的茬子上来。这就让人不明白了,难道美国人人都是比尔·盖茨?或者说,比尔·盖茨们还没有中国的大款们富?如果比尔·盖茨在中国的话,中国是不是早就乱了呢?“削峰填谷”的办法,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公平正义,在民主法制。制度性缺陷引发的动荡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制造过数不清的灾难,而今天,这些缺陷依然没有制度意义上的根本性的改观。人有能力的差别,有客观条件的差别,有主观努力的差别,等等,这些差别决定了人不可能、也不应该拥有相同的财富。致富无罪,发财有理!中国人需要有这样的共识。可以说,什么时候在中国想发财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了,中国就真正有希望了,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把自己合法取得的钱财藏着盖着了,中国社会就稳定成熟了,那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是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物欲是动力,有动力则必要有约束力,这个约束力就是“道”,就是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在这个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把自己的潜能与其他资源整合起来,最富效率地转化成财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就是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好人。

再次是逐渐把动力转化为责任。物欲本质上是一种利己的动力,这是人生珍贵的“一次能源”,是不能够、也不应该放弃的。但如煤炭之类的一次能源一样,它直接用于终端用户,效率低、污染大,也不便利,所以需要将其转换为电力之类的二次能源,转换成高效率的清洁能源。人生要走得圆满,途径只有一个,就是走向自我超越。由爱财升华为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由物欲的动力转化为社会的责任,由尽我所能地获取转向倾其所有地给予。在这方面,西方一些有成就的企业家们已经完成了这样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光明正大地、理直气壮地管理开发好自己物欲的动力吧,让它成为你利己利人的不竭动力!

“心动力”的开发(二)

如果说,对“物欲”的开发已经成为共识的话,那么,人们对性欲提供的“心动力”明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中国的一些舆论和文化长期以来对性视为洪水猛兽,女人为灾星祸水,淫为万恶之首。受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中国在如何把人的性爱情欲转化为“心动力”方面,总体上处于无序的状态。

叔本华认为,性关系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是人类一切行为或举动之不可见的中心点。它戴着各种各样的面罩,到处出现。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是欲望中的欲望。拿破仑·希尔认为,性激情隐含了三种建设性力量:一是人类的繁衍;二是保持健康,它的治疗作用无可比拟;三是通过转化性欲力量将庸才变成天才。性欲是人类天然而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驱使下,人们可能产生强烈的意志力、想象力、勇气,以及其他时候所没有的创造力。性及由性引申而来的两性相吸、两情相悦、爱慕、爱恋、爱情等,是人生重要的动力资源,是“心动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拿破仑·希尔还指出,科学研究提供了以下重要事实:一个是成就非凡的人具有高度的性魅力,而且他们学会了性欲转换的技巧;另一个是巨富者和在文学、艺术、建筑与各种行业中获得卓越成就的人,背后都有女性的力量在驱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此也有体会与总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为悦己者容。”在有男有女组成的团队中,成员往往会更加自律,工作会更富有效率,工作的氛围也会更轻松,大家的心情会更愉悦。崇高的爱情更是生命热情和灵感创造的不竭动力。“性能量是所有天才的创造能量。过去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伟大领袖、建筑师或艺术家,不具备这种性魅力。”(《思考致富》)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人物大都有丰富而崇高的感情生活。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朗·罗素说过:“对爱情不可遏制的探究,对真理不可遏制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对爱情渴望与追求,是罗素生命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生中爱过不止一个女性,但他珍惜自己的所爱,他说:“在我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很。”罗素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指出,清教徒式的性观念是人类不幸的一大原因。他的观点遭到了众多虔诚的欧洲人的强烈反对,然而,罗素却义无反顾地依靠爱情给他带来的生命动力,进入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马克思在18岁的时候和贵族出身、有“舞会皇后”之称的燕妮相恋。他们之间的爱情,成为马克思创造激情的重要动力之源,也是燕妮抗拒世俗压力、甘守贫困的精神动力。

爱情是歌德终其一生孜孜追求的目标。爱情曾经给予他不尽的欢乐和幸福,也给予他不尽的苦恼和忧伤。正是那一次次激动,一次次相恋,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痛苦,激发了他创作的动力和创造的灵感,使他创造出一部部动人心扉的巨著名篇,一步步攀上世界文学的辉煌极顶。

古老中国对“性动力”的开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素女经》代表了隋唐之前我国性理论的最高成果,在唐宋时期,民间有婚后夫妻共读《素女经》的风俗。在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中,也有关于欢喜佛的一些图画记载。中国的道教最讲究阴阳平衡,就连真武大帝左右两边的侍从,也一个是手持经卷的金童,一个为手捧玉印的玉女。《论语》中有一句,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算了吧,我没见过喜欢和追求德行像爱慕和喜欢美色那么热切和用心的人。中国民间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对禁欲主义的批判和“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如唐甄曾理直气壮地提出:“生我者欲也,长我者欲也……舍欲求道,势必不能。”(《潜书·性功篇》)。颜元利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的传统思想,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和佛学的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李贽大胆地肯定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以琴心挑之”,文君“夜之奔相如”的“越礼”行动,认为他们这种早自抉择,忍小耻而就大计,因而没有“徒失佳偶,空负良缘”的“归凤求凰”行动是合情合理,无可指责的。(《藏书·司马相如传》)

人生而有性,性欲是人生的一种能源。这种能源也需要通过转换,才能有效利用。在原始的性欲驱使下,可能会导致欺骗、伤害、自私、嫉妒、堕落、疯狂和毁灭。如同风能的利用需要风车一样,性欲的能量需要通过爱来转换。爱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在所有的爱中最强烈、最炽热的爱是与性融为一体时的体验。爱、浪漫和性作为“三条边”可以构成成就天才的“三角形”,能够保证人的原始性欲变成稳定的建设性的力量。人的性活动一旦和爱、浪漫完美结合,则可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动力和恒久的创造激情。爱与被爱的温情、温馨、温暖,对异性身体、容貌、才华、品德的欣赏、爱慕、爱恋,由爱升华而来的对他人之爱、对自然之爱、对社会之爱、以及对生命之美感的追求,对一个纯粹的人来说,就会激励出强烈的责任心,燃烧起光鲜的生命火炬,激发出旺盛的创造热情。

张学良先生说过:“自古英雄皆好色,好色未必真英雄。”生命本能的冲动,表现为欲望,其中的物欲也好,性欲也罢,都是人最原始、最直接、最基础、最强大的生命动力,但也都存在着盲目的、无所顾忌的致命缺憾。因此,对个人而言,必须时时警惕与警醒,始终清楚地认识到,自我原始生命的冲动需要理性与精神的引导,需要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这样才能使人的“心动力”不至于成为脱缰之野马,肆虐之洪水,从而保证人生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前进,进而有可能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体验完全、完整之人生!

