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405)
鼓胀是肝胆系统最常见的,亦是目前中西医治疗最棘手的一个病证,如何讲好鼓胀篇,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教学中,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鼓胀的定义,单纯按教材照本宣读,难免枯燥乏味,因此要结合临床,运用图片和录像,首先介绍一个典型病例,引出鼓胀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腹壁脉络暴露,尤其突出腹部胀大如鼓而得名这一特点,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完整的定义应该由主要临床特征和病机两方面组成,这样结合临床,突出特点讲解,学生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鼓胀的病因病机,教材分为黄疸胁痛积聚转变、情志不遂、酒食不节、血吸虫感染4个方面,如果按教材一一讲解,缺乏特色,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抓住气、水、血3个字,结合病变的脏腑来阐述,才能言简意赅,突出重点。鼓胀发生的关键,是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其中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因此肝气郁结,气滞而致血瘀,是鼓胀发生的基本条件。脾为后天之本,制水之脏,肾为先天之本,治水之脏,故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停”于腹,是鼓胀发生的重要因素。以气滞、血瘀、水停为主线来阐述其病机,简单明了,学生容易理解。
教材[1]鼓胀篇中有两处提到腹部有振水音,这与西医的振水音不同,它是由于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冲击或振动胃部,而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是生理性,多见于正常人餐后或饮进多量液体时出现。如在清晨空腹(晚上8点以后未进食)或餐后6~8 h以上有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则是病理性的。鼓胀篇所说腹部振水音,是由于腹腔积液,震动腹部而产生的;而西医诊断学所说的振水音,是由于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冲击或振动胃而产生的,两者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不同。我们上中医内科学时,学生已上过或正在上西医诊断学,容易混淆,也经常就这个问题,询问老师。笔者在讲授鼓胀篇时,阐明两者的病机所在,是一个概念,两个不同的内涵,学生一听就明白了。
教材[1]在本篇分证论治部分,将本病按早、中、晚3期阐述,这样就使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削弱了,笔者认为,应该把分期与分型结合起来,既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又能反映本病发展变化的演变规律。教材中鼓胀早期辨证为(气滞湿阻兼瘀血内停);中期应该是本病的重点证型,但教材仅以扶正四君子汤加黄芪、黄精为主方,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以调营饮为主方,而把其它证型作为副方加减内容来阐述,误导学生中期仅用四君子或调营饮来治疗。笔者认为,鼓胀中期应依据临床表现,分3个型论治:(1)湿热蕴结型:腹大坚满,撑急,烦热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面目肌肤发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用中满分消丸加减。(2)寒湿困脾型: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脘腹痞胀,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食少便溏,尿少,甚至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舌淡暗,苔白腻, 白滑,脉弦缓。治法:温中健脾,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加减。(3)肝脾血瘀型:腹大坚满,青筋怒张,颈、胸背、面颊散在红痣血缕,手掌赤痕,胁腹攻痛,口唇色黯,舌质紫黯或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利水。方用调营饮型加减。通过以上证型阐述,既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1]田德禄,蔡 淦,单兆伟,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