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霞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民办高校有了迅猛发展,加快了教育的改革进程,也为一方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对策,以期帮助民办高校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不严格
一些民办高校没有树立起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故预算常会失控。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部门预算和民办高校内部预算两套机制,编制预算与执行预算各不相同,重预算内资金、轻预算外管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不到保证;预算项目粗线条,预算支出没有科学的定额和标准;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全面,预算内容不准确,预算不能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及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资金使用上,有些校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缺乏对“债务预算”的合理把握。
2规模的急剧扩张、多元化办学和落后的财务管理的矛盾
近年来,民办高校的规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校人数逐年大幅度提升;办学模式也多种多样,有些民办高校由于分校多、专业多、学历层次多,还有如集资办学或办企业、办驾校、酒楼等多种经营模式。多元化办学使得办学经费由办学者单一投入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从最初简单的收付到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分校为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营收支核算,财务核算变化较大。规模的扩张和多元化办学对于财务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相对较弱,不重视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配备和培养,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很少参与,未能在学院的发展战略中提供作为决策的财务依据,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人员素质和管理模式的不统一,使得财务管理仍停留在低水平的状态,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3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民办高校没有政府拨款,学校的建设、发展和运行资金主要由民营资本的投入和收入的学费,一些民办高校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又没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需要。同时,为了能容纳扩招学生,学校只能艰难地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部分民办高校贷款规模大大超过了其经济承受能力,潜伏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危机。民办高校未来整体生源的大幅下降必将加剧这种风险。
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成因分析
1对财务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1)预算观念不强,预算管理意识淡薄。有些项目没有预算或在执行中不按预算使用,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其实特事不特,急事不急,导致财务预算丧失约束力。
(2)不重视事前控制,只注重事后报账。财务管理未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使财务信息的前瞻性、指导性不强。
2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体系不健全
(1)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不严。目前民办高校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互相监督的体系,是导致其管理混乱、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许多民办高校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没有岗位牵制制度;有些民办高校未建立大型建设和投资项目的论证和决策制度;有些民办高校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按制度严格执行,形同虚设;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其管理类似于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更谈不上内部控制。
(2)外部监督乏力。民办高校不同于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作为非盈利机构、公益性组织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偏袒,弱化了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监督,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缴纳,忽视了对会计核算的监督,审计机关不以民办高校为审计重点,不能对其实施全面、经常的监督。
3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财务工作者素质不高。有些会计人员不熟悉国家法律和相关政策法规,甚至没有掌握财务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低下,职业道德水平低。以至于不自觉违反了相关政策、法规,或者在工作中缺少责任心,或者唯领导意志是从,或者抵制不住利益的诱惑,丧失了原则和立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
(2)“报账型”财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民办高校的日常管理不只包括报账、记账和报表,还包括教育成本核算、成本评价、投入分析、收费补偿评价、物资采购、基本建设、筹资、对外投资等内容,以报账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能满足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
三、提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加强预算管理,有效控制收支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管理,预算是民办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民办高校应该借鉴公办高校部门预算管理的成功经验,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自下而上收集基本数据,科学地编制预算。预算方案应通过学校董事会批准。预算一经批准,应该保持其严肃性,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有效控制收支。如果确实需要调整预算,应该按照规范程序进行。
2健全民办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组织机构
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以财务控制为主导强化内部控制,是学校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管理的实际情况看,应抓住重点,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预算管理和会计记录等重要环节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根据内部财务控制的要求,民办高校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如这五个步骤分别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就有利于内部财务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财务运行机制的确立。
3加强信贷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民办高校既要充分发挥优良信贷资金的财务杠杆作用,但又要合理评估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民办高校内部要建立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小组应广泛听取大家意见,收集整理贷款项目的材料、证明,考核贷款指标,验证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测算一定时间内所需信贷资金的数量,落实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制订还款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把贷款资金用在能够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在信贷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实行信贷资金项目负责人制度,而信贷资金管理小组与内审部门负责监督,做到“负责有人,监督到位”。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项目负责人要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提出修订方案、制定整改措施。信贷资金管理小组要分项目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审核,管理过程中要系统、多方位地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民办高校财务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完整的会计审批和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稽核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等,从机制上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从源头上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2)加强外部监督。主管机关应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定期对民办高校进行审计和检查。这样就促使民办高校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促使民办高校财务部门不仅要熟悉业务知识,还要研究有关法律法规,经常自查自审,自觉地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3)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民办高校的主管部门和审计、检查部门还应督促、帮助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5全面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能够顶住压力,抵御诱惑,勇于坚持原则。其次是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按照法律和规范要求自己,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还要树立服务观念,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2)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度。民办高校财务部门应对不同的会计岗位实行定期轮换,以扩大财会人员的知识面,提高财务人员的全面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进行考核、评比。通过考核评比促使财务人员主动学习业务知识,自觉执行规章制度,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