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英
【摘 要】学习态度在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预测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果。本文综合了各语言学家对外语学习态度的研究,分析了态度如何影响着外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希望能对外语教师起到启发的作用。
【关键词】二语习得 态度 学习者 影响因素
态度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衰退、修复、破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社会和个人来说,语言的地位与重要性都来自于人们对待此语言的态度。尽管态度只是一种虚无的心理状态,但它确确实实的影响着人类的语言学习。在对双语研究的过程中,Baker(1988)强调了态度的重要性。态度并非是被遗传的,而是受到周遭的影响而生成,同时也是相对稳定的。一种态度一旦形成,要改变非常困难。态度是内在于学习者的一种复杂的结构,Baker发现,对于同一种语言,学习者有可能存在积极和消极的态度。
Lambert(1967)认为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情感和意动。这里,认知指个人对事物的信念;情感指对事物的褒贬反应;意动指个人对待事务或采取行动处理事务的倾向性(Gardner,1985)。大多数的研究都将各种态度笼统的归为一种,其实不同的语言学习者对待目的语、使用目的语的社会与文化,他们自己作为目的语的学习者以及其它与目的语相关的因素都持有不同的态度。Larsen-freeman和Long(1991)提到了影响学习态度的几大因素:父母、朋友、学习环境、老师以及种族情感。Ellis(1994)认为态度影响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果,同时也被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所影响着。Naiman et al(1978)也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态度和动机是预测第二语言习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Gardner(1979)提出学习态度有可能直接影响学习动机,进而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因此,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看来,学习态度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即便是间接的,也是巨大而必然的。在之前提到的所有影响二语习得的各种态度中,学习者对以目的语为母语的族群的态度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总的来说,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目的语使用者极其文化持积极的态度,则将有助于学习的成功,反之,否定的态度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在Scherer和Wertheimer(1964)的研究中发现,美国学习德语的大学生中对德国人和他们自己操德语持正面态度的,德语成绩也相对较好。然而,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对目的语所持的消极态度也会在二语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作用。Swanes(1988)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挪威一所大学里学习挪威语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分别来自27个国家,共167人。实验者根据“文化差距”(cultural distance)把他们分为三组。北美和欧洲学生为第一组,他们的文化与挪威的文化差距最小;中东和非洲的学生为第二组;第三组是亚洲学生,他们的文化与挪威的文化差距最大。结果表明三组受试者对挪威人民的态度有显著的差别;对挪威人的态度与挪威语的成绩呈负相关。对挪威这个国家和人民抱有好感者挪威语反而学得不好。Swane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跟那些挪威语学得差的受试者相比,挪威语水平高的受试者能够依靠其语言能力去了解挪威社会及其人民,因而也能以批判的态度去更充分、全面地去评价它们。在实验者看来,具备客观评估目的语国家及其人民的能力比盲目崇拜它们更为重要。至于不同的实验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大概是因为影响语言学习的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年龄、学能和动机等。
现阶段在我国,英语作为最为广泛被教授和学习的外语,英语学习者对其态度也大大影响着他们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主要影响我国学习者外语学习态度的因素是课堂学习体验,当然,教师、同学、父母的态度以及社会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如今学习者们可以从各种渠道接触到英语以及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因此的态度可能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参考文献:
[1]Baker,C.Key Issues in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Clevedon,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88.
[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UP,1994.
[3]Gardner, R.,P. Smythe,R. Clement.“Intensive second language study in a bicultural milieu: an investigation of attitudes,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Language Learning,1979,(29):305-20.
[4]Gardner, R.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5]Lambert,W.“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bilingualism”.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7,(23):91-109.
[6]Larsen-Freeman, D. and M. Long.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London: Longman..
[7]Naiman, N., M. Fr?hlich, H. Stern, and A. Todesco..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Toronto: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78.
[8]Scherer, A,M.Wertheimer.A Psycholinguistic Experimen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McGraw Hill,1964
[9]Swanes B.Motivation and“Cultural Distance”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