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敏 高 晖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体育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体育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体育人才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体育院系的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出入。提出政府宏观调控,发展社会潜在行业,转变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培养方案等对策。
关键词:体育人才 社会需求 现状研究发展对策
近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院系办学规模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培养方案改革的任务仍然繁重。笔者从当前社会需求与体育人才之间的供求关系入手,提出了从社会,学校等方面改革对策,达到对体育人才的供求关系的改善以及体育院校的培养方案的完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体育人才的供求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人才的需求方面文献资料,收集体育院系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
1.2.2专家访谈法。针对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访问了有关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用人单位等进行了访谈。
1.2.3逻辑分析法。针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对当前体育院系的培养方案以及体育人才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
2 体育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
2.1运动训练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主要就业去向为各级体校、运动队和体育管理部门。
2.2体育教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2.3社会体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咨询指导以及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的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2.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技能,能从事本专业的教练,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体育管理和安全保卫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5培养目标的比较。这些培养目标体现出高校教育已经积极响应社会,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出相对应的教育人才。但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对同一就业岗位,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同时可以胜任,如果是这样就没有划分专业的意义,就业的范围仍然是缩小在学校体育。
3 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根据21世纪社会变化预测各专业的社会需求。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出现的新兴体育岗位。比如,健身行业,社区体育指导员,企业业余文化等。
3.1运动训练专业的社会需求。运动训练专业,没有运动员的就业形势好,一直以来主要分配到重点业余体校,体育院校,中等学校及其其他方面担任教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业形势明显严峻,这说明两点,一是体育系统岗位逐渐趋于饱和,二是原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用人需求。
3.2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21世纪,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结果表明,从农村→城镇→城市需求值逐渐减小,从小学→中学→大学需求值大致上同一趋势。这说明,城市学校以及大学教师的需求已近饱和,城镇中学也日趋饱和,而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学尚处“空缺”或“待补”状态。
3.3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需求。社会体育专业,目前,社会上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社会体育,大众体育。城市居民需要体育提供服务,具有健身健美与娱乐指导能力的和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社会体育专业在健身行业,社区体育,企业中业余文化指导都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
3.4民族传统专业的社会需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部分学生到国外,以武术作为一种技能生存。有部分分配在教育系统,在一些专业的体育系统当教师、教练,或其他的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进入公安系统。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在社会岗位中也具有发展潜力,传统体育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4 体育人才供求关系的现状分析
体育院系学生人数增加,同等教育的质量下降,培养方案偏离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现转行,失业等现象。
4.1体育教育专业供求现状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不大。相对而言,在广大农村,乡镇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学校对体育重视不够,教学设施差,待遇差等问题不解决,体育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4.2运动训练专业供求现状分析。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就业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主要的竞技项目运动队大多数教练员都是高水平运动队退役的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进入教练员岗位的不足毕业生总数的五分之一。问题是,(1)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年龄偏大,教学理论水平偏低;(2)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技术经验不足,高水平训练无法胜任,出现了社会与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供求都无法实现的尴尬局面。
4.3社会体育专业供求现状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潜在行业较多。但是,从多数院校办学资料中显示了就业状况并不理想,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之间尚存在较大的距离,由于多种原因,就业岗位目前还只是潜在的市场。
4.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供求现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针对地方特色,开展多样的体育课程,结合当地人情风俗培养出体育教师,传承本土文化,继承体育文化传统,适应大众的体育需求,就业市场相比而言较好。
5 体育人才供求关系的发展对策
5.1社会方面对策。社会重视发展体育潜在行业,如社区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指导员等岗位,这将是改善供求关系的有效措施。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计划,促进新岗位的产生,实现供求关系的改善。
5.2学校方面对策。作为学校方面,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培养形式多样化,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开展体育班,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能力,突出个人技能。
5.3教师方面对策。在我国,体育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的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学科专业的智慧,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要求,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才是体育教师的教育重心。课程目标也将要改成技术性和教学性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全面的体育人才。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必须置于整个高等教育以及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进行宏观规划,并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体育人才的要求。
6小结
通过社会发展,学校改革,教师课程目标,学生能力几个方面协调改革,致力于整个高等教育和社会阶层的发展,创造出新型的体育人才。需要强调的是,体育宣传、体育新闻、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翻译等体育科技人才,以及各级体育科研所的体育研究人员的出现,是体育事业发展壮大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人才队伍,“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社会对各类体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这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