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文言文选词释义二则

2009-04-08 09:36郭晓红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桑麻虫声故人

郭晓红

如今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可谓是百家争鸣,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其中人教社课标版语文课本是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一套相当不错的教材,该套教材从2003年版开始比传统教材在诸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受到广泛好评,以至连年再版。作为教材,总是在不断接受反馈的过程中步步完善的。本文仅从语言文字的使用角度略察该教材极个别偏颇之处,撷拾一二,以求教于方家。也希望从关心少儿学习成长和语言文字规范发展的前景出发,学界能对义务教育教材投入更多关注,使教材日臻完美,真正成为语言文字的典范!

一、“开筵”和“开轩”

唐代诗人孟浩然五律《过故人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选人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目,还来就菊花。”其中对“开轩面场圃”一句的解释是“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有文章指出这里的“轩”不是窗户,应是“长廊”,认为“轩”是“窗户”不合诗意。我们有点奇怪,人教社的本子为什么不选“开筵”的说法呢?

宋蜀刻《孟浩然诗集》卷四作“开筵”,此本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又有天宝九载韦滔序,《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今世所行,别无他本,姑仍其旧录之。”《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影印明刊本《孟浩然集》均作“开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亦作“开筵”。并注:“这两旬说对着打谷场和菜园子摆开酒菜,饮酒时所谈的都是桑麻生长的情况。‘筵一作‘轩。”

作“开轩”的本子有明代的《唐诗品汇》,清人沈德整的《唐诗别裁》,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等等。《唐诗鉴赏集》作“开轩”,并说“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入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选此诗也作“开轩”。并说是据四部丛刊影明本,此说误,四部丛刊本作“开筵”。

“轩”、“筵”都是中古开口三等平声字,都符合本诗的平仄。“开轩”和“开筵”到底哪个更符合原诗意蕴呢?

“轩”是指带窗户的长廊或小屋子,有时也指窗户。喝酒是可以在室内,喝酒开窗的事,生活中也多的是,不过喝酒的地点为什么一定要在室内呢?身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大家,诗言饮酒先强调“开窗”事,也似乎是多此一举。作者拜访的故人在乡村,地点是田家。时令大约在农历三、五月间。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良辰美景,把酒在室外,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边喝边聊家常。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和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凸现出了地区和地域的特征。

如此看来。不指出摆席的具体位置,而以“开筵面场圃”点出“开筵”这件事,接以“把酒话桑麻”,突出田园畅饮的热闹气氛,表现故人的热情好客和农庄乡民丰收的喜悦心情,不是更有诗意,更符合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所称浩然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风格么?

当然,诸君有的认为按常理。筵不无酒,“开筵”与紧接来的“把酒”在语意上有重复之嫌,乃一件事在一联中形成对偶,这在律诗中不多见,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也不合算,而作“开轩”论,虽然所述事实平淡,毕竟分指两件事了。倒也能说得通。也在情理中,但诗句却失去灵气了。

总之,“开筵”与“开轩”各有所据,我们觉得“开筵”好,内蕴更丰富,更有艺术表现力。况且我们更提倡从历史事实出发,对诗的原貌尽可能不作删改,由此,何不从宋刻本作“筵”呢?

二、今夜偏知春气暖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的《全唐诗》里选入并不出名的唐代诗人之佳作,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本诗即是其一。笔者对其中的“偏知”的释义“才知”有点疑惑。为何编者不径将“偏”译作“偏偏”呢?

我们还是先从诗意来看吧。春天充满生命萌动的活力。作者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早春月夜为背景,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这回春曲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全诗饱蘸的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这可以是盼春的人们,也可以是试鸣的新虫。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脚步的来临。正如教材编者按:“更深夜静,月光倾撒人间,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感到时光流转,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新”字更蕴含着新鲜感、欢愉感和盈盈之绿。

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料峭、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由此可见,应该是指春暖比预想的要早来,才有“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春夜里的生命是为这新春之暖的早早到来感到意外,由自身竟能从“今夜”的月色释读盎然春暖而感到欣喜。言下之意是春天已于不知不觉中早来,有点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味道,却比苏轼诗早出几百年。春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刘诗笔下无意所为之诗意我们可从本诗窥一斑,且这诗意正是通过这一副词“偏”和随后的形容词“新”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小一注释,大可诠释全诗的意趣。我们怎么能够因为释读的失误而掠美呢?

我们知道,“偏”和“才”都是带有语气意义的副词,也都可以表示意外。其中“偏”带有强烈的意外义,“才”虽也微含意外义,但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比预想的要晚。若用此词释“偏”,真是失之偏颇了。

所以“偏知”作“意外地感到”是不是更合适呢?其实直接用“偏偏”对译就好了,表示意外。

猜你喜欢
桑麻虫声故人
论唐宋诗歌中的“桑麻”
山居
农民工之七夕节
第13话 故人
故园
过故人庄
不眠
虫声
山水路迢迢,故人心不变
千年执手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