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透析

2009-03-30 06:51
关键词:日本

于 民

摘要非洲石油资源丰富且产油国经济是一种以石油出口为主的依附性经济,以及世界大国的全球石油能源博弈,是石油能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出台“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的主要原因。为实现“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日本对内联合和扶持国内大石油公司,改组合并石油公团,以提高其在非洲竞争的能力;对外则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建立并强化与非洲产油国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能源外交

中图分类号F13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1-0005-(05)

石油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因此,对于石油能源极度匮乏,但却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的日本来说,石油则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国际油价大幅度涨跌不定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再次加重了日本对能否确保石油稳定供给的担忧。日本进一步意识到:只有加大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投资,扩大海外权益和原油保有量,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深海勘探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及几内亚湾地区新油田的发现,非洲石油自然成了日本石油能源外交战略中的新目标,日本“走入非洲”的石油能源战略随即展开。

一、日本能源困境与“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选择

能源匮乏决定了能源外交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的重要外交战略。日本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又是一个能源尤其是石油能源极其贫乏的国家,石油进口依存度几近100%。因此,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一直十分重视合理有效的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早在1958年,日本就设立了阿拉伯石油公司,专门负责获取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开发权。为了进一步在世界各地开发到更多的石油,日本政府还制定了《石油公团法》,设立了专门负责与其他国家合作在世界各地找油的“石油公团”。1971年,日本外务省还委托社团法人——日本经济调查协议会进行“20世纪70年代的资源外交”这一课题的研究。1972年9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了日本的原油输入过分依赖欧佩克(OPEC)国家的能源战略缺陷,并提出了减少对中东原油的依存度,实现原油供给源分散化的建议。作为今后推进资源外交的指针,报告书还提出了“资源外交三原则”,以资源外交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告了日本政府对海外资源的基本态度。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国际石油危机,使得油价迅速飙升,先是从1970年的每桶1.80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后又从每桶13美元蹿至每桶30美元。两次国际石油危机之后,油价一直持续上涨,到2008年7月11日,纽约市场油价收于147.27美元/桶。历史经验和严峻的现实油价形势,让日本进一步认识到了石油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地探索多渠道的石油来源。

然而,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即已开始实施的石油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仍未取得特别明显的成效。至本世纪初,日本进口石油的85%以上仍来自中东。如2007年3月,日本原油进口总量平均为458万桶/天,其中来自阿联酋、沙特和伊朗的原油分别为124万桶/天、114万桶/天、68.0861万桶/天,占当月进口总量的27%、24.9%和14.9%,加上从中东其他国家的原油进口,3月份日本进口原油的89%仍然来自中东。由此可见,日本即使在“走人非洲”战略出台并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其石油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仍不成功。

在此种状况下,日本随着“新国家能源战略”的出台和实施,进一步“走人非洲”寻求石油就成了其必然选择。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能源资源厅发表了《新国家能源战略》,力图以“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加强节能”和“加强上游的投资开发”三大措施,来提高日本的能源安全。《新国家能源战略》还提出了到2030年应该实现的三个目标:能源消费中的石油依存度进一步降低到40%;能源效率比现在提高30%;海外权益原油占原油进口量的比例提高到40%。综观《新国家能源战略》的措施和目标,不难发现,尽管日本的新国家能源战略已经有了良好的实施基础,如:石油依存度已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最高峰时的近80%,降低到了近年来的50%;目前核电在日本发电总量中的比例已经占到了25%;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能源效率已经提高了30%;已经在阿联酋、科威特和印尼等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权益油田等,但总的看来,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仍困难重重。其一,核电站事故不断,安全性受到质疑,大力发展核电的计划受挫,进一步降低石油依存度极为困难。其二,尽管日本加快了在海外建立权益油田的步伐,但目前海外权益原油的总量仍然不到4 000万吨,只占原油进口的15%,即使随着日本人口的减少和经济结构的逐渐成熟,在2030年时石油消费量将减少到2.3亿吨左右,但以目前的进口海外权益原油量计算,所占比例只不过会相应提高到18%,与提出的4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日本政府的海外石油开发目标,以及非洲丰富的石油能源,注定了日本今后必然会持续深入地“走入非洲”寻求石油。

