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巍 刘九洲
摘要2008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危机事件频发。倘若媒体能在危机报道中妥善引导舆论,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把灾难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而这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第一时间定义新闻,是指危机发生后,媒体迅速对危机作出自己的解释,给危机定性,打上媒体的烙印;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舆论导向责任,协助党和政府处理危机。
关键词危机第一时间新闻定义
2008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大雪灾、3·14事件、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一系列的天灾人祸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也让2008年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民族记忆符号。
在这几起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我国媒体体现出了舆论引导不及时和舆论引导不力等问题。毋庸置疑的是。倘若媒体能在危机报道中妥善引导舆论,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把灾难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而这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这里所言第一时间定义新闻,是指危机发生后,媒体迅速对危机作出相应的解释,给危机定性。打上媒体的烙印: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舆论导向责任。协助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第一时间定义新闻具有两层涵义:其一是反应要迅速,及时出击;其二是报道要得当。内容准确。
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是深刻总结新闻舆论与党同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所提出的精辟论断。第一时间成功定义新闻,便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好媒介监测环境的功能,让新闻媒体成为党和国家的晴雨表,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纵观这几起危机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成败得失,不难发现:第一时间定义新闻成功,媒体便能在传播中过滤噪音,消除流言,揭露谣言,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有效引导舆论:反之,第一时间定义新闻失败,必会招致传播中的大量噪音,流言四起,谣言纷飞,并最终导致舆论引导时媒介话语权的缺失,非但不能化解危机。反而会使危机加剧。
一、第一时间定义新闻,能过滤危机传播中的噪音
这里借用信息学中的信噪比这一概念来分析噪音。信噪比是所需信息与多余信息之比,信噪比越高,噪音越小;反之,噪音越大。减少噪音的关键在于提高信噪比,即提高所需信息,减少多余信息。危机事件突发时。来自不同渠道的舆论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就会蜂拥而至,泥沙俱下,再加上各种新媒体的粉墨登场,也就造成了舆论的多元效应,而那些错误的舆论一传播中的噪音,极易混淆视听。
因此,这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主动出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成“舆论共识”,这样的话就弱化了危机传播中的噪音,干预了不正常的舆论传播,维护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反之,如果媒体没有第一时间定义新闻。便会导致噪音四起,堵塞正确的舆论传播渠道。
例如在3·14西藏打砸烧事件中,西方媒体肆意歪曲事实,攻击中国,给危机的处理制造了大量噪音。西方媒体的做法固然与他们一贯的反华立场有关,但我国媒体第一时间定义新闻不当,却直接给西方媒体提供了表演的舞台。此处所言不当包括两点,其一是时间滞后。早在3月10日下午,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外地学经人员在拉萨的中心——大昭寺广场打出“雪山狮子旗”“西藏独立”等标志和口号,但直到3月14日发生大规模的打砸抢烧事件后媒体才开始报道。其二是定义不准确。在3·14事件的报道之初,许多媒体一味发表评论,一味口号式呼喊,诸如“深刻揭批达赖集团的分裂罪行”等等充斥报道版面:一些媒体还脱离事实本身随意上纲上线,用无比恶毒的话语攻击达赖,大逞口舌之快,缺少必要的宣传技巧。如此一来,不仅收不到应有之效果,还会适得其反,给西方媒体留下了歪曲报道的土壤。在国际上制造不必要的噪音,使危机处理难度加大。
其实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的媒体其实只需要如实记录事实的本来面貌,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在事实的基础上为事件做出我们自己的解释,以此来引导国际国内舆论,以我为主,牵着舆论的鼻子走,西方媒体必然会失去发挥的空间,噪音也便得以过滤,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引导发动民众同政府一道共同战胜危机。
二、第一时间定义新闻,能消除危机传播中的流言
危机事件发展演变的第一个阶段是孕育期。在这一时期,流言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很快引起相关人群的心理恐慌,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在危机事件的孕育期。媒体应当第一时间定义新闻,及时迅速站出来发布权威信息,消除流言,以正视听。
