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杰
摘要: 师生互动(又称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一节高中化学课课堂进行观察,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通过在课堂中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的观察,总结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目前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课堂 师生口头言语互动 FIAC体系
一、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渠道乃是口头言语的交流(本研究不包括手势、体势、表情等信号言语交流),而教师口头言语表达的内容、方式等,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继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败。笔者通过在课堂中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的观察,总结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目前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高二(3)班一节化学课的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随堂听课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FIAC体系的方法,事先对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类目进行编码和熟记,研究者携带印制的表格,将教师与学生的口头言语互动的有关类目分别记入表格中的相应栏目,最后将听课的详细记录表分类统计,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得出结论。
三、数据分析
在整节课的时间内,每隔3秒钟研究者就依照上述分类记下描述教师和学生口头言语互动的相应编码,记录在数据表中。从精确意义上讲,记录此表的最好方法是对照课堂实录,结合定格的方式记录。因为我们是现场听课当堂记录,所以只能两人合作,根据个人的瞬时间里的主观判断进行分类记录,现将记录进行分析反馈。
1.本节课总体时间偏长,共花了48分30秒。
2.师生所占时间分配不当。根据弗兰德斯建议,如果同一个3秒钟内发生了两个事情,应记录更为突出的那一个,如果同样突出则都应记录下来。而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等活动时参与较多,时不时地把学生的话语“抢”来自己说,把自己变成了突出的事件。
3.从教师口头言语的三个类型比例看,教师过于侧重讲解,虽然这是一节概念课,但从教学情节看还是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师的讲解却占了其活动的89.22%,一是教师教学语言不精练,二是教师课堂提问度不够,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少。此外,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过少。课堂中教师极少评价,更不用说是表扬了。
4.学生口头言语的三个类型比例显示:学生思考或练习占了其活动的57.76%,其中有37.7%是学生小组活动,表现出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但是学生主动说话却只占了其活动的6.44%,显示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生大都是在按照教师的“命令”行事。
5.沉默或混乱占了整节课的8.09%,使整节课显得松散。其中一部分时间是教师板书、学生等待,另一部分是学生发表意见时上下台所花时间。虽然这两部分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师应该使用教学技巧尽可能地缩短这部分时间。
6.学生思考空间不足。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从数据表中可以发现提问后3-6秒就是学生回答问题了,有的甚至不超过3秒。从中反映出要么教师的问题没有很大的思考价值,要么就是教师以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了其余学生的思考,大部分学生在接受着他人的答案。
四、结论与建议
课堂上师生的口头言语互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于研究方法和条件所限,师生行为的某些特质被遗漏(如提问的水平不容易体现,上课的内容被忽略等)。不过观察结果本身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明确地凸显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2.理答方式的选择上,教师不应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顺畅性。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否则会使得学生的“生成性”学习大大降低。可见,对教师来说,注重教学流畅性的控制,还是更注重创设更好的空间引导学生更多地思考与理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不少问题,学生只要通过简单的“对”与“不对”或“是”与“不是”的回答,来呈现自己对事实了解和掌握的程度。这时,课堂学习中师生的语言交互看上去非常频繁,但却基本上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更缺乏学生主动的、深度的思维。可见,在这样的师生语言互动的策略下,课堂学习就没有了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究的过程,没有了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没有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批判与创造的可能。这样的课堂师生语言互动只能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很热闹,但却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
4.师生口头官语互动是课堂信息交流的最基本形式。其涉及的问题较多,教师应充分把握口头言语互动的技巧,从而使自身的官语表达具有民主性、肯定性、导引性等优良品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师生口头言语互动是一系列连续反馈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它的即时效应,使学生从即时效应中得到启迪、激励和提高,形成学业的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沈贵鹏,戴斌荣,宋素珍.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01).
[2]彭文秀.“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教育科学研究,2005,(06).
[3]穆凤良.课堂对话和提问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4]程胜.审视课堂教学提问[J].教学与管理,2001,(23).
[5]李小红.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3).
[6]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