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角度看现代汉语“自己”所指

2009-03-27 04:34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

余 莉

摘 要: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被认为是适用于解释任何语言中的指称现象,具有普遍性,但其第一条原则却不能很好地确定现代汉语“自己”和其先行语的约束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阐释,选取两篇文章代表两种不同观点,从语义的角度论述词语语义与外部客观世界的联系对“自己”所指的影响,得出在确定“自己”所指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相关词语语义特征的结论。

关键词: 英汉反身代词 “自己” 语义特征

一、 引言

根据Bussmann(2000)的解释,反身代词是与它所在的小句中的主语同指的代词。劳允栋(2005)对反身代词的定义,是能够说明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与句子主语有同指关系的代词。罗邦柱(1988)认为在古汉语中反身代词亦称“重指代字”“复称”或“己身称”,表示“自己”意义的代词。常见的有“自”“己”“身”等。董希谦和王松茂(1984)将“自”和“己”定性为人称代词。周秉钧(1981)指出,“自”是复称,是表己身的代词,也叫反身代词。

根据胡壮麟(2002:117)的介绍,乔姆斯基提出的约束理论认为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内与成份统制(C-COMMAND)短语同指。但作为与英语反身代词“self”意义对等的现代汉语“自己”的所指似乎并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如:

(1)小张i 认为小李j太狂妄,总是瞧不起自己i。

(2)小张i 认为小李j太自卑,总是瞧不起自己j。(转引自胡壮麟,2002:117)。

在这两个句子中,它们的表层结构相似,但两个 “自己”所指代的人是不一样的。例(1)中的“自己”指“小张”,而例(2)中的“自己”指“小李”。这样看来,现代汉语中的“自己”的约束似乎不象英语中的反身代词“self”一样遵循管辖语域内同指这样的规律。其实,这一现象早已被人发现,并且有不少的研究。这些研究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现代汉语中的“自己”定位为反身代词。另一类则强调“自己”具有指代等不同于其他语言中的反身代词的用法,认为将其定位为反身代词是不科学的。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两个观点放在一起来讨论。

二、基于两篇文章中两种观点的分析

(一)作为反身代词的“自己”

刘礼进(2007)在《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照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引用了胡建华和潘海华的“涉实”(de re),“涉己”(de se)和“涉名”(de dicto)三个“信念”概念。他用两个例子说明“涉己”和“涉实”之间的区别。

(3)约翰i 认为彼得j 想要娶他自己j 的妻子。

(4)约翰i 认为彼得j 在谈论他自己j 。

刘礼进认为这两句中的“他自己”都是指“彼得”。作者的理解可以解释为:在例(3)中,现实情况是彼得已经结婚,已有妻子了,而他的妻子也就是例(3)中提到的“妻子”。对于这一事实,说话人是知道的,并且早已将这样的信息在脑中储存起来了。但约翰是不知道这些事实的。因此,从说话人的认知角度来讲,或者说通过说话人释义,“他自己的妻子”理所当然的是指彼得的妻子。这是“涉己”信念语句。而例(4)不借说话人释义,是涉实信念语句。这样理解下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例(3)中的“他自己”也可以指“约翰”。

我们认为,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考虑句法之外,还应把整个句子所暗示出来的信息或意义联系起来。从例(3)中可以看出,彼得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是单身。如果他不是单身,而是已经有妻子,就不会用“娶”这个字,因为既然“想要娶”,也就是说还没有娶,既然还没有娶,那彼得何来的“妻子”呢?因此,我们认为在这个例子中“他自己”很有可能是约翰,而不是彼得。所以,从“娶”和“妻子”的语义冲突这个角度来看,将例(3)中的“他自己”看作是“彼得”则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将“妻子”换成“女友”,意义就又不一样了。如:

(5)约翰i 认为彼得j 想要娶他自己i/j的女友。

在这一句子中,“他自己”可以指“约翰”,也可以指“彼得”。因为“娶”和“女友”所暗示出来的语义关系并不冲突,如本文引言中的两个例子。造成两个“自己”指代不同人物的原因是因为“狂妄”和“自卑”的语义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有相当大的影响。“狂妄”是对别人的态度,而“自卑”是对自己的态度,它们的指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词语本身的语义对“自己”的先行语的确定有一定的关系。

该文章中还有一个例句:

(6)如果你叔叔i 知道我j 是用这种办法救自己i 出来的,他是死也不会出来的。

文章中用这个例子说明第一人称“我”没有阻断“你叔叔”对“自己”的照应或约束。即“自己”是指“你叔叔”。但是,我们认为,这个例子若表达刘所理解的意思就不太妥帖,潘海华和胡建华(2002)提出特征相容性限制(Featur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简称FCC)、显著性原则和局部性限制理论来确定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所指。我们认为这些限制原则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的观点,以及为什么“自己”的所指可能是含混的,即可能不是指代“你叔叔”。因为如果“自己”的所指是“你叔叔”,就违反了他们所提出的显著性和局部性限制两个原则。毕竟,根据他们对显著性原则的定义,“你叔叔”和“我”具有相等的显著性,并且“我”是处于离“自己”更近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没有理由跳过具有相同显著性的“我”来指称更远的“你叔叔”。

(二)不是反身代词的“自己”

董秀芳(2002)在《古汉语中的“自”和“己”——现代汉语“自己”用法的特殊性的来源》认为古汉语的“自”更接近于英语等其他西方语言中的照应语,是照应语中的反身词(reflective anaphor)这一类。她认为“己”不是照应语,而是一个指代词(pronoun)。她还指出,现代汉语中“自己”的功能是古汉语中“自”和“己”的功能的并和。董文对“自杀”中的“自”的性质问题做了一番研究,认为虽然从语义上来说,“自”所指代的对象或说其先行语有时可以既是施事又是受事,但这并不是说“自”在句法功能上可以既是主语又是宾语。例如:

(7)颜渊困于学,以才自杀。(《论衡·命义》)

董秀芳提出“自”后面的动词的施事可以是“自”的先行语,也可以不是,从而得出,“句子自然就不蕴涵颜渊寻了短见这一意思了”的论断。她认为在这个例句中的“自杀”不是词,它相当于英文中的自由短语“kill himself”,而不相当于具有词汇性的习语“commit a suicide”。但是罗邦柱(1988:196)引用《马氏文通》卷二:“指示代字者,所以指明事物以示区别也。其别有四:一以逐指者,二以特指者,三以约指者,四以互指者。”他认为所谓“互指”,是指既代表动作的施事者,又代表动作的受事者的“自”“相”等词。另外许多语料表明,古代汉语中的“自杀”的用法已经相当固定,其意思与现代汉语中“自杀”的意义是一样的。可以解释为“自己杀自己”。如:

(8)君虽弗刑,必自杀也。(《国语》卷九)

(9)斩郑,无使自杀!(同上)

(10)叔瞻闻之,自杀。(《史记·晋世家》)

在古汉语中如果要表示“杀”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是同一人,则不用该方法表示,而是在动词前面或后面加上名词或代词,如:

(11)乃使鲁人杀之。(《韩非子·说林下》)

(12)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尚书·酒诰》)

现代汉语中类似“自+动词”的结构还有,如“自斟自饮”“自娱自乐”“自习”。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这些词语中,“自”是施事者,不可能是受事者,这与“自杀”中的“自”的用法不同。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方欣欣(2000)在这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这里就不介绍了。

三、语义特征对现代汉语“自己”所指的影响

程工(1994)从主语、领属和宾语三个主要语法位置上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事实做检验,并从历时和跨语言比较方面分析,说明“自己”有非常浓厚的代词性特征。程工(1999)后来指出“自己”是一个反身代词与泛指代词的复合体,与其它语言中的反身代词有性质上的区别。另外,程工(1999)在形态和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新的鉴别反身代词的三个标准,即“最简性”(maximal underspecification)、“互补性”(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和“照应和强调用法的重叠”。按照这个标准,汉语“自己”是不具有“最简性”这个特征的,因此,程工认为将“自己”看成是纯粹的反身代词是错误的。程工(1999)总结到不同学者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分析策略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自己”与英语中“self”用法的差异,这些策略包括:“语言差异说”“参数差异说”“移位差异说”和“词汇差异说”。潘海华和胡建华(2002)认为英汉反身代词的所指用法存在差异是由于限制等级(Constraint Ranking)的不同造成的。他们认为在汉语中,显著性限制(Prominence Constraint)的地位高于局部性限制(Locality Constraint),而在英语中,局部性限制的地位高于显著性限制。潘海华和胡建华(2002)认为应综合考虑句法、语义、语用以及话语多方面的信息,多因素决定论是解决“自己”释义的正确方向。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观点。因此,下面就从语义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所指问题。

从对以上例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句子中词语所暗示出来的语义信息对反身代词的所指有着重要的影响。宋华(2007)论述了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反身代词语义对“自己”的所指的问题。由于文章篇幅限制,他未对第三人称代词指称除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另一个人的现象加以阐述。本文即从这一点加以举例说明。如:

(13)我i 知道我们j 对自己j 没信心。

(14)你i 知道你们j 对自己j 没信心。

(15)他i 知道他们j 对自己i/j 没信心。(转引自程工,1999:203)

