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榕三
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数次大迁徙中由中原经福建再到台湾的。每五户台湾居民中有四户称先民来自“光州固始”。据台湾1953年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族谱上均记载其祖先来自“光州固始”。
一、“光州固始”是闽台汉族的祖籍地
上至两汉,下至明清,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河南“光州固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渊缘,而成为向闽台移民的肇始地,成为众多闽粤台港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祖根地、心目中的“大槐树”,自然也是客家先民南迁之根。近二十年多来,专程从台湾和海内外回固始寻根问祖、访亲探旧的移民后裔络绎不绝,且呈与日俱增之势。广袤的固始大地涌起的“寻根热”和历史上发生在中原固始的一次次移民活动,汇成了为海内外尤其史学界广为关注的“固始现象”和由此衍生的固始南下先民改写闽台历史的壮举。比如:唐初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家族及其部众,奉诏平息了闽粤之域长达800年之久的社会动乱,使该地区第一次迎来了世泰民康的开漳盛世。再如,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除荷夷,收得台湾;靖海侯施琅复台归清……他们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河南“光州固始”人,或祖籍“光州固始”。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息闽越国叛乱后,三次将闽粤汉民迁徙到“江淮之间”。固始历史属地因有孙叔敖兴修的“百里不求天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当然成为北迁闽人的首选之地。地处数千里之外的闽粤从此与固始联系到了一起,这就为以后的中原士民南迁特别是固始属地士民定向徙闽创造了先导条件。
“从地理位置看,‘光州固始处在‘吴头楚尾、‘豫南扬北,自古是中原通往华东的咽喉,是历代中原河洛人南迁的集散地。”古代中原民众为躲避灾祸多次经过固始(其中不少是固始人),逃往闽粤等地并落地生根。加上台湾大部分人都是明清时期福建、粤东移民的后裔。所以,台湾大多数人的原祖籍在固始。
特别是在由晋唐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地处江淮间豫皖结合部的河南省固始县,作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向皖、苏、闽、粤、浙、赣,尤其是闽台一带移民,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和深远影响。
至今,全台湾人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八,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由福建去台湾的“河洛人”。而台湾的“河洛郎”,是历次大迁徙中由中原经福建再到台湾的。
追溯固始移民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向南方皖、苏、浙、粤、赣、闽、台的迁徙者不计其数,其中有4次规模较大并对闽台影响深远。一次是西晋“永嘉之乱”,世称“五胡乱华”,中原动荡,衣冠士族、平民百姓纷纷避乱南逃。《闽中记》载:“永嘉之乱,中原土著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今闽人皆称固始人。”另一次,就是北宋末年“靖康南渡”,金兵入主中原,固始两度沦陷,“县无治所”,长达75年,直至宋元交替,固始境内战事频任,生灵涂炭,吏民纷纷举家南迁,多数因循入闽,落籍扎根。
而在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唐代两次固始移民。其中除唐初陈氏父子负命率固始籍将士和家眷30余姓、数千余人入闽外;唐末又有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固始乡民60余姓、数万余人随黄巢起义,渡过长江,转战闽中。至王潮为首领时,占有了福建全境。唐昭宗无奈,即封王潮为节度使。王潮死后,王审知继任。王审知雄才大略,施政有方,百姓爱戴,有口皆碑,被尊为“闽王”。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著名将领施琅、爱国华侨陈嘉庚,他们都是南迁固始人的后裔,当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尤以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与唐末“闽王王审知”兄弟的两次大移民对闽台的影响最为深远。福建的人口从西晋的4万多户,发展到王审知治闽后期的46万多户口。据史载,闽王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邽合称“开闽三王”。其中王审知还被尊为“八闽人祖”和“开闽王”。
“河洛”中的“河”,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洛”指黄河中段的一条支流——洛水。“河洛”在狭义上指洛阳一带,从广义上讲是指中原地区。
“光州固始”是一个与闽台人群有着特殊关系的重要词汇,不仅具有象征性、根亲性与神圣性,而且成为中原闽台一脉相连的纽带,这一纽带将永远地将中原闽台连结在一起。可以说,在闽台人的心目中,“光州固始”就是原乡,就是中原,就是他们永远的根。
闽台谱牒中,最少有60个姓氏号称其入闽始祖,来自于唐代的陈政、陈元光与王潮、王审知两批移民。其中,王、郭、叶、何、詹、孙、姚、唐、万、汤、丁、刘、黄、李、许、曾、吴、沈、施、余、吕、龚、柯、潘、赖、庄、张等姓氏,直接指出其先祖来自于“光州周始”。其他,还有点明来自“河南固始”、“固始”、“河南光州固始”、“河南”、“汝宁光州固始”以及“河南光州”。但总的来说以包含有“固始”与“光州固始”者占绝大多数,因此“光州固始”在闽台移民心中,已成为家族寻根的符号,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
