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棠
摘要清代书院是清代教育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代的书院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清代书院不仅继承了传统学术的治学特点,而且还由于其受到朝廷的直接约束和管理,从而成为清朝政府培养其经世人才的阵地,呈现出浓厚的官办色彩。因此,清代书院制度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利弊。甲午战争后,随着古老的封建制度的没落,书院制度也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而淡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清代书院;学术活动;弊端及兴衰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1-0064-(04)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对封建社会培养人才和文化学术事业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文献,而书院之制则肇始于五代的南唐,确立于宋初。由于当时战乱频仍,形势动荡,官学腐败,理学发达,书院教育因此兴盛起来。宋时书院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但以民办为主体,其融教学、学术、藏书、祭祀等活动为一体。其后历代书院的教育功能大体不出宋制。从宏观发展史来看,书院发展大致经过了宋初的勃兴,中期的沉寂,南宋时的大盛,元、明初时期的趋向官学化,明中叶后的特质复归,清朝特质消亡以及在新式学校冲击下最后被废止几个阶段。
一、清代书院的发展特点
由于清廷是被明朝士大夫和一般知识分子视为“非我族类”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因而,清初民族反抗运动风起云涌,满清王朝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才稳定了在全国的统治。清初,因朝廷害怕书院讲学会宣传“严华夷之辨”的爱国主义精神,便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因此,在清初的几十年问,书院的发展受到了严格钳制,当时只有清初少数的几个大学者如孙奇逢、黄宗羲等还在书院讲学。但是,书院制度已历经宋、元、明三代,在士大夫阶层和一般知识分子心目中有很深的影响,自然难以取消。
随着康乾“盛世”的来临以及社会的逐渐稳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民间私立书院日益增多,一些封疆大吏也都设置书院。此外,随着清政权的日益巩固,经济和文化的逐渐恢复,满汉间的民族矛盾逐渐缓和等因素,再加上明末清初具有强烈反清思想的大学者们的逐渐谢世,以及新生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接受了清朝的统治,于是,雍正朝便解除了对书院教育的禁令,于十一年(1733年),命令各省省城设立书院,并且拨给1000两银子为开办或营建书院的经费。乾隆在乾隆元年(1737年)下诏说书院是古侯国之学,并对书院的兴建继续实行奖励政策。从此,官办书院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清代各类书院的主体,而同时,私立书院也有一定发展。在清代各类四千多所书院中,官办书院约占其总数的57%,民办书院约占总数的24%,另外还有部分教会书院等。同时,省城书院在当时实际上已取得了一种类似于省立“大学”的地位,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综观清代书院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有如下特点:
(一)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加之清廷“稽古佑文”政策的施行,清代在原有书院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不少书院,使书院的总量远远超过前几个朝代之和,尤其在乾隆时期,书院在数量和规模上更是盛况空前。除了前代遗留下来的书院外,清廷又在各地新建了大量书院,总数多达四千余所。“是时京师京台,直隶莲池,江苏钟山、紫阳,浙江敷文,江西豫章,湖南岳麓、城南,湖北江汉,福建鳌峰,山东泺源,山西晋阳,河南大梁,陕西关中,甘肃兰山,广东端溪、粤秀,广西秀峰、宣城,四川锦江,云南五华,贵州贵山,奉天沈阳,各省书院依次设立,其余州府县或绅士出资,或地方官筹拨经费,置产置田之创立呈报者亦多”。其中湖南、福建、广东创设的书院较多。清代书院的布局,可以说在全国已达到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比较适应的状况,设置的地区比历代都要广,遍及19个省区。事实证明,文化落后的民族在征服文化先进的民族后,必然在文化上被先进的民族所征服,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满清政府为了稳定其在全国的统治,必须借鉴、利用汉族先进的儒家文化来加强统治。
清代的书院逐渐增多,对满族文化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满族的汉化和民族的融合。如在南方设立的满城书院,就招收八旗子弟,从而既促进了满族文化的进步,也有利于满汉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民族融合。同时,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书院数量也大有增加,如云南省清代所建各类书院多达307所,而道光年问的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思茅境内的景东、普洱、镇沅、景谷、思茅、墨江等六县市,先后建书院14所,几乎遍及各府、州、县”。在维吾尔族聚集的新疆地区,乾隆年间就已建立了8所书院等。这些书院的建立无疑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促进民族融和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书院类型与层次多样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作为以传承文化和从事学术事业为主的书院虽然受到了当时统治者政策的制约,但学术思潮和学风也给予书院以重要的影响。如南宋末和元代都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所以,当时的书院以讲授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清代二百多年间,学术思潮和学风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书院教育因而深受其影响,形成了相应的几种类型。如从其教育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以研讨理学为主的书院,这些书院到清中叶考据学派风靡朝野的时期,其影响便逐渐减小了。
