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研究的教学地位

2009-04-08 08:45宋苏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案教材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说课研究在学校教学研究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在学期伊始,我们长江中学就要求教师把说课教案作为整个课时教案的重要版块来落实。这样做,使说课活动有效地改变了只教不研,教学与研究脱节的现象,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源头活水。

说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技巧等综合素质,而且对教师钻研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收效甚大。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整个教学氛围越来越浓,学风、教风、校风呈焕然一新之态。

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某些不和谐的语音,以为“说课无非是选取课本中相关内容,在教研组中,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一遍,也就是把备课手册中的重点难点以假想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进行筛选、取舍,是备课的另一种形式而已。”这种认识其实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是不认真、不严肃的教学态度所为,也是对说课意义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所致。

事实证明,教师如果不对单位时间内所教学的教材体系不清楚,对课本各章节内容在本册甚至整个阶段教材中地位不清楚,是很难讲清知识体系,很难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而且乐学。这样的结果带来的是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支离破碎、零散不全的知识很难在学生的记忆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笔者始终认为,作为一个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教师,“说”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文从字顺、语言流畅、口齿清楚,教学条理清晰,科学性、逻辑性、趣味性强,这才是令学生津津乐道、啧啧称赞的,这才算堪为人师。

那么,怎样进行说课呢?

首先,应研究大纲,吃透教材,要对该说课的内容进行概括性诠释,对它在本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系统明确的分析,再进一步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达到体现教材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递性、阶段性。只有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任务具体,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这样,“钻大纲,谈教材,论课题”的教学氛围才能有效形成。那种盲目从教的南郭先生“人云亦云”的现象才能逐步杜绝。

其次是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诸元素,譬如,教时安排、教法设计、知识网络、阶段考核等都要掌握其教学本身及对象的特性,让学生理解、消化、运用所学到的课本知识,达到叶老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性必须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构思、教学任务的分阶段实施,因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不同而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语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斟酌选取何种教学方法,诸如:讨论式、训练式、情景式、观赏式、还是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在具体的设计中,还要设计好生动有趣、极富感染力的脑力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氛围中,设计好新旧知识之间过渡语言,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揣摩、归纳、综合提高,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的例文。设计好板书,提纲挈领,使学生看后感到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这些都应在说课过程中,具体明确地得到展示。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真正达到“减负”与“增效”的辩证,真正体现素质教学的具体要求。

这样看来,说课不仅要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拓宽、拓深“为什么要这么教”的精髓。这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认知过程。说课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以认知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深层次地说就是把教师备课的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的教学过程,是把宏观教学通过微观教学进行演示的基本形式。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就必须不断相互切磋教学艺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多方面素养,不断进行说课教案的探索、研究、自我磨练,达到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

宋苏杰,教师,现居江苏启东。

猜你喜欢
教案教材过程
教材精读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