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冬日的北京,天气渐渐转凉,前来参加“糖友俱乐部”活动的病友们载歌载舞、热情不减,给严冬带来一股令人感动的温情。在糖友们多才多艺的表演中,一位气度不凡、风度翩翩,俨然专业舞蹈演员的老人脱颖而出,成为整场活动的焦点,也成为记者锁定的目标——七十岁的张震江老先生。在接下来的几次接触中,张老的乐观豁达让记者始终无法把他与糖尿病联系起来。
半生戎马立功勋
1956年,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张震江被就读的中学推荐参军,在18岁那年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的军营生活练就了他坚韧、顽强和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在后来的历次军事考核中获得过许多不凡的成绩,并且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由于成绩突出,1959年张震江又被选入军校学习深造,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回到富饶的东北老家工作的机会,离开妻子和孩子,只身来到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工作,一干就是15年……后来被调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任职参谋。40年的军旅生活和严谨缜密的参谋素质,使张老养成了细心谨慎、雷厉风行的思维习惯和乐观坚强的优秀品质。
张老这大半生上高原、下油田,把党的恩情化作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干好本职工作,虽然多次获奖立功,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但张老心里始终感到亏欠家人太多,尤其是他的爱人赵雪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张老全身心扑在事业上,赵雪梅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东北老家,既当爹又当妈,省吃俭用,费尽了心血,默默支持着爱人的事业,直到张老从高原调回北京。
八年奋力斩糖魔
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儿女也都成家立业,张老终于可以实现愿望,带着妻子各地旅游,报答妻子多年来不求回报的付出。一次当夫妇俩到外地旅游时,张老出现了频频解手、饭吃得不少却总感觉腹中空空的状况。正当夫妻二人打算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时,晴天一声霹雳,张老被无情地诊断为2型糖尿病。
在病魔面前,张老没有投降,他把糖尿病当作一个狡猾的“敌人”,认真分析研究敌人的特点,采用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策略。所谓战略是指对抗“敌人”的心理,所谓战术则是张老独特的抗糖方法。
张老认为要想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敌情,方能战胜敌人,同理要治疗糖尿病,首先要重视监测,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关键,是控制好糖尿病的必备手段。
张老在最初得病的几年里,由于没有充分认清敌人,每年只做四、五次血糖监测,从未检测过糖化血红蛋白,后来在妻子的动员下,开始学习了糖尿病知识,想法设法地对“敌人”充分了解。多年的参谋工作,再加上扎实的文字功底,张老给自己制定了书写病情日志的要求,所谓病情日志,是他自己制作的血糖监测记录表格,其中包括“日期、时间、血糖值、主食、副食、运动量、药物量、结果分析等项目。”
张老坚信“要想打胜仗,不但要乐观对待,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每场战役的突破口,选择一个好的据点,向敌人开火。”在八年抗糖路上,张老先生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还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创了适合自己的饮食、运动方案。血糖基本都能控制在5.8~6.5mmol/L左右,而每年检查四次的糖化血红蛋白也都能控制在5.8%以内,由于血糖控制的非常好,他的眼底并发症得到了控制并明显好转。八年来与糖魔艰苦卓绝地斗智斗勇,张老最终牢牢控制了敌人,降服了糖魔。
共创美好新生活
在家人眼中,张老是个固执的“大头兵”,但退休后他对生活和各种新鲜事物的热情渐渐改变了家人的看法。这几年,他带着爱人参加老年交谊舞培训班,一起上老年大学,报名参加电脑学习班,组织糖尿病患者艺术团、运动队,这一桩桩美好而又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让老两口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夕阳美景。
如今,张老和爱人活得充实而快乐,每天日程安排的满满的,电脑课、舞蹈队、合唱团、到各大医院听课,在良好乐观的心态下,张老和老伴又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二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