二、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的非洲石油因素

非洲巨大的石油能源优势是促使日本“走人非洲”石油能源战略出台的主导原因之一。自1956年首先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后,非洲的探明石油储量迅速增长。据BP公司数据,至2007年底非洲石油探明总储量为1175亿桶,比1987年底的587亿桶增长了100%,占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9.5%,储采比为31.2。非洲不但石油储量巨大,而且原油日产量也不断增加。2007年,非洲大陆原油日产量为1031.8万桶,占世界原油日产量的近12.5%。另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的原油产量在世界原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洲石油大多质量上乘,含硫量低,易于提炼加工。非洲的上述石油能源优势.对于把石油来源多元化作为重要能源战略目标的日本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

非洲产油国石油经济的依附性发展,是促使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出台的重要原因。非洲产油国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以石油出口为主的依附性经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而工业制成品进口则严重依赖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这为日本实施其能源战略提供了条件。2003—2007年,非洲原油日产量分别为840.2万桶、926.8万桶、984.6万桶、999.5万桶和1031.8万桶,而同期的日炼油能力却分别只有316.4万桶、310.3万桶、322.1万桶、327.4万桶和328.0万桶,日炼油量和日原油产量的比分别为37.65%、34.14%、32.7l%、32.76%和31.79%。因此,非洲各产油国的石油主要供出口。2003—2007年,东非和西非的石油日出口量分别为632.7万桶、696.5万桶、

742.8万桶、792.9万桶和816.6万桶。石油出口相应地成了非洲一些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据非洲发展银行估算:2007年,阿尔及利亚、埃及、安哥拉、刚果(布)、加蓬、喀麦隆、利比亚、尼日利亚和突尼斯,石油出口分别占政府财政收入的78.2%、34.6%、82.5%、85.1%、62.9%、5.7%、92.5%、84.2%和25.1%。单一的石油出口经济结构,决定了非洲至今没有摆脱“加工和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传统生产贸易格局。2007年,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尼日利亚除石油以外的工业产值只占GDP的5%、2.7%、2.7%;埃及的工业、石油和采矿业的总产值占GDP的32.4%;安哥拉、刚果(布)、喀麦隆和突尼斯制造业的产值只占GDP的5%、3.2%、18.2%和18.9%;加蓬的工业产值占GDP的4.5%。非洲产油国工业或制造业产值所占GDP的比例状况表明,其工业或制造业的制成品还难以自足,需要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非洲的这种依附性石油经济,对极度缺乏石油能源,而又以“化学、钢铁、一般机械、电力机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等6个行业”为出口主导的日本来说,无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其“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出台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大国石油能源博弈与日本的非洲石油能源战略

尽管各国都在大力寻找和研发石油的替代能源,并且有可能在核能、太阳能之外取得重大的突破,如:美国早在1969年就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中国也自1999年起就开始了对可燃冰的前瞻性研究,并且仅在南海北部就发现了储量估计为中国陆上石油总量50%的可燃冰。但可燃冰要实现商业开发还有待技术上的突破,因此,从世界能源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石油和天然气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最为重要的能源。然而,由于世界油气资源具有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各大国为获得这种稳定、可靠、经济的能源,展开了激烈的非合作性质的博弈。参加博弈的诸大国在推测竞争对手决策的基础上,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自己的决策,有时甚至不惜以战争为代价。这种大国间的石油能源非合作博弈,特别是近年来在非洲的非合作博弈,使得后来者所能占据的开发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也正因此,大国间在非洲石油上的非合作博弈成了敦促日本的非洲石油能源战略出台的重要国际环境因素。

首先,美国作为超经济实体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能源供应安全对其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实行扩张性的石油能源博弈政策。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在侵入了俄罗斯的传统势力区域中亚后,采用施压和经济诱惑的手段,建设并启用了绕开俄罗斯的巴杰石油管线,打破了俄罗斯对里海石油出口的垄断。通过两次海湾战争,掌控了世界第二大储油国伊拉克。强化了与非洲能源生产国的合作,对非洲发起了全方位的能源外交攻势,结果:2005年,非洲出口美国的石油达到9.21亿桶,占美国进口总量的18.7%,超过了同期美国从中东的进口(8.39亿桶),占总进口量的17%。据能源专家预计,到2015年,非洲石油将占美国石油总输入的25%甚至是35%,从而超过整个波斯湾地区。

