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莉红
摘要:文章探讨了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之间的关系。从岭南多元文化、商业文化、水文化和海洋文化三个方面与岭南园林进行对照分析,去发现文化与园林实体之问的共生性。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园林;共生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2-0159-02
一、岭南文化产生概述
岭南,即五岭以南,我国南方大庚岭、都庞岭、萌诸岭、骑山岭和越城岭以南地域的概称,大致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其地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较为分散。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气温较高,雨水充沛,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林木生长茂盛,四季常青,百花争艳,自然风光婀娜多姿。岭南的地理地貌、丰富的山石、木材、花木以及各水系河流良好的运航条件为岭南造园的基本物质材料来源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而岭南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岭南造园景观提供了素材和蓝本,同时也为修建园林提供了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文化的特质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古代岭南,由于高山峻岭的阻隔和交通工具的落后,岭南与外世隔绝,有着地道的土著文化。自封建社会以来,岭南这个“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被用作流放发配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原文化,如苏东坡流放到清远连州。在当地兴办学堂,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兴教办学等。而商、周、秦以后,由于中原商人南来,及战争逃亡、随军征战、官仕贬谪等原因,中原移民更广泛地带来了以儒、道为主流的中原文化。岭南地区形成了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长期融合。
由于岭南地理位置特征背山负海,高山峻岭的阻隔使岭南与中原的陆上交通不便,于是在近海这一水路发达的有利条件下寻求海上发展,产生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发展,造就了岭南人的重商意识、务实的性格特征和开拓进取的进取精神。岭南人除了生产和经营讲求实惠外,连衣食住行方面都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惠,除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享受性的需求,追求个人的身心享受,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岭南典型的实用主义文化。
“岭南的传统地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具备了吸收外来文化的潜质,对外来文化能选择性地吸收。”正是由于岭南文化的这种兼容吸收的潜在特质,使岭南文化在经过近千年的冲击中吸取了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闽赣文化及海外文化,在各种文化交往和碰撞中不断调整和建构,沉淀发展为独特的文化风格,体现了兼容、多元、开放、务实、创新的特性。
二、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
(一)岭南多元文化与岭南园林
中原文人墨客、能工巧匠的南迁,对岭南园林的营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岭南园林中能看到江南园林、北方皇家园林的影子,但却还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江南私家园林主要由文人、士大夫兴建,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受传统的儒、道、禅文化的影响很重,大多是仕途不利,中隐于市的隐士,借用园林来作为其精神寄托和自恃清高的表现。闹市之中建园,形成城市山林的僻静效果,园主在其间自得其乐,势必采取内敛的空间布局模式,以求园内的清净优雅,用曲廊、漏窗来组织空间,延长游览路线,以达到以小见大、含蓄、收敛的秀美,园林追求平淡深远、幽雅脱俗的意境美。而北方皇家园林体现其皇权至尊、至上的皇家气派和大一统思想。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改造,采用扩散开放型空间布局模式,当然在其园中园里也有局部的封闭内敛型的园林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江南私家园林的影响。建筑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装饰色彩金碧辉煌,色彩绚丽,尽显皇家的富丽堂皇。岭南园林里兼具了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体现了岭南人“万物皆备于我”,多元并蓄的特征。在选址上,既不同于江南私家园林辟园于小巷深处、闹市之中,又不同于皇家园林在范围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改造,而是尽可能避开闹市,把园林建在真山真水的自然环境中,但对大自然尽可能不去做大的调整和改造,以求与大自然的融合,园主崇尚自然,追求平实。如广东四大名园都是建在乡村或小镇边缘,以求得良好的自然环境。可园建在乡村湖边,在此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将可湖的广阔湖面纳入园子中来(图1),水面平坦开阔、视野宽广,而四层的邀月阁高达15.6米,登高可纳满城风光,近处园内全景,远处田野、池湖、群峦山峰尽收眼底,产生“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效果。