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葫芦形瓷器及所折射出的“福”文化

2009-04-01 03:30董健丽高晓然
南方文物 2009年1期
关键词:上腹下腹粉彩

董健丽 高晓然

一. 清代葫芦形瓷器特点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了我国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都有所提高或创新,此时又创制了很多新的彩釉和品种,如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墨彩和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以及胭脂红釉等。雍正、乾隆时的仿古之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清代纹饰除继承了晚明“福”、“寿”、“寿山福海”、“百鹿”、“百鹤”、“云里百蝠”等,还增添了:“寿”字、“云蝠衔寿字”、“双龙戏团寿”、“云蝠”、“瓜瓞绵绵”等。清代的纹饰题材可以说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吉祥图案广为流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已成为清代陶瓷装饰中的一个明显特性。瓷器的类别和品种都比明代有所增加,其中包括有日常用具、仿古礼器、文具、娱乐用品、玩赏品及陈设品等。其中葫芦形瓷器生产的数量最多,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500余件。是该时代典型器。葫芦形瓷器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釉色品种,其生产量之大,品种之丰富,远远超过前朝,葫芦形瓷器达到了鼎盛。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葫芦形瓷器除延续明代“上圆下方”葫芦形器外,还新创制了三节葫芦瓶、三孔联体葫芦瓶。器物高度从5厘米到70厘米不等。其中首次出现了70厘米高的大器,纹饰有动物、植和人物等,可谓林林总总,变化万千。

(一)康熙朝葫芦形瓷器:

器呈葫芦状,直口略高于明代一般葫芦瓶,瓶口有长颈、撇口,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1}一书中指出:“康熙葫芦形瓷器上下圆腹较明代变高,新出现了三节葫芦瓶,器形新颖,前所未见,此造型受当时外销瓷影响,青花和五彩较多”。笔者在整理文物中发现了黄釉暗花三节葫芦瓶。宫廷藏康熙葫芦形瓷器有:青花松鼠葡萄纹葫芦瓶、青花洞石花卉纹葫芦瓶、青花云头纹葫芦瓶、青花云龙纹葫芦瓶、青花开光八仙纹葫芦瓶、青花开光博古纹葫芦瓶、青花缠枝纹葫芦瓶、青花佛手竹纹葫芦瓶、青花云凤蕉叶纹葫芦瓶、仿宣德款青花勾莲纹葫芦瓶、仿成化款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青花釉里红黄地缠枝花纹葫芦瓶、冬青釉青花加紫三果纹葫芦瓶、釉里红三果纹葫芦瓶、仿宣德款釉里红山水纹葫芦瓶、五彩灵芝暗花纹葫芦瓶、五彩缠枝莲云肩花蝶寿字葫芦瓶、仿成化款五彩鹤寿纹葫芦瓶、仿成化五彩璎珞寿字葫芦瓶。郎窑红葫芦瓶、洒蓝釉葫芦瓶、土定窑墨彩山水葫芦瓶、仿宣德款霁红葫芦瓶等。兹将有代表性的康熙朝葫芦瓶介绍如下:

1. 清康熙青花松鼠葡萄纹葫芦瓶: 高12.4、口径2、足径5.2厘米。瓶葫芦形,直口,短腰,上腹长圆,下腹扁圆,浅圈足。通体青花绘松鼠衔葡萄。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瓶造型秀美,青花淡雅,构图疏朗,画工技艺高超,有别清初古拙之风(彩版二,1)。

2. 清康熙五彩缠枝莲“寿”字葫芦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42.2、口径7.7、足径10.3厘米。撇口,长颈,束腰,呈葫芦形,圈足。五彩为饰。上腹绘缠枝菊,下腹绘倒垂如意云头纹,其内绘花蝶纹,其下有四组花、磬、宝珠组成的璎珞纹,间隔成团“寿”字。另外口部、腰际及近足绘如意、卷云和蕉叶纹。此器用红、黄、蓝、绿等设色,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是一件精美的作品(彩版二,2)。