“心动力”的开发(三)

人面对未知的事情会感到焦虑,甚至如坐针毡、寝食不安,而一旦知道了结果,内心也就很快释然。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都有相同的体会。考试前心理压力特别大。考试一结束,压力明显减弱,一旦知道了结果,不管是不是理想,符合不符合预期,都有一块石头落了地的感觉。

人类对知识的探求最初主要是由于安全感的需要。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各种各样的动物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有时人类吃了狩猎、采集到的动植物,身体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甚至莫名其妙地死亡。凡此种种,人类由于趋利避害的需要,总是想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此也就产生了人的“知欲”。“知欲”作为人类“心动力”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知识系统的日益丰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类“知欲”产生的来源,由单纯的安全感引申出好奇心、好胜心、兴趣、爱好、冒险精神等等。因此,“心动力”的开发也必然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大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喜好关切的情绪。这种“情绪”来自何处呢?它主要是来自人的好奇心,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其次是人的好胜心。所谓好胜就是处处想超过别人,由单纯的争强好胜发展成为兴趣。兴趣再往上走,则可能变成爱好,也就是对某种事物具有了深厚的兴趣。人对某一项工作有了兴趣,工作效率就高许多;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学习的效果就好许多。像儿童喜欢电脑游戏,其对电脑操作技巧熟悉、熟练的速度是令人吃惊的。

小孩子的好奇心最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特别高。因为对一个婴儿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新鲜的。婴儿观察事物,会全身心地集中,眼睛里会放出清澈明亮的光芒。有一位老教育家介绍其教小孙子学钢琴的经验时说,他带小孙子学钢琴,开始并没有刻板地按教学程序开展,而是让他随性、随意地在琴键上敲击,让他对钢琴发出的奇妙的声音感到好奇,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就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慢慢地,弹琴就成了孩子的一种爱好,学习钢琴成为一种享受、一件快乐的事情了,再也不需要家长操心了。

对一般人来说,年龄越大,好奇心也就会越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会不断下降。因为他见得多了,经得多了,感到新鲜、新奇的东西少了。人要提高来自“知欲”的“心动力”,则需要注意培养兴趣,保持好奇心。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呢?

第一,要在某一个领域里作深入的挖掘。有人说,知识像一个圆,圆周越大越感到周边未知的东西越多,人越容易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在一个领域里做深吃透,也和开矿一样,巷道越深,开掘面越大,看看四周到处都是“宝贝”,兴趣就来了,积极性就高涨起来。集中精力先在一个领域里取得突破,还可以使人的好胜心得到一定满足,这样也就有了由好胜转化为爱好的可能性。

第二,适时换换环境。人在一个地方久了,对周围环境十分熟悉了,往往容易松懈,好奇心会渐渐丧失,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情绪,对什么问题都不感兴趣。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产生压力感,“知欲”会大大提高,“心动力”也就增强了。我们说,“树挪死,人挪活”,其中就有这方面的道理。现在时兴的干部交流制度,除了廉洁等方面的因素外,主要还是出于提高“心动力”方面的考虑。“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的“能源”正是来自“心动力”。新上任的领导一般会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自我要求比较严格,创新的欲望比较强烈。三五年之后,“三把火”烧完了,也就趋于平淡了。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觉得干什么都没有兴趣了,就需要分析一下是不是需要换一换环境。

第三,尝试变变岗位。过去我们倡导“螺丝钉”精神,强调岗位成才,要求干一行爱一行,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人毕竟与机器不同,不可能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一个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毫无兴趣,则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干久了,也往往会产生惰性、惯性,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难以突破和提高。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个岗位上已经一年以上没有新的发现,没有了改进工作的愿望,日复一日,不过都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时候,就应该争取换一下岗位了。有时候,换一个岗位,就是换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或许从此可以发现新的潜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物质享受的欲望与性的欲望,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在身体成长阶段是会持续增强的,然后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期,一般来说在死亡之前不会“枯竭”或“紧缺”(这里所强调的是“欲”,而不是“能”)。也可以说,“心动力”的前两类“能源”,基本上不存在供需矛盾,那么,自我“心动力”开发的重点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向“知欲”的领域转移。现在生活条件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开始注意美容养颜,注意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只要方法得当,到了六十岁的年龄,仍有三十岁的心脏和二十岁的好奇心是可能的。

“灵动力”的开发

人为什么会贪生怕死?

是因为对亲人的留恋吗?是贪图人生的荣华富贵吗?是执著于未了的心愿吗?似乎一时难以作出肯定的回答。否则,你如何解释一个弑父杀兄的罪犯对生的渴望?如何理解一个行将饿死的穷人对死的恐惧?又如何看待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对活着的浓厚兴趣?

人对未知的事物及存在状态会产生忧虑、急躁、焦虑、恐惧的情绪。人所以怕死,主要源自于此。熟人相见、朋友交往,彼此的心情都会比较放松;初次相识、生人聚会,相互都会有所戒备。组织上交给一项工作,如果有这方面工作的经历,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若是完全陌生的工作,就会焦虑、上火。同是处在黑暗之中,对周围环境熟悉的人一般不会害怕,对周围环境一无所知的人,就会紧张、恐惧。死亡是人人都要经历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人死不能复生,没有人能够把死的真实体验和死亡以后的存在状态告诉活着的人。人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不知道死亡以后会怎样,怕死是必然的。

为什么又有人能够“视死如归”?

比如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坚持不逃生。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狱中,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之时,年仅三十三岁。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从容就戮。呜呼烈矣!

科学的殉道士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长期漂泊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做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审判所的监狱里,对他进行接连不断的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天主教会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让他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布鲁诺只承认科学真理,并能够为之赴死。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他相信真理的信念。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轻蔑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1600年,52岁的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

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甘于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为新民主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不怕死的壮举无一不来自“灵动力”的支撑与推动。谭嗣同有着为中华民族复兴而献身的革命精神,布鲁诺有着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共产党人有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也就是说,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牺牲是“重如泰山”的,身体的死亡换来灵魂的永生,而这些都是人灵魂活动的领域。另外,还有许多宗教界人士可以从容地面对死亡。其原因也在于他们相信自己已经清楚死亡是什么,死亡之后会是什么一个状态。或者说,对虔诚的宗教人士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在面对死亡,而是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灵动力”来自人的信念、信仰及宗教。树立什么样的信念,坚定什么样的信仰,信奉什么样的宗教,需要我们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使自我之发展由身追求快乐,心追求知识,向灵追求永恒的层次去提升。

柏拉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他并不是在鼓励自杀,而是要人们练习摆脱身体对自己的控制。人活着,身体就好像死了一样。灵魂就可以走出身体的监狱,不受身体的拘禁了。这样一来,死都不怕了或者说死于自我来说只是另一种存在,是一种超越,如此一来,“灵动力”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三大动力”的融合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指点江山”,树立了报国为民的远大志向;还有“激扬文字”,学有所思,学有所成;而且还到“中流击水”,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剧中那段毛泽东坚持在雨中“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剧情,令人难忘,让人感动,发人深思!伟人毛泽东正是一个“身、心、灵”三大动力共同开发的成功例证。建国后,老人家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看了这部电视剧,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一方针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呢?

