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2009-04-01 07:42古良忠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古良忠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重视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在师生关系上的人文关爱,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角度的再次探讨人文教育实施的有关问题。实践活动是人文教育的直接的、有效的重要途径。艺术熏陶、主题教育活动是人文教育最好的实践活动。活动要重视评价引导,才能发挥最佳教育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3-0007-03

由于人文教育对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注重,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人文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重视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在师生关系上的人文关爱,更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角度的再次探讨人文教育实施的有关问题。

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开始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开始形成。他们独立性增强,不愿意单纯地被他人教导,乐于从与社会和人的接触中感悟人生。所以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感悟是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唯有实践活动的经历才可能诱发足以支撑行为的必要情感。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必须将人文教育从大量概念、事实、原理及技术的掌握中解放出来,促进个体对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反思,唤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

情感发生的本源在于需要的满足。当需要获得较大程度满足时,就会有积极的情感。需要的缺失与获得,不是单凭想象就能明确感受的。一个没有承受过饥饿的人无法感受食物缺失的滋味。俗语说“感同身受”表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经历过才可能有真切的感受。

一、实践活动是人文教育的直接的、

有效的重要途径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人文知识的内化,亦可谓之“教化”,“教”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对人生意义之“觉”、“悟”的亲切指点,因此,更重视“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验,而不是“他律”方式的谆谆说教。人文教化所倚重的乃是潜移默化,是涵养,是孕育,是启迪,是理解。这是学生个人的自主理解,以各自的“生活世界”为根基去理解,并且又使这种理解回归到各自的“生活世界”之中去提升自我生活与人格的品质,而不是简单识记、机械记忆。僵化的知识累积跟个人的“生活世界”始终相隔离,这意味着最多的知识也难以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而成为人文的“教化”。由感性到理性,始终不能脱离对生活的真实感知;由具体到抽象,永远不能放弃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因此,必须将人文教育的目的从大量概念、事实、原理及技术的掌握中解放出来,促进对个体和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反思,唤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切实增强他们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让步的尊严。在人文教育的方法方面,要坚决摒弃那种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这是由人文知识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种反思性、主观性和个体性的知识,人文知识所期待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掌握和应用,而是期望能够引起学习者真正的关注和反思。因此,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应是“实践”和“反省”。在实践中实践者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反省中个体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只有通过这些方法,人文教育才能够克服抽象的、过失的、空洞的和无力的弊端,人文知识才能从“无活力的知识”变成“有活力的知识”,才能从“专业的知识”变成“一般的知识”,才能从我们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我们人类脆弱心灵、生命和人性的“维他命”。

我校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近40%的同学通过参加学校丰富的活动亲身感悟到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并且印象深刻;只有不足20%的学生认为提高人文素质只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地理、历史等文科知识就可以了。具体到各类活动来说,对学生的影响也不相同。

二、人文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

1.艺术熏陶活动——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

艺术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艺术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最感性也最有趣味。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如,带领学生去赏听音乐、品味绘画、观摩戏剧、参观博物馆和人文景点等欣赏艺术,感悟人生;再如,组织学生艺术节、庆元旦文艺演出等引导学生积极从事文艺创作的活动,只有大量的实践性的课外艺术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参与艺术节等活动,并有近90%的学生认为参加艺术节、观看电影、话剧、文艺演出、参观人文景观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我校两年一届的校艺术节,使孩子们在艺术天地里,变得心灵手巧,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技法,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当同学们用悠扬的琴声、诙谐地说唱、健美的舞姿表达内心对美的追求时,也把美的艺术、心中的快乐出递给了同学、老师;艺术节闭幕式上,当同学们将获得的奖状高高举起时,集体荣誉感也在心中油然而生。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85%以上的同学认为参加活动后有很多收获,被残疾人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精神所感动,认为他们真了不起。90%以上的同学在演出现场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参加活动前,同学们对残疾人的态度60%是同情、怜悯,39%是尊重、关爱,5%是认为与己无关。参加活动后,同学们对残疾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90%是尊重、关爱,9%是同情、怜悯,1%是认为与己无关。86%以上同学们还认为如果不参加此次活动,只是看材料介绍,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不会有感动。如今回忆起当天的观看场景,我们的师生还很激动。活动后,“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充满爱”、“坚强比生命更精彩”等话语久久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涌现。

