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范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冬、春季节高发。在这个期间里,就诊的患者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冷空气的刺激诱发了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11、12、1、2月份冠心病的发病率最高,4个月的发病人数占全年发病率的43.32%[1]。说明寒邪内侵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冠心病病理机制的认识在国内已基本趋于一致,即“本虚标实”[2]。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其病因与寒邪内侵密切相关。王叔和在《脉经》中认为厥心痛的发生是由于寒气客于心包络所致。《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蒙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不仅指出了心痛的发病是由寒邪内侵,阳气不化所致,而且还具体描述了胸痹的症状,与现代医学所阐述的心肌缺血症状基本一致[3]。
寒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为冬季的主气,又是六淫之一[4]。寒病可发于四季,但以冬季为多。天寒地冻,气候寒冷,将息不慎,素体阳虚内寒之人极易感受寒邪。外寒侵入,易伤阳气,而引起内寒。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发为胸痹。诚如《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类证治裁·胸痹》也说:“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亦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内因是由于机体阳气素虚,寒气聚于胸中,久留不去,导致胸阳渐微;外因为寒气侵袭,形成一种凝血病”。可见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寒邪内侵,伤及阳气是重要的病理过程。
《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寒邪不仅抑遏阳气,又具有凝滞的特点。人体气血的运行,依赖于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寒邪内侵,胸中气血失于阳气的温煦而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在临床观察中也可以发现,因寒冷而诱发的冠心病事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胸痛较为剧烈。如为心绞痛发作,胸痛常持续在3~15 min,疼痛多表现为“压迫感”或“紧缩感”。如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胸痛常持续30 min以上甚至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严重时病人可以伴随濒死恐惧感。
现代医学认为,寒冷是冠心病事件的重要诱因之一。一项对17个国家的入院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5℃能使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2%。澳大利亚的一项有关“季节、气候与冠心病”的调查结果显示,20%~40%的致死和非致死性冠心病与每年其他时间相比,最可能发生在冬春季,冠心病的死亡最可能发生在每天的低温状况下[5]。
有学者曾经发现,在踏车试验的次极量运动中,在室温为-10℃时,收缩压、心率异常升高,甚至在较低的工作负荷时也可发生心绞痛,比在室温为+20℃时明显。另有实验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寒冷季节血液流变性异常较夏季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6]。
我国北方地区隆冬和初春气温普遍偏低,昼夜温差大。在外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尤其在寒冷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寒冷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黏聚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升高,凝血时间缩短,易导致血栓形成。而上述因素均可能使原来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变得不稳定,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和血栓而发生冠心病事件。
鉴于以上所论,寒邪内侵是冠心病事件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在冬春的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宜防寒冷、重保暖、慎起居。
[1]杨旭明,刘 可.冠心病事件与季节[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6):806.
[2]张继东.心血管病当代中医治疗[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136.
[3]郭 宏,钱 瑛.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J].黑龙江中医药,1998(1):4-5.
[4]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1.
[5]罗明朱,朱明政.季节、气候与冠心病[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4,3(5):123-124.
[6]刘勤杜,郭安阳.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致病机理的血液流变学探讨[J].陕西中医,1994,15(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