中国的教育也好,个人的修炼也好,历来都是强调“身、心、灵”协调发展的,只是后人在制度设计上做的不够好,忽悠得人们常常顾此失彼、剑走偏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讲的不正是“身、心、灵”三大动力的综合开发吗!

佛家修炼功夫有一句话,叫做“功夫还没有上身”;儒家修身养性强调“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都是在强调由外到内,由身体到思想精神的发展和提升。中国武学文化是先有武功,再有内功,叫做“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功练好了,进一步练气功,气功练好了,进一步练内功,内功练好了,就进入另一个境界了,再进一步是练道功了,道功再进一步是练禅功。武林大师、佛界高僧,一个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都是内外修炼的结果,是“身、心、灵”三大动力全面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业,要达到一流,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不在“身、心、灵”三个领域里下功夫,是不可能的。

人生充满矛盾

“人几乎整个一生都总是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引发了一切……”

人是欲望的囚徒

中国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是有个好人死了,去见阎王。阎王找开台账一看,说:“你是个大好人哟,来生还要做人,享人间最好的福气。”这个人忙问:“我来生做什么样的人呢?”阎王反问道:“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就说:“千亩良田丘丘水,十个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跷起腿。”阎王听完,站起来说:“世间如有这等事,你做阎王我做你!”西方的加尔文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只是贪欲。”马丁·路德认为:“肉体的本性是贪婪和追求私欲的。”两位哲人的话,给这则神话故事作了很好的注解。人有七情六欲,正是这种种的欲望提供了人类生命的原始动力。不是吗?人的各种各样的欲望,满足的时候少,不满足的时候多。人吃饱了,又想吃好;穿暖了,又想穿靓;吃饱穿暖了,还想娶个媳妇;有了媳妇,又看着别人的媳妇更可心眼。人想发财,财越多越好;人想做官,官越大越好;人想成名,名越响越好;人想名利双收,情场得意,官运亨通;人想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福禄寿三星高照,永世不衰。得陇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尘世之人,大都如此。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始终处在一种“我要……”的状态,直到死亡为止。人的希望与可能性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是贯穿人一生的特点。人一生似乎永远在追求一种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就像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总是企图向更高的纪录发起冲击,但大多数却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可以说,人生的基本矛盾就是人不断产生的各种欲望与自身满足欲望的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说的“自身能力”包括了个人自身潜能的开发能力和综合运用主客观条件的能力)。这是来自身与心的矛盾,是人生的主要矛盾,其他矛盾都是由这一矛盾扩展而来的,正是这一矛盾演绎出了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解决好这一矛盾的人才能做到心理和谐。

人的欲望经过大脑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之后,形成长远的或阶段性的明确的目标或需求。如果个人的目标需求与自身的能力相匹配,切合实际,有可能性,那么,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会是一个以愉悦和快乐为主的过程。但由于发掘自身潜能,整合各种资源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动态选择的过程,则必然会有压力和忧虑时强时弱地伴随其间,当目标完全实现,压力和忧虑完全消除,愉悦和快乐的体验达到顶点。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这种情况下,自身潜能的开发最充分,综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投入产出率最高。由于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做到目标或需求与自身能力的完全匹配是很困难的,可以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一个人的目标或需求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求低于自身能力。这时候,个人经受的压力和忧虑少,愉悦和快乐的体验也小。个人潜能得不到充分挖掘,综合资源出现闲置,属于“开工不足”的状态。另一种是需求高于自身能力。这是一种“力不从心”的状态。这时候,自身会时时受到焦虑和痛苦的折磨,如不能及时调整则会心力交瘁,造成各种精神疾病和生理病变,甚至会因绝望而精神崩溃,引发人间悲剧。

欲望是人生任何一次旅程的起点。人获得的任何东西和失去的任何东西都是从欲望开始的。人一旦没有了欲望,一般就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如一潭死水,终将腐臭、干枯;可欲望一旦得不到控制,又如洪水猛兽,败己伤人。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除了虔诚的宗教信徒和少数有过特殊人生经历的人,以及个别修养极高的人,一般人无法没有想法,也难以摆脱肉体,人由生至死始终逃不过这一对矛盾的考验。

人有利己的自然属性

人的一个愿望得到实现或一个梦想破灭之后,一个新的愿望、需求随即产生。人的欲望往往是无限的,而他所要得到的东西都是有限的、稀缺的,甚至是独有的,这就有了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性。马丁·路德在《桌上谈》中指出:“世人并不愿意以上帝为上帝。也不愿意以魔鬼为魔鬼。如果人能随自己的本性而行,他一定会把上帝由窗口摔出去。”“一个人以他的思想,以他的理智和自由意志孜孜不倦地所图谋的都是恶。不仅一次两次是恶,而且一直是恶。”霍布斯认为:“人对人就像狼一样。”现代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人是我和我本身之间必不可少的媒介……我需要他人,以便充分完全地把握我存在的所有结构,自我回归于他人。”另一方面,“他人与我的关系通过注视呈现为互为主奴的关系,在他人的注视下,我的自由消失了,变成了物一样的自在的存在,变成了为他的存在和对抗,变成了非我的客体。”“一方面我要设法从他人的掌握之中解放我自己,另一方面他人也在力图从我的掌握之中解放他自己;一方面我竭力要去奴役他人,另一方面他人则又努力要奴役我。”这样就造成了人世间的冲突与纷争。

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则难免会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交互的损害反而损害了各自的利益,带来各方利益俱损的局面。人在利己行为的反复博弈中,当事人认识到了彼此合作、协作的好处,享受到了互相信任、帮助的益处,知道了人不能放任自己的私欲蔓延和膨胀,利他的社会属性便诞生了。由此产生了人生的又一对矛盾:人利己的自然属性与利他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这是来自人与社会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矛盾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所做的事情,有的是损人损己的,有的是损人利己的,有的是毫不利己的,有的是利人利己的。也就是说,利己和利他是可以兼顾的,但是否利他,多大程度上利他,每一个人还是时常要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利己和利他的兼顾或取舍,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协调的基本内容。

萨特有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他人就是地狱!”的确,如果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被异化了、扭曲了,那么,他人对自我也只能是地狱。康德认为:正是大恶的相互博弈才能达到至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培养了向善的意愿和合作的要求。也就是说,人有向善的意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经过人我互动而发展变化的,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净化和升华的。人类在采集和狩猎时代,要生存下来需要一个族群的合作;人类在农业及工业时代,要富裕需要一个民族及国家的合作;人类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要发展则更需要全世界的全人类的合作。怎样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智慧、每一个民族的智慧及全人类的智慧。

人是大自然的宠儿

人被大自然赋予了极高的灵性。或许人类真的是被宠坏了,他们在地球上每一个可能到达的角落,各自利用自己的智能千方百计地向大自然掠夺着财富,无休无止,没有满足的时候,还时不时地为了一己的私欲,刀枪相向,兄弟相残,像一群只知道榨取父母血汗的不肖子孙。

人和自然还能够和谐相处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用上帝造人的观点说,当人破了上帝的规矩,偷吃了罪恶果之后,或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说,从“人”由猿猴进化为人开始,人便打破了与自然的和谐,自认为自己超越了自然,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人类要向大自然获取更多的财富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幸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了理想的反面。人类对大自然的贪婪的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全球变暖、水资源缺乏、大气臭氧层减少、酸雨增多、沙尘暴、“非典”、致病性禽流感……还有许许多多的水泥坝、橡皮坝对微生物系统生物链的破环,核武器的研发,太空技术的发展,等等,将对自然和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还无法认识也难以评估。总之,人类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矛盾已变得越来越尖锐和突出,这就是人生面临的又一个矛盾。这是来自人与自然的矛盾,反映的是“天人关系”。解决好这一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十一世纪人类最优异的表现是什么呢?是不是应该把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认识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来呢?