2.实践体验活动——参与生活,感受人生

生活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二台阶;人生问题不仅是异常丰富、充满变化的,而且是可以用来回答和解释具体现实生活的。一个人的人生实践,正是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显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在体验感受自我、爱的意义、人性上的弱点、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态等问题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满的、丰富的、高尚的人。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实际体验,强调以践行促养成,以外在促内化,引导学生个体精神的升华,促进主体道德的自我完善。对于这些拓展训练活动,92%学生认为参加远足拓展训练活动能提高人文素质。在调查中,有70%的队员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30%的队员是作为活动中的主角,是出主意的人,8%的队员是活动的组织者。活动结束后,学生也在不断询问是否能继续组织,以弥补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对于小组合作活动,50%的队员认为自己小组合作非常默契,47%的队员认为自己小组合作比较默契;同时,有83%的队员在小组同学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选择交流协商,13%的选择少数服从多数;在活动中,对落在后面的同学,76%的人会主动帮助他们;在同组中,其他组员情绪不高的时候,83%的同学会选择给他们鼓劲;在遇到困难时,有95%的同学会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在本组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66%的同学会冷静分析原因。在整个活动中,79%的同学认为取胜的关键是团结协作。对于学校的值周管理工作,通过对高一和高二年级21个值周班的调查中发现:100%的同学认为值周工作很辛苦,但是参与值周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如培养了管理能力、自理能力、应变能力等;还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自身良好的习惯;感受到在管理同学的过程中,自己对校规校纪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自己平时也有了自觉遵守的意识。一位查操员说:“每次站到被检查班级的前面,我都会提醒自己,一定要站直,为大家做出榜样。” 另一位值周生这样说:“我终于成为了值周生,这是我一直盼望想得到的一种光荣。我要用我的真心去体会,用我的努力为校园做贡献。” 76%的同学愿意参与值周管理,43%的同学认为在管理中懂得一点做人的道理。

3.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修养,塑造人生

人文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追求,绝非朝夕之功即可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中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转型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面对学习和工作的“认真”品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顽强”作风与面对挫折的“坚韧”毅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通过坚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抓精、抓细、抓深,真正抓出成效来。我们主要开展了“迈好青春第一步——青春生日庆贺会(爱与责任)”、“迈好人生选择第一步——母校为我骄傲(树立远大理想)”、“老师谢谢您——庆祝教师节”、“让雷锋精神在母校发扬光”、“献出一片爱心,共享美好生活——募捐活动”、“环保从我做起”、“爱我中华——国旗下演讲”等系列人文实践主体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了同学们的人文知识,提高了同学们的人文修养,为同学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成为国家的栋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青春生日庆贺会,100%的家长认为学校组织的青春生日庆贺会符合孩子成长的需要,68.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是非常积极主动的,69.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并且有所变化,在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变化最大。活动结束后,有84.1%的孩子主动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对于每周一进行的升旗仪式主题教育活动,92%的同学当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要用心设计、与时俱进才能吸引学生、感动学生。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所以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活动的本质乃是活动双方的全身心投入,是“沉浸”、“吸引”。只有用心设计的、与时俱进的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才可能使丰富的人文陶冶的内涵在充满探索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凸现出来,让师生从中感受到丰富全面的陶冶与教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人文性陶冶才有可能全面实现。

三、活动要重视评价引导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的感受千差万别。有一位高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家长的电话里说,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什么意思,不过不用上学很开心。家长问他,你在社会实践活动小结里也这样写吗,他说,这样写不是等着给老师批评吗?实践活动固然是德育的必要手段,相对活动来说,对活动的评价更重要。对已经发生的行为的积极评价才可能固化这一行为。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间,自我评价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后的正确自我评价是实践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自我评价也是一种行为,它通过认知和情感的筛选和加工所产生。评价对行为起反馈作用,它将对自己的需要、认知和情感做出调整。如何让学生的这一调整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谨慎地花大力气处理。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主编.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人文知识读本[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石中英.人文教育内涵的延伸和丰富[J].教育理论与实践,

[3]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2(2).

[4]刘铁芳.人文陶冶如何可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丁步洲.试论中小学人文教育的评价.

[6]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7]刘红叶. 中学生开展人文实践活动的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潘静波)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