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欢
【摘 要】PDS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大学,其核心是在教师教育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院校合作方案,经此改良后的新模式在实验中成绩突出,取得了较传统教育模式更好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PDS模式的实施策略和特点,对于中国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PDS 教师教育 院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42-02
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苏必利尔湖畔的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大学在长期培养四年制本科教师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师教育新路,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创立了新型教师教育模式——PDS模式。这对我国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教师教育的两种模式:传统模式与PDS模式
虽然世界范围内各个大学院校在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教师培养方面都各具特色,但其实质都没有脱离教师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传统模式和PDS模式。
传统模式(Traditional Versions of Teacher Education),即远离实践经验的大学培训模式:首先让学生选择满负荷的远离教学实践的前期课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一段短期的教育实习。大学提供教育理论,中小学提供教育实践,而实习教师则努力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班级中,一名指导教师指导一名或多名“实习教师”单独完成教学工作,然后这些实习教师就马上承担起教学和管理的全部责任,独唱“教学”这部戏。怎样把前期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后期教学实践中,是传统模式中困扰实习教师的关键问题。
目前流行的P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模式即专业发展学校的院校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它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一种面向中小学校实际情况的合作研究模式。院校合作伙伴模式之所以成为当今教师教育领域的焦点,是因为它在兼收并蓄传统教育模式优点的前提下,把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构建为一个整体,为实习教师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和及时的专业指导。正是这种整体融合、交流实践、协调互惠、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使教师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使教师教学综合效能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二、基于PDS模式的职前教师实习过程
由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大学率先提出了PDS这一新型教师教育模式,并在实行的四年中极大的提高了该校培养的实习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本文以德卢斯大学为例,说明PDS模式中职前教师的实习过程。
1.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大学教师和指导教师在组织实习前两个月会面,就教学实习的有关事项达成共识。在会面前,指导教师将自己拟制的针对实习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等细节情况书面告之大学教师。会面时,两者必须对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实习教师的实习时间、实习教师的实习内容、实习内容的顺序、实习内容的重点和结构框架、课终总结评价等)逐一落实。会面后,大学教师以简明的书面形式综合上述若干事项,并将之形成正式文字在开学时发给每位实习教师。
2.固定实习班级
因为实习时间的限制,通常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安排两个实习教师去完成。其组成可以由大学教师指定,也可以两两自愿组合。教学任务由两人共同完成还是一主一辅完成也可以自行决定。但实习教师对教学任务必须有自己的理解。
3.建立大学教师、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间的密切合作关系。
大学教师首先必须熟悉与自己合作的指导教师,并就实习效果对指导教师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指导教师在大学教师和实习教师之间扮演着关键的中间角色,因而一名合格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这包括:①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得到专业领域内的广泛尊重和认同。②具有能够与大学教师、实习教师和同事良好交流的能力。③具有不盲从于任何学术权威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教育哲学思想。④具有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教学实践反馈的能力、公正全面评价实习教师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和与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此外,每组实习教师按计划进入安排的班级授课时,大学教师必须亲临现场,对实习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4.组织教学总结会
在PDS模式中,大学教师、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实质上组成了一个学习研究团体。参与者在实习教学的过程中,聆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接纳新观点、新方法。具体实施方案是每周的实习教学活动完成后,安排15~20分钟的总结会,参与者在会上讨论这周实习的优缺点、下周的目标和诸如课堂管理等教学细节问题。
5.再次提升专业素养
在实习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后,但是整个实习阶段还没有结束之前,大学教师会针对实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穿插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教学中的理论体系、课堂管理、教学技巧和标准、课程进度等。实习教师也通过大学教师的教学获知更丰富的、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支持自己编订实习单元计划。该计划将作为实习成果和教学素材,以标签加以注明,然后由大学教师给予评议。这些包含原有教学计划、改进后教学计划、教师评议和实习教师自我反思的材料,对于实习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因此,穿插于实习过程中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是实习教师专业素养再提升的起点。
三、我国师范专业学生职前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师范教育在我国一直备受重视。早在1897年盛宣怀奏请创办南洋公学时,就首先要求设立师范院。京师大学堂筹办之初也是师范馆首先招生。1904 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把师范教育单列系统,专门制定了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但是,在“教师专业化、教师培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仍然存在着下列问题。
1.大中小学缺乏实习指导合作
