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静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到底是什么使得《春江花月夜》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使文人墨客竞相折腰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景色的绮丽描写及意境的创设。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作者精心选择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引人探寻。诗人在文章开篇,就集中笔力描摹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奇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给人一种气势宏伟的感觉。在浩大广阔的意境中,一轮明月随潮涌生,动词“生”字,生动展现出月亮初升的壮观。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用自己的丹青妙手,寥寥几笔,便描写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诗人对月光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写:月光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色,因而“流霜”也觉不到飞了,“白沙”也看不见了。目之所及,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张若虚用诗笔为读者创造了缥缈神秘美丽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其次,我们再鉴赏诗人如何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的。月光下,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人物的生动描摹与对人生的思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光影摇晃,恍如徘徊;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这是怎样的愁苦!最后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诗文以深情的笔触赞颂了纯洁的经过升华的男女情爱,创造了神秘,美妙,动人的情,景,理的有机融合境界。
最后,诗人的最高明之处,是他没有仅仅局限在对景色和人物的生动描摹上,而是出人意料的生发出对人,对明月,对千古宇宙的思考和彻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世代的变化无穷,正如同江中明月的千古不变。诗人巧妙地从美景之中,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而且角度别开生面,并没有陷入前人哀伤人生短暂的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所以人生就和明月得以共存。诗人感受到的,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落月摇情满江树”,表现了对年华、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奇妙的景,升华的情,深邃的理。正因为如此,《春江花月夜》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
姚静,教师,现居山东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