3. 清康熙五彩缠枝莲葫芦瓶:高42、口径7.6、足径13.4厘米。口微撇,长颈,粗短腰,圈足。五彩为饰。上腹绘缠枝莲,下腹肩饰云纹,下边有“卐”、“寿”字及八宝纹,腰部绘龟背锦纹,颈饰蕉叶纹,双腹近底为变形莲瓣纹。此器色彩鲜明,纹饰图案对称规整,造型大方丰满(彩版二,3)。

4. 清康熙五彩“寿”字璎珞纹葫芦瓶:高19.5、口径3.3、足径5.5厘米。直口,长颈,束腰,卧足。五彩为饰。口边绘回纹,颈饰璎珞纹,上腹有篆书“寿”字,下腹肩部绘梅花、卷云和云头纹,腹部画璎珞。外底刻“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彩版二,4)。

5. 清康熙五彩团鹤“寿”字葫芦瓶:高42、口径7.6、足径13.4厘米。瓶葫芦形,直口,束腰,圈足。外壁通体暗花五彩装饰。口部绘团花纹一周,颈绘四团寿字及“卐”字,上下腹均绘倒垂如意云头纹,内绘花卉,云头下有四团鹤,腰部锦地开光内绘杂宝纹,近足处绘朵花锦纹一周。上下腹均暗刻云龙纹。底施白釉,釉下暗刻“大明成化年制”六字草书仿款。此瓶造型、纹饰都寓意“吉祥长寿”(彩版三,1)。

(二)雍正朝葫芦形瓷器:

明代的上圆下方葫芦瓶仍然生产,但器物矮小,方圈足,下腹矮扁,不同于明代的同类器型。见天青釉上圆下方葫芦瓶。前朝三节葫芦瓷瓶少见。此时新创的三孔连身葫芦瓶,后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器形。另外还新出现了“福寿瓶”,即颈、肩及腹有对称弯曲的飘带相连,器型雅丽规整。这时期的葫芦瓶,口有直口、撇口等,有短颈和稍长颈。葫芦形瓷器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仿官窑、粉青釉和冬青釉(有的器上原有宫廷旧标签,墨书“上上色龙泉天地瓶,价壹两”)等,器底均有青花篆书款。该时期宫廷藏葫芦形瓷器有:青花勾莲纹葫芦瓶、仿宣德款青花缠枝纹葫芦瓶、青花加紫五鱼海水纹葫芦瓶、斗彩松鼠葡萄纹葫芦瓶、仿嘉靖款斗彩缠枝莲纹四方葫芦瓶、斗彩葫芦瓶、墨彩梅竹纹葫芦瓶、仿哥釉葫芦瓶、白釉葫芦瓶、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白釉暗花云龙纹葫芦瓶、仿官天圆地方葫芦瓶、粉青釉天圆地方如意耳葫芦瓶、茶叶末釉葫芦瓶、仿汝窑如意耳葫芦瓶兹将有代表性的雍正朝葫芦瓶介绍如下:

1. 清雍正仿宣德青花缠枝纹葫芦瓶:高24、口径3厘米。小短颈,上腹溜肩,束腰,呈葫芦形。下腹扁圆。通体青花为饰,双腹绘缠枝花。青花发色浓艳,有斑点,白釉泛青,仿宣德特点,器型敦厚(彩版三,2)。

2. 清雍正款青花勾莲纹葫芦瓶:高11、口径1.5、足径4厘米。瓶葫芦形、小圆口、长颈、双腹之间无腰,堆在一起,很罕见。圈足。足内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通体青花勾莲纹,纹饰繁密,线条纤细(彩版三,3)。

3. 清雍正青地白花葫芦瓶:高17、口径2、足径7厘米。瓶葫芦形、小圆口、上腹溜肩圆鼓、束腰、下腹扁圆、平底,涩胎无釉。通体蓝地白花纹饰(彩版三,4)。

4. 清雍正影青龙戏珠纹葫芦瓶:高18、口径3.5、足径5厘米。瓶葫芦形、圆口、长颈、上腹下垂、下腹丰满圆鼓。圈足,通体在白釉上绘影青龙戏珠纹,线条纤细,色调淡雅(彩版一,1)。