在例(13)和例(14)中“自己”被第一和第二人称阻断,不能指代“我”和“你”,而在例(15)中,“自己”的指代没有被阻断,“自己”既可以指代“他”,也可以指代“他们”。宋华认为,造成这两个“自己”指代不同的原因在于人称代词语义所指的特征存在差异。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常用于面称,即说话的时候在场的说话人和听话人,而第三人称代词却常常需要指称结构里除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另一个人(或物)。第一、第二人称很少会与结构内某个所指相同,所以从语义上,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会被第一、第二人称代词阻断。

徐烈炯(1996)指出国内语义研究存在空白地带,但国外有很多关于语义研究的文章。他认为国外所谓的semantics至少包括两个分支:一是研究词语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徐烈炯将前一类研究称为外部语义学,把后一类研究称为内部语义学,外部语义学和内部语义学加在一起称为广义语义学。仅有内部语义学而无外部语义学则成为狭义语义学。曼弗雷德·比尔维施(徐烈炯译,1978)曾探讨过句子是如何通过意义与客观世界的种种状态、过程和物体联系的。要理解这个问题,他认为除了理解指代的意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理解语义构成成分。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指代是不一样的。关于语义构成成分,他认为它表示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心理状况,是人类机体感知和认识外界现象的内部机制的符号。

按照徐烈炯对语义的分类和曼弗雷德·比尔维施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例(13)(14)和(15)中“自己”的指代差异。从外部语义学来看,即从词语与外界事物联系的角度来看,第一人称(“我”“我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就是指说话时在场的说话人和听话人,或者说,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清楚它们的具体指称对象或范围,在他们的认识和心理状况中不会产生歧义。而“我”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你”是“你们”当中的一员,它们之间是部分与整体或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不管“自己”是指代单数人称代词(“我”“你”)还是复数人称代词(“我们”“你们”),另外一个都会被指代或涉及。所以,“自己”的指称不会有歧义。但第三人称“他”和“他们”就不一样。在现实世界中“他”和“他们”不一定是部分与整体或被包含与包含的语义关系,它们的所指不在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们可以指代两个不同的人或团体。所以,在例(15)中,“自己”既可以指称“他”,也可以指称“他们”。因此,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没有对“他”和“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具体指代谁这个问题达成共识,那么,听话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会不同于说话人的原意。这是从词语与客观世界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所指问题的。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例(3)。前面我们是从“娶”与“妻子”所暗示出来的信息或语义特征相冲突这个角度来说明“他自己”可以指代“约翰”的。也可以说,我们是从对“娶”和“妻子”的感知和认识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在客观世界中的现实关系的角度来确定“他自己”的所指的,即“(想)娶”所暗含的客观世界中的关系是“彼得还是单身”,而“妻子”暗含的客观世界中的关系是“彼得已经结婚,有妻子”。所以,从这种语义冲突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得出,“他自己”可以指代“约翰”。

四、结语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语义的角度补充阐释关于现代汉语“自己”的所指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自己”的所指问题有必要借用语义学的理论,如要考虑到相关动词的指向问题、词语与外部客观世界事物的联系或关系等因素。有的时候句子中的一些词语本身所暗示出来的语义信息就足以判断“自己”的所指。当然,文章中对某些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如对语义的理解还不够系统全面,对动词的语义信息和客观世界的联系方面的论证不够深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得到江西财经大学第三届学生科研课题的资助。

参考文献 :

[1]Bussmann,H.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程工.汉语“自己”一词的代词性[J].现代外语,1994,(3).

[3]程工.汉语“自己”一词的性质[J].当代语言学,1999,(2).

[4]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董秀芳.古汉语中的“自”和“己”——现代汉语“自己”用法的特殊性的来源[J].古汉语研究,2002,(1).

[6]董希谦,王松茂.古汉语简明读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7]丁国钦.汉语“自己”一词的用法探源[J].外国语言文学,2007,(4).

[8]方欣欣.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9]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刘礼进.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照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2007,(1).

[11]罗邦柱.古汉语知识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2]劳允栋.英汉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曼弗雷德·比尔维施,徐烈炯.语义学[J].当代语言学,1978,(4).

[14]潘海华,胡建华.汉语复合反身代词与英语反身代词比较研究

[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2,(4).

[15]潘海华,胡建华.NP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J].当代语言学,2002,(1).

[16]宋华.英汉反身代词对比[D].延吉:延边大学,2007.

[17]徐烈炯.汉语语义研究的空白地带[J].中国语文,1996,(4).

[18]周秉钧.古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余莉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30013)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
商务日语函电的文体特征浅析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浅谈“吃了他三个苹果”结构
属性名词的鉴定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