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未眠》的教学构想

2009-04-08 09:36许红英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绳索苏东坡文章

许红英

通常情况下,我们教师上课总是要在反复研究课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步骤,然后与学生一起研读课文,这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在教学《花未眠》一文时我发现,同学们一开始读到这文章时总感觉内容松散,理不出头绪来,或是对有些文句理解不了。针对这种现状,我想如果再用常规的教学思路去讲,可能对学生并没有多大教益,至多是明白作者的观点。我就想,能不能从一种新的角度去学习这篇美文呢?

花开了,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幼儿园的小朋友见了,或许拍拍手“好看,好看;我要,我要”,说不定还要摘下来占为己有。我们校园有很多花,有谁为这些美丽的花儿写下动人的篇章?我们路过,走过,见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但川端康成不同,他由海棠花未眠想了很多。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很快找到了:作者由花未眠想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由这一点我猛然间受到启发,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些文章不是这样吗?由现实生活的某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某一事、人等作为感情的触发点,进而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某种现象,从而引出某种观点、看法,由此作者在联想的基础上或感悟、或揭示现象背后的领域与规律,最后作者的思路又回到原点进行呼应总结。这种联想型结构的文章不仅是我们做现代文阅读时经常碰到的一类文章样式,同时也是我们写作时应掌握的一种形式——联想型结构。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便可称为这种联想结构的典范。我引导学生将文章的核心内容加以提炼,就可简化如下: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

我家的狗产崽,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赏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田中长次郎,1516-1592日本素陶制品的鼻祖)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上玉堂的墓。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通过梳理《花未眠》的核心内容,也使学生感知或体会到了联想型结构的文章特点,于是我和学生共同总结,找规律,进行浓缩概括出该文写作的结构模式:

1、直接切人或情景修辞导入(兴起);

2、亮出话题点,简要阐释,提出思想观念;

3、素材细节(一到三个);

4、思维链接(分析评价,含反面假设分析),论证话题观念:

5、思维联想。引入现实,强化话题观念;

6、结尾(直接点题结束或情景修辞结束)。

既然《花未眠》这篇文章有如此明显的联想型结构,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指导阅读和写作。我们以朱以撒先生的《洁净》(有删改)为例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联想型结构的特点:

①一张两人合抱的荷叶托住一枚露珠,在叶片的中间部分,让人看了珍贵,同时也略显夸张。风起,露珠滚动,让人担心无声地滑入荷池。的确,滑入荷池的露珠让人惋惜再也找不到晶莹的影子,清洁被浑浊吞没了。(生活现象及感受,联想起点。)

②这样的状态,看得多了,深感美的持久如此艰难。像覆盖于路面的皑皑白雪,飞驰的车轮毫无顾忌碾过,霎时一滩泥浆;像枝头上绚丽的花瓣落入污淖,龌龊沾满全身。美的东西被糟蹋了,比庸常之物更加难看。正是在比照中,一些很美好的记载从不可企及的距离里,给我们一把隐秘的甄别尺子。(联想、想象描述。)

③清洁,这是我喜欢的一种意象。过于纯粹的东西都是短暂的,而不纯粹,使事物更易于存活和伸展。我看到林阴道上的白玉兰,叶片都承受起厚厚的尘埃,每一辆车过,尘土扬起,又伏于上边。尘土永远随风做着蒙翳遮蔽的工作,使明亮成为昏暗。城市里阳光的光束下,无数的尘埃在舞蹈。人借助光,视力无比锐利,捕捉到纤细无比的场景,嗅觉不安起来。这个时候,我就盼着下一场透雨,整个世界在湿润中,无尘。这也是我在雨后喜爱撑着伞到户外观赏的缘由,看被洗涤一新的叶片色泽,生机似乎更鲜明了。尽管是潮湿的南方。晴日还是居多,叶片重新覆盖尘泥。我认定这么一个事实:没有谁能在一尘不染中生长。(理性思考点题,结合生活现象联想强化。)

④为我们设计一个理想态的家园,是陶渊明沿溪而入的桃花源。没有尘埃的家园,和谐地伸展着这么一条轨迹生活极其安逸,而对外部世界信息却如婴儿,一无所知。他创造的这个家园代复一代地传下来了,有如庄子梦见蝴蝶那般化出幻境,永远放置在我们的脑海,荡起想象的双桨,我们乐于比较它与现实间漫长的距离。像陶渊明爱菊,他同时代的这么多人,也爱鹅、爱鹤、爱竹、爱琴,爱这些洁净清朗之物,却是从生活在一个苦痛和混乱的空间里萌发的……(理性思考,并通过古代文人生活的联想,再次强化“洁净”的意韵。)

