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本真的语文课程

2009-04-08 08:45卫志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教学内容

1997年以来,语文教学受到了空前的批判,在这种批判的浪潮中,语文课程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入了课程改革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两个《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引下,在专家、学者的极力推动下,在一大批语文教育改革弄朝儿的奋力搏击下,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新的语文教材出现了,与之配套的各种纸本资料、电子音像资料出笼了,语文教师的主动性也逐渐地发挥出来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有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也活跃了,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也在不断涌现,总之,语文教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机勃勃了。这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的,无庸置疑的。我们应当为此而自豪。

但是,当我们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时,还应当看到一个事实: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不容乐观。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到底怎么样,种种绚丽的描绘都是没有用的,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为准。学生的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所发展才是“硬道理”。那种虚无飘渺的集人类一切文化素养为一体的只有“万能博士”才能具备的所谓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运用的现实面前往往是不中用的。因此,我在此强烈地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本真的语文课程!

什么是“本真的语文课程”?我认为就是语文教师和学习语文的学生共同营构的为提高学生的实际的语文应用能力而进行的一切课内外活动。

本真的语文课程应当具有以下品格: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性

做任何事情,如果我们没有确定的目标,就只能是迷失方向的一叶扁舟,任惊涛骇浪颠簸,漂到哪里算哪里,也许有幸漂到彼岸,但大多是会葬身海底的。我们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我们的语文以外,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确定的具体的目标,不论是课程的总目标,还是一个单元、一节课,都有它的十分明确的目标。很难想象,一个历史老师或一个数学老师在上课以前心中或教案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就不一样了。尽管《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这类正式文件上也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语文课本上的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的开头也有教学和学习要求,但许多语文教师的心目中和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仍然是模模糊糊的。虽然心中有那么几条,教案上也写了若干条,但我们如果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许多所谓的目标是可有可无的,许多所谓的目标是难以具体落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教学的目标缺乏确定性,就是语文教学管的事情太多了,背的包袱太重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共同使命,可是语文课往往不自量力,总想独当此任,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科共同分担的责任,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往往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探讨某个具体的政治历史文化问题,或者煞有介事地研究某一个具体的自然科学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提示学生课后参考有关资料就行了),结果是越俎代庖,忘记了自己本来的任务。我以为语文教学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识字写字上,放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会读书方法上,放在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学会一般的写作方法上,放在让学生学会顺顺当当地口语交际上。我坚信,学生如果学会了识字与写字的规范,学会了基本的读书方法、写作方法、口语交际的基本程式,那么他们的其他科学、文化、道德素质就会跟着提高。很难想象,一个学生连最起码的语文能力都没有,他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能够真正得到提高,因为,这些种种素质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基础之上的。

二、教学内容的实在性

注意,这里的教学内容不是课本(或曰“教材”)内容。作为语文课本,尽可以编得示范性强一些,丰富多彩一些,引人入胜一些,应尽最大可能使学生热爱语文、喜欢语文课本,让他们在喜欢语文课本的同时自觉地感受语文、理解语文、运用语文。但是,在语文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则应当是实实在在的。大家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任何一门课上,总是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比如政治、历史类课程,总是要明确几个具体的概念,分析几个具体的政治、历史问题的。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课堂上,总是要讲几条定理、公理,要分析和演算几道例题的。学生上完这样的课以后,心理上总会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愉悦感,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有所增加和提高。这里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学生上完了一节语文课以后有没有这种感觉呢?恕我直言,许多学生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在一些十分热闹的课堂上,一些学生确实找到了这种感觉,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除了热闹还是热闹。热闹过后呢,再回顾一下,这节课到底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就很难说了。最后才发现,该读的没有读,该写的没有写,该背的没有背,基本的读书方法不会,基本的文章不会写,基本的交际能力没有。于是,在考试时,面对选择、判断题,只好瞎猜;面对主观性试题,缺乏主见,只好以不着边际的空话应付;面对话题作文,用非驴非马的文体写出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于是,在生活、学习当中需要运用语文的时候,一下笔就写错字(看一看大学生写的东西吧,一篇二百字的简历就有十几个错别字,更不要说他们所写的各种广告、启事了,那简直就是对汉字的肆意蹂躏!),一开口就说错话(就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播音员在播音时也是结结巴巴、错误不断,听着都令人发急),要读的书读不懂,需要的信息找不到,要写的文章(现实中的许多文章可不能“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啊!)不知如何下手,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不伦不类,不知所云,难以卒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不确定的教学目标导引下的教学内容的虚浮性。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好大喜功,把着力点不放在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上,而是放在对某一个教学手段(或曰“花样”)的精心设计上,放在对某一非语文问题的争论上(如愚公的环保意识、“父亲”违背交规、窦娥的“私心”、孔乙己的人权、祥林嫂的死因、木兰的性别等等)。这样的教学从表面看来,课堂气氛很好,也得到了听课者的赞誉。但是,真正的语文课却不见了。我以为,语文课应当与其他课一样,要认真地完成好自己的本来的任务,要多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属于语文的学习和运用的有益的东西,不要管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

三、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在教学论当中,有许多值得语文教学采用和借鉴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应当特别注意语文教学的独特性。语文教学的独特性是由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决定的。大家都知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往往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了。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就会分别列出工具性目标、人文性目标。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一会儿落实知识与能力,一会儿落实过程与方法,一会灌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的目标有许多条,有的是此时要学习和掌握,有的是彼时要感受和理解。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语文课程的目标应当是,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在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即“人文性”)。这两者始终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们一定要体现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是,在引导学生认真地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而不是暂时放下语文分内的事情去专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政治、历史、经济等)教育、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知识灌输。比如在论述类文章的阅读中,语文课的主要责任是研究这篇文章是如何处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它在论证方式上有何特点,它的论证语言是如何有助于它的论证的;至于它的具体观点是否正确,对社会起什么作用,当然应当关心,但不是我们特别要深究的问题。记叙类(含文学作品)课文的阅读,语文课的主要责任是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文章的思路、线索、事件、形象、环境、语言等等因素是如何为表达文章的主旨服务的,也就是说,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文章的写作方法上,要研究这些方法好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至于这篇文章所牵涉到的具体的社会问题,我们当然要关注,但也不必过分地去探究。科技类文章的阅读,语文课的主要责任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是运用怎样的顺序和方法来介绍某种科技事件的,要研究这种文章的语言与文艺类、论述类文章有何不同;至于这篇文章所介绍的具体的科技知识我们当然可以学习,但要真正地透彻地弄懂它,语文课就难以胜任了。总而言之,语文课因为有自己的专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实际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恰当地运用适合语文课本身的独特的方法。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语文课不必、也难以越俎代庖,语文课应有自己清晰的“头脑”!我再次呼唤:我们需要本真的语文课程!

卫志骞,延安大学文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语文课文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