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009-04-13 05:29蒋红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苏武人文精神语文课

高职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广;对学生的心灵世界,震撼深远。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虽然,其他各门课程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语文课在育人方面比其他课程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受到的感染更深,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更大。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走近教材,让学生去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去感悟语言文字,把握人物的精神的风貌,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一.走进语文教材,激发美好感情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学生带进教材,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把握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长江三峡》是—篇描绘三峡自然风光,诗情浓郁的游记佳作。根据作者巫山“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廓”、“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等描写景物的句子,加上自己游三峡时的所见所感,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立体课件,引导学生朗读、欣赏描绘作者传神之笔,启发学生联想三峡的壮丽风光,置身于浩荡的江水之中,聆听江水的澎拜,体味“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感。既让学生掌握了写景技巧,也唤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驰神往,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二.把握精神魅力,树立学习榜样

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还可结合课文中的英雄人物,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歌颂苏武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将苏武的话语、行动划出来,初步认识苏武是一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民族英雄。其次让学生讲“两次自戮”、“卫律劝降”、“李陵劝降”、“北海牧羊”等场面,咀嚼“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等话语的精髓,用高尚的形象和美好的人格来撞击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识到苏武克服困难的精神源泉,懂得只有树立了为国献身的理想,才能无比忠贞、英勇顽强。这种层层推进,步步升温的教法,使学生正确理解了作品思想内容,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技巧。

三.推敲经典诗句,鼓舞学生斗志

杜甫是一个对中国诗坛有过重大影响的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集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情怀。他的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系列诗篇让无数读者敬仰。赏析杜甫的诗歌,可采用一解,二读,三评,四想的方法进行。一解诗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二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在激昂的情绪中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使诗句如出己口,如出己心;三结合历史,评论杜甫精神的积极意义,认识中华民族的精髓。四是联系现实,懂得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就必须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种层层深人的方法,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润物细无声”。教书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要用高尚的情感,风趣的语言,尤其是挖掘课文本身特有的感染力,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使学生在艺术享受中,受到了启迪和教育。不过,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决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修养课,那种离开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思想性而另外讲一番大道理的作法,只会使学生产生“空洞说教”的反感,结果只能大大削弱语文的育人作用。

蒋红梅,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苏武人文精神语文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语文课文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苏武牧羊
来鸿
韦孝宽守玉壁
苏武守节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