其次,欧盟所需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50%依赖进口,因此对全球特别是非洲的能源博弈亦格外重视。近年来,法国在伊朗油气开采中获得了大量份额,意大利则获得了伊朗南法尔斯油田天然气开采项目60%的股份和沿海巴拉尔油田38%的股份。欧盟还进入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美洲,不断开拓该地区的油气资源。2005年3月,西班牙与委内瑞拉达成协议,提高了西班牙公司在该国石油的日产量。在苏联解体后,欧盟积极向里海产油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技术支持,为欧盟石油公司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创造条件。2005年前后,欧盟原有的15个成员国从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分别占了总进口量的25%和40%。欧盟曾长期独占非洲油气资源,近年来,面对美国咄咄逼人开发非洲油气资源的攻势,亦加强了对非洲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力度。2000年5月,英国石油公司决定投资6亿多元,以进一步开发该公司在埃及苏伊士湾地区投资的油田,2001年,BP-阿莫科公司与阿尔及利亚国营石油公司签署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共同开发撒拉赫地带的天然气。

再次,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与日剧增,因此在“节能”的同时,还通过诸多途径“开源”,参与世界石油能源博弈。据美国政府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统计,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由于石油产量增长远跟不上需求增长,因而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1998年为18.76%,2000年为30%,2001年上升到34%,2004年,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17亿吨,进口依存度接近41%,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超过60%。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油公司四处出击,在世界各地寻找石油:与中东的科威特、伊朗、沙特等国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获得了伊朗亚达瓦兰油田50%的股份,并参与竞标开发伊朗的16个新油田;2005年,中石油与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达成协议,中石油提供60亿美元的贷款,对方则在今后6年中向中国提供4820万吨石油;中国还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的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津两大油田的开采权;2005年,中石油与加拿大能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以14.2亿美元现金购买了该公司在厄瓜多尔的全部油气及管线资产。此外,早在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便进驻乍得,开始油气勘探。2007年初,中石油以约2.03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加拿大第二大石油公司——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在乍得的所有石油开采权益。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07年上半年,中国共进口石油9959万吨,其中将近1/4是从北非经过地中海绕过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最后经马六甲海峡回国的非洲石油。

最后,随着能源消费的迅速增加,印度在拉美、亚洲、欧洲等地区大力勘探石油的同时,也加快了进入非洲的步伐,日益参与到了石油能源博弈之中。受地质条件限制,印度的石油资源十分有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6.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0.8%,人均占有量只有1.6吨,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2。但印度目前却是世界第六大石油消费国,每天石油消耗200多万桶,每年在能源进口上的花费高达200亿美元。预计在今后的25年中,印度石油的消费量将以全球第二的速度增长,2018年石油需求将比现在翻一番,增长到每天400万桶,2030年,所需石油和天然气的90%将依靠进口。因此,为了确保目前和未来的石油能源安全,近年来印度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能源外交活动:2004年,耗资5亿美元,启动了名为“技术经济指标非洲印度运动”

的优惠贷款计划,加强了与8个资源丰富的西非国家的石油合作;2005年首次“亚洲石油峰会”期间,印度与伊朗签订了一项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作协议,伊朗还决定出让20%的股份,让印度参与其一个主要油田的开发;2008年前后,印度已在俄罗斯、苏丹、越南、缅甸、利比亚等国获得了油气开采或勘探项目的股份,总投资额达30亿美元;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近年还获得了尼日利亚两个深水油区25年的开发权,这两个深水油区的日产量预计在65万桶左右。

世界大国特别是欧美大国的石油能源博弈,一方面加强了它们对世界石油资源的控制权,缩小了其他国家的石油博弈空间;另一方面,面对如此紧张的博弈形势,日本如不深入调整其多元化能源外交政策,并加快“走入非洲”步伐的话,不但其“新国家能源战略”难以实现,整个能源安全也会遭遇全面危机。

