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度”才能摆好波

2009-04-08 09:36冯碧芬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江雪文本探究

冯碧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但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时,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形:有时满堂异口同声,轻而易举;有时满堂鼎沸,不着边际;有时一堂寂静,无人问津,十分困惑、尴尬。其实,其症结主要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时设计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切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是否有助于完成相应的阅读教学任务。笔者认为,语文新课堂中组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要严格把握好几个度,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富有成效。迈向成功。

一、把握适度

实施课改实验以来,笔者听了不少课改实验探索公开课,发现有不少老师曲解了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学习方式,认为新课堂是“群言堂”,强调学生的“自主”、“主体”,于是教师就“自退”,把“舞台”完全“还”给学生,由以前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变为“教师跟着学生走”。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七嘴八舌,议论不休,就“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毫无目的,漫无边际,一发而不可收拾。为求互动效应,在学生缺少自主阅读、自我思考的情况下便让他们匆匆“合作”、“讨论”。至于问题是不是需要“合作”、“讨论”才能解决,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小组合作讨论”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它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性学习是一个由个性化学习转入到合作性学习、再深入到探究提高的过程。“自主”是要求学生自己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理解,是对每个个体自我积极性的调动。合作讨论则是对群体积极性的认同,是在自主地开启自我潜能的同时,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合力的作用下,深入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自主”导致探究的需求、渴望,“合作讨论”则使“探究”的需求、渴望逐步达到满足。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而有思想火花进发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研讨的习惯,有利于激发竞争,激发创新,是语文教学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但那些见问题就讨论,动辄就合作的语文课是华而不实的作秀课,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有些在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否一定要拿到课堂上讨论?(如:在《背影》中“我”为什么要先后三次流下了眼泪?)问题过于简单、讨论问题的答案过于单一趋同,这样的讨论有没有必要?因此,那些没有在对文本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或忽略文本的存在的讨论交流,所获得的理解和体验也往往流于浮泛,或大而无当。

所以,语文新课堂的小组合作讨论就要把握适度,对要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的难易度、广度及深度要准确把握,即设计所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最接近学生发展水平,并且略高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克服讨论内容的“空”、“泛”、“浮”,克服任意东西、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与文本初步对话,对遇到的问题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把握时机,提出有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且要面向全体学生,全程掌控,相机点拨,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始终在一个可调控与可牵引的状态下进行。

二、紧靠尺度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于是,老师就认为对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如何,都要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鼓励学生,赏识学生。“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褒扬之语在课堂上不绝于耳。于是出现了对《背影》中父亲形象的讨论时,有学生认为“父亲是违反交通规则者”,教师也大加赞赏“见解独特”的现象。对《愚公移山》的愚公“选择移山而不选择搬家,真不愧是‘愚公”的讥讽也认为“有道理”……

我认为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小组合作讨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那只是“自主”学习的启动阶段,犹如汽车点燃了发动机,下一步驶向何方?行经何处?抵达什么目的地?这些都是教师应牢牢把握的。如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内容的理解有模糊不当之处,对文本的解读有偏差,甚至有明显的错误,老师要有自己的见解。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尺度,长此下去,势必会造成学生是非不分,美丑难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究竟能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紧靠尺度,不能让讨论结果“出轨”。如我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讨论中有学生提出:“鲁提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最后畏罪潜逃,是杀人犯,不应是英雄。”我问学生:“你们认为呢?”有的说:“他是为了伸张正义,不算犯法。”有的说:“他打死了人就是犯罪,他身为武官知法犯法。”在同学们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我说:“以什么论英雄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特殊的历史时期,主人公选择特殊的方式伸张正义,在老百姓的心中,鲁达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鲁达打死镇关西是出于‘义,也是无可奈何。”也有学生说:“他身为武官,为什么不用法律手段严惩镇关西呢?”我接过话题:“看问题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背景。”马上有学生说:“当时社会的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老百姓有冤无处申。”由于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架起一座探讨的桥梁。紧紧把握鲁达是英雄好汉这个尺度,使学生在讨论中对鲁达的形象能一步步深入、正确的理解,并激起了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

