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2009-04-02 06:50徐品文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传导机制次贷危机美国

徐品文

摘要:2007年7月,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以下简称次贷)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股市和汇市波动明显,主要金融市场呈现流动性不足。为维护金融稳定,各国中央银行纷纷出手救市。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损失巨大,金融市场余波未定,实体经济衰退风险增大。尽管如此,投资者目前并不清楚还有多少损失没有暴露。有关次贷危机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63-03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与传导

1.次贷危机的起源

次贷是对有欠佳信用记录或负债与收入比例偏高的借款人发放的房屋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次贷有两个主要特点。从需求看,次贷借款人的特点决定了次贷必须批量化、高利率,这就产生了对衍生产品的需求。从降低风险来看,次贷的发放取决于房价的稳定上涨和利率的持续低水平,一旦这些宏观经济因素逆转,次贷的拖欠率必然上升。次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01年,次贷才开始在美国飞速发展。新增贷款额从1 2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 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8%。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

低利率、房价稳定上涨及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美国次贷飞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2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长时间的低利率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又刺激了房贷需求。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次贷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购房需求及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次贷的需求。

刺激次贷飞速发展的低利率、高房价等宏观经济因素发生逆转,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004年6月之后,美国为对抗通货膨胀,17次提高利率,至2006年7月,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升至5.25%。但是,次贷产品在降息过程中形成的势能没有削减,反而随着衍生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持续降息、升息造成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够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隐患。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降。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资信状况欠佳的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7月,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因此而显著上升。2007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宣布倒闭,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2.次贷危机的传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有必要对次贷衍生产品及其证券化过程作一个简单介绍。购房人(借款人)向按揭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得到现金购房,按揭贷款机构不能独自承担按揭贷款尤其是次贷的风险,于是通过各类房地产按揭证券化产品(MBS)转移风险。截至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其中,MBS余额4万亿美元, 主要包括按揭贷款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和按揭贷款抵押债权(CDO)。

按揭贷款证券化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并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将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转移出自身资产负债表,特殊目的实体与发起人隔离,由于增信容易,发行的票据有价格优势,被称为投资渠道(conduit)。第二步,投资银行承销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投资银行首先通过估价模型计算不同贷款的风险,按照不同的风险打包,编写说明书,以不同的风险类别对应不同的收益率,推销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第三步,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和收益的需要购买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次贷衍生产品通过资本市场被不同国家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购买,对银行来说,衍生产品分散了风险、增加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也将风险扩散到了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各类投资人及不同国家。

下面,再具体介绍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过程。

第一步:酝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获贷人“零首付”买房,过去没能力买房的人群有了买房的条件,当然,与优质贷款人的固定利率、较低的贷款利息等相比,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贷款的利率也要“随行就市”浮动。对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获得比带给优质贷款人固定利率、较低贷款利息更高的收益。然而,这一“设计”构建在了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烂账风险甚大。上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淹没了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次贷在美国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房产“升值”。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

第二步:扩散。次贷之所以酿成危机,是因为次贷已经通过美国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放大成为次级债券,弥漫到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领域。美国的抵押贷款企业,显然知道次贷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他们不仅需要防范风险,更需要找到不断扩展自身资金的新来源,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放贷,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为他们将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债券,以高固定收益卖出去。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非常偏好这样的“产品”,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那些购买了房地产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2007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第三步:转移。到2007年7月,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股市震荡骤停,但评级机构又使次贷危机再次传导。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相当高的依赖度。可是,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了。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特别是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宣布暂停赎回3只按揭贷款对冲基金,立即造成股市恐慌,引发骨牌效应。2008年1月到2月,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放缓,衰退几率上升,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全都在下跌。

第四步:发散。美为自救,让金价油价飙升,美元兑经合组织多数成员国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下跌。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转嫁和化解次贷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信贷危机很可能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终消费者的局限性。经合组织在2007年底发布的《经济展望》中指出:调整已在进行之中。该组织预测,2007年美国内需最终仅会增长1.9%,低于2006年的2.9%,2008年的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1.4%。信贷紧缩加速了这一过程。因此,美国需要净出口强劲增长。同时,美元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只要在美国人尚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也会发挥积极作用,美国人还贷实际上减少了。

二、各国央行救助行动分析

面对金融动荡,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站在第一线,纷纷采取应急措施,给与救助。各国央行的主要措施包括: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流动(各国央行)、作出保障性声明或承诺(美联储、欧央行)、增加贷款抵押品种(澳大利亚、新西兰)、降低利率(美联储)以及临时将贴现期限天(美联储)。美联储还在创造由隔夜延长到30新的流动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将贷款拍卖各银行;同时接受银行的各种抵押物,并与欧央行、瑞士银行达成互换协议,同意提供资金,分配给欧洲需要美元的银行,由此创造了新的在岸流动性工具和新的离岸流动性工具。

