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俊
摘要:随着当今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体操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起评分和动作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心理因素被认为是高水平体操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失常现象。突出了心理训练因素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心理训练
一、体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技体操进入“空中飞行”时代,世界强手间势均力敌的夺魁之争,胜负往往就在O.01分之间,剧烈的竞争对运动员的心理品质与心理状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科学研究与实践表明:优秀体操运动员在关键时刻的胜利,大都与比赛时的心理优势有关:而不少比赛失常的运动员,也大都与精神过度紧张紧密相关。有的运动员到比赛场上头脑发懵,平时正确的感知丧失殆尽,动作变形:有些运动员常常在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上失手;还有些运动员在自己的弱项上总是顾虑重重、信心不足。上述种种现象说明,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能否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在平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而愉快的心境,振奋而稳定的情绪,适宜的兴奋和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感知,顽强的意志、主动精神和自觉性等,都是一次高质量训练课的基本保证。
比赛时,运动员稳定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技术发挥的心理保证,尤其在各队实力相当、成绩交叉上升、赛场气氛异常激烈的关键时刻,谁能保持镇静,获得最佳的情绪控制,谁就可能获得最后胜利。
二、心理训练在体操训练中的作用和方法
心理训练现已成为体操训练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发掘心理能力,提高心理活动水平,获得最佳心理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提高智力活动水平
如:经过训练,观察敏锐、精确、全面:注意力集中、稳定、持久、记忆快速、准确、持久;想象丰富、新颖;思维深刻、独立、文阔、灵活;创造独特、别致等等。智力活动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体操能力增强。
(2)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经过训练,对于强烈、持久的精神压力或刺激,有较强的耐受力、抵抗力。如学习上的挫折、希望的破灭、生活的贫困、处境不如意等短暂而强烈的刺激和压力,能理智地对待,以更有效、更积极的方式化解各种矛盾,甚至使之转化为动力,从而防止心理活动出现紊乱、活动能力下降、情绪失控、行为变态、人格猥琐等现象,同时也增强了对各种复杂情况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训练方法:对1名17岁的男性体操运动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心理训练,实施措施为:心理咨询、放松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自信心训练、动作表象训练、自我暗示、想象训练和情绪调控。结果:①注意稳定性提高,注意分配能力增强,注意广度增加。②焦虑水平下降。③自信心水平提高。④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较好,内外向性稳定。⑤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焦虑、强迫、抑郁、人际敏感、敌对等症状明显改善。⑥心理应激水平下降。结论:系统的心理训练结合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作为运动训练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效果显著,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动作的表现意识
人的心理现象是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和个人原有心理背景基础上发生的。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良好的语言和行为的刺激。便会激发出积极的情绪,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1)采用优美的示范和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提高体操的表现力
体操的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积极思维与身体练习相互作用下完成的,提高动作的表现力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教师应以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和生动的语言给学生以良好的感官刺激。启发学生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想象,使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使身体运动充满韵味地表现出来。
(2)消除自卑,羞怯等不利心理因素对提高表现力十分必要
自卑情绪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体验,自卑会导致缺乏自信,产生心理障碍。初学艺术体操的专修学生,往往怕别人说自己的动作不够漂亮,从而使动作的幅度、表现力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时要求教师耍及时给予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她们哪怕是最微小的一点优点便及时表扬,并正确引导她们,使动作表现得更加优美、舒展,教师的一句鼓励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便可使学生充满自信,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且不可用挖苦、讥笑、丑化动作等不利的语言和行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通过对体操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能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竞持体育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体操运动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发挥教练的技战意图,有利于给自己确定更高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稳定心理,在比赛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也能提高训练手段的有效程度,形成最佳的比赛心理状态,发挥最高技术水平,有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