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个性在习作点评中飞扬

2009-03-25 04:09李其节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评点评语习作

李其节

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个性,并在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给他们开辟出发挥聪明才智的天空。

一、 温情滋润,让个性呈现多姿之美

1. 肯定优点,让个性完善。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习作批改要重在鼓励,这是习作批改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我们平时点评大多是对优等生的美文佳句进行褒扬,对一些不佳之作或一般之作贬斥有加,对任何学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大多数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习作评点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进行评价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盼望下次更进一步。特别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降低要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提高其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如发现他们的文中有的词用得很准确,可以这样来评点:“这几个词用得真好,让人感受到景色的优美。继续努力,相信下次能从你的习作中找到更多的好词。”再如有的学生习作语病很多,可有几句话比较通顺,可以把这几个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评点说:“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下次习作还可以多写几句吗?”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鼓励性的评语,能使学生备受鼓舞,逐步解决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中不断提高。

2. 真诚评点,让个性展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习作肯定显得稚嫩,语病较多,所以,对他们习作的要求不能过高。其实,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去鉴赏,就学生习作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可以说很多习作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在评阅他们的习作时,与他们同喜同悲,与他们共鸣,他们会把你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记得我班学生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你怎么这样?》,内容是:“我”无意绊倒了一位女同学,急忙伸手扶她并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而她却瞪着眼睛,凶巴巴地说:“贱不过!”这三个字如同三枚钢针刺入“我”的心脏,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落。“我”冲着她的背影大声喊:“你怎么这样?”在这篇习作的旁边,我是这样点评的:“看完这段生动描写,我仿佛身临其境,我能感受到你被人误解了,心中很委屈。别难过,我来帮助你,我会利用班队会教育同学们都能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评点学生习作时,我们只有真诚地投入自己的情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愿意把他想说的话写出来向你倾诉,这样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3. 平等探讨,呵护个性发展。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若教师根据自己的标准轻易下结论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采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如有的同学文章构思很好,只是描写很粗糙,可以这样点评:“文章布局十分精心,如果你能注意在生活中观察,这样你将会把更典型、更具体的材料充实到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不够认真,可以这样评点:“这样优秀的习作,只有整洁秀美的书写方可与之相配,想不想试一试?”这样温和的语气,探讨性的点评,细致入微的指点,如“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甜蜜地吮吸营养。没有了指责,学生的表达也就没有了顾忌,个性化习作必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 倾情点拨,让个性尽展张扬之力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具体的指导和评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补充修改习作。

1. “留白”促动,让个性发展。有的教师在批阅习作时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将学生的习作细致地删改,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改出来的习作只是教师的思想观点,可能与学生的意愿相悖。且由于教师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了,学生拿到习作后,竟无事可做,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不利于激发其习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评点习作时,应把判断性的评语改为启发式的问句,如有的词用得不恰当,可以这样评点:“这个词用在这儿不够好,想一想,把这个词换成什么词才恰当?”有的语句不通顺,可以这样点拨:“你来读读这句话是否通顺?能不能改得通顺一些?”再如学生选材不够恰当,可以这样建议:“如果想写出爷爷的慈爱,可以选择爷爷关爱自己的事具体描写,通过爷爷的语言、动作、神情去表现爷爷对自己的关爱。想一想可以选择什么事来写呢?”这样的评点,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进行自评自改,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充实习作内容,让其个性健康发展。

2. 因人而异,让个性飞扬。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者,同一班级,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写出来的文章各有特点,所谓“文如其人”。这就要求教师的评语要把握学生鲜明的个性,在评阅学生习作时,应该充分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要抱着这样的认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每一片叶子都是美的。在评点中提倡个性写作,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陈坤,他喜欢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想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虽然语言很稚嫩,但轻松活泼。我抓住他语言的个性及特殊的表现形式,经常鼓励他:“语言幽默,诗歌动人,读你的诗真是享受。”“你的诗歌语言活泼,让人轻松愉快。”并及时指点写诗技巧,于是,他诗兴大发,不断有佳作出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开放的思维、宽容的心态去接纳那些各具特色的文章,切忌模式化刻板的要求。

三、 真情相伴,让个性展现多元之趣

在习作评点时,如若使教师评点与学生评点相结合,自我评点与相互评点相结合,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评互改的过程中,能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1. 自我揣摩,改出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世界的变幻,用心去感悟生活的韵味,用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使他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平淡中发现美。如金瑞同学写的《一辆三轮车》中有对爷爷的描述:“爷爷又骑着三轮车带我和弟弟去公园玩,我们玩得很高兴,爷爷也很高兴。”语言平淡,不能凸显人物形象。于是,我启发她回忆当时她和弟弟是如何玩耍的,爷爷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受,并引导她揣摩如何运用准确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景。经过修改,这段话变为:“一天早晨,爷爷又骑着那辆三轮车带我和弟弟去公园玩。任我们怎么玩,怎么闹都行,他只在一旁含着微笑,默默地看着我们。”语言虽然质朴,但一位慈爱的爷爷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不厌百回改”,哪一部文学名著不是千修万改才修成“正果”的呢?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自改习作。

2. 互评互改,形成个性。同学之间都是同龄人,他们之间的共鸣比较多,适当把评点的权利放给学生,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另外,在同学互评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习作的平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民主意识。这样,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同学进行思想交锋,不仅启发了思维,还训练了语言,大大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如杨森林同学写了《功夫》这篇文章,同学李利评道:“这篇文章来源于你的课外生活,有了生活才能有自己真实的体会。”同学易逸评道:“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文章题目吸引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了赵本山的小品——《功夫》。”同学陈梦思评道:“看这篇文章,就像在看新版《三国演义》,语句幽默风趣,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你高超的‘功夫。”同学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对这篇文章的审题立意、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评点,语言真挚、见解独到,展示了自己对这篇习作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色彩。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写,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以至最后达到自能创作、自能批改,不待教师批改的目的。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评点评语习作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书评点讯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翻译擂台(116)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