而据族谱和方志记载,闽台客家祖籍也多源自固始。学界对此虽认知有异,但并无大的分歧。这一史实不惟乃“光州固始”、闽、台三地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也关乎无数海内外客家同胞之故乡梦、寻根情。
南宋,泉州于澎湖列岛设戍,已有中原士民后裔进入该地区。元代中央政权正式经营台湾,福建沿海漳、泉等州地居民开始规模入台,至明代已达数10万人。郑成功收台与施琅复台,又有数万中原后裔进入台湾。到清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人口达到230萬。据有关材料,现在台湾的2300多万人口中,80%以上是明清时期福建及广东北部移民后裔,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又是晋唐及宋代来自光州固始先民的后裔。
台湾一九五三年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五百户以上的百个大姓中,有六十三个姓氏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六十三个姓氏共六万七千余户,占台湾总户数八万二千余户的百分之八十点九,如果加上五百户以下的姓氏祖根在固始的居民,固始籍台胞所占比例更大。
台湾王氏宗亲、作家、历史学者王启先生曾在《华侨为何称唐人》中资料记载:现在侨居国外的华人和华侨后裔,大多数是唐初、唐末固始籍移民的后裔,聚居的街区称为“唐人街”或“唐人町”。
在海峡两岸研究“河洛”、“光州固始”、 “开闽三王”热潮中,闽台两地王氏宗亲也不甘落后。海峡两岸王氏宗亲合办的两岸首个民间文化研究机构——闽台王审知研究会2008年2月3日于福州成立。此举标志着闽台两地王氏宗亲从合作办厂,拓展到联合开办文化研究机构。
二、“光州固始”成南下移民发源地原因
在中国古代,包括“光州固始”在内的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批南迁江左,其中不少人入居闽粤,成为闽人。及至宋代,“闽人称祖皆曰从光州固始来”。这既是一种历史真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从“光州固始”的由来及其自然人文环境、“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南迁中的地位等方面,初步分析这一现象。
“光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郡)级政区,“固始”则是一个县级政区。古代的光州位于大别山和淮河之间,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光山、新县、固始、商城等县及安徽金寨县西部地。从政区沿革看来,“光州,这一地名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九:“梁末于县(光山)置光州。”自此,历隋、唐至明清,均有光州之称,其前身为光城郡。光州之名源于光城。南梁、北齐、唐、宋、清诸朝代均设有光州。而光州之地域,则以隋代的弋阳郡为基础而有所损益。固始属于光州之下属县,“光州固始”成为一个关系十分密切与稳定的地名结构。因此,“光州固始”作为一个整体,保留在沿革地理的地名之中。
固始县位于豫东南边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是河南省五个规划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固始春秋为蓼国,东汉建武二年建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这块土地上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由于地理位置、生产条件、文化底蕴等多种原因,使固始成为许多闽粤港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及华人的祖根地。
固始作为闽地众裔的祖根地,既是时空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固始地处淮河南岸,是古代中原人南行东部大通道的中间地带。春秋时期,孙叔敖在这里修筑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吸引了一批士族在此生活耕读;永嘉之乱,中原八姓避乱入闽,半数以上从固始出发;唐初,朝廷派陈政带众戍闽,子陈元光开建漳州,所随固始籍将士都落户于闽,从而奠定了固始与闽地的血脉关系。于是,就有了唐末王审知兄弟率义军入闽落户,就有了两宋及后来的固始士民因循避乱入闽。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历史与考古专家、姓氏文化研究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语言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证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光州固始、闽、台,其地缘、血缘、史缘、文缘不可分割”。“光州固始”是中原人口南迁的重要出发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极为强烈的认同感。台湾的许多姓氏都曾到固始寻根问祖、观光旅游,并进行投资和文化交流活动。仅2008年,固始就接待了来自台湾、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潘氏、何氏、黄氏等20多个宗亲寻根团。
在中国古代,一方面有许多“光州固始”籍人氏南迁入闽;另一方面,“光州固始”由于它的区位优势,而成为中原汉人南迁的聚集地或中转站。中原汉人的南迁,大多由淮河支流汝颍河东南下进入淮河,或者从淮河上游顺流东下,进入江淮地区。一些非“光州固始”籍的中原汉人也是在固始集结、中转、出发。“光州固始”作为他们离开故土的最后一站,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将这种记忆传给后世子孙,从而形成了“闽人称祖皆曰从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这是历史事实的一种反映。
三、“光州固始”望族举家南迁改写闽台历史