二是以经史辞章研究为主的书院,这类书院开始于清初,到清中叶时大盛,清末仍有相当数量,这类书院是培养各类考据学大师的主阵地,“尤其是南方各地书院,已经成为与京师《四库全书》馆并峙共盛的考据学之大本营”。
三是以时文考试为主,为科举考试服务的书院,这类书院在清代最普遍,数量也最多。前两类书院虽有一定影响,但数量不多。为科举考试服务的书院在明代业已产生,到了清代更加发达,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为科举考试服务的书院不是讲学,而是考课,以学习八股为主,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已,由于这类书院的治学目的左右了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必然就会使其丧失了自由讲学的风气,导致教育内容狭窄,空虚无用,教育方式呆板,毫无学术生机。由于这类书院教育同官学教育无本质差别,从而使其沦为了科举制的附庸。
四是以西学为主,为培养时务人才服务的书院。清末,古老的中国在历次对外战争中遭到了可耻的失败,由此刺激了一些具有民族骨气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一些学者致力于近代科学,因此产生了以西学教育为主的新型书院。如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上海成立了格致书院,由徐寿和英国人博兰雅捐资创办,聘请西方人教授格致之学,书院还设博物院,陈列工业、交通、
人文、地理等模型。
(三)藏书丰富
藏书、讲学和祭祀是中国古代书院的三大事业。由于清政府的支持、书院师生及社会人士的捐助、书院出版事业的发达和学术事业发展的要求,就使清代书院的藏书达到了历史顶峰。清代书院不仅藏书量丰富,而且还制定了专门的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编辑了藏书目录,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由监院或学长、董事主持,向山长或官府、董事会负责,委派专人操办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如福建鳌峰书院藏书按照《四库全书》著录法,将书院图书按照四部分类法分别编目存放:经部共有277部4227卷;史部171部7247卷,子部共193部4423卷,集部共225部,5785卷。
(四)注重刻书出版事业
清代是书院刻书事业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整个书院刻书历史的终结期。清代的书院刻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成就大,出版了一些“集大成”的书籍。如康熙后期福州鳌峰书院出版的《正谊堂丛书》,总括了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数百年发展的历史。道光初年广州学海堂刊刻《皇清经解》,集结了清代乾嘉学派的学术成就。光绪年间,以上海格致书院的《格致刻编》、长沙校经堂的《湘学新报》为代表,出版了西学的研究成果。这也反映了清代学术思想由宋明理学向考据之学、新学的转变趋势。二是出版了大量的书院文献,为书院的教学、学术研究和管理服务。三是出版了许多连续性读物,及时反映了书院的学术成就,这些连续性读物成了今日“学报”的雏形。四是出版功能不断突出、强化,创办了一些专门从事刻书业务的书局、刊书处等职能机构。
二、清代统治者对书院的控制加强
较之以前各代,清代统治者对书院的控制更加严密。书院从元代就开始官学化,以后历代朝廷都增加了对书院的控制,到了清代这种局面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朝廷逐渐掌握了书院山长的聘请权。清代书院的山长每年一聘,改由地方官府颁发聘书并附上聘金,这是书院发展中制度化的表现。地方官府对书院的山长礼若上宾,这既是尊崇儒道的表现,但也由此从学术方面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扼杀了书院的活力,并且导致了书院的腐化,很多不学无术的人凭借与地方官的关系而得以担任山长等职。清代还对山长的资格加以限制,例如必须要科甲出身等。清代也有一些人试图把山长聘任权从官府夺回到士绅手中,但收效不大。另外,虽然也有一部分山长是由地方推举出的大儒担任,但此举很受限制,且数量不多。
其次,清代官府还力图从经济上操纵书院。清代官办书院的常年经费由官府一次性拨给,多采用现银发商生息或拨学田收田租的办法,为书院山长等提供薪俸和办公经费,并为学童提供一定数量的膏火费。地方公众捐资或与官府合资创建的书院经费,有时也由官吏管理。因而,一些官吏中饱私囊、擅自挪用书院经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官吏把书院作为办公场所,任意占用。
再次,朝廷对人院学生的名额进行限制并加以选择。清代书院的学生有名额和籍贯的限制,招收生徒的权力不在书院而在官府。书院招收的学生名额主要依据经费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主管衙门的等级和学生资格来确定,分为正课、附课、外课或住院、不住院等。总之,清代书院选招学生的权力基本上由官府控制。
另外,对于书院的教学内容,朝廷也加以干涉,力图将书院纳入科举的轨道,地方官府则直接参与和操纵书院的教学活动。
三、清代书院的学术活动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学术的传递与创新都是由“士”阶层来完成的。而“士”阶层云集的书院更是承担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特点。总体来讲,理学是元、明和清初书院学术研究的中心,而清代书院的学术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汉学的研究。
(一)汉学
所谓“汉学”,是相对于“宋学”而言的,清代汉学又称“朴学”,朴学之名初见于《汉书·儒林传》,指质朴之学。后世称汉学中古文经学为朴学,以有别于今文经学。汉学是在清代初期学界反思宋明理学空疏学风的背景下,由顾炎武等学界领袖所倡导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反对宋人空谈心性,游谈无根的空疏学风,认为这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主张汉儒重经考据的学问,目的是“穷经研史”、“经世致用”。
