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境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是修辞的基础,制约着修辞,而修辞只有适应语境,才能显现其价值。本文着重从语内语境和语外语境两方面来探讨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语内语境 语外语境 修辞 制约作用
修辞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离不开一定的人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任何修辞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指出:“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修辞。一切修辞现象只能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可见,语境是修辞的基础,它必须在特定的语境在中用,同时它也创造和补充着语境。
一、语境及其构成
修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交际系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并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的。正是因为语境的无处不在,与修辞这样如影随形的关系,任何一点小小的变化都会给语言表达效果带来影响。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说话人所说话语的真正意义,单靠理解言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据当时的语境推导出它的言外之意。所以,语境对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修辞的运用和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环境之外的修辞是根本不存在的。
语境又叫言语环境,人们通常把修辞交际行为实施的环境及其相关因素叫做言语环境,简称语境。言语环境并不是指所有的环境因素,而主要是指影响人们修辞交际行为的因素。人们通常把语境分为语内语境和语外语境。语内语境是指话语内部的各种因素,即上下文,主要指话语内部的信息结构和形式,包括言语片断中一个词同其他词在词义搭配、语法组合、文章照应等方面的关系。语外语境是指话语以外的,对组织建构起制约作用的因素,如说话的背景、场合、意向等存在于言语片断之外的因素。语外语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辞主题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通常称为主观语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修辞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通常称为客观语境因素。
二、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在修辞过程中,话语的组织建构会因交际对象的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语境因素制约着话语的组织和建构。而话语理解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交际对象的心理和话语推进的程度。因此,在修辞过程中,修辞行为要和各种语境因素一致。
(一)语内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1.语内语境可以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排除歧义
由于语境制约着语言的表达,要理解话语的含义就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不然就会造成话语理解的错误。因为汉语中有大量的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和色彩也有所不同。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如果不依靠具体的语境,单看一个词是很难理解的。同时,汉语的同音现象特别严重,没有语境,孤立地听个别的语音,也是很难分辨其意义的。例如词典中,一个“打”就有20多个义项,但在正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却不会因为“打”的多义而手足无措。“打毛衣”的“打”是编织的意思,“打报告”的“打”是书写的意思,“打酱油”的“打”是购买的意思,“打家具”的“打”则是制造的意思。我们之所以能够明确具体的语言意义,很大一部分都应归功于语境的“解释”功能。
有的短语或一句话,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就会产生歧义。但不管是同形异构异义,还是同形同构异义,只要这歧义句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上下文)进行口语或书面交际,歧义就都排除了。例如,“咬死猎人的狗”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经典例子,常被看作歧义结构的典型。如果对这个句子进行脱离语境的静态分析,这个句子既可以看作述宾结构,即“(狼或虎)咬死了猎人的狗”,说明谁家的狗被咬死了;也可把这句子看作偏正结构,即这条狗就是“咬死了猎人的那条狗”,说明这条狗是什么狗。但当这个句子在特定的语境的制约下,就会只有一种结构,一种语义。或者是述宾结构“咬死了谁家的狗”,或者是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那条狗”,二者必居其一,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两种不同的歧义结构形式,只能各表达一种意义。
再如“鸡不吃了”这种歧义句,属于同形同构异义:“鸡”既可以作“吃”的施事者,又可作“吃”的受事者。但是,当这个句子进入具体的语境时,歧义就自然排除了。如在酒宴吃饭的语境中说“鸡不吃了”,“鸡”当然是作为受事者,语义是“鸡不吃了,酒也不喝了”。如果这个句子出现在养鸡场或农家茅舍喂鸡时,“鸡”则是施事者,其语义是“鸡已经喂饱了,不再吃食了”。总之,只要有一定的语境,歧义就能排除。
2.语内语境决定修辞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修辞是同义手段的选择过程,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它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会仅仅用一种修辞形式,而是会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这些修辞的选择运用都会受到语境的制约。具体体现在制约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选择和辞格的运用上。
(1)选择词语,可以因语境而改换词语,也可以因语境而变通词语,甚至可以创造新词,以求得情境交融。例如,古代写诗做文章时选词练字都是非常讲究的,目的是为了切合语境。相传古时有人写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受到了同行们的讥笑,因为“红”字用在这里不通,跟“白”的柳絮相抵触。同行中有一位替他解围,就提笔又加了一句:“夕阳方照桃花坞”,这么一句使原来用得不通的“红”字,都变得精彩起来了。因为夕阳正照桃花坞,红霞斜射,白的柳絮在红霞中飞扬,自然也就变成了“红”色了,这里用词由不通而至精彩,就是语境制约的关系。
(2)语境对句子的制约,主要是对句型、句子结构、节奏以及句子风格上的制约。例如,鲁迅《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用了重复的句式:“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而不说“有两株枣树”。用重复句式也是从语境的需要出发,这样正切合《秋夜》中“我”当时的心境:苦闷、徬徨和孤寂的心情。但“我”虽孤寂也并不消沉,虽彷徨而并不停顿,而是积极地准备战斗。所以,这里用重复的句式是为了突出枣树,预告枣树将在本文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这个重复的句式是根据上下文的需要而写出的。从风格来看,具有书面语体的风格,也是由语境所决定的。