⑤洁净的癖好,说到底还是个人生活的态度。到歌剧院听歌,裤子被他人唾弃的口香糖粘住:买鲜鱼的时候,鱼腥钻入了指甲缝隙:还有在沙丁鱼罐头般的公车上,被汗津津的膀子蹭了一下,事先都不可测知。一次又一次地洗涤,只为回复洁净的本来。精神上的洁癖就更极端了。看着杜尚找着丑陋的小便池倒置在美术展览会上,美名目《泉》;看着席勒笔下瘦骨嶙峋缺乏丰满血肉的女性,我生出焦虑和烦躁,起身走人。那么,是不是虚构中的精神生活才是洁癖的蜗居,在那里可以敞开肺叶呼吸?我想,不要回避这一点,旧日文本提供了太多让我们憧憬的幻象。迷醉之余。我们低估了憧憬和现实遇合的难度,浪漫主义情调像快乐的风飞扬。如果不太计较的话,我的精神何妨长久地停歇在一些纸本里,倾听另一个世界发出的声响!(生活现象重现,联

想回归。点出作者所理想的“洁净”家园——桃花源。)

⑥往往是在倾听中,一些美好的、善良的劝导,有力地敦促我们对于洁净的坚守,不要放松。(再一次点题强化。)

写作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作者按照某种写作意图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悟有序地呈现出来的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联想思维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成功的写作。所以在联想思维过程中强调联想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及作用。

首先。联想起点。联想的起点一般是呈现在眼前的物、事、人或某一现象,它们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起。

其次,联想发散。围绕主体对象作横向或纵向的发散联想。联想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强化主要对象或某种情绪。

最后,联想回归或联想升华。回归就是作者的思路回到原点作呼应总结,升华就是根据前面的联想作的主题延伸或情节推想。

需要提示的是,作者的感触即文章情感的表达可能贯穿文中联想的每一个环节。

依托于联想思维,我们就很容易达成下面这种有效的文章结构模式:

现象(自然、生活、社会)——感受(感性)——思考(感悟,理性,揭示现象背后的领域或规律)——联想(思考引发的思维联系,发散并强化思考成果)——印证(回归或升华)。

上述这种结构模式可以简化,从而构成不同层次的作文类型。较低层次的作文侧重于前两部分,较高层次的作文则应进入理性思考的层面,而且要强化联想发散这一部分。联想这一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长度和内容的厚度。

在历年高考作文中。最实用也最易掌握的论证型结构实际上就是这种联想型结构的变式。论证型结构适合于社会性、思想性话题,如“生命与尊严”“自由”“欲望”等。

在以上的范文和理论的指引下,我又引导学生研读了一篇习作,以进一步体会其结构规律。如习作《绳索下的苏东坡》: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激昂悲壮:“惟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又如此凄凉寂寥。这就是苏东坡,被一群小人牵到了黄州的苏东坡。(由古诗句导入,引出读者对苏东坡的遥想。)

②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想,苏东坡这样一位与中国人共享千年的文豪。这样一位绝世的天才,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无上骄傲吧!他周围的人一定十分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苏东坡一直被小人的绳索牵着,从黄州到颖州,从定州又到海南,他始终挣脱不了。(亮出话题,假想与史实对举。)

③苏东坡的绳索生涯始于“乌台诗案”。这是包括沈括在内的一群文人强加给他的。说他的诗中流露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说他的诗消极隐退。总之,他们把一切可以想到的罪名都拿来加给苏东坡。就这样,苏东坡被朝廷用绳索一捆,一脚踢到了黄州。(陈说史实,做话题阐释。)

④余秋雨曾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引用余秋雨的话,使文意进了一步。)

⑤我想,中国历史的那一天一定是灰暗的。一位中国文化的代表者居然被押解示众。而造成这一切的,只是一些挤眉弄眼的小人。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把绳索重重一抖,大师和历史立刻晃动起来,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你的文化成就越高,往往遭受的苦难就越大……(联想众历史人物,分析评价,对历史现象做出反思。)

⑥绳索下的苏东坡终于明白了这一切,他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是才华外露,仿佛一块靠着晕纹取悦于人的石头,能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正是自己的毛病所在,他开始回归清纯和空灵,开始习惯淡泊和静定。也许,这之后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才真正代表了苏东坡的成就。但我们应当看到,绳索之下。苏东坡那颗苍白跳动的心,他是成熟了,但他成熟在一场灾难之后,成熟在穷乡僻壤。成熟在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寂寞之中。这种成熟无疑是凄凉冷漠的。苏东坡还是走了过来,那高大而单薄的身影美丽而令人心痛。(遥想当年苏东坡的坦然,强化思考成果。)

⑦这就是绳索下的苏东坡,他以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某些层面:文明如同花瓶,虽然美丽却易破碎。文明的碎片却偏偏插入文人的体肤,受到伤害的往往就是文明的缔造者。苏东坡在文明的碎片中艰难跋涉,然而受到伤害的又岂止苏东坡一人。(结尾,联想回归,直接点题,深化主题。)

通过对《花未眠》联想型结构的分析与学习,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作品中作者的观点,进一步体会了文章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海棠花未眠谈到审美的问题的独特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对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联想型结构的文章都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绳索苏东坡文章
绳索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解开干部身上的“绳索”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苏东坡·定风波》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一种新型绳索钻具打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