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动物俚俗语中的文化现象

2009-04-13 05:29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歇后语方言语音

王 渊

关于俚俗语的概念问题,无论语言学界还是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界,都还没有取得共识。本文的俚俗语主要是指有口语色彩的通俗而定型的固定短语或句子,包括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和俗语。本文以与动物有关的重庆俚俗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原因有二。

第一,俚俗语,是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言文化符号,是一定方言文化的载体,储存了本土的文化信息。与成语、格言和警句相比,俚俗语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其主要特征是通俗化、口语化、地域化。重庆俚俗语几乎都是重庆方言的产物,限于重庆方言区使用,带有浓厚的重庆地域色彩,是言语交际活动中最活跃、最富于重庆民间社会生活色彩的通俗语言材料。对重庆俚俗语的研究,可以了解重庆人的生活习惯、生产经验、宗教信仰、喜好厌恶、文化遗迹等等。

第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了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大量家禽俚俗语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俚俗语是从百姓日常生活中逐渐累积起来的。本文就试图对这些俚俗语加以阐释,从而达到窥见重庆文化一斑的目的。

一.重庆动物俚俗语体现的重庆方言文化

如前所述,俚俗语带有明显的方言特征,最明显的表征就是语音。很多重庆动物俚俗语就是以特定的重庆方音为立足点而构成的,如果不了解重庆方音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俚俗语的特定含义以及它们所承载的重庆文化。

如“狗吃粽子——不改(解)”和“狗爬案桌——咸(衔)菜”这两个俗语就是利用了“改”与“解”、“咸”与“衔”在重庆语音中是相同的条件而构建的。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重庆语音声母中有部分舌面前音和舌面后音是没有区分的,如“街、解、间(一间房)”等字的声母不是“j”,而是“g”,“咸、陷(陷进去)”等字的声母不是“x”,而是“h”。而这正是古代语音现象的遗留,重庆语音还保留了古代部分牙音见母和喉音晓母的读音。此外还如利用不分“f、h”和平翘舌音而成的俚俗语:“泥水匠整耗子——糊眼(敷衍)了事”、“牛角上套绳子——弯拴(酸)”。

除了语音方面的区别,重庆动物俚俗语词汇方面也能显示出重庆方言的特点来。如:“六月间的鸡蛋——是醒的”。重庆话用“醒”来指称旧历六月气温高,鸡蛋散黄了、变坏了的这一事件,同时重庆方言还喜欢用这个词来比喻人不成熟、不谙世事的样子。“麻雀哈糠壳——空搞灯儿”、“死鱼的尾巴——不摆了”、“鸭子走进秋田里——搞不赢”、“狗啃猪蹄——乱扯筋”、“耗子见到猫——骇爪了”等等也都是用同一个词表达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

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绝大多数俚俗语都具有两层含义,一层就是表层的、浅显的字面意义,另外一层就是深层的、隐含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而只有在了解、知晓重庆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懂得这些俚俗语所承载的重庆文化。

二.重庆动物俚俗语体现的重庆物质文化

“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许多同当时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相适应的生产习俗,也形成了同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以及相应的民俗语汇,诸项互渗互律”。试看以下例子:

“乌草蛇摆抬盒——礼信长得很”。“抬盒”,旧时运送嫁妆或礼品的一种用具,两人一前一后抬着走。重庆农村曾盛行过这种依靠人力来运送嫁妆的方式,抬的东西花样繁多,大小不一,生活用品、家电器具,样样俱全。而且送亲的队伍往往很长,一路上敲锣打鼓、唢呐齐鸣,场面十分热闹。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结婚已经改用小轿车、小汽车来运送嫁妆,抬盒已经渐渐从婚礼上消失了。唯有从这遗留下来的歇后语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庆习俗。

“拣狗屎都要走前头”。从这句俗语中窥出重庆甚至整个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经济十分落后,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主要是靠人畜肥,但很多农户都养不起家畜或者家畜不多,无法正常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而只能去拣野外的狗屎以补其不足。野外的狗屎不多,因此拣狗屎都要赶在他人前面才有可能拣到足够多的屎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在农村早已不再单一依靠人畜肥来做肥料,拣狗屎的现象也已经消失。但俗语却保留下来,转而泛指做任何事都要积极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中国人对土地始终都有依附感,人们在土地上耕作,牛成了人们劳作不可缺少的工具,重庆动物俚俗语中有很多都是与牛有关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九九歌”,里面就有一句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此外还如:“穿牛鼻子”、“逼到牯牛下崽崽/逼牯牛下儿”、“扯到黄牛当马骑”等。牛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生活中的大事都可以用与牛有关的词汇来加以形容了。

猪是农村最为常见的家畜之一,猪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因此与猪有关的俚俗语数量很多,比如“白毛猪儿家家有”、“杀猪不吹——软打整”等。而借助于历史地理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的支持,我们现在能确定古蜀(包括现在的重庆、四川两省)为家蚕饲养起源地之一。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解释为何重庆俚俗语中会有比较多的以蚕为主题的歇后语了:“蚕子变飞蛾——壳子自编自冲”、“蚕子的脑壳——亮的”、“蚕子牵丝——自己弄来网起”。此外还如“拉/捉肥猪”、“拉黄鱼”等俗语都可以反映出重庆经济发展的某一个阶段的情况,承载着一段独特的生活文化。

三.重庆动物俚俗语体现的重庆地理文化和其他文化

俚俗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文化上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不仅表现在使用了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表现在使用某些特定地名来作为俚俗语的构造成分,比如:

较场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

较场,也就是校场,是旧日练兵比武的地方,重庆有大、小较场。歇后语中所说的较场坝,是重庆城的大较场,除了练兵比武之外,较场坝还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入重庆,把这里作为刑场,诛杀了多人;1941年6月5日傍晚,日机27架对市区进行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轮番狂轰滥炸,造成了惨绝人寰的较场口大隧道惨案;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较场口举行群众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反动当局却出动特务、流氓进行破坏,大打出手,郭沫若、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和与会群众被殴伤,造成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因此,较场坝上被枪毙、被打死的人很多,也吸引了很多的老鸹前来抢食尸体。如果不了解较场坝的历史文化,那么也就无法理解这句歇后语的真正含义了。

乌龟打屁——冲壳子

“冲壳子”是一个很具有重庆特色的词汇,有聊天、吹牛的意思,与此相类似的词还有“扯把子”、“绕獐子”等。这些词反映出重庆人喜欢谈天说地,闲来无事便聊聊天、说点大话的生活方式。重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虽然不算高雅,但这无疑也是重庆人的真实存在状态。

赵巧儿送灯台——一去不回来

“赵巧儿送灯台”是一个流传下来的古代故事,四川人民出版社还于1980年11月发行过同名连环画。这个歇后语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糍粑打狗——一去不回”并存发展,还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从中也可见这些远古故事对重庆人精神方面的影响。

在前文里,笔者就重庆动物俚俗语中体现的文化现象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俚俗语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要真正了解重庆方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加强俚俗语的研究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声波,历史时期四川蚕桑事业的兴衰[J],中国农史,2002年第21卷第3期

[2]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3]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7

[4]沈荭,重庆言子儿的文化透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5]杨月蓉,重庆方言俚俗语集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2

[6]杨月蓉,从重庆方言俚俗语看俚俗语与地方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王渊,女,重庆梁平人,四川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歇后语方言语音
微信语音恐惧症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对方正在输入……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歇后语知多少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