(3)修辞格的运用受到语境的制约。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双关、隐喻等修辞方式运用很多,是因为在当时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制度下,直抒胸臆地批评时政是行不通的,只能采用委婉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再如,周总理出访朝鲜,把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比作鸭绿江水长流不断。出访尼泊尔,把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比作喜马拉雅山巍然永存。这两个恰当的比喻在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3.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内容,揭示词语的“言外之意”
在交际活动中,发话人有时把其中关键性的部分暂时保留一下,出现大量的省略形式。但受话人却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这是因为语境可以补充省略的内容。比如,当人们听到“你这个人好是好,就是……”,“我本来是想要送你一件衣服的,……”。用不着对方再说什么,受话人就能充分地把握住其中真正的含义了。有时候人们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比如,想要指出某些欠妥的地方,但是又要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就会采取一种“言外之意”的修辞。“言外之意”要达到预想中的修辞效果就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理解“言外之意”一定要跟当时的场合以及上下语境相联系起来,否则无法让对方明白。如果对方不明白,搞不懂这“言外之意”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由此可见,“言外之意”必须在与之相适应的语境中才具有意义,也就是说,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言外之意”。
(二)语外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1.场景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场合。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都是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因素,修辞主体要根据场景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要表达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修辞手法,接受者要根据场景的一些特点来判断对方话语的修辞特点,理解对方话语的内容。只有和语境相协调的修辞方式才是适用的。例如:
一次朱镕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去香港时,他首先表示:“过去自己就想去,而且去过了,现在还特别想去,可惜现在我当了总理,失去了一部分‘自由,我的‘人权受到了限制,不能想去就去。”(徐丹晖《语言艺术探索》)
在这个例子中,“自由”“人权”两个词看上去并不适合,但细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朱总理用词之妙处所在。身为总理可谓日理万机,朱总理用“失去了一部分‘自由”来表达自己确实繁忙,很难抽出时间。“人权”是一个很严肃、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词语,朱总理在这么庄重的场合说这样的字眼,肯定不能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因此,我们如果借助当时的场景来理解,就能清楚地知道朱总理是指自己担任总理不能随心所欲。结合在记者提问这一严肃场合来分析他的这两句话,我们就会感觉到总理的睿智与幽默,语言生动、耐人寻味。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场景语境制约、影响修辞,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得借助场景语境。
2.文化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所以文化也就成了那个民族所特有的特点。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指言语交际中,修辞主体在使用语言时应充分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点。一般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背景。例如,中国人常把喜鹊作为吉庆鸟,把乌鸦、狗看作不吉利的象征。而在缅甸则把乌鸦视为“神鸟”,西方国家把狗看作“最忠实的朋友”。可见不同民族在比喻、象征等方面呈现出不同情况。在面对民族习俗不同的言语交际对象时,言语修辞就必须有所区别。要把适应交际题旨、适应具体情境作为交际原则,灵活调整言语手段,选择合适的同义语言形式,以求达到交际目的。
如果不根据民族习俗的不同而进行言语修辞,有时非但达不到交际目的,甚至会引起麻烦。例如:
徐树铮在段琪瑞执政时赴法国游历。在巴黎的一家大旅馆饭店宴请法国政府官员和地方上的名人。徐树铮在宴会上祝酒,说:“今晚所备饭菜菲薄、粗劣,不堪招待各位贵宾,真对不起……”他本意是用中国文明谦逊之语表示恭敬和客气,不料惹恼了旅馆经理。经理认为,他特别重视这次宴会,亲自制作名菜、佳肴,而遭到当众诋毁,败坏了他的名誉,非要提起公诉不可。尽管中国一方一再解释,还是不依不饶。后几经交涉磋商,对方迫使徐树铮在报纸上公开道歉,事情才算了结。
这是一个不能根据民族习俗的不同而调整言语进行修辞的典型例子。中国文明古国的谦逊、礼貌、恭敬之语反而惹出了麻烦,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照搬到其他民族,不能达到交际目的,可见文化习俗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3.心理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修辞主体话语的构建是否适当与受话人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修辞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话者的心理特点,以此来组织恰当的话语。如“小姐”这一称呼曾经被人们当作对未婚女性日常的称谓,但是“小姐”这一词近来有些变味而“贬值”,因为许多“三陪女”或提供色情服务的女子被称为“小姐”。所以,如今在旅店、餐厅、理发店等服务行业里,许多年轻女性拒称“小姐”,这与人们的话语接受心理是分不开的。
此外,在修辞过程中,还应注意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例如:
瑞士厄堡村有一块要求游客不要采花的通告牌。上面分别用英、德、法三种文字写着:“请勿摘花”“严禁摘花”“喜爱这些山峦景色的人们,请让山峦身旁的花朵永远陪伴着它们吧!”
由此不难看出,瑞士旅游业人士对不同游客的民族心理特点的充分考虑。英国人讲面子,崇尚绅士风度,因此用“请”;德国人严守律令,故采用“严禁”;法国人浪漫且重感情,所以用了富有激情的语句。这样就分别切合了不同交际对象的民族心理特点。话语适切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要切合实际对象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使话语信息符合交际对象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完成交际任务。
总之,修辞以适应语境为第一要义,脱离语境的修辞是没有生命力的,不适应语境的修辞将会失去其预想的修辞效果。任何词语、句子或某种修辞方式,如果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静止地看,无所谓好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修辞才会显示其价值。
(申丽辉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