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

2009-03-30 06:51梁秀萍
关键词:义利观大学生教育

梁秀萍 赵 英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主流取向是重义轻利,但也存在义利并重、重利轻义的非主流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义利观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中,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义利观思想中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树立起社会主义义利观。

关键词义利之辨;大学生;义利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1-0097-(04)

道德之鸿在义不在利,善恶之别在心不在迹,这是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主流。伴随中国传统主流义利思想的,还有义利并举、重利轻义的非主流思想。义利观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传统的、现代的,正确的、错误的以及相互交织的义利思想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使人们产生了种种困惑甚至迷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认真梳理中国的传统义利思想,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髓,对大学生施以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义利思想

(一)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主流是“重义轻利”

义,宜也,适宜,适合。《淮南子·谬称训》曰:“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者也。”《礼记·礼运》称:“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韩愈在《厚道》中说:“行而宜之谓之义。”所以,总括起来讲:合宜的和正直的举动或为公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举动谓之义。重义轻利,就是重视仁义或道义,重视一个人的行为与道义、道德的相符,而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

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的思想非常明显地反映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及宋明时期的新儒家都非常强调义利之辩,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应该追求道义,不应为个人私利孜孜以求。并鼓励人们要牺牲眼前利益,去追求远大理想。“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同时他还坚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信念。孔子建立的这一道德原则,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孟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做坚持正道、超越个人私欲的大义凛然的大丈夫。《孟子·告子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以“鱼”或“熊掌”两者不可同得时就“舍鱼而取熊掌”为比喻,论述了“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即“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继孔孟之后,汉代董仲舒集重义轻利思想之大成。他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话,成为后世儒家的至理名言。他认为:“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春秋繁露》)这里,董仲舒区别义为心之养,利为体之养。两者比较起来,“心之养”比“体之养”重要的多。因为义属心,利属体,心灵比肉体重要,所以义比利更根本。这样,董仲舒由灵肉对立的立场论证义利之间的不相容,为宋明时期的天理人欲之辩开了先河。

汉代以后,特别是在宋明时期,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许多儒学家,上崇孔孟,中推董仲舒,把义利之辩扩展到道德的一切领域。朱熹甚至认为分辨义利“乃儒者第一义”。在他看来,重利轻义,乃人欲之私,非天理所存。而“天理人欲之分,有毫厘必计,丝发不爽者”(《答陈同浦书》)。他的学生北溪陈淳更明确地说:“义与利相对而实相反,才出乎义,出乎利,其间相去甚微。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北溪字义》)因此,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灭尽人欲之私利,方可恢复和光大天理。他们完全把所谓的道德、正义与功利对立起来,以抽象的道德原则抹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要与追求,由此发展为虚伪的禁欲主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重义轻利的正统思想,还存在着义利并举甚至见利忘义的非主流思想。如从先秦墨家的功利观一直到宋明时期的陈亮、叶适,都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墨子曾说“兴天下之利,灭天下之害”(《墨子》)。陈亮认为义要体现在利上,义利双行,缺一不可。他说:“禹无功,何以成六府?乾无利,何以具四德?”(《宋元学案·龙川学案》)意思是说,禹没有功业,怎能成天地万物?天不讲利,怎能有仁义礼智?而叶适主张把“义理”和“功利”统一起来,强调不能离开“功利”而言“道义”。他反对忽视功利,专尚“义理”的空谈家,指出“以功业为可略”而谈“性命”、“义理”,即使议论如何精深,也是空谈。但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正流,反而常常被视为异端而遭到奚落和排斥。至于历史上为了一时的苟安或者眼前的物质享受而持有见利忘义思想的人,则早已被人们所唾弃,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如陷害忠良的秦桧,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等等。这种见利忘义的价值观念,虽然对某些时期的社会风气或对某些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它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

(二)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主流义利观

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辩,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漫长的中国封律社会道义、轻功利的思想主张,对于安定中国古代社会,加强民族凝聚力,发展社会生产起到了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万民趋利,不用催促,这是自然而然的。人的欲望需要以礼义去制约,如果不用道义去约束,那么将人欲横流,矛盾激化,争斗格杀不已。所以必须强调以道制欲,以义制利。如孔子所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论语·子路》)。而且正是在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的驱使下,才有居贫苦而志不倦,为创造中华文明发奋著书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为祖国统一,探索真理的知识分子;才有跃马横枪,驰骋沙场,为反对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的英勇将领;才有置个人身家性命于不顾,为扫除社会前进障碍而毅然变法的改革家。也正是在传统文化和这种民族气质的支配下,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可贵的凝聚力、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然而,由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时代的演变,将“义”与“利”完全对立、割裂开来,迫使人们去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且人为地把追求“义”与追求“利”看成是高尚与低贱的分野,看成是君子和小人

