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09-04-08 08:45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空明原句思维

张 彩

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可以这样说,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实践证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愚公移山》,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推动了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为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问题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而辐射开去,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进行语句翻译,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因此,教学中可采用增删法来帮助学生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声声,近处蛙鼓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观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展开。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更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使提问平中见奇,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然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去鉴赏、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相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怎么会知道我被困在悬崖了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分析。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

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问题要有发散性

课堂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旨在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口头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让心灵化为流水,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什么为依托呢?”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于是,发散性思维便被激发出来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开拓学生思维,加快知识转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张彩,教师,现居河南遂平。

猜你喜欢
空明原句思维
江岚诗词二首
月夜里的“遇见”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
单元知识中考链接
解读单元考点,牵手高频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