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相似信息,共生语文情趣

2009-03-25 04:09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情趣文本课文

钱 伟

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被张光鉴教授称为“相似块”。他认为“一个人兴趣的产生、情感的激活,是由客观对象相似信息的输入与个体主观早已贮存在大脑中的‘相似块进行相似匹配的结果。”那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组织、示范、点拨和引导,协调好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间的相似关系,并对随之伴生的教育教学的环境给予充分的关注,就能够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从而取得语文学习的高效。

发掘教材情趣信息,激活学生与文本间的相似匹配

就学习的过程而言,学生对于要认识的文本,总是以“先在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去接受、领悟的。而文本,却是以一种陌生的面孔存在和出现的。“先在”与“陌生”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与撞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营造与学生相似的心理场,从文本提供的内容中挑选出那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与他们已有知识、经验最为接近、最为相似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刺激,不断地诱发他们新的激情与活力。

1 精选信息,发掘情趣。现行教材文本中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知识道理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最为接近,它们都是我们可以发掘的情趣因素。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生仰慕的伟人和英雄,朱德、李广、桑兰等人物的事迹令他们敬慕;学生热爱大自然,《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海底世界》《荷花》等如画的景物激发他们爱美的情趣;即使是那些知识性的说明文,如《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等,也都是用文艺形式来表现的,不乏生动的形象,很具可读性;教材中,还有像《花瓣飘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许多课文,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情节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志趣。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精选出有价值的教学因素,才能恰当地发掘文本情趣。

2 调制信息,激活情趣。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知识背景以及生活经验,又要考虑教材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及时消化文本的内容,从中挑选出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最为相似的信息,调制到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水平上,去点醒、去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情趣。在组织学生研读课文时,我们要恰当把握教学重点,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摈弃枯燥繁琐的分析,强化课文的形象感染,允许他们对课文多元解读;在指导学生学用语言时,要淡化机械单一的训练,重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化综合训练,激发学生丰富的认知和表达情趣。

发挥教师教学影响,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似共振

学生情趣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调制传输信息的角度与能力。所以,只有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影响,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恰当的点拨,沟通师生间的相似情感,帮助学生把贮存在大脑里的各种“相似块”组成相互和谐的整体,才能让他们在和谐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1 锤炼语言,融入情趣。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能够恰到好处地推动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著名特级教师如于永正、贾志敏、薛法根在课堂上的语言就很有情趣,他们善于营造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师生和谐、情趣共生的美好境界。具体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使自己的语言产生抑扬顿挫的磁性效果,而且要尽可能穿插一些与学生已有经验颇为相似的比喻或者适合学生理解的幽默语句,打破课堂内枯燥乏味的局面,让他们体验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乐学的境界。

2 创设情境,共生情趣。张教授在《相似论》中有这样的论述:“相似的基因、相似的条件和环境就产生相似的结果。”比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语文实践课《相约拱宸桥》时,就利用了相似的条件,把学生带到了绿树掩映、碧波荡漾、古桥兀立的桥西公园,拱宸桥便成了信息源,住地居民、图书馆、网络、同学、老师同时成了信息传递者,大自然成了信息交流场所。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伴随着与他们的情趣具有相似性的情景和气氛的指令,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思维,体会情趣,接受情感的熏陶,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创设情境,焕发情趣的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3 控制节奏,调节情趣。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张弛有度、抑扬顿挫的节奏,不但能够使课堂扣人心弦、充满情趣,而且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产生美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合理安排,有效调节教学的节奏。只有做到有快有慢,有静有动,形式多变,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与魅力。

4 诱导美读,抒发情趣。让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情趣,其主要途径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因为课文中的意境、情感和趣味是讲不清说不尽的,只有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领悟,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意趣。同时,学生个体储存于大脑的已有经验与新接触的信息产生合理匹配后,情感必将得到提升,表情达意的欲望更加强烈。而朗读又是学生最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整体,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全部理解融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课文言语的精妙,接受熏陶感染,从而,自然而然地引起审美情感,引发意趣,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发扬以生为本理念,融合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似互动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心理联系,进行着思想、文化交流的过程。所以,以生为本,融合学生之间的相似关系,建构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协调的心理场,这对激活学生个体的情趣是很有作用的。

1 研读交流,齐创情趣。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相似信息,通过质疑、探索、练习,逐渐培养起学生沟通、理解与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引导、组织作用,以教材为主源,以活动内容为载体,以学生主体完成活动为方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学生个体潜心阅读和教师恰当点拨基础上的小组交流以及全班性的学习讨论,必将使学生的认识更趋全面深刻,从而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

2 探究合作,同享情趣。学生的背景世界越广阔,对文本的感悟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学习就能扩展学生个体的背景世界。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新授一篇课文前,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学生先了解有关信息,掌握相关知识或者亲自接触有关事物,感受一下生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及时交流信息资源。如教学《恐龙》《荷花》等课文,不妨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分工查找资料,研究古生物或者观察实物,引导学生把文本信息与知识经验一一对应起来,主动争取信息的最大相似。所以,重视信息联系,进行资源的适度拓展,不仅能使语文学习妙趣横生,而且有助于学生积淀语文素养,切实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作者单位:吴江市黎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情趣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四格情趣