汉学的兴起有学术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在学术上,清朝到乾隆、嘉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太平富裕的社会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为汉学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清代汉学的复兴也与朝廷的科举内容的导向有密切关系。乾隆十四年下诏书开博学鸿词科,诏书中已经不见“穷研性理”的字眼,而是增加了“崇尚经术,有关世道人心”言辞。”政治上,由于清廷大兴文字狱,致使聪明睿智之人为避免触犯忌讳而倾力于诠释古训,以求自保。虽然清廷的文化高压政策不是考据学派形成的唯一因素,但确是学术界探讨乾嘉学派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外因。
倡导汉学而成就较大的是阮元创办的位于杭州的诂经精舍和广州的学海堂两个书院。“精舍者,汉学生徒所居之名,诂经者,不忘旧业,且知最新知也。”这反映了阮元建立诂经精舍的理想。阮元认为“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诂不明。”所以,诂经精舍重视经学训诂。阮元也有一些变通思想,他不满于许多汉学家固守汉儒、专致训诂的做法。他从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发,要求弟子“得古人之意,而不为古人所愚”。他强调:“圣人之道,譬如宫墙,文字训话,其门径也,门径苟误,安能升堂入室乎?或者但求名物,不论圣道,又若终年寝馈于门庑之间,无复知有堂室。”阮元重视实践,认为“圣贤之道,无非实践。”因此,学者“其所以为学者,即其所以为政,”应当“所行事功及于国家。”自从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达七百余年,书院都是供奉周、程、朱等理学家,而诂经精舍改为汉儒许慎、郑玄,并且聘请了很多名家讲授,如阮元、孙星衍等,形成了阶梯式教师队伍。这两个书院先后创办了几十年,特别是诂经精舍,首尾近百年,硕果累累。据说编辑的学生文集就有八卷,培养出了很多汉学人才,两浙之士出其门者,不计其数。如以“有学问的革命家”著称的章太炎先生就曾到诂经精舍受业达七年,他精于训诂和文字学。
(二)理学
清初书院仍以研究理学为主,后来随着汉学的发展,理学被汉学揭批,到了乾嘉之际,理学已处于弱势,但仍能与汉学抗衡。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姚鼐。桐城派古文重视文章“义法”,所谓“义”指“言有物”,就是说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儒家道统;所谓“法”,是指“言有序”,就是要求文章组织形式要根据《左传》、《史记》及唐宋八大家的规范。为此,方苞曾对《左传》文法进行过专门研究,并著有《左传义法举要》一书,用“义理”和“章
法”对《左传》的叙事手法详加评点。方苞的学生姚鼐则把学问分成义理、考证、文章三类,认为三者各有功用,不能偏废,他认为考据是玩物丧志。姚鼐本人曾在梅花、紫阳等书院讲学近四十年。汉学和理学研习者之间经常进行攻击,如姚鼐的弟子方东树著《汉学商兑》一书,专门对清代汉学家进行攻击。
四、清末书院的腐败与没落
在清代书院中,有像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等所聘请的硕儒大师讲学,切实研究学问的书院,这类书院对中国古代各类文献的整理、学术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这种书院毕竟数量不多。当时的多数书院则成为官吏的行馆,被少数人所把持,作为他们猎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因此,清代书院的腐败就在所难免了,腐败的突出体现主要是:
(一)山长选聘的腐败
由于山长是地方官员礼聘,所以很多山长交结官吏,索取薪俸。到了清代末年,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书院的腐败首先表现在山长或掌教者不学无术,滥竽充数,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正如王昶在嘉庆六年(1801年)八月撰写的《天下书院总志序》一文中指出:“所谓院长,或为中朝所荐,或为上司属意,不问其人学行,贸贸然奉以为师,多有庸恶陋劣,素无学问,窜处其中,往往家居而遥领之,利其凛给,以供糊口,甚至诸生有经年而不得见,见而未尝奉教一言,经史子集诗赋古文之旨,茫无所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朝廷多次下诏严惩腐败山长,但见效甚微,反而愈来愈严重。
(二)地方官吏侵占书院财产的事件时有发生
书院财产是书院存在和运行的物质基础,官办书院经费出自官吏之手,有时候官府与民间合办的书院也要经官吏之手,也由官吏加以管理。有些地方官吏便窥伺书院资财,伺机挪用书院的经费,侵占书院院产,“竟将书院公项藉端挪移,以致肄业无人,月课废驰”有些书院的山长、讲师甚至负债累累,他们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根本不可能安心教书。这就造成有些书院中的山长、讲师只管“掌名籍,营精脯,而不知教学为何事”的局面。另外,由于清代书院的经费大多由政府拨给,并有津贴,有些经济条件好的书院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发放生童“膏火”、“奖赏”、“宾兴”等费用,学生获得这些费用不仅自给有余,还能赡养家室,有些学生是为了追求糊口才来书院的。因此,也有一些学生钻了这个空子,据传清末的书院中竟有六七十岁的学生。
随着中国古老的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和西学东渐的加强,与之相伴的封建书院教育制度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与此同时,西方传人的教育思想逐步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甲午海战的失败和耻辱的割地赔款,使中国朝野上下更加感到改革书院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成为书院改制的契机和导火线。甲午战争后,封建的书院制度虽历经多次改制,但一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后,长达千年的书院制度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王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