“如果说北方皇家园林是一望无际的山山水水,感觉是没有特定的环境空间限定,而江南园林是筑有自己的天地,以隐逸的思想为主导,那么岭南庭园则反映了园主人既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扩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我们在空间布局上,吸取江南园林通过大小空间对比来产生以小见大的效果,把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间产生更大的感觉,形成以小见大的感官效果。岭南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适宜建园的土地资源更是有限,所以岭南园林一般面积较小,这样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组织空间更显必要。在建筑、山石、植物、水体等各种园林要素的布置方面,注意运用江南园林藏与露、虚与实、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等处理手法,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游览情趣(图2)。
江南园林尤其注重意境的营造,游园需要用心去体会,园内充满深厚的文化内涵,大多寄予了园主平淡清深、幽雅脱俗的高尚情操。岭南宅园中,文人雅士也追求园林意境,同样喜用题名、匾额、对联等手法来点题。如余荫山房取名“余荫”,意为承祖宗之余荫,方有今日及子孙后世的荣耀,园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点出了园子的特点。清晖园读云轩,人口对联横批“读云”,对联“过桥分墅色,移石动云根”,点出了品味鉴赏门厅内犹如大型盆景般奇石的意境,留芬阁门楣横匾书“留芬”,对联“玉树留芬春晖永驻,芳园涉趣清韵徐来”,都是点题的佳作。但岭南园林在意境的追求方面没有私家园林那么彻底,岭南造园更多地讲究实用,造园意在园林的融合性和亲近性,不像江南园林那么深邃,意境的营造是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景物的观赏性。
在色彩运用上。江南宅园多用大片白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粟褐色的梁柱,体现一种清水芙蓉、自然淳朴的素净淡雅之美。皇家园林多黄、绿、大红等强烈的颜色,尽可能体现皇家建筑金碧辉煌、壮丽斑斓的皇室气派。岭南园林折中而取,还充分运用灰雕、砖雕、木雕等精美的民间艺术,着以红、橙、青、绿等各种绚丽的色彩,既有别于江南园林的素雅,又不像皇家园林那么金碧交辉,光彩夺目。
(二)岭南商业文化与岭南园林
岭南自古有着“重商轻农”的经商意识,在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岭南人形成追求务实、适应、开拓创新的性格特征。
岭南商业文化,体现了务实性、适应性与创新性。正是这种独特的性格特征,造就了岭南园林的特征。
在建筑布局上,江南园林巧用曲廊、漏窗来组织游览空间,延长游览路线,形成可望不可即、步步引导暗示、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岭南园林也用游廊,但这中廊道通常又作为交通通道,与实用性密切结合。连房广厦是岭南园林建筑布局的特色之一。如可园全园的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和十五房,每组建筑用檐廊、前轩、过厅、走道等相连,避免园内行走遭烈日、暴雨、肆风的影响,形成“连房广厦”的内庭空间。周围建筑具有居住功能,这样庭园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问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比较开阔的庭园空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建筑物通常也是朝南布置,充分体现其实用性。
清晖园的造园特色也体现了其实用性。岭南气候炎热,是夏天东南风、冬天西北风的季风气候,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特点,园林建筑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
因受商品意识和商人思想的影响,园林讲究实用,景观景象的表述不像江南园林那么转弯抹角,园林意境没有那么深邃。岭南园林庭园空间大多偏小,这种强调空间的实用性,园林尺度的近距离对话,造园的融合性和亲近性,体现了岭南商人喜欢交往、洽谈的心理性格。
(三)岭南水文化和海洋文化与岭南园林
“岭南人自古以来对‘水的崇拜超过了对‘土的敬服,而‘水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使得岭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在潜意识里本能地抗拒禁锢的僵化”,岭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同时又有创新意识。这也使得岭南园林能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岭南背山负海的地理环境,促使岭南朝海上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为岭南人走出本地。迈向世界开创了道路。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岭南作为海外贸易的港口,与对外接触更广泛,西学渐进,加快了海外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作为兼容并蓄的岭南人,形成中西合璧的审美观念,自然会吸收运用海外造园手法和材料,如广州“骑楼”建筑,仿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卷廊形式。开平立园采用西方造园手法中轴对称的几何平面构图和西方建筑造型(立园凉亭)。在建筑材料上,选用雕花镂空铁栏杆,装修装饰上采用拱形门窗、外廊式阳台、罗马柱等都是西方特色的体现。
三、结语
岭南独特的文化影响、促使着岭南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而从岭南园林的布局形式、造园手法、建筑特色等园林特征中又可以折现出岭南文化的特性。应该说,岭南园林是岭南文化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是具象的;而岭南文化是岭南园林特征表现的必然,是抽象的。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具有密切的共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