四、日本“走入非洲”石油战略的措施及前景预测

日本一直坚持“寸土不放”的能源外交政策。为实现其“走人非洲”石油能源战略,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体调整措施,主要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其一,对内联合和扶持国内大石油公司,改组合并石油公团,提高在非洲竞争的能力。日本在海外进行石油开发的企业主要是新日本石油公司之类的石油企业,以及像三井、三菱之类的大商社,这些民间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对诸如苏丹等局势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产油国和地区敬而远之。另外,新日本石油公司等大石油公司虽也实力雄厚,但远不能与埃克森美孚、壳牌以及英国石油(BP)这样的大型国际性石油企业相比:2007年,新日本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为480.126亿美元,远比不上埃克森美孚的3511.39亿美元、英国/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3 188.45亿美元、英国石油(BP)的2743.16亿美元。日本政府虽然也有自己的石油公团,但它并没有在获取非洲权益原油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为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日本政府联合和扶持国内大石油公司,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在海外石油开采中的竞争力。2006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控股36%的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和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合并,跨出了日本大石油企业形成的关键性一步。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改组合并了石油公团。2004年2月,日本石油公团和金属矿产事业团合并,新组建了具有独立行政法人资格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该机构组建后,在降低企业在海外勘探开发风险、在海外开展基础地质调查、承担项目前期风险,以及引导企业选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对外通过淡化政治、突出经济、政府开发援助(ODA)和经济合作协定(EPA)等手段,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建立并强化了与非洲产油国的关系。截至2007年11月14日,日本共向非洲27个国家的48个项目提供援助(不含贷款和债务减免)317.24亿日元,约合2.884亿美元。在2008年5月28日召开的第四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上,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承诺:未来5年,日本政府将在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传染病预防和科学技术合作等方面扩大对非洲的援助,并将建一个专门基金会,以促进日本企业对非洲的投资;日本将向非洲国家提供相当于40亿美元的日元长期低息贷款,并在2012年前将日本对非洲的官方援助额增加一倍,达到2000亿日元。

通过一系列调整,日本的非洲石油开采取得了较明显成效。2005年2月,日本与埃及签署了合作协议,获得了位于苏伊士湾中部的一处油田的开发权。根据计划,该处油田将从2007年年中开始产油,日产量为6000桶。2005年10月2日,利比亚第三次发放石油开采证,新日本石油公司、石油资源开发公司、帝国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和三菱商事5家日本企业中标;ⅢJ2006年12月,在利比亚一轮最大规模石油开采许可投标中,日本的石油公司获得了3座油井12.9%的股份;此外日本还通过购买股份参与开发、签署产量分成协议和转让协议、直接投资开发油田等方式,与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国合作,勘探和开采石油。

然而,日本通过调整其“走入非洲”石油战略,在非洲石油勘探与开采中所取得的上述成就,并不意味着其非洲石油战略前景一片光明,而仍是喜忧参半、前途未卜。一方面,从某些角度看,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颇具优势,前景美好。主要因为:非洲产油国和日本没有历史恩怨及现实冲突,容易建立友好关系;日本整体经济实力雄厚,有强大的“经援”基础,也正因如此,其实力相对弱小的石油公司却能在非洲的石油开采中展开切实有效的竞争;尽管非洲产油国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如2004年和2005年,阿尔及利亚、苏丹、安哥拉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5.2%和5.3%、5.2%和7.9%、11.2%和20.6%,而且,还可预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非洲产油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仍将持续,但它们毕竟基础差、底子薄,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日本数额不小的“经援”无疑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日本的非洲石油能源战略又困境重重,前景黯淡。这主要因为:欧美大国早已捷足先登,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非洲产油国的石油生产权和销售权,如许多美国石油公司垄断了西非国家的石油开采项目,仅埃索公司就在安哥拉获得了3个深海石油开采项目,总投资近百亿美元,因此,力量相对弱小的日本石油公司很难与之展开成功的竞争;非洲产油国大多因宗教和部族纷争而政局不稳,而且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发现,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对于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来说,可能无足轻重,但对不能保有常备军的日本来说,却极有可能成为遏制其非洲石油开采的瓶颈;非洲产油国对日本开采本国石油之所以持欢迎态度,除因日本的巨额“经援”外,还基于当年日本制造业南移所引发的“雁阵效应”的往事,但当前的事实是,日本的产业经济结构在几经转型之后,已以知识和科技密集型为主,当年在东南亚引发的“雁阵效应”,已不可能在非洲得以“复制”。

总之,日本在实施“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过程中,优势和困难同时存在,成功的可能和失败的风险并存。因此,日本只有合理高效地处理好与欧美大国在非洲的石油竞争关系,且不过于重视“经援”的石油回报,并能进一步寻找到与非洲产油国达成互补互依关系的门径,才能成功地实施其非洲石油能源战略。

[责任编辑:张岩林]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Pets萌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