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飞
有偿家教在社会上形成、发展已有几年。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有偿家教,但现实中,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相反,有些地方,特别是城镇地区,有偿家教现象还呈愈演愈烈之势。明的、暗的;长的、短的;白天的、晚上的;家里的、家外的;个体的、集体的;形式多样、应有尽有。有偿家教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禁不止?笔者通过追根溯源。发现了问题,找到了答案。
有偿家教产生的背景
有偿家教产生的社会、学校背景。近几年,由于社会对教育目的、意义理解偏面——惟求升学率。学校教育不得不偏离正常的教育教学轨道,陷入应试怪圈。为满足社会人对教育的这种需要,为“升学”而战,几乎成了目前许多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显然,要上高的“升学率”,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正规的教学方法手段,已无法达到这要求,怎么办?课外辅导与家教正好弥补这个不足。家教在内需外求的情势下遍地开花可想而之。另外,同样由于国人对学校理解要求偏面,导致校校之间升学率竞争、攀比日趋激烈。每所学校领导为让自己学校获得高的升学率,以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显示其政绩所在,赢得社会认可和好评,他们往往采用明禁暗恿办法,一次又一次应付上方有关家教禁令。每位教师对此都心领神会、心知肚明。不言而喻,家教者可无所顾忌,公开地从事地下活动便司空见惯。当然在此得替学校“鸣冤叫屈”。作为校方,家教一直持明禁暗恿态度,属无奈之举。在复杂、庞大、无可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中,学校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同样是牺牲品、受害者。
有偿家教产生的家庭背景。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人一般都把读书看得至高无上。尽管现代读书的意义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读书求功名的传统思想依然无变化。且更为严重的,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强烈,他们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或败在别人手下,他们要让孩子高人一筹、出人头地。受这种思想强烈支配,千方百计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辅导、学习班,为孩子赢得成功,赢得未来,成了所有父母、家庭的中心。由于这种现实,尽管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家教,但社会上仍有源源不断的家教生源,有禁无止也就不足为怪。
有偿家教产生的教师个体背景。在有偿家教活动中,教师为具体执行者,因为教师具有这种水平和技能。那么作为教师,明知家教禁令,又为何如此热衷?这当中必有缘由。以上已述,日前社会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其它一切都无足轻重。而“升学率”从何而来?当然只得依靠广大一线教师去完成。为了卓有成效地抓出升学率,学校通常制订一系列考核细则,其中心就是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等指标,然后通过这些指标去卡、量、套教师的业绩,决定教师的优劣。更为可怕的是,学校通常把这些考核结果与每位教师的评优、晋职、聘任、淘汰、甚至除名等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优胜劣汰的重要依据和条件。毫无悬念,这样的考核结果势必给广大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危机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教师怎么办?他们便不得不绞尽脑汁、见缝插针去从事家教类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阿拉伯数字”,逃过“生存关”。后来,经过一定实践,大量组织本校、本班学生,分批分类进行家教辅导,确实“成效明显”,这就为许多教师应付学校考核,避免淘汰危机找到了好办法,家教由此更加受人青睐。显而易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起初属无奈之举,逼上梁山,而后,随着家教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相当部分教师从中偿到了甜头,既得名,又得利,又不影响生存危机,这样,家教就变了初衷,它再不为生存危机而做,而逐渐成了赚钱,创收、获利的好机会.一发不可收拾。
设想、对策与措施
通过分析家教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我们不难明白,有偿家教发展到今天,并不单纯为教师的功利目的所致。它有众多的内外因素粘合而成,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因此,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同样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化,要通盘考虑,全方位联系起来一并对待。根据现有实际,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或许效果更佳些。
1从大局着手,提高国人对读书目的意义的认识。由分析知道,学校承受压力,来自于社会对教育的偏见。教师从事家教,起初为学校所迫。那么,很清楚,压力的根源都来自社会。因此,按照等量转换原理,禁止有偿家教,首先得提高全体国人对教育的认识。只有国人端正了认识态度,理解了教育真谛,才有可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做到既治标又治本。考虑到家教存在的复杂社会关系以及范围广、影响深、势力大,禁止有偿家教光靠教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方设法动员、联合社会上的宣传、文化、新闻媒体等机构一同努力,广泛、深入、持久地向广大群众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升学率,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只有群众意识真正转变了,其它一切才可迎刃而解。
