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文学作品应有的习惯

2009-04-08 08:45陈丰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宝玉文学作品探究性

文学作品以其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相较其他体裁的作品,学生更乐于接受。可是,就我的教学经验观之,大部分学生爱读文学作品,也仅仅是因为故事和人物有趣或有意思而已。这样,阅读文学作品也就“沦落”成为学生猎奇的需要,成为学生的消闲之举了,这就大违创作者本意,低估创作者技艺了。

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的功能在于借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也就是浓缩社会现实的,并在写人和叙事中传达出创作者爱憎怜厌等感情的信息,从而达到或颂扬或批判或同情或讽刺社会人事的创作目的。

现今,我们教师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疑——教师归纳总结。我觉得,这模式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潜力:教师提问,学生被动思考,学生主动性何在?学生仍是围着教师的思路在转,学生主体性何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就是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我认为: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需要智慧!

就拿文学作品的学习来说——当然,自主探究性阅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但以文学作品的学习为最必需——我个人的教学经验:随着阅读的次数增多,思考的深入,我会不断地发现隐藏在平淡描述中的不少“玄机”。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有几篇文学作品就很有几处,就是我在教学时“顿悟”到的。《失街亭》中“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注意这个“言未毕”,当我提出这问题,学生马上就回答出了,反映了马谡急功近利的个性;但当我再问学生当时阅读到这里,有没有意识到这个“言未毕”的作用时,却应者寥寥。《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是从贾母“后房门”进来的。我问及“后”字的功能时,学生都能马上想到反映了王熙凤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地位;但又追问当初阅读时是否意识到,作了记号与否,却无人回应了。还有宝玉出场时,“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宝玉出场,丫鬟为何“笑”?一个下人对主子为何直呼“宝玉”其名?这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联系全文作者的爱憎情感,稍加思考,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没一个学生在事先想到这里这样写的玄妙。

于是我就感慨:文学作品以其表意的含蓄性、主题的隐晦性,给有着浮躁学风只追求故事性的学生,留下了多少未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代劳。其实这些问题大都很简单,关键在于学生意识到没有,如果这些问题是由学生自我发现,就意义非凡,值得我们肯定并褒扬;如果是由我们教师提出,那就失去了训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能力的价值了。尤其是名著,更可谓字字珠玑,几乎每个字都包含着创作者深刻用意,我们提倡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把这一个个隐藏于看似平淡的描述中的“地雷”发现出来(我用“地雷”作比喻,意在强调发现“地雷”比挖出“地雷”更有价值)。要做到这点,就要要求学生在平常阅读中必须静下心来,放慢速度,开动脑筋,每个字每句话每个细节都要思前想后,去揣摩它的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斟酌它的分量,体味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构思行文的玄妙。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品评作品的精妙之处,交流阅读发现和心得,全班同学互为补充,或许就可以接近“面面俱到”,而又不必教师“一一代劳”。

习惯培养阶段,学生的效率难免较低,也许一节课合全班之目力也难以发现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但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长远意识,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的尝试行为,有时还可来一点不太明显的“点化”(太明显也就没意义了),或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启发学生。相信:随着学生从阅读训练中“顿悟”次数的增多,以及“顿悟”带来的愉悦、成就感的不断获得,学生的发现意识就会得到刺激、强化,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敏感,细心发现问题的习惯也就形成了,自主探究阅读的能力就会加强!而且,我还坚信:这种由学习中培训出的作风,还可移植于日常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做学习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

陈丰华,教师,现居湖北荆门。

猜你喜欢
宝玉文学作品探究性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文学作品与数学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文学作品与数学
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