5.清雍正白釉葫芦瓶:高12.6、口径2.8厘米。短颈,镶铜口,上腹微长圆,束腰,下腹扁圆,卧足。通体施白釉,滋润光滑(彩版一,3)。

(三)乾隆朝葫芦形瓷器:

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2}一书中指出:“乾隆葫芦形瓷器器型多样。器有大中小等类,大型者,见有绘葫芦的青花器、粉彩器及窑变器;中型者,有冬青釉和蓝釉描金器;小型者,有仿汝、仿官、天蓝、粉青、茶叶末及彩釉描金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葫芦瓶有:青花子孙万代纹葫芦瓶、青花缠枝莲云鹤纹葫芦瓶、青花螭纹绶带纹葫芦瓶、青花蟠螭团寿纹葫芦瓶、青花万代葫芦蝙蝠活环葫芦瓶、青花缠枝莲寿字葫芦瓶、青花蝙蝠纹葫芦瓶、青花八仙纹双耳撇口葫芦瓶、青花夔凤穿花纹绶带耳葫芦瓶、青花团花纹葫芦瓶、青花暗花八仙纹葫芦瓶、青花釉里红蝙蝠纹葫芦瓶、釉里红云龙纹葫芦瓶、釉里红蝙蝠纹葫芦瓶、釉里红团蟠螭灵芝纹葫芦瓶、斗彩龙凤缠枝莲纹葫芦瓶、斗彩龙凤牡丹纹葫芦瓶、斗彩勾莲纹寿字葫芦瓶、斗彩“大吉”葫芦瓶、粉彩包袱式葫芦瓶、粉彩仿嵌珐琅子孙万代纹大葫芦瓶、酱色地开光粉彩山水花卉纹葫芦瓶、黄地粉彩子孙万代纹葫芦瓶、松石绿地粉彩红蝠葫芦纹三孔葫芦瓶、绿地粉彩折枝花卉纹葫芦瓶、紫地粉彩勾莲纹如意耳葫芦瓶、粉彩百花纹葫芦瓶、珐琅彩黄地开光洋人山水绶带葫芦瓶、金彩开光山水人物纹葫芦瓶、红绿彩云蝠纹葫芦瓶、红绿彩红蝠纹葫芦瓶、哥釉葫芦瓶、哥釉小葫芦瓶、黄哥釉葫芦瓶、哥釉三孔小葫芦瓶、仿汝葫芦瓶、龙泉窑葫芦瓶、东青釉葫芦瓶、东青釉暗花云蝠纹葫芦瓶、东青釉印花云螭纹葫芦瓶、青釉刻竹纹葫芦瓶、东青釉带盖葫芦瓶、粉青釉葫芦瓶、天蓝釉三节葫芦瓶、豆青釉葫芦瓶、窑变活环葫芦瓶、乾隆茶叶末釉小葫芦瓶、鳝鱼黄绶带耳葫芦瓶、白釉小葫芦瓶、白釉黑花纹葫芦瓶、绿釉葫芦瓶、孔雀绿釉葫芦瓶、霁蓝釉描金蝙蝠纹葫芦瓶、茶叶末釉描金蝙蝠绶带葫芦瓶、茶叶末釉小葫芦瓶、胭脂红三孔葫芦瓶、厂官釉绶带葫芦瓶、铁锈花釉葫芦瓶、潮州窑狮耳葫芦瓶、宜兴凸花葫芦瓶。其纹饰以瓜瓞绵绵、福寿万代为主。兹将有代表性的乾隆朝葫芦形瓷器介绍如下:

1. 清乾隆青花蝙蝠纹葫芦瓶:高59、口径9.3、足径22.5厘米。瓶呈葫芦形,直口,双圆腹,束腰,圈足。青花纹饰,通体绘满缠枝葫芦纹,其中蝙蝠穿飞于葫芦藤之间,口沿和近足饰回纹和蕉叶纹。此瓶是一件典型的宫廷陈设器,纹饰寓意“福禄万代”(彩版一,2)。

