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编选了鲁迅六篇作品,分别是《社戏》、《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秋夜》。纵观全套教科书所选作品,从数量上看鲁迅无疑是第一人,浏览一下全国其它省市的教科书,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这足以说明鲁迅作品在初中教学中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年来鲁迅作品越来越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头痛的问题。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曾经多次试图破解这一问题,但结果却是无功而返,效果廖廖。直到近日读了中国教育报的作者访谈《亲近鲁迅:充满温暖的发现之旅》及刘发建老师的《触摸鲁迅的童心》两篇文章,同时细细品味了周一贯先生的《把鲁迅还给儿童》,我才找到了解决鲁迅教学问题的匙钥。这几篇文章犹如拨云见日般扫清了我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阴云和迷雾,心中豁然开朗起来:即在鲁迅作品教学中,老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真实的鲁迅还原给学生,并在鲁迅和学生中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在的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慢慢地喜欢上鲁迅是非常不应该的。要知道六篇课文所包含的信息量,再加上来自于网络、课外读物对鲁迅的诠释,已足够学生认识鲁迅、了解鲁迅,但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原因有多种,而根本的原因还是一开始老师就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鲁迅是如何的伟大,作品的思想性是如何的深邃,战斗性是如何的强大等等内容。让学生一下子就望而生畏、畏而止步了。讲《故乡》必讲社会黑暗;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非常自然地涉及到“三味书屋”的不自由;讲《孔乙己》更是向学生大讲特讲封建科举的毒害。诚如刘发建老师所言习惯性地对鲁迅进行贴标签式的“政治图解”,其结果是“很容易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也就就此关闭”。既然如此,我们做老师的倒不如抛弃那些冰冷的、枯燥的政治图解,把鲁迅和鲁迅的作品从神坛上请下来,当做一般的作品来对待。老师不必进行政治上的说教,而应该让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作品本身,从作品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人和事,感悟他们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使学生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上鲁迅,喜欢上鲁迅的作品。
刘发建老师说走进了鲁迅的故乡,进入了鲁迅的童年,就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此语道出了鲁迅语文教学的真谛。在鲁迅的作品中,特别是小说《阿Q正传》里的赵庄,《祝福》里的鲁镇都和鲁迅生于斯、长于斯的绍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河大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五篇文章写的都是故乡的人和事,其中《社戏》里的平桥村更是给所有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鲁迅称为“乐土”。鲁迅把“故乡”作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这个精神家园(刘发建老师语)。这就是说对故土的神情凝眸,作为鲁迅教学中另一个突破口,理应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特别重视。老师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近鲁迅作品中那些充满了泥土气息、弥漫着故乡情绪的文字,品味鲁迅对故土的思念,对故乡的关注。进而勾起学生自身对家乡山水深情触摸,学生回忆自己发生在家乡的那些快乐和忧愁。用自己的眼光观察、思考家乡发生的一切,激发起学生创作的冲动和勇气。我个人就有这方面的经历。小时候读鲁迅的文章,深深被鲁迅的描写所吸引、所折服,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贴切。河里摸鱼、草里捉虫、庄稼地里剥玉米、瓜地里搬西瓜,那些快乐而有趣的事,不都是发生在故乡吗?故乡,是鲁迅的创作源泉,也是我们(包括学生)的创作源泉。
结语:受这三篇文章的影响,我似乎已明白了鲁迅教学应该走的正确路线了,我敢肯定以后上课,我一定会执拗地坚持走进鲁迅的孩提生活,走进鲁迅的故乡,走出鲁迅的“脸谱化”误区,和学生一起“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最终在鲁迅的文字中发现鲁迅,也发现自我,认识鲁迅,又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6日
[2]臧克家回忆录,臧克家,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3]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鲁迅的写作和生活:许广平忆鲁迅精编,许广平,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
黄建萍,女,教师,现居河北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