据史料,“光州固始”先后有一百多姓人进入福建,大多为中原大姓人家。具影响的望族有:
陈政(616—677年)字一民,号素轩,河南固始陈集乡人。青年时随其父陈犊攻克临汾等地,唐太宗任其为左郎将。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闽中曾镇府年老乞休,又因泉(治今福州)潮州“蛮僚”啸乱,唐廷遣戎卫归德将军陈政更代,晋升陈政为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府兵三千六百人入漳。此时,福建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陈政采纳军咨祭酒丁儒之策,瓦解柳营江西少数民族武装,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围歼少数顽固之敌于蒲葵关下,打通了南进的道路,于是,进屯梁山外的云霄镇。在边事稍有安息时,便建宅于云霄火田村居住。他曾经渡云霄江,指着江水对父老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因改云霄江名“漳江”。此即后来,以漳命州名的来由。公元677年(唐仪凤二年)四月,陈政病故于军中,享年六十二岁。公元1150年(南宋绍兴二十年,追封陈政祚昌开佑侯。陈政墓,在福建省云霄县城西3公里处的将军山麓。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戍卫归德将军陈政之子也。初唐著名政治实践家、军事家、诗人。幼年博览经书,贯通子史,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才华横溢,诗赋俱佳,治闽期间,著有《龙湖集》,其诗风清新刚健,朴实无华,被视为盛唐之音的前奏曲,为唐诗正声。《全唐诗》及外编收录其诗7首。14岁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增援其父平息泉、潮间“蛮僚”啸乱。仪凤二年(66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间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陈元光治理漳州,主张民族团结,建章立制序,保持社会安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广泛传播中原文化,被后人誉为“开漳圣王”。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政、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王审知(862—925年),自西晋末年,王姓开始自中原大举南迁。隋唐五代时期,王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向东南沿海或西南地区迁徙。如唐末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兵入闽,被称为开闽王氏,其后多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平台,之后,他积极呼吁清廷在台湾屯兵驻守,力主保台固疆。他为今时的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广泛的赞誉。
施姓发祥于古时的鲁国,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春秋时,出现了施姓历史上最早的两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为鲁国人。秦汉以前,施姓开始向邻近的河南、河北、安徽、江苏一带播衍。施姓进入福建,大约是唐代中期,即公元七世纪之时,有一位叫施典的施姓先祖,随其父辈先行到达河南光州固始,后又随王审知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钱江乡。经过数代的繁衍,此支施姓后裔几乎分布于福建和广东各地,并成为当地大族之一。后来一部分人迁居入台,一部分人飘洋过海到了南洋。如今,施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为多,上述三省施姓约占全国汉族施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施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上述这些人物历史功绩的建树,应当说是与其家族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固始地处中原,而中原则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甚至可以说领华夏之先。生于斯、长于斯,或出身官宦之家,或书香门第,有条件博览儒家经典,备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具备这样高的素质和修养,主政闽台期间重教兴文,德礼育人,恩威并重,倡导文明,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也惟此,才收到了“偃武修文,四夷自服”的社会效果。
“ 尤其是唐代移民的开放性表现在唐朝朝廷鼓励移民。首先在唐代,长期存在人口分布不均等现象。因此,统治者鼓励人民从窄乡向宽乡迁移。无论是周边少数民族内迁,还是汉族人民移往边疆地区,都有这方面的要求。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漳并“开漳”; 唐末王审知兄弟率兵入闽,被稱为“开闽王”,固然属于军事移民,但同时也有开发漳州、福建,增强中央政权在当地影响力的现实考虑。
其次,唐代移民的家族性表现得也非常充分。唐代重视家族门第,个人和家族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家族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家族地位的升降关系到个人荣辱的变化。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唐统治者在处理移民安置时,多从家族(或部落)整体控制的角度考虑问题,如少数民族内迁,提出“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陈政、陈元光“开漳”、 王审知兄弟 “开闽”,时,陈氏、王氏家族也是集体迁入。