分析各国央行的举措,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出手坚决、迅速,从多方面连续采取行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严重,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上扬。据此,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澳大利亚、瑞士以及加拿大等国央行,从2007年8月9日起,多次大规模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流动性短缺的矛盾,维持市场稳定。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分别发表保障声明,作出相应承诺。8月10日开市前,美联储发表声明,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股市失控。

二是注意沟通,使各国央行形成事实上的联手协调行动。由于金融市场全球化的特征,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政策和行动协调显得十分重要。据美联储官员透露,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曾在8月9日、10日和13日就公开市场操作的有关情况通过电话。这恰恰是两大央行大规模注资(即向银行间市场提供隔夜贷款)的三个时间,也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士央行注资的时间。

三是在大力救市的同时,妥善处理救市与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系。在这场金融动荡中,各国央行都面临权衡危机处理和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不及时救助,将扩大金融风险,酿成更大动荡;迅速出手,又担心助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纵容高风险作业、依赖央行救助,多数国家央行将危机处理摆在第一位的投机心理。对此,迅速、坚决地连续采取救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三、对我国的启示

1.中央银行的职能及金融监管

首要,问题在于理想的利率水平。确定目标利率的重要考量当然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应当看到,美国在过低利率水平上停留了太长时间,之后又持续升息,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引线。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利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在不断推进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这样,中央银行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金融风险突然出现时,及时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维护金融稳定。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

最后,在当前金融体系高度融合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需要多方面的专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各种信号进行实时综合分析,增强预见性。如果美联储或其他银行监管机构能够在几年前意识到次贷的风险,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次危机。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提升,银行、保险、证券,这些行业的风险行业的产品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呈现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如果银行监管机构只有银行信贷产品方面的专家,缺乏通晓证券、保险产品的专家,就无法估量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举措。

2.控制房贷风险

美国高房价、低利率造成了对房地产的虚高需求,当虚高需求由于房贷及其他条件的限制降低之后,被这种需求推升的房价肯定会下跌,如果跌幅较大,就可能引发民众财富缩水,消费水平下降和经济增长减缓。反观我国,近年来房价飞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炒房投机和虚假贷款文件,部分新房、二手房出售过程中存在“阴阳合同”,以此逃避应缴税费、骗取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减少实际首付、开发商获取非法利润,由此带来的房贷风险则完全由银行承担。目前,此类风险正在积累,如不坚决防范,有可能埋下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从制度上研究对策,出台相关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银行、税务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信息规定,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商业银行对相关房贷文件的真实性进行清查,涉及违法的依法惩处,涉及资料错误的应限期改正。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在房贷问题上默许购房者和开发商作假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应加强监管,防止其为追求高收益而低估风险带来后患。

3.发展债券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

流动性过剩格局下发展债券市场,既要防止风险低估, 又要加强评级公司透明度。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风险低估,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利率自由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流动性过剩,从根本上防止风险低估产生的问题。此外,我国的评级机构也是接受债券发行人付费,甚至存在按评级结果付费的现象,为避免重蹈美国评级公司的覆辙,迫切需要制订对评级机构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4.对金融市场方面的政策建议

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全盘统筹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十七大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让老百姓投资回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比如,在过去10年中,中国名义GDP的增速在14%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这包括发达的公司债市场等。公司债市场的不发达是目前流动性过剩、老百姓投资回报低、企业缺乏长期融资工具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了相应好处,才有可能增加其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FDIC.2007. Sandra L. Thompson, Corporation on Mortgage Market Turmoil: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Banking[J].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U.S. Senate. March 22, 2007.

[2]FDIC. 2007. Sheila C. Bair, New Regulatory Guidance,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s, and Effects on Regulated Institutions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Consumer Credi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J].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rch 27, 2007.

[3]IMF. 2007.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 April 2007, September 2007.

[4]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 [R] 2006 .National Delinquency Survey.

[5]Northern Rock Plc. 2007. [R] Interim Results 6 Months Ended 30 June 2007.

[6]US. 2007. Mortgage Strategist: 10 Most Frequently Asked Data Related Questions About the Subprime Crisis, [J]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eptember 4, 2007.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Loaning Crisis

XU Pin-wen

(Commerce College,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0, China)

Abstract: In july 2007, U.S. sub-prime mortgage loan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loan-to-time) triggered a global financial instability, marked fluctuations in the stock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major financial market liquidity shortag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central banks attempt to save their city. Six months lat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uge losse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repercussions have not been determined, increasing the risk of recession in the real economy. Nevertheless, the current investors is not clear how much damage has not exposed. Times of crisis related to loan-to-many of the issues worthy of our in-depth thin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edit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origin of the transfer process and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to discuss the crisis on China's central bank functions and operat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loaning crisis; conduction mechanism

[责任编辑 姜野]

猜你喜欢
传导机制次贷危机美国
浅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次贷危机下的经济法作用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