由此可见,要把握好小组合作讨论的尺度,就是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使探究讨论结果向作者创作本意这一方面靠拢。当然,对学生一些独特的、偏离文章主旨较远的理解,教师要注意恰当评价,在以表扬为主的前提下,指出其问题所在,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选准角度

古人攻坚,讲求突破,攻其要害,任你金城汤池,只要一点突破,便可土崩瓦解。实行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也一样,要选准讨论的角度,审慎筛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讨论价值的内容,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避免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的“空、泛、浮”及形而上学等不良现象。设计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问题,让学生循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思考讨论。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的目标,串起丰富多彩的知识学习和深刻切实的能力训练,串起课堂讨论的全过程,达到“文本是

本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语文素养训练是主线”的和谐统一。

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曹刿是一个杰出的富有远谋的军事家。在齐鲁长勺之战中他充分调动、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战争致胜要素,并极力肯定了‘人和这一首要因素。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文本,找出依据。学生循此问题,圈点勾画,择抄词句,互相交流讨论,终于找到了克敌制胜的三大要素的具体表现:人和——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地利——战场选在鲁国境内的长勺,利于攻守:天时——善于把握战机,反攻选在“彼竭我盈”之时,追击选在敌军“辙乱”“旗靡”之时。这样,由于对要进行合作讨论的问题选得准,找中了切入口,不蔓不枝,全盘掌控。整个小组合作讨论过程“纲”举“目”张。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探究中,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体会到了曹刿是一个富有政治远见和指挥才能的军事家,又理解了文本中相应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整个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省时省力,快速高效。

四、增添梯度

我们先来看对柳宗元的《江雪》的意境理解的两个教学案例。第一个教师是先向学生介绍柳宗元写这首诗的生活遭际,然后让学生讨论诗的意境。结果学生反应平平,教学效果一般。第二位教师首先向学生提供了清代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然后再略讲了一点柳宗元的人生际遇,再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读了这首诗的感觉与读柳宗元的《江雪》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结果学生反应热烈,都能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孤独而坚强”的意境。显然,后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因为,学生在读《江雪》的时候,学生的生活积累尚不足以完全体会到柳宗元的胸襟,也就是说,在《江雪》与学生的阅读体会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学生有对《江雪》之感,但却感而不深,因而体验更无门,但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相对来说要明朗得多,学生一读就懂,不仅懂了它的表面含义,而且领会了它的意境。然后以它作为与《江雪》意境的一个对照,来体会《江雪》的意境,就等于在《题秋江独钓图》与《江雪》之间,搭了一个台阶,学生以前者为基础,达到对后者有所体验的目的。

有的问题,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拐弯甚多,学生不易理解到位,在讨论时往往会出现“冷场”,陷入僵局。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帮助学生增加思维的梯度,衔接知识链,做到无梯架梯,有梯加梯,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只有教师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循序渐进,学生才能动起来,自己解决疑难,摘到成功的果实。如我在教《社戏》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本文结尾时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我们从文中得知,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也并不好吃,但作者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问题一出,学生一筹莫展,一时无从下手,讨论陷入了“瘫痪”状态。这时我给学生架设了这几个梯级:那夜的人是谁?那夜的景怎样?那夜做了那些事?学生循线探寻:那夜的人全是自己的伙伴,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憨厚老实,桂生真诚热情等等。摆脱了大人的管束和羁绊,自由自在,玩得尽兴,怎能忘怀?那夜的景,山美、水美,月色更美,怎不让人留恋陶醉?那夜的事,摇船箭一般,像一条大白鱼,背着孩子们在浪花里蹿;偷豆、剥豆、煮豆、吃豆,众多小朋友你抓我抢,实在难忘。经过这几个梯级式的问题。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才得以顺利开展,终于把疑问弄得水落石出。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能恰当运用这种方法,巧设一些梯度,是激起学生讨论探究热情、对文本深入感悟的很好途径。

总之,优化语文新课堂的小组合作讨论,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反复总结,才能寻到更好更佳的途径,顺利渡到语文新课改的成功彼岸。

猜你喜欢
江雪文本探究
江雪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江雪
江雪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江雪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