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不管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提高到怎样惊人的程度,人依然是大自然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或许人类未来的智慧越高,越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自然改造人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还是自然在改造人。人只能够研究,掌握世界万物变化的规律,去呵护它、顺应它、利用它,却不能妄想去“战胜”它。

人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自然而然地做一个大自然的“好公民”。将来,我们每一个人要认真地学习、研究“自然法”、“宇宙法”,争取当地球的“好公民”、宇宙的“好公民”。

人能够完全利他吗?

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可能还是在于人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人是生命冲动与精神的综合。人有精神追求,人有不同的精神追求。这使得我们生活的社会变得纷繁复杂起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湮没在社会万象之中,让我们时常辨不清真情和假意,识不出本质与表象。很多时候,行为和动机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无私行为的背后,可能存在险恶的用心,自私行为的深处,可能充满了友爱的深情。而且,人的有些行为都是没有明确动机的。

好心会办坏事,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比较容易理解。可是,坏的动机能带来利他的客观存在吗?会的!这里有一个典型而有趣的故事。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叫章村根。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生一厚道、吃苦、肯学,深得父亲真传。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的窑厂被称为哥窑,老二的窑厂则称为弟窑。由于生一技高一筹,烧出了“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成为皇上钦定的“皇宫专用产品”。生二不由心生妒意。一天,趁夜黑人静,偷偷往生一的窑里泼下冰水。生一开窑后,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满窑瓷器表面的釉面全开裂了。仔细看时,那些有长有短、有曲有直的裂纹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冰裂瓷”的由来。生二,原本想坏了哥哥满窑的瓷器,没想到却成就了哥窑的美名,丰富了中国制瓷的艺术门类。

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会自利。人的利己性是人的一般属性,是一般人的常态,但人利己的自然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或在特定的情景下,或在某一特定的阶段,会发生改变,实现升华,达到与利他的社会属性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就有了利他的或者是无私的行为表现出来。通常情况下,利他是内心充实、心理富足的人才有的行为。

以天下为己任,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境界不可能也不必要人人有之,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心态还是可以也是需要潜心修炼的。心灵的富有、内心的豁达,这是经营自己的一种精神境界。

总之,人所有的成就与失败的起点都是欲望,欲望的终极目标是寻求认识——界定自我、认知他人、认识自然,进而参悟和理解幸福与快乐。

自我追求快乐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人总是希望好运相伴,笑口常开。可人的幸福快乐从哪里来?痛苦忧伤又从何处生呢?

亚里士多德将人生幸福的来源分成三类: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

叔本华也将快乐的来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满足“生命力”而得的快乐,如饮食、休息、睡眠等等;第二种是满足“体力”而得的快乐,如散步、体育、舞蹈、角斗、战争等等;第三类是满足“怡情”而得的快乐,如从音乐、文学、深思、发明和哲学中所体会到的快乐。

有意思的是,伊壁鸠鲁依然是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了三类:一是自然而必须的需要,比如食物和衣服,一旦匮乏,便会产生痛苦;二是自然却不是必须的需要,主要是某些感官的满足;三是既非自然又非必须的需要,比如某些精神方面的需要。

其实,不论快乐的来源有多少种类,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幸福快乐都是欲望或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一种内心体验。人的欲望获得满足,则感到幸福和快乐;反之,则感到忧伤和痛苦。小的时候,你会为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快乐;上学了,你会为升上一个好学校而快乐;工作了,你会为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快乐,等等。这些体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灵的因素。其次是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过它所起到的仅仅是一点间接的作用而已。

面对同样的客观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同样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感受。这主要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不是吗?你看:多少人花钱蹦极,享受向“死亡”挑战的极度刺激,一声响彻山谷的呐喊之后,周身轻松,通体舒畅,爽歪歪!爽歪歪!也许你看过湖南卫视的“勇往直前”栏目,你一定认识那个笑起来两眼“一线天”的主持人周海涛,同样是站在蹦极台上,他感受到的却是无法克服的“死亡恐惧”。跳,腿不听使唤;不跳,心又不甘,禁不住泪涟涟!泪涟涟!正所谓,世界相同,人生的情趣却大相径庭,一些人觉得世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常叹人生苦短,而一些人却感叹世界是多么的了无情趣,深感苦海无边。

自己的心灵世界是生命满足的直接来源。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欲望,强烈到什么程度,是和一个人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认识紧密相关的,同时,人的欲望的产生,欲望的满足程度,也是与客观环境相关联的,是与他人与环境相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生活在尘世中的俗人,难免或多或少地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美食的感觉则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对美女的认知也不一样。这里有两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是明代皇帝朱元璋关于“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落难之时,眼看就要饿死了,幸亏遇到了两位要饭的,这两位用讨来的、捡来的馊豆腐、烂白菜、蔫菠菜烩了一锅汤,朱元璋吃了觉得味美无比,于是就问:“我喝的这叫什么汤啊?”俩要饭的心里说:“什么汤啊?杂合汤,菜汤儿!”俩人一嘀咕,就胡诌了个名字,说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天天吃着山珍海味,还是忘不了那顿救命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他传旨召来了那两位乞丐,用上等的豆腐、精选的白菜、鲜嫩的菠菜,制作了皇宫版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朱元璋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味道。印证了老百姓说的一句话:饥上给一口,强似饱了给一斗。此时,享尽人间富贵的朱元璋无论吃什么好东西,也不会获得当年救命的那锅汤给他带来的满足。

另一个是关于乾隆皇帝出身的故事。上海作家周黎庵在《清乾隆帝出生》一文中,披露了这样一段秘闻:雍正有一年随康熙皇帝到承德打猎,射得一鹿,就喝了新鲜的鹿血,结果弄得躁急不能自持,身边又没有嫔妃相随,“适行宫有汉宫女,奇丑,召而幸之。”不料却种下了龙种。次年,汉宫女李佳氏生下了乾隆。那样一个时刻,对雍正来说,汉宫女虽丑,他感受到的快乐可不比在皇宫里与那些天生丽质的嫔妃们行鱼水之欢时少多少。

总之,自我总是在追求快乐,人的快乐的源泉主要来自各自的心灵。来自个人心灵对欲望与可能性之间的判断与调整。这就有了两门必须修炼的功课:一门是要弄清楚人究竟以什么为快乐?它决定了一个人内心会时不时地冒出什么样的欲望;另一门是如何提高一个人平衡协调内心种种欲望的功夫,它可以让人较少地感受人生的痛苦,更多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自我以何为快乐

人以什么为快乐?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过去我们曾经万分地重视人生观的教育,由于说得有些玄、有些大,让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很多人一听到此类的词就难免有些“反胃”。其实,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实实在在地生存在你心里头,无时无刻不主导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言行。

人应该以苦为乐吗?