的界限,则把义利关系变成了麻痹愚昧人民的工具。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伦理道德因素渗透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义”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全民族的行为规范和符合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则的道德标准,把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物质利益关系掩盖起来,用一种超物质的精神加以抵消。在这种道德教条的束缚下,人们不能正确对待合理的物质要求和对生活福利的追求,人的正当需要被漠视,国家的贫穷被保护,造成一种越远离物质利益,品格和道德越高尚的虚假道德形象。这种粗陋愚昧的道德价值,一方面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抽象否定”,是“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另一方面,则为王公贵族及这种道德价值的鼓吹者制造饱授私囊的借口。说到底,因为利益是有限的,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必须实行限制。而实行这种限制的最好办法,不是发展功利,丰富物质,向富裕前进,而是谈仁说义,贵义贱利,向贫穷看齐,这样,便使中国社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实际上,细细考究起来,孔子提倡“义重于利”,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并没有否定物质利益的作用。如《论语·子路》篇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可见,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因为它是教育的物质基础,有了教化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国家才能安定巩固。孟子语:“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盖反其本质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此处,孟子明确阐明了经济利益是施行仁义的基础的观点。即对一般人来讲,必须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以后,才能接受礼仪道德的教育。此外,孟子又称“保民而王者,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由此可见,孟子强调“舍生取义”的同时,还强调了“利”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任何的道德都是不能脱离功利的,它必定是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基础。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至于以朱熹为代表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更是走向了反动,是一种虚伪的、反人性的义利观;历史上出现的甚至在现代社会还一定程度存在的见利忘义思想,则永远会被大多数人所嗤之以鼻。

二、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对当代高校义利观教育的启示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的义利观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多数能够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西方式的个人主义并不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取舍上,部分大学生更加看着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他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追求的是个人目标的急功近利而很少考虑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甚至有些人为“利”而不择手段,以至见利忘义、贪利害义。这种状况说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已刻不容缓。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义利思想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重义轻利”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

传统文化主流中的“重义轻利”思想表现在大学生义利观中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大义”,个人的利益是“小利”。集体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它强调个人的牺牲和奉献。

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这种制度中,应有更高的道德水平和科学的义利观。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如果没有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正确的义利观,进而对工作、学习、生活采取不正当的态度和做法,那么,对于国家现在及将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必须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集体主义、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舍利取义等高尚的精神。或许,倡导的这种道德理想、人格理想和高尚的精神与社会的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矛盾,但这种矛盾的存在是符合道德自身的逻辑的。要教育大学生,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是合理的,但要以不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为前提。个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国家、集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哪有个人的进步。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公共利益。那些鼓吹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的大学生,最终会导致自己被全社会所遗弃。

(二)“义利并举”思想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义利关系

社会主义义利观主张义利关系的辩证统一,在不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它丝毫不否定合法的、正当的个人利益。义和利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把它们结合起来,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在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时,要使利符合于义的价值导向,又要使义引导和促进利的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进步向上的价值观念。比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正当的个人利益观念、社会公正观念、艰苦创业观念等都是大学生十分欣赏并努力追求的新观念。他们也在重视利,强调自我价值,同时兼顾个人和社会,兼顾奉献与索取。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即是说:富贵是人人都盼望的,要以正当的方法获得它;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要以正当的方法摆脱它。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全球化和生存发展的问题,现实的压力使其不得不考虑利益的作用。而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迫切需要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早日学会游泳,以便在今后发展国家经济的主战场上大显身手。有人认为,老百姓都重义轻利,那才是理想的社会。但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存是需要物质条件的,人们不可能不去追求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人们只有奉献的义务,而没有获利的权利,会挫伤人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性,轻则会导致经济社会的全面停滞,重则会带来社会矛

盾的总爆发和暴力革命。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时,必须运用辩证统一的义利观。让他们在不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合法、诚实的劳动或资本投入,获得应得的报酬。这才是符合人性的义利观,也是社会主义所主张的义利观。

(三)避免传统义利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负面影响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义利思想中主要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重义轻利思想的极端化,只讲义而忽视人们的正常欲求;二是唯利是图、损人利已的见利忘义思想。这两种思想都是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克服的。

毛泽东曾经指出,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邓小平也曾经指出,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对少数人可以,对大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期不行。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虽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以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人长期以“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价值目标,而这无疑是以牺牲效率和进步为代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任何企图把重义轻利思想极端化、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以至忽视甚至抹杀人的正常需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但是,另一方面,在教育大学生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又要以不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切忌滑人见利忘义的泥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鼓励人们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使人们产生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同时封建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的观念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些都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理想淡漠、急功近利、轻视德行、自我中心、蔑视勤俭、贪图享乐、崇尚金钱等消极倾向。如一些学生深谙厚黑兵法,知道脸皮须厚,心术须黑,兵不厌诈,法不容情。他们的“IQ”很高,会信口开河,信手拈来自己所谓的专业知识、法律条款伪装自己;他们的“EQ”也很高,会在东窗事发之后,临危不乱,处事不惊,甚至以准律师的辩才,将被告翻成原告,将无理说成有理!他们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而置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于不顾。在个体道德价值观方面,遵循随机应变的弹性价值原则。虽然在理论上,他们认识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同社会需要相结合,但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具体利益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使理论行为与实际行为相矛盾。如考试作弊、买饭加塞、浪费粮食、不关水龙头、课桌文化、乘车不买票等行为,已不能引起一部分学生道德上的羞耻感。所有这些都与天之骄子的称谓极不相称,需要以正确的义利观加以引导,以防止有些学生走向极端。

总之,在大学生义利观教育中,应当积极吸取传统义利思想中的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国家和他人的关系,其核心不是“君子言义不言利”,而是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责任编辑:陈可阔]

猜你喜欢
义利观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大学生之歌
义利观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孔子义利观的现代文化传播意义 张人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