2.清乾隆厂官釉描金花卉纹葫芦式壁瓶:高14.7厘米。壁瓶为葫芦形,底部相连半剖的灵芝小碗,下承仿紫檀托座,极具仿生效果。葫芦壁瓶施厂官釉并描金彩,金彩已脱落。灵芝小碗用粉彩装饰,色彩瑰丽(彩版一, 5)。

3. 清乾隆粉彩葫芦形镂空转心瓶:高36.5、口径2.5、足径9厘米。瓶呈葫芦形,腰部凸出一周花瓣形边,底部承一花口盘形座,内装套瓶,可旋转。瓶内施松石绿釉。口沿施一周金彩,其下绘变形如意纹,上腹红蝠为地,满绘粉彩花卉,并有四个圆形开光,内绘蓝地描金“蝠”、“寿”字。下腹绘缠枝花,亦有四面镂空开光,内瓶隐约可见。承盘分别饰有如意、蕉叶、回纹。此瓶造型新颖奇特,技艺高超精湛(彩版一,4)。

4. 清乾隆粉彩绿地折枝花纹葫芦瓶:高36.5、口径6.5、足径13.5厘米。瓶葫芦形,小口,束腰,圈足。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绿釉为地,绘粉彩折枝花卉纹。底足内施松石绿釉红彩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彩版一,6)。

5. 清乾隆粉彩三联蝙蝠葫芦纹葫芦瓶:高33、口径2.1、足径7厘米。瓶为三联葫芦形瓶,口微撇,短颈,上腹椭圆,下腹扁圆,浅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描金口,瓶外通体粉彩纹饰,外口沿下一周紫粉色如意纹,瓶体在松石绿地上绘满红蝠黄彩葫芦纹。外底松石绿地上有金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瓶造型奇特,纹饰精美(彩版四,2)。

6.清乾隆粉彩紫地勾莲纹如意耳葫芦瓶:高21.8、口径2.6、足径7.2厘米。瓶呈葫芦形,短颈,束腰,圈足。瓶两侧置一对称的如意形耳,下有兰色飘带。口边涂金彩,瓶通体施粉彩纹饰,上腹绘宝相花,腰部饰回纹一周,下腹饰宝相花,近足绘变形莲瓣纹,足墙绘描金卷草纹,外底松石绿地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瓶造型稳重端庄,其造型及纹饰寓意“平安如意”、“江山万代”(彩版四,1)。

7.清乾隆酱色地开光粉彩山水花卉纹葫芦瓶:高70、口径12.5、足径23厘米。瓶为葫芦形,圆口,圈足。通体酱色釉地粉彩纹饰,上腹在圆形开光内绘四季花卉。下腹在圆形开光内绘婴戏和山水纹。画面人物生动而鲜活(彩版四,3)。

8.清乾隆粉彩绿地开光山水诗句葫芦壁瓶:高20.4、口径4、足径6厘米。瓶为半葫芦式,小口,上腹小,下腹大,底半圆形足。后壁平直,有一悬挂的凹槽。瓶内施松石绿釉。瓶外松石绿地上用粉彩为饰,上下双腹部各有一圆形开光。上腹开光内墨书乾隆御制诗,下腹开光内绘山水楼阁图。半圆形足内松石绿釉上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彩版四,4)。

9. 清乾隆紫地开光花卉纹葫芦壁瓶:高22.3、口径6厘米。瓶半面葫芦式,小口,上腹小,下腹大。颈与上腹间饰一对螭龙耳。瓶后壁平,有一凹槽。瓶内施松石绿釉。外紫色地,上下两腹部各有一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洞石折枝化花(彩版四,5)。