唐代移民的第三个特点是移民工程的系统性。以陈元光开漳为例,首先,用军事威慑保证当地社会安定;其次,积极开发当地经济;再次,通过各种途径宣扬中原文化,进行文化渗透;最后,加强和当地民族的联系和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在多种措施综合作用下,移民者和当地土著顺利交融,移民获得巨大成功。”
四、“光州固始”与闽台文化一脉相承
固始先民入闽,带去了发达的农耕技术和先进的中原文化,对于开发闽台及东南诸省,弘扬民族文化,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百年来,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播迁至粤、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所到之处,不仅承传了先人的奋斗精神和文化素养,也把“固始”祖根地的符号刻在庙堂,记入家谱,溶进了他们生生繁衍的血脉。
唐代由光州固始到闽地的两次移民浪潮,增加了闽地的人口数量,促进了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的融合,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民族结构和文化素养。由于光州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带领迁入的中原汉人和当地土著居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推行中原的先进文化,极大促进了闽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而且由于光州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及其子孙成为唐、五代时期闽越地区的统治者,随迁的中原汉人在当地也有较高的地位。于是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
唐初陈元光祖孙数代作为儒家政教思想的实践者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对漳、泉、潮、汕诸州日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文风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属地成为民风淳厚、才俊辈出的礼义之邦,起了勿庸置疑的奠基作用。并以其蓬勃的历史感召力和传承力,对后世教育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和良风美俗的形成,产生了绵绵无止的影响。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兄弟进入福建建立政权,使河洛文化继续南传到了遥远的东南海疆。王审知兄弟继续传播黄河流域河洛文化的政治理念,以效忠封建王朝作为政权建立的根本。王审知兄弟的政权在建立之始就以得到唐王朝的认可作为存在的根本,所以唐王朝的册封在他们看来就很重要。王审知发展海外贸易是更多的南下民众移居海外,促进了河洛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王审知兄弟到闽地站稳脚跟以后,又大力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使黄河流域的重农思想在福建地区得以进一步实践。王审知兄弟进入闽地后,更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黄河流域已经成熟的儒家文化,加速了河洛文化在福建地区的传播。从文化的本质意义上考察可知,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移民文化,是唐宋时期中原文化的延伸。唐末光州数万民众入闽,对福建人口的构成影响最大。在闽国统治期间,闽人形成了以固始籍贯为荣的习惯,闽人不说自己是闽越后裔而自称为固始移民。迄今以来的闽人族谱,仍然大都以固始为自己祖先的籍贯。这种局面的出现,应与固始移民在福建的繁衍有关。就目前来说,现代的闽台文化也呈现中原与南方结合的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保存了北方中原文化的主要传统,另一方面又延续了南方文化的许多内容。闽粤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固始移民是息息相关的。
时下闽台城乡民间俗神庙宇之多、香火之旺盛,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之繁荣、两岸交流互动之频繁,实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少见的亮丽风景。闽台地区民间信仰兴盛的原因固然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分不开,但作为开发较晚的移民地区,闽台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中无处不彰显着深深的中原印记和绵绵的“光州固始”情结。
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玄天上帝、观音菩萨、关圣帝君、福德正神等民间信仰,主要是由“光州固始”移民“一传”到福建,再由“光州固始”移民的后裔“二传”到台湾的。原产福建的众多神祗不少是在古代闽越传统信仰和中原传统信仰碰撞基础上融合儒释道三教,在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塑造出来的。他们几乎都有人物原型,而且这些人的姓氏与生活习俗都与“光州固始”移民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其中,妈祖的来历传说颇多,但一般认为她的原型名林默,是闽王“光州固始”南下部下林愿的女儿,死后被奉为拯救海难、安邦护国的女神,受到“光州固始”后人追捧。闽台民间信奉的神祗中还有不少是在开发闽台过程中有功于家邦、有恩于民众的历史人物。其中,有的本身就是“光州固始”移民,如“开漳圣王”陈元光、“开闽圣王”王审知等;有的则是“光州固始”移民的后裔,如“开台圣王”郑成功、“平台大将军”施琅等。
