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竞技举重竞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9-04-10 03:50伊志强
理论观察 2009年1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竞技竞赛

伊志强

最能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人的力量素质的运动项目就是举重运动,举重运动包括竞技举重、健美运动、力量举重三个项目,其中竞技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分抓举和挺举两种举式,它是举重运动的标志性项目。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设置了九个竞赛项目,举重就是其中一个项目,其健身价值和竞技价值无须赘言;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举重男、女运动员十人参赛,获八块金牌、一块银牌,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巨大荣誉;由此回溯到1956年6月7日,我国56公斤级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的这个级别的挺举世界纪录,使举重成为我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项目,陈镜开也成了我国第一个世界纪录的创造者。这样一个古老而又优秀的运动项目在我国开展和普及得并不尽如人意,最直接表现在竞技举重竞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我国在该项目上的优异成绩是靠举国体制来保证的。这势必会影响到举重运动的长远发展。

一、当前我国竞技举重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举国体制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竞技举重竞赛多年来没有较大的改革与创新,自然也就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就国内竞技举重竞赛本身来看,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1.1各级别(尤其是市级、省级)竞技举重竞赛均缺乏赛前和赛中的宣传活动,使竞技举重运动“曲高和寡”

竞技举重运动的价值体现在:(1)力量素质对人的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竞赛的动作方式简洁、直接,是对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典型彰显(3)竞赛规则易于操作、比赛结果少有争议、比赛过程文明有序,充分体现“费厄泼赖”(公平竞赛)原则(4)运动器材、运动场地不算奢侈,便于项目推广(5)对健美运动和力量举重运动的引领作用。(6)是其它很多竞技运动(如田径运动、球类等)的力量训练手段之一。在竞技举重竞赛的赛前和赛中均应结合竞技举重运动的价值和特点做好赛事宣传,争取“人气”。笔者多年从事竞技举重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观察到在各级别的举重赛事中(包括省运会和全国比赛),现场观众寥寥无几,赛事成了只有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独角戏”,不要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丧失殆尽。对举重运动的宣传不力,尤其是结合赛事的宣传活动做得不到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去掉竞技体育“玄奥化”、“难度化”意识。使之亲于民、融于民是每个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把项目“冷门”的原因全都推给大众。近些年在乐坛上创造奇迹的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朗朗,成为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其鲜明特色就是在演奏前会利用简短的时间向现场观众介绍所要演奏曲子的内容、背景和特点,所以虽然曲高,并不和寡。作为专业人士。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对竞赛流程的理解和把握,还应具有对项目生存、发展和推广的责任感。大力做好宣传、普及工作。这样,对竞技举重运动项目持“叶公好龙”态度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1.2竞技举重竞赛的竞赛环境质量较差,没有反映出项目特色

除了一些国际赛事,大多数国内竞技举重竞赛(包括全国比赛)在场地环境、举重台、裁判器材、运动员准备区、称重区、运动员着装方面均是以满足比赛流程的最低要求来配置,可以说几乎根本不从体育美学的角度考虑竞赛的整个过程,更不用说竞赛包装了。整个比赛从观众角度来看:“破破烂烂”!举重竞赛的鲜明特点就是:高质量——运动器材的高质量(杠铃重量的精确性)、运动成绩的高质量(1公斤定胜负)、技术动作的高质量(在最短时间完成竞赛动作)、自我控制的高质量(心理素质和控制身体与重量的能力)。与此相匹配的也应该有个高质量的竞赛环境,使比赛场地规范、醒目、整洁,这不但有利于运动员临场发挥或超发挥其运动技术水平,还会使更多的观众愿意走进举重赛场观看比赛。不能以应付任务式的态度来对待竞技举重竞赛。竞技举重竞赛应该是美观、规范、整洁、技术动作简练、扣人心弦的范本。

1.3竞技举重竞赛、健美竞赛、力量举重竞赛间缺乏横向联系

从竞技举重运动技术来看,其外显动作简单、直接,运动员六次试举,采用抓、挺两种举式,每个举式重复三次,这是观众看得见的;而运动员对心理和身体及器械重量的控制及与教练员的临场配合与默契观众是看不见的,只有充分了解竞技举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比赛的惊险与刺激。如何能够提高竞技举重竞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应该是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如果能把竞技举重竞赛、健美运动竞赛和力量举重竞赛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竞赛,把举重运动的三个分支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竞技举重的奥运项目魅力、健美运动的独特体育美学魅力和力量举重的可广泛性参与的魅力,必将会使竞技举重竞赛更具观赏性和“人气”,同时也会带动健美运动和力量举重的进一步发展。并相应提高竞赛的经济效益。

1.4竞技举重竞赛期间,各地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与协作,缺少利用竞赛创造社会效益的意识

