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孔老夫子者,迂腐的“代名词”也。后来笔者学了几篇《论语》,感觉孔老夫子谦逊慈祥,和印象中的大相径庭。再到后来听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代儒学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几千年,由此,不觉发自肺腑的尊称一声“孔圣人”。感谢苏教版教材,它的第一块选修内容就是《<论语>选读》,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尽管是管窥,但真可谓受益匪浅。
一、现代教育的灵魂——树立信仰
现代教育的灵魂是什么?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论语》“子贡问政”里(苏教版《为政以德》),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回答:“足兵,民食,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非常认真地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姑且不论孔子的观点正确与否,但孔子的这番话却触动了笔者对教育的灵魂的思考。笔者认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要为学生建立一种信仰,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他人。但是非常遗憾,笔者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厌学、早恋、一夜情等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人心中的虚无和对欲望的放纵。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信仰的缺失。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但在实际的考核中,却很少把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当作考核的依据,在这种导向下,学校教育丧失学生这个教育主体,而变成单纯的控制学生行为,以致被戏称为:学校恨不得找个钉子把学生钉在凳子上。
二、现代教育的支点——传统文化
纵观整个《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集、思辩集,没有疾言厉色,更多地是孔子以其自身的言行和修养,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循循善诱的作风,让弟子们沐浴在高尚道德的春风里。正如他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苏教版《诲人不倦》)。无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笔者认为:教育的支点就在人格,在对话。以人格影响人格,以心灵洗涤心灵,它的载体,不是高高在上的训斥,不是灌输,而应是人格平等上的对话。
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虽然借鉴了外来的好形式,却有丢弃、割裂我国传统文化之嫌。在《论语》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人格文化的精髓:谦抑的态度,淡定从容的气度和崇尚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的风度。但我们现在的新课改提倡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强调个性张扬,正演变成了小皇帝们的无尊无严;强调民主和平等,正演变为一切皆可践踏,在所谓的新新人类的眼里,不再有什么是神圣的。我们的庄严呢,我们的谦抑平和呢?我们的温柔敦厚呢?在这场新课改中,还有多少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影子。《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是福建师范大学对其辖区小学的一次调查,结果令人寒心:96%的孩子不知道“四书”、“五经”是什么;只有17%的孩子看过《三国演义》等四大古典名著;一半以上的学生没听过“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的故事。人们的思想认识开始彷徨了,在国人的眼里,传统文化正逐渐成为保守落后的代名词。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偏离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缺失,将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氧”。
三、现代教育的核心——仁爱精神
在人生观教育方面,《论语》的论述更是入木三分。孔子把“爱人”称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苏教版《仁者爱人》)你自己想有所建树,马上就想到让别人也有所建树;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想到也要帮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爱”的方法。当然,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各有禀性,正如爱茶者有喜欢龙井,也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所以,我们既要爱大家也要爱小家,要实现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我国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和平共处,正是孔子精神的延续。正如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大大的 “和”字,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万事以和为贵的仁爱之心。
《论语》是中国几千年来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面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为人处世多一份艺术和智慧。我们的教育要从树立人的信仰着手,从建立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着手。本着这一观点,笔者恳请国人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空闲之余能够抽空读读《论语》这类中国传统教育典籍,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万小英 浙江省衢州市高级中学32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