如果反应滞后,或者定义不当,便会使危机的处理极其被动。反之,如果定义新闻及时恰当,媒体便会在危机的孕育期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发挥好代言人的作用,从而让危机带来的损失小很多,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有关余震的流言,北京、上海及重庆等地的许多居民都通过收到了有关余震的短信:随后,互联网上甚至流传“都江堰市一化工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成都市饮用水源”的说法,后被证实纯属流言。流言若不及时澄清,就会以讹传讹,导致谣言四起,社会动荡不安。然而,这次强震并没有造成社会恐慌,各地很快恢复了常态,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在强震面前保持了冷静和理性。显然,这种理性归功于及时的信息公开和透明、通畅的信息传播,就从地震到来那一时刻起。各类媒体进行了及时充分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报道,主流网站跟进刷新着灾区传来的各类信息。就连许多西方媒体都一反常态,对这种及时而透明的反应给予赞扬。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赞道:“尽管世界很多地区有大量这样的灾难场景,但对于一个有着隐瞒自然灾害历史的国家而言,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救灾工作是了不起的。”
我国学者陈力丹在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流言传播的一个公式:R=i×a÷c。121R是指流言(Rumor),i是指流言内容的重要性(importance),a是指所涉事情的模棱度(amblgmty),c(criticalabmty)是指公众对流言的批判能力。如果传播的内容对传播者很重要,涉及很大的切身利益,同时,传播者对其的了解又很不清晰,那么,越是重要,越模糊,传播速度越快越广;公众对所传播的事情了解得越清晰,或具有批判理性,能够辨别,那么。流言的传播就会遇到阻力。
在这个公式里,流言内容的重要性一般是难以变更的,因为通常是客观存在的没有解决的问题,例如上述汶川地震的流言。但是关于事情的清晰程度是可以改变的,公众对事情的
理性认识也可以提高。所以,上述几起危机事件,如果媒体出来及时辟谣,便能让流言却步于传播初期。
其实,我们的媒体完全有做好第一时间定义新闻并消除流言的外在条件:目前,我国的网民和手机用户已居世界之首。网络和手机便捷迅速、覆盖面广、受众人数多,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代传播手段,这种传播手段在涉及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初,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独特的辟谣作用,不失为一种及时有效的传播手段。
三、第一时间定义新闻。能揭露危机传播中的谣言
流言是大众无意识地传播的,谣言是极少数人蓄意捏造的。谣言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它多是别有用心者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捏造出来蛊惑人心的假消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非道德畸形舆论,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重大突发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大量谣言。例如在2008年南方大雪灾中,,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谣言。网上一度谣传“贵州一万多根电杆里没发现钢筋”,还有许多以电力职工名义写的所谓专业文章,论证“这次雪灾系人祸”,涉及的负荷不够,电力部门的腐败,更有别有用心的人拿出宝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采用的融冰技术证明30年的改革是倒退。此后。有些人甚至将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吉时,与南方大雪灾、3 14打砸抢烧事件和汶川大地震灾害附会到一起,说什么老天示警云云。一时间,这些谰言确实迷惑了不少人,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谣言止于真相。知情才能理解,理解才能万众一心、共渡难关。2008年的南方雪灾并不需要专业的电力知识证明为什么南方的电塔倒,更大的风雪在北方却安然无恙:只要知道北方下雪时在电缆和电塔上不会结冰,而这是造成灾难的真正原因。只须明白这一点,便能揭露谣言,让许多谣言不攻自破。
真相需要公开。公开需要报道,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谣言之所以四起,恰恰是政府和传媒权威声音的缺席。谣言之所以产生并不断蔓延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是权威、真实信息的缺失,或者是事件的处理本身存在不透明和模糊、灰色的空间。媒体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坚持客观、公正、积极的舆论导向,及时把真实情况特别是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大决策的意义作用及时通告。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增强信息环境的透明度,以减少不必要的怀疑和猜测。能够使这种模糊、灰色的空间最小化,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心头的疑虑,使信息畅通无阻,有利于危机的处理。
想让人们不相信谣言,相信媒体,而且还要让谣言止于媒体,这需要媒体有良好的诚信度和权威性。诚信度和权威性来自何方?来源于平素的点滴积累,平时就要讲真话、实话,久而久之,就会在读者心目中确立诚信权威的地位,这样,当谣言出现后,读者自然相信媒体的说法。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灾难的冷漠、拖延与隐瞒。面对危机事件,我国的新闻媒体应该遵循新闻舆论引导规律,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成为环境监测、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当今全球化传播视野下,谁掌握了国际舆论的主动权,谁就会在国际事务中处于强势地位。面对危机事件。传媒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牢牢掌握传媒的话语主动变得尤为重要,而这需要传媒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