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思维漫溢课堂

2009-04-08 09:36蔡志贤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境思维

蔡志贤

语文课堂要追求有效,就要着力改变学生围着老师思维转的传统课堂教学局面,从而使一切教学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思维的天地,让课堂不断爆发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课堂教学质量也才能得以提高。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那么,课堂就是一个思维场,而“学生在思维之前,就必须有一个情境,有一个范围广泛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思维能够从一点到另一点进行连续充分的活动”。这样我们就要着力创设一个洋溢着人文氛围的语文学习环境,教材选编的文章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或是优美壮观的自然环境,或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足可让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师生彼此进行“心电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性和参与率大大提高,为语文课堂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用音乐导入,在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等方面可以发挥独到的作用。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及时创造出一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艺术情境,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或激动或愉悦的学习情绪。例如笔者在讲授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采用了这样的导入方式:播放钢琴协奏曲《梁祝》后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梁祝》。”“这支曲子是著名钢琴协奏曲《梁祝》!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有学生答:“曲子跌宕起伏!高亢处,如排山倒海:低回时,似微风拂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确,在音乐中我们好像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愉悦,又似乎看到了他们抗击命运化蝶双飞的悲壮,这就是音乐的美所产生的震撼效果!音乐文学本相通,一篇美文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审美享受,能否让我们产生共鸣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教师在音乐中为学生开启了新的一课,此时学生的心中已经产生了一种对美的渴望,这种渴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文章的语言和情感之美。这样的开局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了极好的铺垫,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同时又能发表自己较为深入的见解。

我们说写作也讲究“凤头”,试想,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总是在传统的轨道上,演示着自我的预设,总是“这节课,我们学习……”,这样怎么能激活学生思维呢?立足学生接受的角度,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诱发其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在语文课堂里“自由”思维,是有效思维的途径之一。

二、精心设计问题,营造主动深刻的思维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抓住课堂设疑释难的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说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

几乎所有的教学高手、名师都十分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从提问的角度来说。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还是变换角度,采用迂回策略?不同的方式,其提问效果也不同。通常情况下,教师习惯于使用正问和直问,其特点是设计简单,意图明确但显得单薄、呆板。而曲同、倒问的方式可以使提问富于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使学生明确回答的根据,提高参与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蕴含的知识点,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有时,一节课就那么两三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课堂上生成了许多精彩的答案。这使我想到了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问题情境设置。在讲到“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时,这位老师认为应改为“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我自己的家里”。问题既出,打开了学生兴趣的闸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时争锋四起。在引导学生体味“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的新客了”一句时,抓住“客”“家”一组矛盾并追问“大家有谁在自己家像做客吗”,一个小问题便牵动了全文的大问题,既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复杂的辛酸情绪,又触动了学生的深层思维。更为精彩的是这位老师在上一问题上趁热打铁:“再想想还能从电影、电视中找到这种矛盾的写法吗?”这一问使学生从“学得掌握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句迁移至“习得”状态之中。于是学生便有了:殿堂上高悬“正大光明”而下面干着卑鄙龌龉的勾当;厅堂上挂着“明镜高悬”而下面干着贪污受贿的伎俩。在发散思维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从学生精彩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问题的恰当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理性思维,培养了一定的批判意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其思维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教师的问题设计精炼恰当,能够抓住文章的重难点设计问题切入文本,就能够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收获,也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给学生深入发散思维的时间

新课标强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然而。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源于高考的压力,教师需传授的知识多,学生要掌握的多,为了加快速度只好走向偏于传授知识的极端。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时间来保证的。一般而言,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思考时间如果过短,学生的思维必然无法展开与深入,势必失之于肤浅散漫。这样,学生就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教学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但是在很多公开课上,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不“冷场”,试图给听课老师留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印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

缺乏冷静思考的时间,如某节公开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片段: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然后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并用幻灯片打出语法分析,学生正在观察思考时,老师又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因这一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教师设计了以上3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频繁转换情境,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其思维并未迅速随着教学情境的切换而随之切换,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长期下来,当学生遇到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也便哑口无言。束手无策了。

大画家黄宾虹先生说:“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白处。”“古人作画,用心于无笔墨处。”可见,“空白”之作用往往是“写实”所不能及的。那么,课堂教学中是否也可以将关键之处置于“空白”,让学生于空白处去体味、去自求而得之,从而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呢?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激发学生思维不无作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可不必追求表面的热闹紧凑,必要的“冷场”往往是学生深入思考的体现,此时无声胜有声,表面冷静,实际思维活动却很稳定、很活跃。教室不是剧院,课堂不是舞台,不能单纯追求紧凑热闹,高中课堂更需要理性,需要深刻。那种冥思苦想、深入探究,可能正是高中课堂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过学中有探、探中有学的过程,学生才能积极有效的思维和精彩纷呈的表达,教学正是在这种精彩纷呈中让学生的思维感悟得到提升。空白并不是学生思维的空缺,恰恰是学生完整思维的黄金时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效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产生思维的持续力,不能将学生带入思维的深水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式下,语文课堂要追求有效,首先是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思维文化氛围,要善于设计问题,要在必要的时候惜墨如金,要从学生围着老师思维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面转向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力激发学生有效思维,让课堂不断爆发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弥漫出有效思维的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那么,真正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弥漫着一种浓烈的思维文化氛围的阵地。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情境思维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