二. 清代葫芦文化内涵

1. 清代帝王“崇儒重道”的思想背景

1644年,满族入关,“定鼎燕京”,建立了清王朝。清王朝的政权体制采取了“满汉一体”的形式,为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但是,这个联合政权的实质上是以满汉贵族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了少数满洲贵族对广大汉民族和其它民族的强制统治。在明末清初争夺天下的激烈角逐中,面对汉族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清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武力征服只能奏效于一时,人心归附才能得益于长久。在一代封建王朝崛起、发展并走向兴盛的过程中,以康熙帝独尊理学为标志,清统治者作出了关系其政权前途和命运的文化选择,确立了“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清统治者“崇儒重道”国策的制定,为一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兴盛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作为满族贵族建立的清王朝,从入主中原至清中晚期,经历了一个从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全方位吸收汉文化的过程。而雍正帝为摆脱帝位合法性危机的阴影,也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武库中找出天人感应的武器,并利用佛教、道教,力图将政权和神权结合起来,借助上天亦神袛的意志,巩固地位,加强皇权,维护现存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对儒、释、道三家采取了并行不悖,各取所需的政策。雍正帝认为,儒、释、道三教“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乾隆时期,疆域一统,海宇又安,经济发展,清王朝处于全盛时期,乾隆帝更要想方设法地维持这种全盛“盈满”的局面,以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份永久的基业。乾隆帝大力提倡文治,“帝王敷治,文教是先”,有言:“而礼乐之兴,必藉崇儒重道,以会其条贯。儒与道,匪文莫阐”{3}雍正重视藏传佛教,并提倡儒佛道合流异用。此时期始刻《龙藏》,乾隆时期完成,并组织人力将大藏经译成满文,同时编辑《汉满蒙藏四体合壁大藏全咒》,此时僧尼达340000人。葫芦作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在清代达到及至。

2. 清代宫廷对“无量寿佛”的尊崇

无量寿佛,又称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弥陀净土是作为一种终极归宿的信仰而存在的。它有两大特点,一是永超三界性,二是充满了享乐性。若归阿弥陀佛净土,即死后见往生其国,见佛得道,增长寿命无穷。供奉无量寿佛,崇信弥陀净土,为古代社会各阶层所津津乐道,帝王崇信弥陀净土,始于南北朝的刘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东魏孝静帝四帝{4},从唐太宗开始,之后的历代诸帝都与弥陀净土信仰有关系{5},清代帝王非常崇信无量寿佛,康熙帝被认为是无量寿佛的转世轮王{6},乾隆御撰《永佑寺碑文》:“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以无量寿佛示现转轮圣王,福慧威神,超轶无上{7}。”乾隆帝崇信无量寿佛远胜以往诸帝,当时宫中所建的无量寿佛佛堂遍布宫禁各处,有雨花阁里的无量殿“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慈宁宫大佛堂里的四臂观世音和无量寿佛供养、香云亭里挂供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唐卡、咸若馆无量寿佛殿、养心殿西暖阁仙楼无量寿佛塔、重华宫西方极乐世界等,另外中正殿、宝华殿、慈荫楼等佛殿也供奉有大量的无量寿佛。宫外还建有供奉无量寿佛的寺庙,有乾隆十一年为圣母修建的阐福寺“极乐世界{8}”,乾隆三十五年在极乐世界北建楼以供奉进献的万尊无量寿佛,号称万佛楼{9}。乾隆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为乾隆祝六十万寿及孝圣宪皇太后祝八十万寿,在热河建普陀宗乘之庙,于庙内建“极乐世界”和千佛阁,供奉无量寿佛。在宫内外所建的众多极乐世界,表明了乾隆帝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祈福祈寿的强烈欲望和执着追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帝后玺册中的印章就是最好的证明,见有铜镀金回纹钮“以集阙福”葫芦形章、铜镀金“上下情亲福禄长”葫芦形章、铜镀金瓦钮“福禄寿原修为己”葫芦形章、铜镀金回纹钮“福德无涯”葫芦形章、铜镀金回纹钮“丁申呵持能自寿”葫芦形章、铜镀金回纹钮“鹤其性人寿其似”葫芦形章、铜镀金瓦钮“益寿何须九转丹”葫芦形章。这里“福禄寿”与葫芦形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葫芦式龛也是清宫佛堂最常见的供龛样式,以葫芦及其变体形式为载体,内部所供佛像常以3、6、9或9的倍数为一组的释迦牟尼佛及无量寿佛群像出现,万寿节时制作量最大。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掐丝珐琅万寿字葫芦式佛龛,承德供无量寿佛的普陀宗乘之庙五塔的宝瓶亦为葫芦式,可见葫芦与“无量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秦汉以来象征长寿的葫芦在清代为佛教所用并在清宫中极为盛行。