闽台两地一衣带水,血脉相连。闽台两地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时间、程序、仪式等都如出一辙。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日趋缓和与经济文化交往的不断增多,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的交流合作出现了空前的盛况。为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尽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两岸同胞以民间信仰为突破口做了大量工作。台湾民众冲破层层阻力纷纷到大陆认祖归根,成群结队地到妈祖、保生大帝、关帝、临水娘娘等祖庙进香朝拜。近十年来,仅每年到福建湄洲岛朝拜妈祖的台湾及其他海外信众就多达10多万人次。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所谓“根亲”就是姓氏同源同脉的延续,是族邦同渊同宗的亲情,是居食同根同緣的联谊。所谓“根亲文化”就是由根亲而发生、发展的一种追族索缘、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广义上属于历史文化,狭义上属于区域文化,本质上是文化的追属、心理的认同和灵魂的皈依。固始根亲文化在闽台尤为突出,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姓氏文化。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为避“八王之乱”, “光州固始”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8大姓南迁入闽;唐初陈元光父子所率府兵30多姓;唐末王氏兄弟率60多姓入闽,均在当地安家落户。以及两宋之末由陈、戴、闵、叶、侯等姓因循先民足迹而南迁入闽,其后裔经过数十代,在闽、粤、港、澳、台及东南亚诸国渐次播迁。自20世纪80年代始,有20多个姓氏宗亲会在固始成立,有近50家宗亲规模性到固始寻根访亲。如2005年黄氏宗亲近300人,2007年福建泉州陈氏、林氏近千人到固始寻根祭祖。
2、农耕文化。“光州固始”自古就有“耕读之家”良风,以耕助读,以读修功。晋末八姓入闽,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闽地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小麦的种植。陈元光、王审知率兵入闽镇抚啸乱后,垦农桑,兴水利,发展生产,把中原先进生产工具和水利技术适用于当地,使当地百姓生活治安稳定,农业生产得到恢复,经济得到长远发展,修建的部分水利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效用。
3、政治文化。“光州固始”几次大规模移民都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八姓入闽为躲避战乱,唐初陈氏父子奉诏入闽平定“啸乱”,王氏兄弟受政治大气候黄巢起义的影响入闽。同时,陈元光入闽后设郡置县,建置漳州,王氏兄弟入闽后与陈元光父子一样打击豪强,厉行法治,开科选才,任用贤士,实行汉蛮通婚,通商惠农,发展经济,设校兴学,大力推行“仁爱”、“一统”的中原文化。到了五代末年,福建已被视为文儒之乡,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已经与中原同根源共发展。“光州固始”移民的世代努力,不仅使东南边陲生产得到开发,民族逐渐融合,而且使朝廷的行政能力大大提高,东南海防得到巩固,德及后世千年,从陈氏父子移民后千余年至今,闽南再无出现与中央朝廷对抗的割据政权和势力,随王审知入闽的郑氏后裔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施氏后裔施琅帮助清王朝统一了台湾。陈、王也由于战功显赫,成绩斐然,成为一种政治的象征,去世后分别追封为“开彰圣王”和“开闽忠懿王”,受到“光州固始”、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人的顶礼膜拜。
4、语言文化。人类的迁移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作为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发生很大变化。由于西晋末年之后几次大规模入闽都以“光州固始”人为主体、为首领,移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都一脉相承,再加上中原文化优于闽地文化,中原方言成为当地官方语言,因此固始方言无疑是形成闽方言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据专家研究,今天闽南语发音最接近隋唐的官音《切韵》。在语音方面,声母上《切韵》中有重唇音帮、滂、并、明,轻唇音尚未分化,韵母上《切韵》一等为开口,二等为闭口,闽方言与之相同。词汇方面如今闽南话仍保留的如“鼎”(锅)、“箸”(筷子)、“食”(吃)、“设使”(假使)、“读册”(读书)等词汇在汉唐的中原诗文中都可以找到;在语法上闽南话仍保留着古汉语“中心语+修饰语”构词方式,如鸡母(母鸡)、头前(前头)、菜蔬(蔬菜)等。总之从语言上,词汇上,语法上,闽台方言都属于汉语的一个分支,其源头可以追寻到隋唐以前包括“光州固始”在内的中原地区。
5、民俗文化。随着固始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中原汉人风俗也被传入闽地,至今闽台人仍保留有喜欢喝茶,多食用腌制鸡、鸭、鹅,过春节时蒸年糕、炸年糕等“光州固始”生活风俗。闽人把开发福建有重大贡献的“光州固始”人慢慢地奉若神灵,像陈元光、王审知及其家人被神化,为其建庙祠进行祭祀,莫不受中原民间信仰的影响。此外,据资料所考,福建木偶戏、竹马舞等艺术活动,也都是由固始移民所创。”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注释:
据:《陈氏宗亲网》。
福建《忠懿王氏族谱》。
据《中国姓氏网》中的《施姓姓氏源流》。
据《固始与闽台历史渊源关系研讨会论文集》中何信阳(河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的《唐代移民的家族性问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