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叙事作用

2009-04-08 08:45何小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判词探春贾府

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而《红楼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切合人物身份,更是作者讲述故事情节的手段,有些诗词完全融于小说故事的情节中,如作者喜欢欲先隐写人物的未来命运,于是,这些诗词往往具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可以说,读懂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尤其是书中前五回的诗词曲赋,不仅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又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更是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使人对全书的悲剧结局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预示的叙事作用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小说中诗词所少有的,那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全书的总纲,书中主要人物中的命运在此回中借助诗词予以了限定。在太虚幻境,普天下的女子全都进了痴情、结怨、朝啼、夜怨、春感、秋悲等司,金陵十二钗则全部进了“薄命司”,其中的“判词”均用诗韵文写作,从中可以看出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请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这一页的判词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将图画和判词联系起来看,图画寓“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之意。两株枯木,即“林”字,一围玉带,谐音反读为黛玉;雪,谐音薛,金簪意即宝钗。判词首二句,以乐羊子妻和谢道韫的典故,写薛宝钗德性贤淑,林黛玉才思敏捷,此二句预示了薛林的悲惨命运结局。玉带不系在腰间,却挂在林中,象征林黛玉纵有才华,命运却很悲惨。玉簪不带在头上,却埋在浓雪之中,象征薛宝钗独守空房的冷落与凄苦的结局。

第五回以“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上的图画,以及图画上的判词和红楼梦曲,预示以钗黛为首的贾府十几位女儿的性格、命运、结局。如“正册”上预示探春性格、命运、结局的那一页上的图画是“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则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海。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14支曲关于探春的那首《分骨肉》则是:“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图画上的“两人放风筝”就是遣探春远嫁的说媒者,放走风筝,喻探春有去无回。“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是探春远嫁,生人做死别的明确暗示,图画只是粗略的预示了探春的命运与结局。判词则包括探春性格在内的一生遭际作了概括,“才自精明志自高”写探春是个有志知才能的女子,为人精明能干,才智甚高,就是这样的才女却避免不了远嫁的悲剧命运。她一度代理管家之职,秉公行事,兴利除弊,可又“生于末世运偏消”,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分骨肉》一曲,对探春远嫁,一去不归的悲惨结局作为更为详细的预示,曲名“分骨肉”,意在表明探出远嫁,与骨肉亲人分别的意思,“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写探春不得已远嫁。曲中“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也是她一去不归的明证。曲末“牵连”二字是说心里牵挂惦念,此曲以探春离别亲人之辞,语言也甚合其为人。探春本是颇有英气的女杰,故于临别骨肉分离之际,仍能不因悲痛而失态,只是尽力劝慰爹娘珍重节哀,而无一字自诉衷肠。

《红楼梦》的预示,还体现在故事情节的预示上,如《<好了歌>解注》“蛛丝儿结满雕梁”为“潇湘馆、紫(降)云轩等处”预示了80回后,有关黛玉、宝玉的情节。“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预示了薛宝钗、史湘云白首孀居的情节。“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预示了柳湘莲日后做强梁的情节。“蓬窗”换作“绿纱”说是雨村一干新荣爆发之家。“致使枷锁扛”也是贾赦、雨村一干人,预示了80回后,他们因贪财、作恶而获重罪的情节就更加清楚了。“穿紫袍的”,说是“贾兰、贾菌一干人”,贾兰的官运在李纨册子的判词和曲子中也可得到印证。又如上面提到的探春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并参考判词前的画面,那么此二句是预示了清明节贾府全家将在江边送探春远嫁海疆的情节。

《红楼梦》的预示,还体现在对故事结局的预示上,第一回末尾的《<好了歌>解注》,开头四句“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是总写对以贾府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亡结局作了预示,形象的勾画了封建末世,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之间为权势利欲剧烈争夺,兴衰荣辱迅速转递的历史图景。同时第五回对悲剧结局也作了清楚明白的预示,第五回《红楼梦引子》“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明白无误的告诉读者,《红楼梦》演绎的是“怀金悼玉”,即怀念与伤悼以薛宝钗和林黛玉为首的金陵十二钗的悲剧故事。《收尾·飞鸟各投林》更总写出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不幸结局和贾府不同性格、不同遭遇、不同身份地位的女子的共同悲剧命运,预示了贾府“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结局。

二、作者创作思想的表达

文备众体,引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形式入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上的一大特点。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文备众体最成功的典范,它一方面吸收明清小说中文前诗、文后诗、有诗叹曰等艺术形式,另一方又对它进行了改造、丰富和发展,使他能够为作品的内容情节服务,为作者总体的艺术构思服务。

《红楼梦》的第一回有一首自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直接以作者身份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这首诗并不是作者在自嗟自怨,无病呻吟,把这首诗放在卷首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的。在开篇第一回中,作者以顽石自喻,并说明《红楼梦》中所写的人物都是自己半世以来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内容也大概不过是谈情,创作的方法则是按迹循踪,实录其事,不敢稍加穿凿,致使其真,更无伤时诲谣之病。目的是让世人在茶余饭后把此一玩,消愁破闷而已。如果真是这样,作者何须用“假语村言”,而将“真事隐去”呢?顽石上的那首石碣诗,又当怎样理解呢?显然作者是有他自己无法说明的苦衷。

作者生活在18世纪初期到中期,中国的封建社会由于长时期以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因素的增长发展再也不是中世纪式的单纯的封闭的封建社会了,这时的封建制度已面临崩溃,封建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曹雪芹以自己的独特嗅觉,已经从“康乾盛世”的表面现象,嗅到了封建阶级即将走向灭亡的气息。他不满这样的现实,可又不想让社会就这样腐烂下去,他曾经产生过“补天”的思想,可又清醒地看到这个思想是徒劳的。

作为一个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他遵循的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可是在那样的社会制度下,作者又不敢公开表露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写出现实的种种弊端。所以他才用了许许多多巧妙的借托:大旨谈情、不干时政、按迹循踪、实录其事等等。然而在这首自题诗中,作者却沉重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我们只有读懂了这首诗,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去理解整部《红楼梦》。

三、绮丽与悲凉两种美学风貌的奠定

前五回是全书的总纲。小说在开头时,癞头和尚对甄士隐念过这样一首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可以看到,作者虚拟了一个超现实的人物——癞头和尚,借助此人之口,对全书的结局作了一个朦胧的暗示。

乍一看,诗中包含了雪、花等通常被认为是美境的象征物,且此诗对称工整,仄平有序。不失为一首颇有韵味的诗篇。但细细读来,诗中的某些实物恰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最终命运的伏笔,这就为小说奠定了绮丽与悲凉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基调。如菱花实质上是甄士隐之女英莲(香菱)的化身,且雪是薛的谐音,实际上指的是小说中另一人物薛蟠。

对此诗进一步深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首诗的前两句隐喻甄士隐之女英莲落入薛蟠之手,沦为婢妾的不幸遭遇,英莲的身世遭遇就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儿不幸命运的一种象征性写照。后两句借对英莲在元宵节失踪的描写,说甄家烟消火灭,其实这时,悲剧结局有了一个大概的说明。借对甄家的兴衰际遇来隐喻贾家的命运,实质上是为了表明贾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结局。

第一回末尾的《<好了歌>解注》,开头四句“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是总写对以贾府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亡结局作了预示,形象的勾画了封建末世,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之间为权势利欲剧烈争夺,兴衰荣辱迅速转递的历史图景。

何小蓉,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7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判词探春贾府
你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样子,很帅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你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样子,很帅
巧妙判词
玫瑰花探春
十二钗判词的结构方略
由《洞穴奇案》引发的思考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谨小慎微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