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阳泉 刘 强 李玲霞
【摘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也是教育工作第一位的要求。农村中小学教育由于其固有的特征和近年来凸现出的新现象,使得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既要遵循常规管理中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又必须突破陈规,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育人环境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处于首要地位,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来对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我国当代著名的基础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江泽民同志也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农村教育较之城市教育有许多共性也有特殊性。目前,农村中小学较为普遍地存在德育工作观念保守,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太狭隘,充满功利主义思想,忽视了人文精神,方法简单,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充斥,满足于短期效应,德育工作缺乏合力,内容单一,手段呆板。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广大劳务人员大量进城务工,大量农村留守青少年家庭监管和家庭教育缺失,加上年龄特征的影响,使得农村中小学学生思想行为有很大的波动性和复杂性。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用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更新保守的观念,以学生为本,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符合社会所需,学校及教师要抱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在对农村中小学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必须因地制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德育创新。
一、以立规矩、养习惯为突破口,从点滴小事抓起,注重养成教育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如此,应该从生活小事抓起,着力进行基础性文明素养、干净的语言习惯、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遵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中心的优秀主题班会评选活动和以文明礼貌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检查评比活动,也可以组织各班同学利用班会进行自评和自我教育。从根本上讲,自我教育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变化来源于内因。对于有问题的同学,要有针对性地个别教育,而且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信笃人。对于屡教不改且行为恶劣的学生,必要时可让其当众作检讨,这样既教育了其本人,也教育了其他同学。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和学生会的优势
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内部德育力量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设有政教处的学校可以在其具体领导下整合各种德育力量开展工作。当然,学校德育工作关键是强化班主任工作,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学校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共青团组织、少先队和学生会,作为学校基本的学生组织,在学校日常德育工作中有其独特作用,学校应该加强团队和学生会内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充分发挥其群众性组织的积极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校外社区、村、社服务活动,每学年或每学期定期地对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确立奖励机制,树立榜样以便其他同学学习。同时,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的直接灌输,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行为过程,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应注重德育与各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三、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一个环境较好的校园应该是干净而又充满人文气息的,老师和学生在学校能够舒心地生活、安心地工作、快乐地成长。因此,学校应该远离嘈杂、农贸市场、摊点、网吧及其他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同时,学校要开展更多被学生所喜欢并乐于参加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其潜能,陶冶其情操。农村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如手抄报展、黑板报、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组建校园广播站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理想和情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图书室、阅览室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健康而便利的学习条件。育人环境本身不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是需要多渠道沟通、全方位配合的。农村中小学应积极主动同学校所在地的社区、村、组保持联系,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获取信息的反馈,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校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三者只有形成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积极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结合当地乡土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学生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所占有的学习资源缺乏,自然条件落后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故而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较为淡薄,学校及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工作,如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入学、入队、入团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学好知识和技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奔小康,服务民众,进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理想。另一方面,要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很难想象其以后的发展前景。重视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专题性心理辅导,各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采取集中或个别沟通与谈话的方式,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
目前,我国农村许多中小学都聘有法制副校长,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法制教育,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开展禁毒、扫黄等教育,以增强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总之,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3-23.
[2]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3]周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004.4.8.
[4]卞继伟,王广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