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辉
【摘 要】二十四式太极拳在许多高职院校被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不同教学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快掌握与领会,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并提升认识层次和参与程度,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思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二十四式太极拳 教法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健身、养生价值。二十四式太极拳在许多的高职院校被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对提高改善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教师如何扮演好“推销员”和“传授者”的角色,使学生更快掌握与领会,并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将二十四式太极拳
教学教法设计总结为三个教学阶段。
一、教学初期阶段:透析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1.透析学生心理,消除误解,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院校学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同差异。高职院校大学生尤其男生,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不具备防身功能,是只适合中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的“老人拳”。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应及时加以纠正。在教学初期阶段,教师应该透析学生心理,扮演好“推销员”角色,通过自身的体会及现场套路演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在休闲运动中的地位及健身养生方面的知识,消除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再以讲述目前我国太极运动的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及太极运动对大学生德行的修养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2.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快到慢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步法和手法的单个动作练习是练好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出典型的几种步法和手法在开始阶段反复练习。步法不得当都会造成重心不稳或上下动作衔接不顺畅。如迈步过小、过窄,出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都会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稳等现象。所以步形要准确,出步要适度,保持稳定性及培养身形、步法的协调性,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在初学太极拳时不要贪多求快,如果贪多求快造成错误的定型,再进行纠正就困难了。如原地“云手”练习,着重强调“以腰带手”、“时刻留意在腰间”等要点,让学生通过腰部运转带动手部划弧动作,体会太极拳“主宰在腰”的重要性。
3.分析攻防含义,重点组合练习
太极拳动作徐缓、均匀而细致。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防卫术,强调“慢练快用”,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将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的“云手”和“揽雀尾”做为重点组合练习,“云手”作为典型的防御性动作,让学生体会太极拳“根基在脚,主宰在腰”,动作“非圆即弧”,形神兼备;“揽雀尾”教师可通过学生配合演练示范,分析其攻防含义,让学生更深刻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堋、捋、挤、按”等基本特征。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连贯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充满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二、教学中期阶段:保持学习兴趣,注重动作细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到了教学中期,则是整个教学效果能否顺利达到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套路动作传授了一半,学生的动作还处在泛化阶段,动作不连贯甚至遗忘;部分学生的情绪从积极到消极,学习兴趣也从高涨到正常回落。教师应密切留意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合理充分利用多种教具和教学手段,调整学生学习积极性。
1.强化学生感官视觉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学生感官视觉效果。如组织学生欣赏08北京奥运开幕式和08春节联欢晚会“行云流水”等太极拳表演的相关节目;观看陈思坦、高佳敏等优秀运动员的演示录像,比较并分析动作细节。如要让学生了解“起势”动作含义,通过视频演示,学生们就可以清楚明确知道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解脱动作。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当被对方从正面双手抓住两肩部时,已方双手由下而上上移,从对方双手的内侧按压对方双臂,从而完成解脱过程。
2.适时地加入音乐氛围
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能够起到特定的伴奏效果,口令、音乐可辅助太极拳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懂得控制太极拳练习的节奏;另一方面,营造轻松优雅的“太极氛围”,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当中去,而且还可以掌握每一个动作的快慢及衔接,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达到在“心静”的意境中自由自在地完成。
3.规范动作,注重动作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简单,易学易练,但是不同学生打出来的动作味道却不尽相同,这就是动作细节的问题。再者,没有规范到位的动作,很容易造成动作不自然、不协调,学生练习起来也索然无味。错误的动作甚至会造成身体损伤,如弓步时膝部超过正常角度容易造成膝关节劳损等。教师在这一阶段,必须重视和强调动作细节,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和正确的演练。既要保持二十四式太极拳中柔缓均匀、舒展大方的特点,又要科学锻炼以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如“左右搂膝拗步”中左手从膝部搂过,右手同时收肘从耳边推出,通过攻防含义讲解及细节重点分析:收肘动作收到耳边后,强调应“坠肘”即肘部向下,否则肘部朝上容易造成防守漏洞,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学生“突肘”、“耸肩”的问题。再如“转身搬拦捶”动作连贯性较强,通过动作细节分析后,学生都能够领悟“腰如轮转气腾然”,很好掌握了手眼配合,眼随手走等动作细节。
三、教学后期阶段:提高认识与参与程度,巩固和提升动作质量
1.结合养生健身知识,提高认识层次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太极拳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技能进行传授,目的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教师应以太极拳中“动作、意识、呼吸相结合”、“根基在脚,主宰在腰”等要点为延伸,拓展学生视野,讲授太极拳养生的相关知识,如练习时“用意不用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训练作用,可缓解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延缓心血管机能的减退,提高血液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有效调节骨钙、血钙平衡等。而对练习过程中身体出现的正常反应,如膝关节的正常酸痛等,教师应及时给予解答,教授放松方法,消除学生的疑虑。另外,提高学生认识层次,将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太极拳对大学生的礼仪规范、武德教育等隐形德育课程功能,深度了解学生参与的真实意愿、程度等。
2.创造良好的软硬练习环境,巩固和提升动作质量
如利用学校有利的场地资源,在树荫或较空旷、安静的地方进行整套演练,引导学生进入“心静体松”意境。练习过程中,教师可安排悟性好的学生带队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组织分组演练或个人表演打分等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供互动平台,让学生互相展示、观察和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洁.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
[2]蔡仲林等.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