3. 清代葫芦象征“福禄寿”

葫芦作为道教的标志物,在清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清高宗御制诗第一册《方方壶神岳琼林图》:“嵣嵡岳麓仙人宅,琪树琼林□汉碧,金堂十二只茅蓭,笑指洪厓肩可拍,何年换骨遗方壶,偶写宿游悬圃迹,我今挂壁葫芦被当做“无量寿葫芦”。在升平署昆弋承应戏剧本《南山寿献》{10}中云:“清风长作伴,明月是我朋,我乃南极星君座下白鹤童是也,前随星主,往东华帝君处赴万仙胜会,宴上有一葫芦,乃是阴阳调化为形,乾坤交育成体,内藏太和元气,与天地同春,日月齐寿,爻分八卦,化忆万千无量寿意,因此帝君有命,今年万寿圣节,有寿如此宝者,就作群真领袖,去祝升亨,今日星主又驾鹿腾云,到元始天尊处,叩问朝天大事去了,着我在家看守此宝,使我不敢擅离山洞,不免去与师弟们戏耍一回有何不可,洞里乾坤别,干支日月长”。在《寰中拱瑞》中描述的无量寿葫芦这样写道:“大地山河水,壶中日月长,算称无量寿,亿万化无疆,众仙可将大吉无量寿,呈献御筵者,无量寿层层迭迭似潮波。无量寿璀璨,直透宫壶,无量寿绵绵长久{11}。”《文献丛编》第四十三辑中的《万年集福》:“小阳春群芳展,日暖风和丽景天。(白)我乃果老仙之妻,韦氏是也,仙郎为庆祝之事,向仙侣们打听去了,我到瓜圃灌溉仙瓜,以备朝贡之用,(仙童仙女百)夫人,你看今年仙瓜,比往岁越发茂盛了,(韦夫人白)总赖圣人德泽广被,万物滋生也。……仁风广布,宣德泽普周,山川草木也欣沾,显得瓜繁衍。(蝴蝶上舞科仙童仙女白)夫人,看许多大蝴蝶,在瓜园中飞来飞去,(韦夫人白)这就是瓜瓞绵长了,(老叟老妪白)夫人,我们扑蝶玩耍吧,……(韦夫人白)这些鲜瓜,还不够朝贡的吗。”上述可见,在清代葫芦的道教神话中,强调壶天宇宙中有绵绵长久的无量寿。葫芦象征无量寿,它是福禄寿的化身,象征福寿绵长不绝。因此葫芦成为清宫很好的祝寿礼品,乾隆十六年十一月,遇皇太后六旬万寿,在所进寿礼中,有九件葫芦器,而在乾隆二十六年皇后七旬万寿时,所进葫芦器竟有近百种之多。

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葫芦形瓷器的大量出现,是清朝尊儒崇道,重文治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满族贵族对汉文化的吸收和附会的结果。表达了满族贵族对葫芦所折射的“福”文化的理解和狂热追求。

注释:

{1}、{2}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3} 《清高宗御制文二集》卷一三,《文渊阁记》,参见黄爱平:《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4} 梁慧皎撰《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

{5}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二册,第36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7} 张羽:《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8} 《国朝宫史·宫殿六》卷16,第381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

{9} 乾隆御撰《万佛楼诗碑》,张羽:《清政府与喇嘛教》,第355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11} 《文献丛编》第三十一辑,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主编。

猜你喜欢
上腹下腹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养胃 “一揉二提”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1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