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涛
每每看到苗再新的人物画,总感觉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统、执着的人。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品格,孤寂而坚定地走在写实主义的道路上。从苗再新潇洒精致的笔墨气象与充满民族精神、文化品质的艺术创作中,我们往往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的那种扑面而来喷薄欲出的深刻内涵和诗境文心。
苗再新的作品在极力张扬写实精神与笔墨表现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传统的传承,从《师生》到《热血男儿》,从《大使在人间》到《儿女英雄》,大视角、大英雄主义的激昂描述,其笔下的悲壮情怀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带给我们对诗性品质的关注,作品中体现的大无畏的悲壮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和时空的沧桑感,包蕴着恢弘的蕴涵,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动!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牧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苗再新能够深刻体悟其中的玄妙。在他看来,真正的画家要学古人之心态,读书蒙养,提高自身内涵,增强底蕴,巩固学力。盛熙明也言:“翰墨之妙,通于神明,故必积学累功,心手相忘,当其挥运之际,自有成竹于胸中乃能精神融会,或迟或速,动合规矩,变化尢常,而风神超迈。”可以说,苗再新之所以取得现在的艺术成就,跟他多年来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精髓不无关系。
苗再新的人物画创作富有古典主义的精致和浪漫主义的优雅。他说,中国画的发展规律是推陈出新,是继承发展。师承源流,温故而知新,绝不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中国画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只有有传有承,承传有序,才能长古长新,把握住文脉,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人物画,才能有自己的心性、境界、笔墨、功力、修养,构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家园。苗再新多年来坚守传统的艺术思想和极力以传统文化来支撑笔墨语境的传承与发展的不懈求索令人敬佩。
中国画历来讲究笔墨“气韵”。苗再新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直强调“气韵”。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谓:“由气韵生动一语,也可以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中国传统人物画之气韵,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精神品性,通常具有“神气”和“神韵”,其特点是生动——有生命力,有灵性,生动逼真。苗再新在追求“气韵”方面孜孜以求,收获良多。在苗再新看来,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滞。“韵”是中国艺术最高之美,相对于“意境”,它是更加贴近中国艺术美学特质的审美范畴。苗再新多年来一以贯之地让“气韵”流贯在自己作品中。在笔墨的表现上,苗再新以淳厚飞扬的顿挫与疏密的线条优势强化着画面的形式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这都是诗意化的笔墨精神品质与思想品质深化后的一种“文化性”的显示。在他的生花妙笔下,他崇“势”尚“韵”的做派,充满热情和尽显气质修养的笔墨语言构建起他心中的中国画的新内涵,新语境。
苗再新认为,在审美感觉里,无论先贤还是今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宦大夫,人性是共通的,艺术可以创作任何形式的语言,但必须成为心灵沟通的媒介。如果一味求异,事实上正是对正常状态的人的无视和背叛,因为审美者总是以能否满足自身感情需要为准绳来选择美感对象的。
因此,作为一个立志于中国画创作的画家,苗再新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非常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并从中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绘画技法,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从而达到了物我相契的境地。苗再新的人物画从来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纯粹“头脑中虚幻的东西”,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甚至可以说无以复加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的。他的人物画形态各异,但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精神的内核。
辜鸿铭说过:“中国文化有四个特点:单纯、深沉、灵敏、博大。”延伸到绘画创作中,可见在当代画坛不是技巧的匾乏,而是逐渐远离生活闭门造车陷于纯粹的臆想之中,从而流于粗陋和浅薄。觉得真正缺乏生活体验的艺术创作,既便表现手法和技巧再丰富多彩,既便在笔墨上如何淋漓尽致地发挥,终究只是徒有其表,走向媚俗与欺世!在苗再新作品中可看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弥散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充满意境与哲思的笔墨语言使他在扩大题材的表现上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完美,从宽广走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