以苦为乐,这种说法曾经很时髦,好在后来很少有人再提这档子事了。如果人真能够长久地以苦为乐 ,事情就简单多了,天天等着挨饿受冻就成了,那多苦啊!若一个人能饥寒交迫、有气无力地说:“人生是多么快乐呀!”上帝要是听见了,一定会说:“天可怜见,早下地狱吧!”

以苦为乐,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这种精神固然可佳,可总是万不得已的事。现实无法改变,才只好改变对待现实的态度。若是哪个组织一定要大家以苦为乐,恐怕是不太符合人性的;若是那个组织认为越穷越光荣,必定是难有什么前途的。人可以吃苦、受累、付出,但不是为吃苦而吃苦,为付出而付出,而是为了苦尽甘来。苦就是苦,苦可能换来乐,却是不可以当“乐子”来享用的。当然,如果是精神病患者,那是要另当别论了。

以苦为乐的要义在于换一个角度看人生!

人需要摆脱物质、感官一类的享受吗?

一些伟人、哲人等等,为凡夫俗子们指出了通向快乐的光明大道。他们说,摆脱不了名利的生活是可悲的生活,感官的刺激是低级趣味。人要去追求平淡清静的高尚的精神生活。

人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呢?我辈也许难以企及伟人、哲人们所达到的境界。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总是离不开现实的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人们免不了为满足生存和生理的需要去打拼,去寻求娱乐、友谊、财富、爱情、权力、名望和地位,从中受名利之苦,享名利之乐。

事实上,否定凡俗并不必然导致崇高;相反,对自我需要的压制则容易导致虚伪、封闭和自私。仔细想一想,现实社会中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潜规则”盛行?为什么一些反复提倡的东西却总是“年年种树不见林”?为什么“实事求是”这个做人做事最起码的标准,却只能奉为“精髓”,而始终难以落地呢?

“人争一口气,佛活一炷香”,人人固然都需要有情操和气节,但是人获得了名利并不必然失去高尚情操!高风亮节的人和有财富有名望的人是能够统一起来的。人类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排挤掉为名利的满足所体验到的快乐。不然的话,快乐只能是少数人的。假如人人都如叔本华大师一样去享受独处和思考所获得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可能他很快会感受到“喝西北风”的痛苦。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名利,名利,正是尘世凡人的真实生活。放眼望去,红尘滚滚,上至达官贵人,下到织履贩席之辈,有几人可以免俗呢?一个健康的人、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完全需要也可以从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中获得快乐,前提是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又何必一定要把这些通过正常需要的满足所获得的快乐说得龌龊和不堪呢?

人究竟以什么为快乐才好呢?

伊壁鸠鲁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如果我们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靓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因此,一切善的根源都是身体五官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人在物欲、肉欲的满足中能够获得快乐,这些人皆有之的正当需要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人都没有必要为有这样的欲望而感到自卑和不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通过扼杀低层次的需求而变得精神崇高、人格伟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另一个客观存在。即:“在一个把名利看得高于精神的社会中,个人心灵的完善必然受制于个人对名利的追求而难以实现超越。任何片面的追求与过分的压抑都必然扭曲人性,对名利贪得无厌的追求和对名利不分青红皂白的排斥,往往都会成为对人的心灵塑造的最大限制,因而总是蕴含着造成病态人格与病态社会的危险。

有哲人说,现代生活中许多过眼烟云的东西,只不过是朝生暮死的花朵。朝生暮死的花朵固然美丽,但人类出于更深的精神需要,却不能不执着于那些更为持久、更为永恒的价值。对呀!大自然如此美丽,离不了朝生暮死的花朵,也离不了千年常青的松柏。想想看,假如大自然没有了四季交替盛开的花朵,是不是太过凝重肃穆,而毫无浪漫色彩了呢?

人类也是大体如此。人离不开基本的物质需要、感官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心灵的富足。一个人财富越多、权力越大,越需要心灵的提升。否则,人必然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或权力的奴隶。现代社会中有一些人,在逐渐富有的过程中曾经享受了创造和获取的快乐,当真正富有了以后,却感受到了生活的空虚和无聊。也有一些人,一生在权力的阶梯上或费尽心机或挥汗如雨,全然不知自己的灵魂已然成了“权力”的坐骑。这就是心灵的能量没有得到开发与提升的缘故。金钱和权力都是中性的,能给人以快乐,也能给人以痛苦。对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人来说,完全可以在正当获取金钱和权力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而对一个自我超越的人来说,他还能够在给予与付出中获得更恒久的快乐。懂得给予和付出才能有心灵的充实,才能有灵魂的安宁,只有灵魂的安宁才能有人生持久的快乐。

前面说过,实现自我超越的人还是少数。所以说来说去,其实人以什么为快乐,很难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或模式,但是只要你愿意做一个真正的人,就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需要遵循的。什么原则呢?就是以为社会增加快乐的总量为快乐。展开来说,就是一个人应该以自己快乐而不减少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以自己快乐同时为他人带来快乐为更大快乐,以自己快乐并为组织成员或社会大众创造快乐为最大快乐。

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的灵魂的目标是征服、完美、安全和优越。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一个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则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人的快乐又是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情绪体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按照这样的思路,进一步找出生命快乐的若干认知方式:

以超越自我为快乐,这是生命快乐的最高层次。人超越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超越了企求与索取、满足于爱人与被爱,跃升为“扩大了的自我”。执着于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并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心中最终的目标和最强烈的愿望,也就是心灵的完善、人格的高尚。这是心灵的富足、平静与祥和带来的永恒、稳定的快乐。

以自我实现为快乐,这是生命快乐的第二个层次。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专注于自我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创造的价值得到承认,受到尊重。这是一种能够有力而成功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所带来的持久快乐。

以情感充实为快乐,这是生命快乐的第三个层次。富有爱心,真诚地对待他人,较少有防卫的心理,朋友、家人、同事相互信任、信赖,受人尊敬。这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和谐带来的快乐。

以财富充裕为快乐,这是生命快乐的第四个层次。有奋斗也有了收获,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不断改善,自己和家人感到生活的稳定与安全。这是一种耕种与收获带来的快乐。

以体魄康健为快乐,这是生命快乐的第五个层次。人的健康胜过其它任何幸福。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一个病魔缠身的富豪幸福得多。身体强健,孔武有力,心理健康,朝气蓬勃,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由生命活力带来的快乐。

人要分享生命的快乐。

你不损害他人的快乐,他人才可能不损害你的快乐;你给他人创造快乐,他人才可能向你回赠快乐。儒家思想提倡的“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义”之道,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为自己创造快乐,不损害他人的快乐,或许就可以算是做一个好人的基本门槛。

“人间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快乐。”这是歌德一首诗的结尾,但愿我们不是在人生的结尾才能顿悟!