2修订教师考核条例,完善学校评价体系。作为教师,目前最害怕、最难过的一道坎,就是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考核细则中的许多内容,是没商量的硬杠杠。说白了一句话,不管是谁,也不管你怎样教(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滥订资料、有偿家教等一些违规行为),谁把学生的“阿拉伯数字”教得高,谁就是好教师,谁就赢得了名誉和地位。否则,可能面临淘汰下岗的危险。其实,这样的考核极不科学合理,客观上挫伤了老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抹杀了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身价值。且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这种做法过分强调分数的作用和要求,忽视作为教师存在的其它方面意义,这势必让部分老师动脑筋、走捷径、不顾一切地去从事家教类活动,以满足学校这种偏面需要。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实际上,学校的考核非但不会对全局起促进作用,反而在某种意义上起了极大的促退作用,所有考核将全部失去其目的意义。因此,面对现实,尽快修订教师考核条例,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当作重中之重任务去考虑,因为很清楚,老师考核与有偿家教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新的教师考核条例,必须能充分地体现教师个体价值,肯定教师存在意义,激发教师活力,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最后,对教育工作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3改革现有招生制度,树立全面正确的人才观。现有招生制度,强调分数为先、以分取人。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失公允和全面,不利于人才的真正选拨。纵观我国近30年来的招生考试形式,都是重分数、轻能力,这在相当程度上起了引导、促进全国的教育向应试教育方向发展的作用。因此,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改革现有招考方式,突显重要和迫切:①废除单一的全国统考形式,推行分层复考制计算学生成绩。所谓分层复
考,即从高一开始,(中考从初一开始)对学生成绩采用统考与分考,平时考与期末考,主要考与次要考,每次按分值比例计算成绩的办法,累计总分。然后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依据和标准。(统考与分考指全国统考与地、市、县、区、校组织的考试)。这样既公平,又排除了一次考试定终生的时运性倾向。②扩大选人途径。除组织卷面考试外,采用多样化、多途径检测学生智能和其它方面才能,让每个人分时间,有机会、场合和条件展示自身的潜能和才华。以此判定选拨人才,是否录用等。③强调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选人方式。在招生选人中,尽量减少卷面分在招生中的比例,增加实践分比值。全方位多角度把握人才标准。家教现象是在极端浓烈的应试氛围下的产物。因此,只要教育回归正规,招生考试方式有实质性变化,家教现象自然也就会在社会上随之消失。
4加强教师文化修养,提高教师内在素质。对待有偿家教,有的老师比较热衷,有的却显得淡然,这就关系到一个教师的素养问题。通常对于一个素质较高的人,他会认为有偿家教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并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不应是教师所为之事,当避免甚致杜绝。但对于另一部分人,他们对之却不以为然。他们的观点是:花时间搞家教,是自己劳动付出,获得报酬理所应该,这也符合商品经济社会分配原则,无过错行为。至于是否符合教师要求,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规范,他们觉得无所谓。喜欢家教者一句响亮的口号是“千本事、万本事、赚得到钱真本事。千实惠、万实惠、钱到袋里最实惠”。我们不能说,喜欢家教者有多少错误,但至少站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浓重的商品意识,是与为人师表的称号不太相称的,它总有什么需要弥补。因此,只有教师本身素质提高了,认识到位了,教师们无心从事家教活动,家教才会真的失去支撑,失去市场。同时教师为人师表的光荣头衔也会重新毫无羞愧地自豪地戴在头上。
5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关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迫于现实,目前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失去理智,缺乏指导的。他们唯一要求孩子的,就是分数、分数、再分数,除此仿佛再无别的指望或选择。面对如此沉重单调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家庭难关”,有效地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不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可做以下几点:①建立校访家访制度,重视家长学校事宜,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时准点开展活动,了解孩子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地加以督促与辅导。②结对活动。定时、定点、定人开展上门家访,了解家庭背景。及时沟通家长思想,经常对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确保孩子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③真实、全面了解结孩子校内外情况,掌握记录第一手资料,时刻把握动态变化,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在校内外成长。④落实措施。学校把做好家访校访工作,取得成绩(有实例、有数据),列入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随时调用。以此促使每位教师重视践行这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6严肃职业道德纪律,加大惩戒处罚力度。预防和禁止家教,除了以上提到的种种软方法外,采取一定的惩戒手段必不可少。现实中,确有极少部分教师,‘由于商品意识和功利思想严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虽然学过规章制度,也知道家教禁令,但仍阳奉阴违,我行我素闯红灯、闯禁区,对于这样的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尊、自爱,失去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基本立场和要求,他们不值得再受人尊重。为纯洁教师队伍,强化职业道德规范,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之,有偿家教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种种背景和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解决和处理这问题,也不能草率行事。要全面分析,有机联系,首先解决主要矛盾所在,然后逐步展开。如果只从表象去理解,去行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我们就会再次陷入被动局面。使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禁止有偿家教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