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

2009-03-27 04:33钱文彬孙稚锐
管理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物流金融风险控制创新

钱文彬 孙稚锐

摘要:物流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很大程度的上影响着物流金融的发展,对于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物流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四种方式入手,逐一分析其应用特点并再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金融风险控制创新的三个方向。本文研究可以达到全面性掌握物流金融风险控制技术和前瞻性预测物流金融风险控制趋势这两个目的。

关键词:物流金融 风险控制 创新

一、前言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或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型中小企业,随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通过提高物流金融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鼓励银行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输血”,意义重大。

目前,阻碍物流金融发展的瓶颈是银行对于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担忧和管理能力的缺失,物流金融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物流金融风险的应对处理措施有很多种,从处理风险的手段看,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大类,控制型的风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风险回避与风险预防等,财务型的风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风险自留与风险转移等。本文将按照上述思路进行研究:

二、控制型物流金融风险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某个方案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不利后果也很严重,又无其他方法来减轻,主动放弃或改变该方案的目标和行动方案,从而免除可能产生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风险的方式。面对中度以上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第三方物流需要结合自身实力,综合考虑是否需要采取风险回避的处理措施。通过对以往物流金融业务失败案例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提出如下几条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红线”:

第一、第三方物流尚未具备从事物流金融业务的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方物流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压缩,他们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物流金融业务无疑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因此,有些第三方物流盲目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忽视了该业务对企业自身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后果。

第二、第三方物流对融资企业信息严重缺乏。第三方物流能够参与物流金融业务,分享收益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方物流比银行更加了解融资企业。他们或与融资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直接掌握了融资企业的物流状况等运营信息,或对融资企业具有较深的了解,能够严格监管融资企业的抵押货物。相反,如果第三方物流对融资企业知之甚少,那么物流金融就可能完全演变成第三方物流对融资企业的信用贷款。而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第三方物流并不专业,而且偏离主业。

第三、第三方物流对抵押货物缺乏监管能力。第三方物流对融资企业抵押货物的监管目的体现在安全和保值两个方面。对于不能很好储存或者不熟悉的抵押货物,有的第三方物流为了获得物流金融业务的账面利润而强行接纳,结果导致有的抵押物因储存不当出现了严重损毁,有的抵押物因不熟悉而出现了价值高估或贬值等等。第三方物流不仅没有实现利润,甚至因此亏损。

综上所述,第三方物流决定是否开展某项物流金融业务取决于对风险的科学评估,也取决于对自己、融资企业和抵押物的全面考量。如果触及上述三条“红线”之一,那么建议第三方物流采取风险回避的应对措施。

(二)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轻损失程度的目的。面对中度以下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第三方物流同样需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在实践中,由于中度以下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规模较大,普遍存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若采取逐个分析处理的方法预防风险,不仅没有效率的,而且效果肯定也不好。因此第三方物流应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以能力建设促进业务风险预防。

第一、教育培训。根据多米诺骨牌理论,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可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错误的行为从而导致了风险的发生和损失的产生。在物流金融业务中,需要员工识别和评估风险,需要员工监管抵押货物,同样需要员工预防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此员工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金融的风险。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教育培训不仅能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降低操作风险,而且有助于员工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降低道德风险。

第二、组织再造。物流金融业务的实施对于第三方物流而言,不仅意味着企业开拓了一项可能带来丰厚利润的增值服务,更意味着企业要进行一系列组织机构再造以适应其需要。物流金融与传统的物流业务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三方物流如果不对现有组织机构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那么在物流金融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权责不清、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物流金融风险。第三方物流采取组织再造的方法,能够理顺操作流程,完善运行机制,明确权责安排,从而最终建立起符合物流金融业务实施要求的企业组织结构。

第三、完善制度。物流金融是一项新兴的物流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需要将企业对于该项业务的政策和方针具体化,也需要将企业对员工操作该项业务的要求加以明确,更需要建立起一套权责统一的物流金融业务运行机制。制度不仅是企业政策、要求、机制的具体体现和刚性设定,而且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第三方物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预防物流金融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三、 财务型物流金融风险处理

(一)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企业管理者自己承担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自留行为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主动风险自留和被动风险自留。主动风险自留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企业权衡利弊,比较各种可能的风险处理方式,从而决定将风险留在企业内部;而被动风险自留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后,企业除了自己承担别无选择。