调节自我的欲望

前面说了,幸福快乐来自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来自于人的感知与知觉的品质,来自于人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如此说来,幸福似乎只与人的内心有关,而不是与欲望的实现有关。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虽然面对同一事件,有的人忧虑,有的人乐观,有的人平淡,好像的确和实现没有半点关系。其实这只是每一个人的关注点、兴奋点不同而已,若对另外一个事件,上述三类人的情绪可能会是相反方向的变化。我们能看到的现实是,百姓希望以自己的现实需要得到满足;领袖希望以自己的意志改造社会;即使是自认为洞悉人生的哲人也希望按自己的理想塑造人的心灵;遁入“桃花源”中的隐士依然有着过田园生活的欲望。不食人间烟火的佛不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欲望吗?无所不能的上帝不是也有拯救人的灵魂的欲望吗?那些天天吃斋念佛、烧香磕头的善男信女们难道不是在乞求着什么吗?显然,隐士的愿望实现了,只是隐士的快乐,百姓不会快乐;同样,哲人的理想实现了,隐士也不会体会到哲人的快乐。这说明,幸福快乐主要来自于人的心灵,但并非和实现没有一点瓜葛!

每一个人总是有着千奇百怪的无休无止的欲望,差别只是欲望发展的对象、欲望的强弱有所不同,对欲望的调适能力有所不同,如此而已。有时候,人确信某一个欲望是他的最后的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将别无他求。一旦这个欲望真的得到满足,另一个欲望便不知不觉地钻进了他的内心深处。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欲望引导着人走向生命的终点。有的朋友会说,我已经大彻大悟、无欲无求了!可是,无欲无求,不正是还有所求吗?

人生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悖论:有欲望就会有痛苦,就没有持久永恒的快乐;可一旦人没有了欲望,还能有什么呢?世界上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反之亦然。这就是“赔偿律”。正所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社会现实中,尘世中人要享受自我超越的快乐是困难的,那只能是极少数心灵富足的人的“专利”。还是尊重内心深处种种欲望,修炼调整内心欲望的能力,让它朝着正确的、可能的方向去发展,使之适应自身条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才更为现实。这大体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淡定的人生态度,让欲望变成清楚的目的,培育“快乐成本观”,懂得知足与知不足,清楚“不够”与“不能”。

淡定的人生态度

《卧虎藏龙》剧中的主人公李慕白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握紧手,里面什么也没有;伸开手,你可能得到一切!”手一伸一握之间,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人不仅是不断产生欲望的高级动物,人还是一个常常在自相矛盾的想法中挣扎的高级动物。许多时候,对待机会,想放弃又不甘心;对待名利,想得到又觉得不过是过眼烟云;对待成就,想淡然又禁不住欣喜若狂;对待不平之事,想看开又止不住怨愤;对待权力,想放下又舍不得松手。人为什么会有一个个自相矛盾的想法?因为人总是不停地产生欲望,而欲望的满足又需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构成还比较复杂,有道德因素,有时间因素,还有物质因素,等等,所以也就不像企业组织生产经营那样,可以对投入与产出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然后作出决策——“做”或者“不做”,而往往是一会儿这种想法占上风,一会儿是相反的想法占上风。这是由于有些问题难以衡量,有些问题则是源于“当局者迷”。人生要在不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想法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淡定的人生态度。这个“淡定”就是看得开,收得住,是一种淡然之中的执着。

怎么样才能看得开呢?我们不妨从认识自己的生命历程开始。

人是什么东西?这话看起来不够文雅,简直是难听死了,但你确实不必把自己看得太神秘或不同寻常。人之为人不过是一个偶然!一个人来到世界不过是一次偶然的机遇,因为这个人的父母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逢、相爱是偶然,他们能平安相守到这个人的出生是偶然,他们可能创造的生命体的几千万种组合中恰恰有了这一个人则是更大的偶然。想一想被挤掉的那么多同胞兄弟姐妹到人间“过把瘾”的机会,当一个人降临到人间的一刹那,岂不就是“三生有幸”了!人还逃不掉一种必然!人同花草、同鸟兽、同粪土一样,统统都是由离子组成的。“要是你拿起一把摄子,把原子一个个从你身上夹下来,你就会变成一大堆细微的原子尘土,其中哪个原子也从未有过生命,而它们都曾是你的组成部分。”(《万物简史》)不管一个人有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管一个人有没有吃过山珍海味,还不管一个人有没有穿过绫罗绸缎,这个人的肉体都与所有人的肉体一样毫无分别地要化为尘土,或成为植物的肥料,或成为动物的美食,终归是要成为不知是什么东西的组成部分。人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组成自己的细胞在内,都不过是“租借使用”或是“租赁经营”而已。人在死亡之中没有分离,出生之中也没有分离。所有的人都出自于母亲的子宫,体验着与周围环境的完全的同一性。所有人都必然回归死亡,由尘世间名字、身份、地位等诸多的不同,归结到一缕青烟、一堆黄土。一切有形的存在,最终都逃不掉灭亡。

有一次,我在电梯上碰上三位老太太,她们在为一位熟人的离去发着感叹。一位说:“某某今天早上走了!”片刻沉默后,一位说:“人活着的时候,你争我夺的,这一走,什么也没了,有什么用呢?”另一位说:“人得想开。不容易啊!”

是啊,人是得想开一些。想一想啊,曾经的朋友、主人、爱人、情敌、对手、仆人、领导、下属,他们身上的某些离子,或许有一天会共同组成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万物到处在循环不休的运动之中,人及万物初始阶段都是一样的东西,到了最后阶段又都回归到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多样性背后的“同一性”。认识了人及万物的这样一些“同一性”,你还会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让欲望变成清晰的目的

法国大文豪伏尔泰说过:“没有真正的需要,便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但怎么样才有可能认清内心所需,让欲望变为切合实际的目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欲望是个奇怪的东西,常常在人们心中表现得模糊不清、躁动不安。当一个欲望神不知、鬼不觉地占有了我们的心灵,这可能是上帝赐予的一次机遇,也可能是恶魔布下的一个陷阱,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把握和化解。

欲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时,我们最需要的不是迅速的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调动自己的经验、感知、感觉,去观察、体验它如何萌动,如何发展,直到清醒地认识到这欲望背后的欲望到底是什么?实现这个欲望的必要性是什么?把欲望变成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又是什么?当这些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以后,躁动的欲望就变成了清晰的目的。这样,欲望则不只是强劲的动力,还具有了明确的指向,余下的就是勇往直前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谁能够轻易完成由模糊的欲望到清晰的目的之间的“链接”呢?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区别只是有的人是有意识的、主动的,有的人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有的人调整的方向是正确的、适度的,有的人调整的方向是错误的、失度的。