师范生与其他大学生的最大差异处,不在于学识之精通,而在于教材教法之娴熟。因此,职前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一个欲成为教师者最有价值和帮助的学习活动。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范院校更加重视授予师范生教学理论知识,只能安排部分学生到学校联系的中小学进行实习,大部分学生还是各自回家乡自行联系实习学校。而中小学现在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考虑到实习教师的到来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和班级管理,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让实习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时间不多,对实习教师的指导也往往流于形式。由于教育实习多是安排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实习生也利用实习的机会找工作或者复习考研,花在教学实践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基于上述原因,实习教师的理论知识往往和实践脱节。一名成熟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如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多半在实习教师任职后,依靠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
2.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
在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的前中后三个时期,院校主管教学实践的职能部门人员应该分别具体实施实习前的中小学联络衔接检查、实习过程的实地检查和实习结束后的回访反馈检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重衔接,轻回访的情况。实地检查也一般采取走马观花的巡查或者挑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实习点多次检查。回访则往往等到第二年上门联系实习时一并进行,此时才能发现上年实习生的遗留问题。
此外,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人,也是实习生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之人,他们对实习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专业职能的养成影响深远。实习生的到来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但是,中小学教师面临升学压力和多劳却不多得的情况,一般以影响正常工作和升学率为由,不愿意接纳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实习。奖励机制的缺乏会大大降低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心,磨灭其工作激情。
3.缺乏固定的实习基地
考虑到中小学的容纳量,高师院校只能为部分学生落实实习学校,且每年的实习地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多数学生是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各个实习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不统一,为达成培养目标所做的努力程度也不统一。师范生实习地点分散,既不能及时反馈自己的实习情况和实习效果,也不利于实习后期高师院校回访工作的开展。因此,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实习缺乏空间和内容上的整体安排。
四、PDS模式对我国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的启示
1.加强实习指导合作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中,合作是一个核心理念,各级学校应打破长期隔阂,把职前教师实习甚至是整个教师教育看作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在师资培养的过程链中,大中小学应改变“接受”与“给予”、各自完成阶段任务的局面。在平等的对话中,见证教师成长的历程,共商“需与求”的标准,以积极的主人公的姿态共同行动,共同成长。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合作双方的焦点可能同中有异,但是在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目标下却能各取所需。
2.建立监管机制和奖励机制
政府应将职前教师实习的问题纳入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接受职前教师的实习任务,是中小学的义务,对职前教师的指导,是中小学教师的义务。每年接受并指导职前教师的情况,中小学应记录在案,作为学校接受教学评估的考核内容。
改变已往大学单方主导实习教师的情况。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高师院校教育实践部门的有关人员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组成教育实习领导联合体,共同负责教育实习的计划、组织、督导考核和评估,促进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
还应将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高专业道德水平的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与高师院校教师组合起来,设立专职岗位,并从福利待遇、评优树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大力度的倾斜。 鼓励有资格指导教育实习的优秀教师,克服工作强度大,责任意识要求高等困难,加强对师范生的实习指导,帮助树立师范生正确的教师道德观念,指导其教学实践,为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提供有效的人力保证。
3.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
高师院校应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一批固定的中小学实习基地,帮助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师范生的快速成长。高师院校一方面应通过政府支持、民间资助和学校自身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实习基地的资金投入,在教学设备和教职工待遇上对实习基地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应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进修的机会,将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带给中小学教师,促进他们研读专业理论知识、开展教学实验,进而获得专业发展。中小学也要为实习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实习情境,一个“临床性”的实践训练基地,形成平时沟通、阶段性见习、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指导模式,及时解决实习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习教师不仅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还要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教师角色的全部内容。通过吸收指导教师的经验和自身的实践,实习教师可获得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让他们正式任职后能更迅速的融入真正的教学环境中,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走向[J].求是,2008(7)
2 吴丽君.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6)
3 谢艺泉.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探悉[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瑾若.美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专业发展学校的特征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6(6)
5 Jane A K Carlson;Ann Kempton;Lois Oswald;Linda Puglisi . University/Schools Partnerships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J]. 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