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家常好课的标准

2009-04-09 03:17覃秋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2期
关键词:家常公开课师生

覃秋明

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让优等生“吃得饱”,早日脱颖而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简单地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是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作出的判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好课”的标准,人们有着个性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从课堂教学的宏观层面上看,依然存在着很多共性。在此,笔者把“一堂好课”定义为“一堂家常好课”,即既是公开课也是日常课。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一堂家常好课应该是真实的、有效的教学过程。

好课首先是真实的课。这里的“真实”有两个涵义:一是不作秀;二是有待完善。

一堂家常好课,必须是师生经历的“真实的教与学过程”,这是经历了课程改革初期阵痛后所作出的最理性的概括。

新课程下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变革了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课堂出现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有些课只适合让人在特定的时间里去“观摩”,而不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再现,缺乏推广价值。因为,一节公开课的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设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步,选课。选容易设计学生活动、容易引起学生兴奋点的课。第二步,构思,包括整个教学设计和安排。第三步,师生的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或进行表演,或进行讨论。第四步,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需要修改学生的作品。第五步,教师先找班级试教,请同科组的老师听课,提建议,进行全面调整后再试教、再调整。第六步,公开课展示。

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在上公开课前,已经在不同的班级上过数遍了。最后,呈现出来的课可能就具备了如下特点: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提问恰当、课件精美、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气氛活跃、实现了师生互动……。从讲课本身来说,似乎无可非议,但是细细想来,我们就会发现,课的每个环节更多的不是上给学生的,而是上给听课老师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呈现出来的课是非常态的。

这些虚假作秀的课,追求的是虚情假意的表演,危害的是“诚信”的道德风范和学生真情实感的学习过程,毒害的是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和他们的健康成长;最为严重的,是使人们产生了对课程改革的怀疑甚至反感,破坏课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追求学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划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识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通过课例研讨、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教改成果是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途径,但应该追求平实,而不是作秀。一堂实实在在的课,应该是:不仅在公开观摩时可以上,而且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仅对着自己的学生可以上,而且换了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上。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有待完善的课,需要教师去反思、重建。

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老师要上公开课,往往追求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目标预设本身就是错误的。真实的课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值得反思,需要重建。反思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的对话。通过反思,我们看问题就会有新的视角与新的理解;通过反思,我们就能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通过反思,会减少我们行为中的盲目和冲动,增强我们行为中的目的性和正确性;通过反思,会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使我们获得教育最本质的意义。由于自己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反思的缺失,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比如,有的老师由于思维僵化,固守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出了“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感叹。拿着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唱着“涛声依旧”的歌。这样怎么能使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呢?所以,在教学上,教师要成为一个时时反思者,时时行动者。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教学工作。

好课同时还是优质、高效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目标完整而全面的。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落实这“三维”目标时必须注意三者的有机交融、渗透。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情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应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该听讲接受就听讲接受,该观察模仿就观察模仿,该独立思考就独立思考,该探索发现就探索发现,该小组讨论就小组讨论,该动手实践就动手实践,该抄写就抄写,该背诵就背诵。教师应本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原则,从教学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而不能一味讲授,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故弄玄的讨论,毫无价值的合作,等等。而学生该做什么,必定是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发展规律、学科知识规律等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师生在教与学当中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

所谓“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就是说,虽然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已经设想了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如果按部就班地执行预定的教学设计步骤,那样的课堂必将死板、单调。在创造性的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师生的思想和心灵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学目标在对话中生成,师生在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

一堂家常好课,必定是学生各得其所的过程。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明白,学生没有“活”起来或“动”起来的课肯定不是好课,但是“活”起来“动”起来的课是不是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呢?

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全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应付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是浮光投影,浅尝即止,还是潜心钻研,情动意发?所以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只是少数优秀生展示才华,大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的课不是好课;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让优等生“吃得饱”,早日脱颖而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

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简单地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是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作出的判断。

猜你喜欢
家常公开课师生
家常回锅肉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家常豆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