比如,人成年以后,自然地有了找异性朋友的欲望,而且男人想找善解人意、贤淑、温柔、漂亮、大方,最好是十全十美的女人。女人想找高大挺拔、英俊潇洒,有成熟魅力,既能挣钱,又很爱家,自己百分之百地爱对方、对方也百分之百爱自己的男人。在这方面,社会上流传着许多顺口溜之类的东西,说得都很生动形象,像:

“三子三高”,即:“房子、车子、票子;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

“身材像刘德华,脸蛋像梁朝伟,鼻子像谢霆锋,眼睛像黎明,嘴巴像古天乐。”

“客厅像贵妇,睡房像荡妇,厨房像主妇,服侍你时像情妇,对待其他男人像贞妇。”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帅哥见了痴呆,美女见了悲哀。”

这些市井文化虽说有点低俗,有点玩笑,有点幽默,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年男女选择异性的一种心态。这些看似清楚的标准,其实勾画的是一种“四不像”的东西,是一种朦胧模糊的欲望。人们大都会明白喜欢是一回事,可能又是一回事。即便有的时候会判断失误,人们也会主动或被动地作出调整,多半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这种主动或被动调整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由追求完美异性的模糊欲望到形成具体目标的清晰意图的过程。

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在人们心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他的智慧从哪里来?我们从他给儿子的《诫子书》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胸怀大志,隐居隆中,躬耕陇亩,静观天下之变,思谋应对之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冷静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欲望越是强烈,越不要急于行动!谋定而后动,无往而不胜。

培育“快乐成本观”

欲望有了清晰的意图、明确的目的,是不是就一切都OK了?当然不是!我们要清楚,“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痛苦和忧伤还是会经常发生的。为什么呢?一个是由于我们对自我和客观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导致目标过高而失败。第二个是发生了不可抗拒的意外情况,无法实现目标。第三个是在向目的地进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担心、焦急、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因失去信心而导致失败。所以,我们不能够只迎接欢乐而拒绝悲哀,也不能够只接受胜利而拒绝失败。否则,只能是欺骗和伤害自己。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这么一些不如意,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古今中外的哲人开出了许多有效的方子,每一个人在生活的磨炼中也都有一些独到的心得。在这里我重点介绍如何用“快乐成本观”来调适自己的心态。

何谓“快乐成本观”?就是说视忧伤和痛苦是幸福快乐的成本,把种种的失败和痛苦当作快乐的来源,用心去“经营失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失败、挫折、困难和不幸及种种的意外,降低痛苦的程度,或改变对失败的认知,提高抗打击的能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产出,则必须有投入。物质生产活动是如此,精神生产活动也是如此。当然,精神生产活动不可能像物质财富的生产那样用数字进行分析和用公式来计算,但基本的原理却是相通的。没有痛苦就没有真正有意义的快乐;要获得更大的快乐,就要增加对痛苦的“投入”。但痛苦的增加却不必然增加快乐,其中的差别主要源自“经营者”的能力。如果有了这样的“快乐成本观”,我们就可能会更加理性地对困难、挫折、失败及痛苦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避免意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方法。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以此推理,痛苦也是成功之母。其实,大家知道光有母亲是不可能有“成功”出生的,“成功”还需要有父亲。父亲是谁呢?我认为自信是成功之父,而“总结”是牵线之红娘。失败和痛苦只是一种经历,通过总结才能变成宝贵的财富,才有成功诞生之可能。

“快乐成本观”的意义,首先在于换一个角度去认识痛苦和快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客观真实,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其次在于树立“经营快乐”的意识。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有痛苦却并不必然会有快乐。“经营快乐”的要点在于,从痛苦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并举一反三,避免类似的悲剧重复上演;预防其它类型的所谓悲剧“公开上演”;用尽可能少的痛苦获得尽可能多的快乐。用“快乐成本观”来看待痛苦与快乐,就不至于“乐极生悲”或者“悲痛欲绝”,进而才有可能在工作、创造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快乐。

有这样一则寓言,我们可以细细去品味: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们找来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了一条木船。木船下水了,年轻人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唱起歌来。这时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学生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事情的时候,突然来访。”

这个寓言的启示在于:把痛苦当作快乐的成本,痛苦和快乐就成了生活本身。

懂得知足与知不足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知足。”

释迦牟尼的老乡阿肖克·高勒克里说:“幸福就是彻底的清静。”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大家也常说《蕙风词话》中的一句话:“知足常乐。”

人不可不知足,所谓欲壑难平、贪得无厌。“贪”字头上一把刀,贪权、贪财、贪色、贪名,与之相连的是忧虑、丑陋、痛苦与灾难,接近贪婪也意味着远离快乐。《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说:“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富足。人只要有一点贪恋私欲,就会销熔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仁惠变为狠毒,高洁变为污浊,败坏一生的品行。”而老子说得更加简单明了,他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有。”刘备取得益州后,得陇望蜀,又去强攻襄樊,不成想遭东吴暗算,终致丢了荆州重地,不仅失了大将关羽,也失了谋取中原的可能性。其实,如果用心观察,生活中此类的例子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不知足是心灵的魔障,是一切灾祸的渊薮。然而,知足就一定快乐吗?知足必然幸福吗?小富即安、小国寡民与知足常乐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是不是更多地遇到这样的情况:知足往往自满,自满意味着停滞不前,停滞不前带来了相对落后,相对落后又不满足,也不该满足,不满足幸福,快乐就“出走了”。显然,知足常乐这话是没错的,困难的是如何知足,怎么样才算知足。

生活中所谓的知足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无知的知足。“夜郎自大”的故事、“井底之蛙”的寓言等,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知足”状态,自然不须赘述。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处在封闭、愚昧、无知进而无欲的状态,不仅知足,而且自大。正是这种自大、自满、自乐,带来了长期的知足。这种无知的知足,其实是人的悲哀。

一种是短暂的知足。欲望是没有尽头的,即便是摆脱凡俗的欲望也是欲望。凡夫俗子总是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很快又产生一个新的欲望。在新旧欲望之间,有一段知足的时光,人是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的。遗憾的是,它总是很短暂,如昙花一现。“我们得不到的就视为珍贵,但一旦得到了,就立即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类似的盼望使人们疲于奔命,我们渴求生命、眷恋生命。我们并没有确切地意识到现阶段实际拥有的快乐和便利,也不会重视他们,只会把他们当作一件自然的事实。只有当我们失去它们的时候,才会感到它们的价值;因为欠缺、贫乏、忧愁才是积极的,才是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尘世之人,大都处于这种状态,终其一生。

