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009-03-30 06:51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张 伟

[摘要]本文结合一些案例,就如何加强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从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丰富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文教育

我们所教的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乃人文之本”,它能以丰富的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人格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判断各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人性与情感,通过对历史学科的人文感悟而建立起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历史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下面我想结合一些案例,对加强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第一,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丰富人文教育内容。历史学科中既有科学的史实,又有人文的情感,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通过增加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经济史等内容,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要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

第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可以概括地阐述为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相处,其内涵极其丰富,它包括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求索;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尊重与追求;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与;对人的关注、理解与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祈盼与高扬。

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而是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这种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陈思和先生说的,知识的传授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脱离实际,那只能是一种结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全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因此,在传授知识时,必须考虑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须将人格塑和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内化、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有这样一个案例,“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中,在最后时启发学生去思考,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应从哪些方面把握,让学生合作小组进行讨论: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郑和下西洋,证明我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十分发达,能到达今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一带,真是航海史上的壮举。

有的学生说:还有,郑和下西洋后,使很多人到了南洋各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得真好!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壮举,它距今已经600多年了,值得我们为之自豪,你认为郑和的举动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郑和能七次远洋航行,表明他是具有非凡意志和耐力的人,我佩服他,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

有的学生说:郑和能够带着那么多人和货物,探索未知的世界,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中国的货物要么赠送,要么低价出售,这真不划算,应该在贸易中实行平等交换的原则。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他去西洋只是为了宣扬国威,这点不好,有点骄傲自大,做人方面可要不得。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很好。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给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很多启示,希望你们发扬郑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热爱和平的精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自然而然地将人文知识上升为人文精神。

要使学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倡“把信心留给自己,对自己负责;把孝心献给父母,对家庭负责;把关心献给他人,对集体负责;把爱心献给社会,对社会负责;把忠心献给祖国,对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负责”。要选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新编历史教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如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水灾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引发学生去思考如何去对待自然,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和批判我们周围的问题,并善待自然、善待地球。

第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在科学文化和人文建立平衡的同时,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公要熟读四书五经,还要精通琴棋书画,这表明这些健康的生活才艺决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有着重要的陶冶功能,审美情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内容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坚持,才能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充满新的希望和期待,我相信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一定会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更好的定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努力加强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张伟,男,通州市石港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