利用体育运动和竞赛净化人的精神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竞技举重运动是奥运会最古老的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的金牌项目。是“拿得出手”的,我国举重运动员的优异成绩也是对“人种优劣论”的一个典型的反证。同时,我们的民族以往太过注重技巧而忽略实力直接导致我们的田径运动和大球类等需要充分发挥人体自身实力的项且在国际比赛中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因此也需要好好补一补重竞技课,俗语说的好:“一力敌十会”,这样一个优秀的项目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向广大的青少年在校学生进行普及与推广,市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竞技举重竞赛,如有条件,均应组织在校大、中、小学生观赏,在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同时陶冶自己拼搏向上的精神,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力量素质的提高,力量素质的提高不仅男性需要,女性更需要,这正是国际奥委会接纳并增设女子举重运动的原因。为此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不能怕麻烦、怕责任,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这样,竞技举重竞赛的社会效益能够有所针对地、真正的彰显出来。

1.5竞技举重运动和竞赛还没有在大学里开展与普及

绝大多数有体育专业的大学都没有开设举重课,更不用说普通大学生的体育课了。笔者在2008年奥运会前曾在任教的大学做过竞技举重运动的专门讲座,讲座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运动员榜样示范,效果非常好,学生很有兴趣,反响强烈;既充分了解了项目特点,又屏弃了以往对竞技举重认识上的许多误区。作为一名体育专业工作者,不应该总是先入为主地、主观地、想当然地去判断青少年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且,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学生的所有爱好。我们更不应该因为自己没有某个竞技项目的实践经验就避而远之,大学体育课“老三样”的状况确实需要改

进与发展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准备,就一定能把“冷门”项目开展起来。就竞技举重竞赛过程来看有以下特点:(1)竞赛时是人与器械的对抗,对手间没有身体接触,体现了高度文明。(2)竞赛胜负判定少有争议,便于掌控。(3)场地、器材投资较小,便于推广。(4)充分体现出奥运精神。上述特点正适于竞技举重竞赛进入高校,其好处:一是可以进一步扩大竞技举重运动的群众基础,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举重人才。二是为举重运动员增加了一条出路(可以特招优秀举重运动员入学学习并参加大学生举重竞赛为学校赢得荣誉)。三是进一步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而且,健美运动作为举重运动的一个分支,已经在大学里广泛开展,但健美运动是非奥运项目,其练习手段以肌肉分解训练为显著特征,更需注重全身协调用力的竞技举重运动的引领和指导,如能将竞技举重运动和竞赛引入高校,定会带动健美运动、力量举重以及其它竞技项目的力量训练的进一步发展。

二、如何提高竞技举重竞赛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我国是竞技举重强国,不仅培养出大量优秀举重运动员,还培养出很多优秀举重教练员,这些教练员有的出国工作。带出一大批国外的优秀运动员,为该项目在国际上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尽管如此。竞技举重项目普及和开展的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优势主要靠举国体制来保证,在民问,很多人对这个项目的价值及竞赛规则还不了解,甚至对项目还有认识上的误区。竞赛的参与者很少,通常只有专业人员,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该项目的继续发展。下面是就提高竞技举重竞赛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的建议。

2.1加强各级别竞技举重竞赛赛前和赛中的宣传活动,使竞技举重运动为更多的人认可并成为群众体育的工具之一

赛前宣传应该针对大、中、小学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人体力量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接受、并能看懂竞技举重竞赛,并利用项目独特的动作技术,锻炼身体。赛中宣传不能象以往那样见缝插针、可有可无,而是要尽量利用声、光、电、多媒体和现场示范,使观众切实了解举重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竞赛程序、规则,而不只是看热闹。

2.2级别较低的竞技举重竞赛更应注意竞赛环境的质量,裁判器材和竞赛器械尽量符合规则要求

如有条件,应该请专业艺术人员按照国际举联规则的要求对竞赛场地进行专门的设计,充分体现出项目的“高质量”特点。裁判器尽量使用电子系统:从长远看,一套规范的电子裁判系统虽然需要必要的投资,但它可以反复使用,轻易不会损坏,一劳永逸。竞赛杠铃要使用包胶的。

2.3竞技举重竞赛期间,各地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间加强沟通与协作,利用竞赛创造社会效益

可组织在校学生集体观看竞赛,在赛场上,可以创造条件,让观众参与到竞赛中,比如可以上场感觉运动员的试举重量,请优秀运动员签名留念等等。当地邮电系统还可以参与竞赛活动,如发行竞赛纪念封和纪念邮票等。

2.4竞技举重竞赛、健美竞赛、力量举重竞赛间加强横向联系

可以尝试着把竞技举重竞赛、健美竞赛、力量举重竞赛合在一起进行,这样将健美运动的人气、竞技举重运动的奥运魅力和力量举重的群众性特点融合在一起,使举重运动的三个分支项目共同发展和进步,而且使竞赛观赏性大为提高,以适当价格出售竞赛门票。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将成为可能。

2.5尽快使竞技举重运动和竞赛在大学里开展与普及

通过政策扶持和相关专业人员的调配和培训,使竞技举重运动和竞赛尽快在大学里开展与普及,增设大学生举重竞赛活动,使竞技举重运动象健美运动那样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参与。并且为优秀举重运动员创造文化学习和就业的新出路。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竞技竞赛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电竞种植记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E生命力
创新思维竞赛(3)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创新思维竞赛(6)
花与竞技少女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