一种是“知不足”的知足。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建立在知不足的基础之上的知足,达到了“人贵有自知之明”、“要了解你自己”这样的境界。能够经常客观冷静地审视和检点自己,知己之长也知己之短;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所为有所不为;像欣赏自然风景一样欣赏他人的成功和成就,有所思必有所得。知足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对自身付出的肯定,对所得的欣然,对生活的感恩,对世事的达观,对“不能为”的释然。知足是对自己的鼓励,是继续前行的动力。另一种情况是,在阅历了世间的风风雨雨、生活的磕磕绊绊之后,真正领悟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看淡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能从容地对待成功与挫败,快乐与忧伤,相聚与离别,恩泽与回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好像安装了一套“知足自动平衡系统”,似乎始终处于一种恒定知足状态。这种知足建立在世事洞明的基础上,是有所求有所不求,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未来的一种自信,是对自我的超越。

这种“知不足”的知足,是人的新生,但也只是少数人的生存状态。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只能在快乐与痛苦之间来回奔波。知足可心安气顺;知不足,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和向上的动力。“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知足知不足,有为弗有为。

知道“不够”与“不能”

一个企业或组织,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组织在用人的时候,一般会感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比较来,比较去,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而员工一方则有时会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也就是说,在某一个人的使用问题上,组织和当事人的认识是有着很大差异的,组织上认为其“不能”胜任,本人则会认为组织上对其使用“不够”,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一种常态。所以,一些主要领导,一般会对“人不识好,狗吃不饱。”“有十口饭,给了九口,差一口吃不上就不认人了。”如此之类的话有很深的体会及很多的感慨,如果该领导已经退休,谈及此类的话题,还会有许多悲凉引发出来。作为个体,则容易认为组织(大多数情况下被确指为某一个领导)“任人唯亲”或“信任小人”,并会生出不平、不满,甚至是怨愤、仇恨的情绪,以至有的由朋友变成了仇敌。轻一点的,老死不相往来;重的,冤冤相报无终了,成了世仇。这种现象大都出现在上下级之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希望向上提升自己,人人也难以准确测量出自己向上提升的空间究竟还有多大,既不知道“不能”的警戒线在何处,也不可能知道“不够”的底线在哪里。为了解决此类的矛盾,后来有了“变识马为赛马”等等的人才选拔理念。这些理念的确有一定的价值,但选人可没有赛马那么简单,最起码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能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做到让大家百分之百的信服。组织上界定一个人“不能”用或使用“不够”都很是困难,那么,自我又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能”或“不够”呢?

在“不能”与“不够”的判断上,是有三个不同的主体存在的,一个是自我所在组织的判断,也就是组织评价;二是自我所在群体的判断,也就是群众评价;三是自我的判断,也就是自我评价。三者对同一个人的判断是会有异同的,有时还会有很大差异。一个人在对自我判断的时候,应当注意把自我的认识与群体的认识和组织的认识统筹起来,然后,来一次再认识、再判断,做出一个新的结论。

当对自我的判断与组织对自我的判断有较大差异时,应该多听一听亲属、朋友的看法。“听人劝,吃饱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兼听则明,这些俗言俚语,都是老百姓生活实践的总结,很值得用心去体会。倘若“广泛地听取了群众意见”后还不能消除心中的不平,则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检视自己:

第一,在认为“不够”的时候,检视一下在你眼睛里真正“聚焦”的是事业,还是权力、地位、名誉。当一个人专注于事业的时候,他在乎的是环境与平台。当一个人专注于名利的时候,他在乎的是得失。如果是前者,就需要考虑如何改善组织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考虑换一个工作的环境。如果是后者,则需要思考如何改善自己、提升自己,以期重新得到组织的认可。

第二,在认定“不够”的时候,检视一下你选择的参照坐标是你心中的强者,还是“专捡软柿子捏”。一个人对组织、对社会的怨言、不满,一般是由比较而产生的,自己能力即使再强,如果走在他前边的人是他服气的人,则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反之,则会有怨气产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是处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况下,所以,当你感到不满的时候,就应当看一看落在你后面的人,是不是还有一些实力比自己更强的人。这样一来,就会心气平和;心平气和,才可能应对得当;应对得当,才可能走向成功;走向成功,才可能实现内心的充实和快乐。

第三,在认定“不够”的时候,检视一下你是否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容易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人也容易记住“过五关、斩六将”而忘记“败走麦城”。中国人习惯搞年终总结评比,一到岁末,大家都放下正经事不干了,非要在一个群体中毫无依据地分出个所谓“三六九等”来。注意啦!这里的关键不在评比,而在于没有让人信服的依据。评比的方法是什么呢?那真是千奇百怪!有轮流坐庄的,有抓阄的,有大伙投票的,有领导研究决定的,还有你要荣誉,大伙分钱的。评比的效果呢?也就四个字:增加内耗!为什么?还是前面所言,人大都只记得自己的“闪光点”,记不得自己“掉链子”。评上先进的,自认为应该,评不上的,自然是程度不同的有点不高兴、不满意。

最后,还要检视自己的心智。人有嫉妒的天性,许多人被这个可怕的天性蒙蔽了心智,因而不自知、不自觉地看高自己、看低别人。多看人之长,优点就会向你集中;只看人之短,缺点就会向你积聚。嫉妒是自我向上提升的天敌,是需要时时加强预防的。

当一个人拨开了眼前名利的浮云,拆除了心中嫉妒的魔障,就有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组织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有可能消除由不满、不平所带来的委屈、烦恼、怨愤及痛苦,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再谈“自我超越”之快乐

有一个叫“鼓舞人心”的段子,大意是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带着一帮弟子们修行。有一天,老和尚为了检验弟子修行的成果,率众弟子来到寺院大门之外、树林之中,皆裸体盘坐于圆鼓之上,共赏美女之歌舞。小和尚们禁不住心慌意乱,不能自抑。个个慌忙双手合什,闭目颂经,却依然把持不住。不知哪一位仁兄座下之鼓率先“发言”。真是“鼓”惑人心,一时间竟是鼓声响动,此起彼伏。一场考验下来,只有老和尚似乎气定神闲、鼓声未动。小和尚们无不佩服之极、惭愧之至。事毕,小和尚们却发现师傅座下之鼓面竟平添了一洞。这个段子多少有点荤,上不了纸面的。不过《圣经》上也有关于亚当受了毒蛇的诱惑,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与夏娃犯了淫罪的记载。《圣经》里还有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妇人犯了通奸罪,依照摩西的法律当乱石砸死。法利塞人把案子交给耶稣裁决。耶稣说:你们中谁是没有罪恶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人们听了这话,从老到少一个个都离开了,没有一个人敢把手中的石头砸向那位妇人。薄伽丘的《十日谈》中也揭露了一些关于神父与修女偷情的故事。

猜你喜欢
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为你的肠动力“加油”
激发党建“源动力” 打赢企业“翻身仗”
短期动力煤价格将稳中偏强3月后期或再度走弱
初恋未必能成为学习的动力
兴和动力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最佳动力奖 名爵MG3SW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