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
【摘 要】《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实时性的公共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这门课程的实时性要求教师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到教学模式都必须与时俱进。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教师团队
一、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必须突破单一的“零起点”平台,从一个较高的新平台上起步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近年来新入学的大学生大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和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不能再是单一的“零起点”。但是,目前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基本上都是对学生进行统一起点、统一内容的教学,既浪费了部分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造成学生逃课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风。而且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对于在设备、师资方面本来就较紧张的高职院校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跨越“零起点”平台,从一个较高的新平台上起步。为了照顾到少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缺失,在高职现阶段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可以实行“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并存的教学起点。新生入学后,对所有学生实施统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打破系别界限,把学生分成“零起点”教学班和“非零起点”教学班,每班可排90~120人,制定“零起点”和“非零起点”两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两级的课时都可按每周4节安排,两级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均按1∶1分配,实施分层次教学。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改的主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计算机方面更多的是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普遍将《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我院每年约有3500人学习该课程,影响面很广。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成为各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各院校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制定了针对该课程教学的相关制度,如规定所有学生必须通过省级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以期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计划一般设置为50~64课时。为了保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一般安排理论课时与上机课时各占50%。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现代化教学环境有很大的改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图形化界面使得“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必须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或现场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度,增加上机练习的比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人数众多的学习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课堂讲解、演示和学生的自学、互学相结合,把学生的听课、完成作业和课程设计相结合,实现“立体化”教学方式。即教学任务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基本教学内容由教师演示讲解,其它一些学习任务则要求学生单独完成或分组完成,增加学生互相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质量。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制作集知识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向学生呈现知识和传达学习任务,教师的演示讲解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形成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特点,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课堂知识。例如,在Word教学中,首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个图文并茂的排版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展开教学过程。讲解这个排版案例,也就开始了Word的基本功能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案例的制作中学习理解Word的功能和操作,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的要点和解决方法。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其他类似的案例,比如完成一个多姿多彩的“个人简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分析案例,并引导他们积极尝试如何完成案例,充分覆盖Word更多知识点。通过案例教学法,改革了旧的教学方法,学生感到学习有情趣,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在学生一人一机的上机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于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采取多种选择,如按“学习任务”的要求,由学生照猫画虎,再做一遍;或者给出具体题目,由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还可以仅提出要求,由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要求学生独立上机完成,教师巡回辅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
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者一个应用软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大型综合性实验题目,在规定的时限内,学生可以单独也可以2~3人合作完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优秀的作品可以收入学生作品集锦库,作为下届学生的学习案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构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搭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标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作为手段来获取、分析和处理多种信息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大课教学为辅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探索一种面向知识起点各异的学习者、支持按需学习、基于网络教与学的模式,使被动型的学习模式变为资源型、探索型和合作型的学习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三大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软硬件系统组成、病毒与信息安全等;二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应用;三是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注重处理好知识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要注意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仅以流行的应用软件为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国家在出台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举措的同时,提倡使用国产软件的力度将加大,政府也将率先使用正版的国产软件,今后用户选择应用软件的范围会更大。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不应只限于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某几个应用软件的操作,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加上同类软件,尤其是国产软件的介绍,如红旗Linux操作系统、 WPS文字处理系统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通过一种软件的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快速掌握同类软件使用的目的。
2.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
鉴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以及学习该课程的人特别多,我们应该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除了一般课程应包括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课件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案还应包括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上机操作题库、综合应用案例集、在线模拟考试系统等,使其成为一个高度综合的学习资料库。搭建一个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把“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方案放置在网上,方便学生按自己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和课后复习,支持按需学习。促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从被动接受型向资源型自主学习的趋势发展。
3.教学课件的设计
无论是多媒体手段的电化教学还是网络教学,教学课件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教学课件的设计多是教师讲稿的翻版,功能性和互动性较差,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好的教学课件应该是符合认知规律和教学目标的具有知识性、演示性、辅助自学和练习性的课件,能够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协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例如,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整个课程设计和准备以下几类课件:(1)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制作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直观性强的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使讲解的内容更形象化,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效率。(2)上机操作例题和习题。为将讲授的每个应用软件准备好进行现场操作演示的、常用功能应用的综合例题,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看到所讲解的每个功能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设计学生课堂操作习题库,由教师根据课程进度指定上机练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前自学和独立完成。(3)综合应用案例素材。为每个应用软件准备多个由简单到全面综合的应用案例素材。例如,对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分别准备数据填充、表格格式化、函数运算和图表制作的案例素材,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4.重视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团队的建设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的电化教学或网络教学需要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需要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和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而且需要一个课程建设负责人,此人负责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教学资源设计。整个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维护最好由专门的人或部门负责,教师的精力着重放在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教学课件的设计上。这就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培养问题。(1)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设计教学课件,除需要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平台的使用外,还需要为教学课件、题库和案例的设计查找、分类、组织、加工大量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并注意收集优秀课件的资源,以保证教学课件的质量和系统性,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和文字教材难以理解的问题。此外,教学内容的不断调整和更新,需要教师能及时地更新或制作课件。这些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合作。(2)在现场教学环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转移到教学的设计和管理上,需要进行更多的创造性劳动:掌握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联系,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层次,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3)将多媒体教学课件放到网络上,既方便教师讲课用,又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自学,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由于用户可以自由进出,随意存取,难免出现侵权使用、病毒感染等问题。因此,网络必须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和可扩充性,且需要专门的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总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并在应用层次上有所创新,必须有一个精诚合作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韩坚华.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
[2]解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之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陶志军.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刘志成.对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