物流金融业务中,第三方物流往往扮演着被动风险自留的角色。在开展某项物流金融业务前,他们可能意识到融资企业或抵押货物存在着一定风险,但是错误估计了风险的大小,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最终遭受巨大损失。当然,任何业务都有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有风险才有收益,所以恰当的风险自留是企业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

第一、计提损失准备。第三方物流对于低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一般可以选择将风险自留,但是同时仍然需要在财务上做出安排。例如在抵押货物的监管上,如果发现抵押物的市场价值低于融资额时,除了通知融资企业增加抵押货物外,也应根据相关财税制度计提一部分风险损失准备,以备损失发生后进行处理。

第二、建立损失基金。损失准备的提取受到财税制度的限制,有时并不能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所以有的第三方物流建立起了物流金融意外损失基金,缓冲了风险事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建立损失基金从本质上讲,是第三方物流对自己经营业务的自我投、受保,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自留措施。

(二)风险转移

第三方物流如果评估某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认为其超过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且无法回避时,往往会采用风险转移的办法加以处理。第三方物流通过出让一部分风险收益,将物流金融的业务风险部分或全部地转移给别人,从而达到了降低业务总体风险的目标,主要方法有:

第一、保险。保险的方法常见于第三方物流对抵押物风险的处理上。第三方物流往往会要求融资企业对抵押货物进行保险,但是实践中由于融资企业没有义务和动力对抵押物进行主动投保,所以抵押货物的风险最终还是会落在第三方物流身上。

第二、合约。第三方物流在与融资企业签订的融资合约中,往往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会增加一些风险、责任转移的条款,如要求融资企业为其融资行为提供担保人,并三方约定在一定情况下由担保人为其偿还贷款的条款。

四、物流金融风险处理的创新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利用风险回避、风险预防等控制型风险处理法与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财务型风险处理法处理物流金融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业务风险,提高经验效益。而实践中,一些第三方物流“非常规”的风险处理法不仅同样获得了成功,而且为第三方物流今后处理物理金融风险提供了创新思路。

(一) 由外部融资向供应链融资发展

目前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金融业务,其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种外部融资行为除了受到法律、政策的限制和影响,也给物流金融业务本身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当国家决定收缩银根时,银行就会缩小给第三方物流的授信额度,甚至要求第三方物流提前还款,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第三方物流对融资企业的违约,增加企业风险。而第三方物流如果能够从供应链集成的角度,通过协调供应链中物流与资金流的分布而达到为企业融资的效果,即向供应链融资,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回避外部融资的一些风险。

(二)由静态抵押向全过程监管发展

静态抵押是指融资企业将抵押货物交给第三方物流、取得贷款后就不再变动,一直到抵押结束、贷款清偿后抵押物才能重新流通使用。静态抵押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三方物流贷款的安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融资企业将原材料抵押融资,而他们的生产又需要使用这些原材料。按照静态抵押的思路,在融资企业清偿债务前,他们是不能使用被抵押的原材料的,由此可能导致融资企业生产停滞,贷款无法按期偿还,第三方物流不得不承受抵押货物贬值和变现损失等一系列后果。

如果按照全过程监管的思路,融资企业可以通过抵押物置换、提供小额保证金等方法获得相应的原材料开展生产,第三方物流不仅关注抵押物的价值变化,更加关注融资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用全过程监督代替静态抵押,从而提高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能力,降低风险。

(三)由贷款融资向多样化融资发展

企业通过贷款方式融资是最直接和最常见的方式,抵押贷款也是第三方物流较为基本的物流金融服务内容。服务内容与融资手段的单一化不仅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而且会严重影响物流金融的生命力。借鉴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工程的先进理念,第三方物流可以在未来物流金融领域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例如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思路,变贷款融资为市场融资,将第三方物流承担的部分风险转变由市场共担等。 ◆

参考文献:

[1]John A.Buzacott,Rachel Q.Zhang.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 Based Financing.Management Science.2004.24

[2]CFA..Study concerning a possible convention on inventory financing.The Secured Lender.2001.4

[3]Don P.Holdren and Craig A.Hollingshead.Differential pricing of industrial services: the case of inventory financing.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1999.14.

[4]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

[5]任文超.物资银行及其实践.科学决策.1998.2

[6]于洋,冯耕中.物资银行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管理评论.2003.9

作者简介:

钱文彬(1983-),男,江苏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孙稚锐(1983-),女,北京人,北京鸿讯物流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

猜你喜欢
物流金融风险控制创新
合作联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物流金融监管绩效FCE评价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仓单质押物流金融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